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李光顺有些不快了,刘冕便将折扇拿了出来逗他玩.***孩子么,哄哄就开心了。
果不其然,李光顺见到别致有趣的折扇,立马面露惊喜眼放精光,抢过扇子就细细把玩,末了欢喜道:好东西,好东西,我很喜欢。
刘冕,你办得不错,小王有赏!刘冕微笑拱手回礼:臣下但求殿下能开心就好,不求赏赐。
臣下居于东宫衣食无忧,要那钱财锦帛也无特别用处。
他这倒也是实话实说,李光顺这个愣头青,开口辄赏。
刘冕房间的箱笼里已经堆满了一箱儿铜钱锦缎,可见以往所获赏赐不在少数。
不多时,寝宫里来了个侍婢,刘冕认得她是太子妃容氏的近侍。
听她道:太子妃娘娘差婢子来传话,娘娘说骆宾王骆先生已到宜秋宫正,请乐安郡王殿下与伴读刘公子一起过去拜师。
骆宾王?刘冕心中略一凛然:这倒是个才子名角儿,大诗人。
虽然我不知道历史上的他在政治上有何建树,但21世纪的孩子们恐怕都能熟练的吟出他的诗作。
好烦哪,来得如此之早!李光顺恼火的起了身来,轮了轮眼珠子道,刘冕,你认得这个骆宾王吗?小王听着这名儿,却也觉得耳熟。
刘冕回道:回殿下,臣下之前从未见过此人。
不过据说此人是个才子,七岁便能吟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想必殿下也曾听闻过。
你这么一说我倒也想起来了。
这诗句我亦早能背颂,只是不知出自骆宾王之口。
照此说来,我那新来的先生倒也是个少年成名的大才子。
李光顺有些沮丧但也无奈,扬了扬扇子,那就去吧,可不能让母妃等得久了。
白毛浮绿水,哎,烦人!刘冕便跟着李光顺一起去到正。
对于大唐的历史名人,刘冕还是很有兴趣的。
此时正当强盛之时,盛唐的荣光令天下倾服。
这样的一个辉煌盛世,贤臣良将何其多,诗人才子尽极风骚,美女佳人风华倾国,那不让须眉的武则天更是千古传奇。
若有机会一一亲眼见识,却也不枉在大唐走这一场。
刘冕跟着李光顺一起进了书房,自知不是今日的主角,于是见礼之后便垂手立于一旁。
此时旁侧书桌边正跪坐着一个老头儿。
大约六十左右年纪,胡须灰白身形瘦长,脸上的皮肤干瘪的紧贴着骨头,一双眼睛却间或流溢出凌厉的光芒。
看来此人便是骆宾王了,原来已经这般年纪。
顺儿总是姗姗来迟,还不进来给先生见礼。
大厅正位上,坐着一个身穿紫青团花银钿袍的妇人,举止雍容淡雅,那便是李光顺的母亲太子妃容氏了。
由于保养得法,容氏虽有三十出头的年纪了看起来却像是双十妙龄明艳照人。
看她身形有些发福异常,估计又是有了身孕,看来还是蛮受李贤宠幸的。
容氏素有贤德之名与李贤也相敬如宾,在众人眼里都是个合格的东宫贤内助。
只是一向对李光顺过于溺爱,时常惹得家教从严的李贤有些不悦。
孩儿拜见母妃。
祝母妃贵体金安。
李光顺虽有些调皮,对这个一向溺爱于她的母亲却是孝训恭敬。
容氏微微一笑,抬手引向一旁的矮几坐团:顺儿还不拜见骆先生。
骆先生等候多时,顺儿快给先生赔个不是。
李光顺转身施手轻飘飘的一拜:学生李光顺,给先生见礼赔不是了。
骆宾王轻皱了一下眉头,表情却是不变拱手还了一礼:好说、好说。
殿下果然知书达理。
一旁容氏见李光顺并没有什么特别出格的举止,心下略安,展颜对骆宾王笑道:骆先生勿要怪罪。
我家顺儿自小就有些顽皮,不过心性却是善良淳厚。
还望先生严加管教细心栽培,让他学有所成。
骆宾王拱手回礼:娘娘谨请放心,臣下一定悉心教授,不敢有半点松怠。
刘冕却发觉,李光顺的一双眼珠子却在滴溜溜的转了。
这个调皮捣蛋的二世祖,估摸又是在寻思什么法子溜之大吉。
如此甚好,有骆先生做主我就放心了。
顺儿,此番以后,你也要收敛心性,好好跟着骆先生学习才识、培养德行。
容氏的声音不徐不急,严肃中又透出许多的慈爱,你现在整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荒废时日,若不学些才识在身,将来唯恐辱没了皇家尊严。
顿了一顿,容氏转头对刘冕说道:还有刘冕,你身为顺儿的伴读,也不可每日只想着花样逗顺儿去玩。
他比你年幼,玩性总是大一些。
他日顺儿学业不成,你也脱不了干系。
刘冕心中微微一凛,出来拜道:小人定当极力督促殿下专心学业,不敢造次。
大唐尊卑等级明严,刘冕在容氏这等人物面前,都没有资格自称‘臣下’,只敢以小人自称。
不过,这总好过满口的‘奴材’贱称。
大唐的时候,还不实兴这等玩艺儿。
容氏说这番话,也并不是针对刘冕什么,当着新先生骆宾王的面儿走走过场罢了,已前已有多次。
容氏一向脱身于政治之外洁身自清,想来也不是含沙射影,刘冕倒也不怎么在意。
容氏将李光顺唤到身边,舐犊之情溢于言表低声道:顺儿,你切不可再顽皮。
你父王说了,你若再不安心读书,便要将你禁足不许出宫玩乐。
呀?这倒把李光顺吓了一吓,急忙点头如捣蒜,孩儿定当安心读书!刘冕在一旁暗笑:天不怕地不怕的二世祖,还是有克星的。
他那个太子老爹倒是个一板一眼言出必行的人物。
既如此,为娘便也稍稍安心了。
容氏扶着腰小心的站起身来,骆先生,既如此我这孩儿就拜托你了?骆宾王坐直了身子拱手长拜:容娘娘敬请放心就是。
容氏刚走,骆宾王便要李光顺和刘冕坐了下来,开始授课。
李光顺顿时面露苦色眼巴巴的看向刘冕。
刘冕却只是暗笑,以前的先生头一天都只见个面走个过场,第二天才授课。
没成想这骆宾王头一天便上了真格,自然惹得李光顺这宝贝疙瘩不高兴了。
李光顺倒也无奈,只得乖乖坐下。
东宫正是专供东宫皇子读书的地方。
诸子杂家林林总总的书籍汗牛充栋,书柜就摆在侧堂。
骆宾王目不斜视正色说道:乐安郡王殿下,老夫从即日起,开始教授殿下学业。
按我大唐例制,供天下学仕修习的儒经有多门。
分别是大经《礼记》、《春秋左传》;中经《诗经》、《周礼》、《仪礼》;小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一般的国子监学士,必修大经一门,再选习中经和小经若干,最多修习五经。
其中《孝经》与《论语》为必选必修,学业至少一年。
老夫想问一问殿下,至今修习了哪几经?李光顺轮了几下眼睛:呃……《论语》好似学了几篇;《孝经》似乎看过,看过一点……刘冕在一旁暗笑。
以前几个先生,还来不及开讲就被这宝贝疙瘩给气走了。
哪里教过一篇半文。
骆宾王面不改色:那殿下可曾有感兴趣的经籍?没有。
李光顺回答得异常干脆。
骆宾王捋捋胡须微笑:那老夫就先教殿下学习《孝经》。
我大唐以孝治国,做人以立品为先,此经在诸家经典中显得尤为重要。
等一下、等一下!李光顺急忙出声打断,先生,学生有个不情之请。
讲吧。
学生不喜跪坐,可不可以坐椅子?骆宾王轻轻摆了一下手:如此也好,速去取来就是。
刘冕无奈,只得起身去拿椅子,不料李光顺急忙蹿了起来:等等,小王自己去拿!然后抡起脚丫子就跑了出去。
刘冕苦笑,他都有些替骆宾王担心了。
因为这宝贝疙瘩今天算是跟他闹上了,如今正挖空心思想了在折腾,想要将这新来的先生挤兑一番呢!虽然还不置于就这样溜号逃走,但指不定就会想出个鬼点子来搞些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