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客人,有多奇怪?刘冕不禁疑惑发问。
上官婉儿接过话来插了一句:的确是很奇怪,我也见过了。
我进去找韦团儿聊天,那人就张罗着几个厨子在你家厨房里大张旗鼓的忙活。
弄了半天给我呈上来一只浑羊忽律外加一碟儿燕血银耳羹。
我尝了一下,虽然味道不如宫内的御膳,但也还过得去。
敢情那人是个厨子。
韦团儿则是睁大了眼睛道:更怪的事儿还多呢!那人来的头一天,也不带什么尊贵和拿得出手的礼物,居然领了几个厨子带着几车儿粮食和盐米油盐、鸡鸭鱼肉这些来拜访,弄得府里像个菜市场。
哈哈,你们别说了。
刘冕大笑起来,我知道这人是谁了——他叫鲁友成,是个外地来的商人,对不对?上官婉儿和韦团儿和齐惊呼:你怎么知道的?这人是我被流放在巴州时结识的一个商人,也算是我的旧识友人。
他很精明很会做生意,行事作风即是如此。
刘冕若有所思的道,只是不知道他为何又来了洛阳?团儿,你就留他在府里住着,反正有他在你们这些人的饮食总是无忧了。
他爱折腾你就让他折腾吧,厨房就交给他了。
告诉他,我可能还要一些日子才能回府。
让他安心在府里住着,就跟在自己家一样。
噢……韦团儿疑惑的眨巴着眼睛应了下来。
还有别的事情吗?刘冕问韦团儿。
韦团儿摇了摇头,随即又点头:还有一件小事。
那个叫唐胡虏的富家公子又来过了数次。
婢子把将军留的话告诉了他,他却只是大笑。
他让婢子转告将军,他不是将军想像地那一类人。
哦?这下轮到刘冕疑惑了。
他寻思了片刻道:那好。
下次他再来你就好生招待一下,就说我隔段时间回府了再请他来府上做客。
是。
将军。
韦团儿说完了话,自觉的退到了一边。
刘冕的脑子里飞快的盘算了一阵,对上官婉儿使了个眼色和她走到一边来,低声道:婉儿,我能请你帮个忙吗?说呀,那要看是什么事儿。
上官婉儿摆起了谱,一副顶头上司的架式。
刘冕不禁好笑一阵,说道:上官大人。
卑职请求你堪发一纸贩粮的准令,可不可以呀?咦。
你怎么突然找我要这东西了?上官婉儿疑惑道,你不知道吗?今年关内和河南一带春季种期大旱,收成可能会大受影响。
因此太后吩咐下来。
贩粮令要谨慎堪发。
所以我至今还没有发出一封去。
你却这时候找我要,不是顶风作案吗?作案?刘冕坦然一笑,不尽然吧?这个时候。
朝廷反而需要商人往来转运粮食,补给各地所需。
当然。
这期间也就意味着巨大的利润。
我也明白你为何如此谨慎,就怕有人发国难财然后引起朝廷重视、惹得太后震怒,对吗?知道你还问?上官婉儿颇感疑惑,这当口风头紧得很,你不会想打什么歪主意吧?呵,什么叫歪主意?我可是正儿八经的想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刘冕说道。
虽说无奸不商。
但有良心地商人还是大人有在的。
有良知地商人在这种国难之时,想的就是回报朝廷、养蓄百姓。
因为朝廷是商人最大的后盾。
百姓是商人地衣食父母。
这种时候,就是用来反哺报恩的。
哟,你还认识如此有觉悟的商人?上官婉儿讪笑起来,是谁呀?刘冕哈哈地笑,挺起胸膛来将明光甲拍得啪啪作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哪!你?鬼扯!上官婉儿哭笑不得的板起脸来,堂堂地四品郎将去当商人,你这脸皮还要不要了?脸皮固然要,可这肚子更重要啊!刘冕嘻笑的低声道,婉儿,你也知道……我为官清廉一身正气与民秋毫无犯两袖清风一贫如洗……停,打住!上官婉儿一扬手,苦笑道:你就直接你说你很穷不就完了?呵呵,可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刘冕讪笑道,婉儿,别的人不相信,你还信不过我吗?我在太后身前当职,怎么也不会发国难财给朝廷添乱吧?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囤积居奇乱卖高价。
平常卖什么价,我依旧卖什么价。
从盛产粮米的江南和蜀川运粮到河南、关内来卖,我就只赚一点辛苦钱和运费。
能让关内稳定百姓安定,我们这些当官儿的也才当得稳,你说呢?发国难财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得不偿失呀!说得一板一眼好像很有觉悟似的……上官婉儿狐疑地看着刘冕眨着眼睛,不过,我量你也不敢乱来,要不然太后知道后断然饶你不得。
刘冕,你当真准备行商吗?当真,果然。
刘冕脸色一正,故作严肃地应声。
上官婉儿若有所思的缓缓点头:你不会就是想让那个鲁有成替你做事吧?不出意外地话,应该就是他了。
刘冕说道,此人经商有道,而且我与他合作过三年,彼此非常的熟悉。
你或许还不知道吧?我和潞王被流放在巴州的时候,我就指点他做过一些生意,经营得非常红火。
我和潞王父子生活在巴州时,名为流放实则过得很富裕,全因有他。
哦,这倒是头一次听你说起。
上官婉儿仍是谨慎,思索了片刻道,话虽如此,可商人毕竟多奸,你要谨慎小心。
如你所说,我就算堪发一纸运粮准令给你,这名头也只能落在你的头上。
也就是说,一切重要事务都要由你来负责把关。
鲁友成只能当个掌柜和跑腿的。
我只信任你,可信不过什么鲁友成哦!这是当然!刘冕拍着胸脯,上官大人你就放心吧。
卑职别的本事没有,镇往一个鲁有成那是绰绰有余!好吧,少贫嘴了。
上官婉儿禁不住婉尔笑了起来,你等着,我稍后去趟翔銮阁替你弄好。
我可事先说明了,这事儿现在虽然由我负责,可事后是要知会太后知晓的。
也就是说,你行商的事儿太后也会心知肚明。
所以你千万不要搞砸了。
嗯,好吧。
刘冕出声应允,心忖武则天不就是鼓励商业吗?虽然朝臣行商略有些不雅,但她也不会明里反对什么。
因为眼下许多贵胄大臣暗中支持商队赚钱,几乎已是公开的秘密,连她女儿太平公主也有商队在关内经营。
我毕竟是她身边的人,贩粮这样事关国运的大事她与其交给别人,还不如交给我来得放心。
因此料也无虞。
再说了……她赐的三百户食邑我都退还了,现在自力更生来赚点油米钱她总不会有什么意见吧?毕竟,咱可是真穷啊!刘冕和上官婉儿商议了一阵,也算是落实了下来。
上官婉儿无疑是非常乐意帮助刘冕发家致富的。
她也知道刘冕不是那种黑心寡耻、心术不正的贪得无厌之辈,发国难财这种事情他的确干不出来。
刘冕送走了上官婉儿,又对韦团儿道:团儿,你回家后对那个鲁友成说,让他务必多留几日等我回府。
我这里有一棕绝世的好买卖要交给他做。
只要他做得成,好过开一千家酒肆。
真的啊?韦团儿愕然睁大眼睛,显然不可置信。
傻,你还跟我刨根问底了?刘冕拍了一下她的额头,去吧,让你如此回话,你告诉他听就是。
噢,那婢子去了。
将军保重!韦团儿施过了礼转身就走,看似还有点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的。
刘冕呵呵的笑:去吧,我过些日子就回家了!韦团儿这才欢喜的点头,快步朝前走去。
刘冕朝同心阁上走去,上阶梯时心中暗自琢磨:钱哪,不是万能的;但缺了它真的万万不能。
我现在住这么大的豪宅却连府里的仆役丫鬟都养不活,实在是太丢人了。
折扇那种生意好做,但做到底也是小打小闹。
现在这种世道,咱要干就干大票的……粮食,多么美妙的商品啊,啧啧!正巧武则天又支持行商,刚刚开放了私人粮食买卖。
我这可真是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呀,又有上官婉儿这样的中枢要职、当权首管大开方便之门推波助澜。
这下想不发财恐怕都难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