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复唐 >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329章 十人盟

第四卷 天命神器 第329章 十人盟

2025-03-30 08:40:26

刘冕的府中,史无前例的聚集了这样一些人等:潞王李贤;太平公主;宰相李昭德、黑齿常之、魏元忠、狄仁杰;大将军论弓仁、薛讷、张仁愿。

聚会的借口,是刘冕与论弓仁这对结义兄弟晋升国公之后,摆的烧尾宴。

请贴没有广为发散,但来的客人几乎已是半边朝廷。

太平公主的私兵铁甲在刘冕府外戒严,任何人等不得靠近半步。

众宾客则是吃过酒宴后,聚集到后宅的清净跨院里品茶叙谈。

按照李贤的提议,今日没有贵贱等级之分,众人都围坐成了一圈轻松的笑语谈欢。

在说过一些恭喜刘冕与论弓仁的话后,话题不由自主的转到了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上来。

本来,今天就是朝堂李党的第一次高峰会议。

太后就要登基了,唐祚就此而终。

李贤的身份最高,最先发话,身为李家子孙,在下痛心之余甚感惭愧。

但现在事实已是如此,我等务必摆正心态应付一切可能出现的变故。

这样的场合,大家都心知肚明,也没有必要顾忌什么了。

黑齿常之最先坐直身子,拱手而道:潞王殿下,微臣虽是胡酋,却打从心眼里把自己当作是李唐之臣。

国号可改旗帜可易,微臣之心永不更节!李贤急忙摆了一下手:黑齿公,此类话语不说也罢。

在座诸位,何尝不都是此等心思?刘冕始终坐在一边没有吭声,脸上表情淡淡眼睑低垂,让人看不出他在寻思什么。

太平公主说话了:六哥,我们这些人可是难得聚在一起。

诸如志节、口号之类的话题不如少说一点,今日就说点正事吧!妹子所言极是。

李贤也正了正色,说道。

现在我们这里,共有十人。

大家都有着同样的志节与理想。

繁文缛节就不必反复提及了,我们来商议一件重要的事情——太后登基后,何人为储?众人都略感惊疑,纷纷对李贤投去疑惑的眼光。

不少人心中在想,这个话题由他提及,难道意思是想让我们拥他为储?李贤却笑得很坦然:诸公不必误会。

在下绝无忝居东宫之念。

李昭德说话了:潞王睿智。

太后登基,东宫之位必成争夺的焦点所在,必处风口浪尖。

太平公主笑道:当今在朝堂上,身居哪个位置不是处于风口浪尖?在座诸位。

谁不会心存惶惑害怕危机降临?就算是我也难免会有危机之感。

众人都配合的笑了笑,气氛变得轻松了一些。

刘冕仍是没有发话,只是坐着静静的听。

李昭德复而问道:那依潞王与公主之见,何人为储比较合理?当然是当今皇帝。

太平公主快语而道,没有人比他更合适地。

众人都一时愕然,无人接话。

过了半晌,方才纷纷点头赞吮:所言有理。

黑齿常之心直口快,这时道:依卑职之见。

潞王也好,皇帝也罢,都可胜任东宫之主。

唯独不能让武三思得逞!这句话一扔出来,就像是马上点燃了导火索。

刚刚气氛还略显压抑而沉闷,现在马上变得热烈起来。

大家都七嘴八舌的道:是啊是啊,绝对不能让武三思得逞!在这个观点上,李党们的观点是绝对统一的。

刘冕仍是在慢条斯礼的喝着茶,面带微笑的欣赏众人的表演一言不发。

太平公主就坐在他旁边,这时有点恼火瞟了他一眼递来眼神,示意他说话啊。

怎么哑巴了?刘冕撇了撇嘴摆出一个无辜的表情,依旧故我闷不吭声。

在座的人当中,除了薛讷和论弓仁。

所有人的地位辈份都要比自己高。

刘冕可不想喧宾夺主地出风头。

再说了,关于东宫一事的政治态度与观点,刘冕早就对太平公主交过底了。

那种皇家之事还是让他们皇家之人自己说出来的好。

虽然在座的都是同一党的党友,但是刘冕要是说出来,免不得让人觉得他太好管闲事野心太大。

经过那么多事情以后,刘冕变得精明圆滑了许多。

看起来拉风的事情,表面风光暗藏危机,不妨少干为妙。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了一阵,李贤招招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然后道:看来我们的观点还是很统一地。

武三思野心勃勃觊觎太子之位,几乎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本来。

太后登基为帝就当主天下之事,她要立谁为东宫我们都无话可说。

只是这武三思心术不正胸无大才,将来若被他窃得国祚我大唐天下就真的是完了。

李贤这话说得隐晦。

在座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就算是太后改了国号登基为帝,大唐却仍然精髓尤存本质未变。

而那老太太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撑死能活个二十年。

到那时候就算大家不作努力也能收复大唐神器。

但万一让武三思得逞窃去国体,大唐可就真的要亡国了。

这样的话大家都不会言明。

但绝对心知肚明。

李昭德抚着胡须。

不急不忙的道:现在武三思深蒙太后宠幸,权势一天盛过一天。

在他左右。

有凤阁侍郎检校内史宗秦客、文昌右相岑长倩、建昌王纳言武攸宁这三个重要臂膀。

这其中的任何一个,都非等闲之辈。

狄仁杰久未作声,这时道:宗秦客身为内史,负查检弹劾百官之职,我等皆要惮他三分。

但此人贪念过众,以职务之便索取钱贿谋私得利,太后想必也是有所查觉。

他虽是太后从父姐姐的儿子算来也是国戚,但太后向来憎恶贪赃枉法之人。

只待时机一到,应该不会放过他的。

狄公所言极是。

李贤接过话来道,宗秦客现在在朝堂上太过嚣张跋扈。

太后已经注意他许久了。

如今太后忙着登基要保持朝堂稳定,暂时还不会动他。

但只待大局稳定,太后定然对他下手以正朝纲以儆效尤。

到时,凤阁侍郎与内史一职将出现空缺。

在下以为,狄公清正廉明铁面无私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等到时不妨竭力保奏狄公接任此职。

这样一来,朝堂格局就会向着对我们有利地方面发展。

武三思失去一臂,我们却能增强力量。

卑职何德何能,惭愧、惭愧!狄仁杰谦虚起来。

潞王高见!李昭德等人连声附合,吐蕃使团一案让狄公之名远播宇内,太后对狄公的信任也增加不少。

的确合适。

刘冕暗自笑了一笑。

心中暗道:政客,这就是政客。

在政治上真地没有绝对地正直与邪恶,也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

在座的诸位都表现得一身慷慨正气,其实何尝又不是同样干着损人利己的勾当?办了宗秦客就能提拔狄仁杰……朝堂之种,当真步步血腥。

每上升一步就要踩着别人的头胪与尸体。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里就是个角斗场,你不杀人,就要被人所杀。

你不提着别人的头胪庆功领赏,就要被人践踏下去粉身碎骨。

政治博弈的双方就像是两头饥肠辘辘狭路相逢的野兽。

要么被撕碎吞进肚子里,要么把对方撕碎吞进肚子里。

照这样看来,大家都没资格诟病武则天如何如何凶狠残暴杀人如麻了。

她不过也是这个角斗场里地一员而已。

大家都想活着,都在干着同样地事情。

只不过她干得出色一点就不可避免的成了众矢之的。

太平公主有点忿忿的道:当初武承嗣犯案时,就该把武三思也一并给扳倒了。

留下后窜当真无穷!言下之意,很有点心疼和袒护自己的男人而责怪狄仁杰的意思。

狄仁杰急忙拱手来道:公主息怒。

当时地情景……实非能够如此处理。

李昭德、魏元忠包括李贤都一起来劝太平公主:公主不必责怪狄公。

狄公办事向来持重稳妥。

他如此料理必有自己地道理和主张。

太平公主也没有胡搅蛮缠,善意地微笑对狄仁杰回了一礼:狄公勿怪,在下心直口快向来如此,绝无怪罪地意思。

这时候,刘冕终于拉开话匣说话了:不去惊动武三思。

是我与狄公一起商议后得出的结果。

我也认为,狄公当时如此主张是很合适的。

话的意思很明显,刘冕在为狄仁杰向太平公主解释。

众人多少感觉有点惊讶的看向刘冕。

虽然没有人出声来问,但眼神都在说:为什么这样?太平公主同样疑惑的看着刘冕,还多少有点愤懑的味道:我帮你出头呢,你却给我拆台,什么意思嘛!刘冕微然一笑说道: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武三思都是不可以轻易惊动的。

原因只有一个:太后不会允许。

武承嗣已经倒台了,武家的领军人物只剩下武三思一人。

太后要将武家打造成天下第一世家门阀,这个意图是显而易见地。

因此,武三思的发迹倒不是因为太后真的有多喜欢他、对他寄予了多大地厚望。

*****而是……她自己的政治需要。

她是为了武家。

哦……原来如此!太平公主恍然大悟。

众人也纷纷点头应允认可。

刘冕又不吭声了。

就这么闪光一现干了件画龙点睛的事情。

李贤对众人道:言归正传。

今后朝堂上会如何。

我们谁都难以预料。

但我们必须明确眼前的一个目标:奉迎皇帝将入主东宫。

大家有没有什么意见?我没有异议。

太平公主马上接道。

黑齿常之率先重重一抱拳:老臣听候潞王调谴!其他众人也纷纷明确表态,愿意遵循这一方针来办事。

隐约之中,李贤已成了众人的领袖。

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便甚好。

李贤面带微笑风度翩翩,无论如何,我大唐国祖祚涌沦落到武三思之手。

今后我等戮力同心协同一致,当结为生死之盟。

在座的每一个人不管是谁遇到了麻烦和问题。

其他众人都请竭力相助。

诸位以为如何?愿听钧命!大家一起表态了。

太平公主打趣的笑道:今日恰是十人。

我等不妨戏称自己为十人盟。

今后但凡我十人盟之中的盟友,务必同进退共生死。

有富有享有难同当。

谁若是背叛反出,必遭天怒人怨神鬼不饶!李贤哈哈的大笑:妹子总有这许多奇思怪想。

那便也罢,十人盟便十人盟。

从今往后,就让我等合同协力齐首奋进吧!接下来,众人又讨论了一下朝堂之上的现状,会议算是开完了。

烧尾宴也到了散席之时,大家相继离开。

唯独太平公主故意慢吞吞地拖延留到最后还不肯走。

待众人走后,她有些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正宅蹿到了二楼。

刘冕好奇的跟上去。

发现她推开了所有卧房的房门,满怀欣喜的四处观望。

你找什么?刘冕好奇的问道。

不找什么呀,我就是看看。

太平公主笑眯眯的道,我想知道你地香闺是什么样子嘛!呵,还乌龟呢!刘冕不禁笑了起来。

太平公主有点贼地四下一张望,没有旁人,于是嘿嘿一笑扑上来将刘冕抱住,嗲声道:天官。

我们好长好长日子没有同睡过了。

我今天不走了不走了,就留在这里陪你睡,嘻嘻!扯淡!刘冕有点哭笑不得,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你太平公主今天来了我刘冕府上。

你居然敢宿夜不归?不怕不怕,我有办法。

太平公主笑得可贼了,我让我的近卫们打着仪仗开着车儿回皇宫,然后人家就以为我已经回去啦!母后最近忙着登基大典地事情焦头烂额地,哪里会有机会管我?再说了,她老人家就是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的。

是吧?刘冕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有点小聪明,不愧是我刘冕的女人!还不是被你带坏的!太平公主扑在刘冕怀里紧紧贴着他。

很快有了一点冲动就想来亲刘冕。

刘冕却撑着她的脸将她推开:你糊涂了?下面还有百余名将士等着你呢。

难不成你现在就要跟我颠鸾倒凤一番再下去?嘻嘻!那我先下去一下哦!太平公主从刘冕怀里钻出来,理了一下衣裳朝外走。

到了门口时又回头对刘冕诱惑的一笑,等着我哦。

小娘子,我马上就回来!刘冕顿时哑然失笑:这小娘们,越来越野了!太平公主下了楼找来近卫铁甲的队正,对他叮嘱数句。

这些私兵是太平公主地私人卫队,个个铁胆忠心别无二话,于是护着车驾大张旗鼓的离开了刘冕的府第。

太平公主轻手轻脚但飞快的跑上二楼,脸上都因为惊喜而涨得通红。

她冲进房内就朝躺在床上小的刘冕扑来。

刘冕哈哈一笑将她接着抱住。

太平公主兴奋难当的咯咯直笑:好刺激!这样真是太刺激了!天官,今晚我们可以一直在起哦,直到明天午时我的卫队开出车驾来接我!刘冕也甚感新鲜和刺激……十足的偷情般的快感哪!太平公主抱着刘冕在床上打了几个滚亲了几口,倒也不像以往那么心急了。

而是压在刘冕身上用手指拨着他的鼻子道:老公。

你对今天十人盟地这头一次会议,有什么感想啊?采访吗?刘冕不禁笑了起来,然后故作严肃的道,嗯,我觉得——这是一场团结的盛会,积极地盛会。

在潞王和太平公主的英明领导之下,我们……停停停!什么跟什么嘛!太平公主连连拍打着刘冕的嘴唇将他的话打断。

说道。

我总是觉得我们这十人盟缺个主心骨。

李贤有声望但现在实力太弱;我嘛终究是女流之辈;李昭德和魏元忠那些人太过保守低调——天官,十人盟里就你最有成为领袖的潜质哦!别。

省省吧!刘冕马上说道,我是绝对不会当什么领袖党魁的。

就算要当,也不会显山水的来当。

你明白吧?太平公主生来聪颖早已醒神,马上笑嘻嘻的连连点头:明白明白,还是我的男人聪明!真聪明,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