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复唐 >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282章 有麻烦了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282章 有麻烦了

2025-03-30 08:40:25

洛阳太初宫,含元殿上。

文武百官分列左右,龙椅之上依旧空空如也。

武则天端坐于珠帘之后,神色庄严。

吐蕃使者的到来,对她来说可谓是盼望已久。

环视大唐周遭,最强大的威胁无外乎是吐蕃与突厥。

突厥人已经臣服,吐蕃却一直没什么动静。

现在甚好,他们终于派人来了。

脸上偶尔闪过一道不易察觉上官婉儿垂手立于太后身边,发现太后今天的气色更胜往日。

论寒调傍等人走上龙尾道步入金銮殿拜于御前,口称拜见圣母神皇陛下。

武则天叫赐平身。

论寒调傍先是递上了准备好的国书,然后当堂侃侃而谈对大唐和太后恭维了一番,最后切中话题,说请太后赐婚于吐蕃赞普器弩悉弄。

满朝大臣顿时发出一阵轻咦声,偶尔听到一两声议论——又要赐婚!武则天不急不忙看过了国书,朗声道:贵使论寒调傍,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吧?太平公主已于数月前改嫁给会稽王武攸暨了。

论寒调傍弯腰拜道:既然如此,微臣敢请太后,另赐公主下嫁给我们的赞普!武则天微拧了一下眉头:大唐与吐蕃之间的联姻,已有文成公主先例在前,是有利于两国和平的好事、大事。

予理当应准。

就请贵使稍等片刻。

请容我们略作商议定下合适地人选,再行明确赐婚。

谢圣母神皇陛下天恩。

微臣等告辞!论寒调傍等人谢恩退下。

这些人方才走下龙尾道,朝堂上马上出现了争议之声。

一时有点嘈杂。

武则天也早已料到会是如此,这时从珠帘后走出来朗声道:众卿有何意见,可尽情发表。

宰相李昭德,如今深受武则天的信任与器重,虽然实权不多,但俨然有了首辅姿态,此时站出来道:太后,微臣有一事不明。

请太后赐教。

太后为何如此轻易就答应了赐婚?武则天也不着急,点头微笑道:予也看出来了,有许多人对此持有疑议,对吗?其实和亲这种事情,从来就不能真正的解决和平问题,这是谁都知道地。

当然无可论认的是,会有些一积极的缓解作用。

当年太宗皇帝派宗室女文成公主入吐蕃,不是让两国安享了数十年和平吗?——这些尚且不论吧!你们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新上位的吐蕃赞普器弩悉弄,年方十三岁。

李昭德微然一愣:原来如此!武则天自信满满的微笑:也许在吐蕃,他已是成年。

但在我们中原娘家。

岂会将女儿嫁给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因此,予就算赐婚,也要等到两年后才把女儿送过去。

这两年又会发生多少事情呢?没人知道。

因此,这无非是一条缓兵之计,主要是为了安抚住吐蕃人。

现在他们自己闹内乱了,肯定是无暇东顾来与大唐争锋的。

可我大唐,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近两年来,相继暴发徐敬业等人的叛乱,又在东北与突厥人大战了一场。

虽然都取得了胜利,可是也已经元气大伤国库空虚。

武则天走下金鸾殿来走在群臣中间。

徐徐说道:和平,现在是大唐地需要,也是吐蕃的需要。

因此,我们没理由先动手打破这个局面。

吐蕃人要赐婚。

无非就是要求个安心。

但我们也不能有求必应让他们得意忘形。

所以,予才设下此计:先行许婚。

至于什么时候嫁过去、是否会嫁过去,那就得看他们吐蕃人的表现、和今后的局势了。

太后高明。

李昭德不废话了,心悦诚服的退了下来。

武则天再走了几步,出声道:赐婚吐蕃,是件大事。

今日要商议的是:赐何人?武则天提出这个问题,可是有原因的。

李治的子女多半已经成年成家,已然无人可赐;按照习惯的做法。

也一般是选个宗室女封作公主嫁过去。

当年文成公主便是如此做法。

之前李唐宗室叛乱,许多皇族已被诛灭或是流贬。

显然可供物色的人选少了不少。

李贤李旦等人地儿女,又多半尚未成年。

至于武家的女儿……那就不必想了。

武家毕竟还不是皇族,而且至文成公主后,不管是哪个异邦的人都只认可李家的女人赐婚。

因此,就算是先许婚也该是个有说服力的人物才行。

片刻后,文昌左丞周兴站了出来道:太后,微臣以为,有一个人选特别合适。

何人?周兴道:太后所收的义女:慈安郡主。

慈安郡主虽无李氏血脉,但贵在是太后的义女,而且原是新罗皇族后裔,出身高贵地位显赫。

若赐慈安许婚,将会很有信服力。

而且……此女毕竟并非太后亲生,纵然远嫁也不会有何心疼和损失。

再者,慈安受太后厚恩,也当知恩图报才是。

微臣以为,此乃一举多得。

此言刚毕,黑齿常之、张仁愿和魏元忠等人都同时皱起了眉头:那刘冕知道了怎么办?满朝之人,谁不知道慈安郡主对刘冕情有独衷?这个周兴,还真是摆明了针对刘冕!可是,这种话又不能当众说起……黑齿常之等人一时也犯难了。

武则天依旧面色平静,只是眼神略变复杂。

她也没有急于表态,而是慢步走回了珠帘后坐下来。

半晌后,听她沉声道:准奏!黑齿常之等人同时心里一咯噔:麻烦来了!上官婉儿站在武则天身边。

心里一阵突突地跳。

散朝了。

走到含元殿后殿时,武则天对上官婉儿道:婉儿,你亲自去一趟长安。

见刘冕。

予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要劝服他,不要冲动不许闹事。

是……上官婉儿恭敬的行了一礼,眉头却是舒展不开来。

去长安见刘冕,本该是一件值得她开心的事情。

可是现在……她心中却郁结成一团,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大雨滂沱,长安城外,鬼龙兵营。

刘冕带着一群兵王们。

在满是泥泞地校场中练习散手搏击术。

瓢泼的大雨倾盆而下,满天乌黑。

所有人都像是游泳后刚从水里爬起来一样,浑身湿透。

尽管如此,可是没有任何一人有退缩的意思。

刘冕说过了,战斗的发生是不分时段、不分地域地。

越是凶险恶劣的环境下,越要有制敌取胜的把握。

这样在雨中操练,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司空见惯。

近百人对打练习,吼声震震。

很快,被摔打得坑坑洼洼的校场几乎快要变成了一个游泳池,每个人身上都没有一寸地方是干爽地了。

为了操练这批兵王。

刘冕可是煞费了苦心。

他所制定的训练方法,也足以用变态来形容。

从身体、技能到心理素质的训练,都是超越常人的。

短短地半月下来,已经有近一半人地坚持不住被淘汰了。

如今仅剩下了八十余人。

可现在,他们离刘冕预期的目标还很远。

到了傍晚,这场苦训才算告一段落。

刘冕钻回军营脱下袍铠,随手用毛巾擦了一下脸,喝下了一杯热水。

刚准备歇息一下后吃晚饭,帐外有人求见。

刘冕忙见那人进来。

原来是右卫大营地马敬臣派人来报信,说请刘冕去一趟。

刘冕问是什么事。

报信的卒子只称不知道。

刘冕心有点生疑,马敬臣什么时候也学会这样虚张声势了?不过想来也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事情,不然他不会这时候请我去。

于是刘冕略作收拾了一下,备了一辆马车冒雨来到右卫大营帅帐。

马敬臣正在这里候着。

老马。

什么大不了地事情了还跟我卖关子。

非要我大风大雨的赶过来。

刘冕劈头就问。

马敬臣早已备好了一些酒菜专等刘冕来了一起吃晚饭,这时拉得他坐下:是有些事情跟你说。

你先坐下吃点。

说吧。

我那边正忙呢!刘冕也不客气,拿起刀子割了一块羊腿肉吃下,喝了半杯酒御寒。

马敬臣面露难色拧紧了眉头:我刚刚去长安找狄仁杰办些补给的事情回来,听他说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刘冕边吃边问。

是关于赐婚吐蕃。

马敬臣有点担忧的看向刘冕。

刘冕也感觉到一丝不寻常,放下酒肉问道:这件事情会跟我有关?有。

马敬臣深吸一口气,朝廷要把黎歌赐婚给吐蕃人!什么?刘冕双眉一竖,有这种事情?!兄弟。

你别冲动!马敬臣一时有点慌了。

慌急的要来劝阻,暂时还只是许婚。

什么时候嫁过去还未确定。

因为吐蕃的赞普还只有十二三岁。

因此……至少还有两年的时间。

那也不能这样!刘冕愤怒的一拳砸到矮几上,黎歌孤身一人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就要把她远嫁到吐蕃那种荒蛮之地,让那些野蛮的畜牲来蹂躏!吐蕃人是什么人?最不懂得礼义廉耻!时常父子兄弟数人共享一女,生的儿子还不知道是谁地种!而且那鬼地方又穷又苦天寒地冻,黎歌很有可能半路上就活活冻死了。

再者……马敬臣瞪大了眼睛被刘冕吼得一愣一愣,吸着凉气道:兄弟,你别急着发火啊……刘冕愤怒的一下冲上前来,揪住马敬臣的胸襟沉声喝道:而且谁不知道黎歌是喜欢老子、老早就说过非我不嫁的!现在居然把她许嫁吐蕃,这不是抡起老子地脸当众来抽吗?老马,这等事情你能受得了?你、你不是不喜欢人家吗?马敬臣有点惊怕的嚅嗫道。

放屁!刘冕恼火的一把将马敬臣扔开,喜不喜欢是我的事!——总之,黎歌不能嫁到吐蕃!马敬臣难堪的拍了拍胸脯,苦笑道:可这是朝廷的决定……咱们也没办法不是?刘冕双眉深皱眼中精光奕奕,沉默了半刻道:我要去洛阳!别!马敬臣就怕这个了,急忙扯住刘冕道,兄弟,你可别干傻事!你这样去洛阳,还不落得口实在人家那里?说你以私废公,因为一己私念而阻挠朝廷大计——这可是大罪啊!——你不像是这么冲动糊涂的人啊,千万别干这种蠢事!冲动、糊涂吗?刘冕转过身来,怒目瞪着马敬臣:朝廷根本就不该赐婚吐蕃——更不说赐的是黎歌了!我此去洛阳,一来为私,二也为公!我要劝阻太后收回成命,不能对吐蕃人如此姑息隐忍!你别傻了……朝堂上那么多人都没吱声,你一个人逞什么英雄?马敬臣苦劝道,我听说,决定赐婚是太后自己地意思。

赐婚地人选,则是周兴等人的提议,太后立马就拍板同意了。

这不是很明显了吗?太后早有此念了!你这样莽撞地跑到洛阳去……定然没有好结果。

刘冕表面冲动,心中却是冷静如常。

听了马敬臣这几句,刘冕心中就在思忖:看来武则天是太心急要称帝了,不想和吐蕃人之间闹出任何的矛盾滋生隐患。

在她的登基大计前,一切的一切都要让路!刘冕暗底里将拳头捏得骨骨作响:无论如何,我也要力阻让黎歌嫁入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