首页 > 复唐 > 第二卷 烈火乾坤 第117章 走马上任

第二卷 烈火乾坤 第117章 走马上任

2025-03-30 08:40:25

第二日黎明,刘冕警醒的睁开双眼,头一个念头就是:起床,该上班了。

这才刚刚寅时初刻,也就是凌晨三点刚过不久。

朝廷辰时初刻开始朝会,一般的大臣都要在卯时二刻以前到达东西朝代候班。

洛阳城很大,许多朝臣不敢误了事,都和刘冕一样赶在这时候起床准备上班。

而刘冕身为金銮殿前的千牛卫中郎将,首先要到千牛卫卫所点卯应到,再赶到皇宫里比所有人都先赶到朝会的殿前,提前戒严戍卫,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所以,大唐的中南海保镖实际也是个辛苦活儿。

只要有早朝,就别想睡好觉。

刘冕翻身起床,就听到门被敲响:将军、将军,快起床啦!是韦团儿的声音。

我已经起来了,进来吧。

刘冕点燃了蜡烛,室里变得亮堂起来。

韦团儿推开门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脸盆热水:将军请洗漱。

早膳已备好,马匹也准备妥当。

将军赴职当差要用的将铠战袍也整理好了,就放在二楼的大厅里。

是否要现在取来给将军穿戴?刘冕眨了几下眼睛看着韦团儿:辛苦你了团儿。

这么早就安排好了这么多事情,你什么时候起的床?婢、婢子一夜没睡……韦团儿应了一声,小脸儿又发红了,轻轻低下头来。

笨蛋,你怎么能一夜不睡呢?刘冕面带笑意的斥责一句,去,睡觉去。

这里不用你伺候什么了。

韦团儿挨了骂反而笑得很开心:婢子现在还不困,先伺候将军吃过早膳出门应职了再睡觉也不迟呀!那好吧,随你。

只是以后你没必要这么熬夜了。

刘冕上前来洗脸,伸手在韦团儿的脸上捏了一下,记住了吗?是、是!将军。

婢子记住了……韦团儿有点慌乱的低下头。

脸红成了一片。

刘冕却是哈哈的笑了起来。

飞快的洗漱梳头,整起起衣服。

韦团儿在一旁帮他叠被子,还帮他穿上将铠系上战袍。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韦团儿多少还有一点自豪。

看着铜镜里那个英武雄壮的男人,眼角绽放出一丝丝满足的笑意。

去也!刘冕狼吞虎咽地吃过了早餐,大步走出居宅。

韦团儿立在门边这才吁了一口气。

揉了揉发酸的胳膊肘儿往自己的卧房里走去。

胡伯乐牵着火猊就在大宅门口等候,看到刘冕来拱手就拜:将军!嗯,辛苦你了胡伯乐。

火猊越来越健壮了,精神头不错,身上也刷新得很干净。

刘冕上前拍了拍火猊的脖子,翻身骑上马,我走了。

你去好生休息。

胡伯乐拱手应过,看着刘冕轻喝一声一骑绝尘而去。

黎明时的洛阳仿佛还沉醉的睡梦之中。

街道上没什么人影。

刘冕骑着马轻快地跑在大街上,马蹄声远近可闻。

既是上朝,他就不能就近走东城宣仁门了,必须绕走一段从皇城正门端门进入。

火猊载着刘冕出了景兴坊往南跑了一段,来到洛水河畔。

然后沿着河道往西才到皇城之前。

幸得出门早,原来这段路还不近。

武将骑马,文官坐轿。

也有一些人乘坐的是马车。

皇宫门口人烟袅袅只有前来早朝的官员。

刘冕现在还不认得哪个轿子是属于哪位大臣,只是清楚能来参加早朝的都不是泛泛之辈。

许多的车马轿子都在皇城前略作停顿,接受守城卫士的检核才能入内。

也有一些马车不必检验径直不停的跑了进去。

刘冕认得那种规格档次的马车,至少是三品以上大员才能用地马车式样。

这样的人物,大可以在皇城皇宫畅通完阻。

像刘冕这种档次的小角色,还得停下来出示证件方能入内。

刘冕下了马,牵着火猊跟在两座轿子后面朝门口走。

负责检验的小卒很认真,一一查验众官的官凭。

刘冕漫不经心的四下一看,目光停留在了一个熟人的身上:咦,他怎么也来了?那不是那个大废柴明么?居然也穿甲戴胄一身千牛卫将军地打扮!刘冕不禁有些愕然。

这时明也注意到了他,投来的眼神颇为复杂,是敌非友。

轮到刘冕递上官凭了,他学其他官员模样递上官凭并说道;正四品下千牛卫中郎将,刘冕。

几乎是在同时,旁边也传来明的声音:正四品下千牛卫中郎将,明。

靠!刘冕心里一下现出这个字眼,侧头一看,明也盯着他,颇有些气恼和郁闷。

还真是冤家路窄!刘冕就真是有些想不通了。

我拼着性命浴血厮杀博来个四品千牛卫中郎将之职,明这个大废物小白脸凭什么?明的表情仿佛也有些忿忿然,想来也是因为和刘冕又撞到了一起有些恼火。

刘冕心下细一寻思,心忖这明的爷爷明崇俨当初也是武则天最为信任的心腹,无缘无故被人宰了给武则天铺下一段路。

武则天这样补偿一下明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只是刘冕一想到以后就要和明这样的左右相处。

浑身就有些不自在。

不过话说回来,明的长相身形倒是不错。

摆在那里是个不错的门面。

千牛卫中郎将对外貌地要求是挺严格的。

从这一点上看,武则天的确是量才用度了。

刘冕顺利的进了皇宫宝城,明也与他一起走了进来。

二人同时翻身上马,彼此冷眼的瞅一眼对方,不言不语的朝同一个方向而去。

千牛卫卫所就在离端门不远的宝城衙门里。

二人没多时就到了。

卫所前已经站了十二名千牛卫备身卫士在值守。

其中还有一人是刘冕的老熟人:祝腾。

他随军回朝后已被提为千牛卫备身。

这对于出身贫寒又没有背景的祝腾来说,已经可以说是飞黄腾达了。

此时他正站在班列中对刘冕微笑示意。

刘冕和明一起翻身下了马来,已有小卒上前来牵马。

十二名千牛卫备身一齐拱手拜道:刘将军、明将军!刘冕本来还听得很舒坦,听到他们又给明拱手拜礼,心里还真是憋屈:我怎么又和这种废物摆到一起了?晦气!明则是有些洋洋得意的冷笑,当仁不让地还比刘冕抢先一步往卫所里走去。

刘冕有点恼火的轮了两下眼珠子,随即释然的冷笑一声,摇摇头也朝里面走去。

千牛卫卫所的正堂里,还没有几个人。

一个四十余岁的干瘦汉子坐在堂中,正是千牛卫六品长史。

他身前摆着一副桌儿,上面有一本册薄,专用众人点卯。

明已然上前报名:中郎将明。

长史挥笔画了一记。

刘冕也只好上前:中郎将刘冕。

长史也挥笔画了一记,随即还仰头看了刘冕一眼,轮着眼睛拱手拜道:阁下便是刘天官?啊,失敬、失敬!好说、好说。

刘冕拱手回了一礼。

明在一旁轻轻哼了一声,傲慢地走到一边地椅子上坐了下来。

刘冕却是昂然站着,没有坐下。

因为他知道,这堂上的座位是不能随便坐地。

明初来乍来实在太不懂规矩了。

这时马敬臣走了进来,远远见到刘冕就笑开了:哈哈,天官兄弟你来了。

好早哇——阎老儿替我画一笔,马敬臣来了。

是,马将军。

长史,也就马敬臣口中的阎老儿不敢怠慢,挥笔画下。

马敬臣大步走进来,一眼瞥到明不由得有点恼火:谁让你坐下的?没规没矩!见到本将来也不起身来迎,还大不敬的坐在首座——你睡糊涂了还是怎么?明吓得一弹站了起来,慌忙立于一旁拱手来拜;马将军请恕罪,末将初来乍到不懂规矩!哼,不懂规矩就学着点。

人家刘冕为何没有像你一样?马敬臣虎着脸瞪了明几眼,转头对刘冕笑呵呵的道,头一天来当值,还习惯吧?谢将军关照。

末将尚能适应。

旁人在场,刘冕也就按理给马敬臣拜礼。

二人挤眉弄眼心照不宣的一笑,各自心知肚明。

稍后片刻,陆续又有许多人进来点卯画押。

千牛卫总共五名重要的将军,分别是一名大将军、两名将军、两名中郎将,此时已经有四人出场。

除了刘冕、明、马敬臣,还有一人是刘冕比较陌生的,名唤张仁愿,年纪大约在四十左右。

此人身材比较高大强壮,颌下的胡须很长很浓比较引人注目。

刘冕对他印象较深,因为他身上也同有那种战场上带来的肃杀气息,眼神深沉性格内敛,想必应该是一个经历过沙场的饱战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