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第三更,狂求推荐票~周推荐票每2千加更一章哦!这是第2千票的加更,为表诚意我先送出章节了.***大家砸票,砸票!!〗.刘冕的这两句话,如同重镑炸弹扔在了李贤心头。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刘冕,惶然道:刘冕,军中无戏言!刘冕当即站起身来,大步走到一边的案台边拿起毛笔:小将这就记下军令状!众人先是惊愕,随即哗然。
李知士和马敬臣都有些恼火的想上前来发作,被雷仁智用眼神止住了。
二人恍然醒神,这刘冕官职虽然卑微,可他是刘仁轨之孙又是李贤心腹啊……刘冕才懒得顾这些人在想些什么,奋笔疾书须臾写下一份军令状,拿来递到李贤面前:殿下,军令状在此,请收好。
小将愿率五千精锐越骑出战,定能大破敌军!如若不胜,愿受军法处置!李贤额头的冷汗一层层渗出,他为难的接过军令状递到雷仁智面前:雷将军,你看……雷仁智的脸上浮现出些许阴郁之色,拧眉深思了半晌,说道:此事殿下决断即可,末将不敢妄言。
只是一条,刘冕官职低微声望不足,末将唯恐将士们不服从他的调谴。
刘冕不禁有些恼火,这个雷仁智,看来对我成见颇深。
他这是摆明了表示不愿意让我领兵出战,但又不好得罪李贤,于是采取了这样一个撂挑子不作为的态度。
李贤面露难色的看向众人,众将各自低下头来避开李贤的眼神。
如何是好?李贤当真是为难了。
他也知道,这些将军们都是和雷仁智同气连枝的,自己强行下令,只会落得一个无人响应的尴尬局面。
刘冕心中一动,冷笑一声放言道:想不到,先锋大营里竟无一人是真英雄!大敌当前,只顾想着自己的身份爵位,却不思退敌进取。
小将身份自是低微,本事却不见得输给在座的任何一名将军!谁若有胆量,与某一同领军出战,战场之上自见分晓!休得狂妄!有人站不住了,大步一闪出来雷声道,末将马敬臣,愿与刘冕一同领兵出战!他既已立下军令将,就让他当主将,末将为副!末将倒要看看,口出狂言者是否有真才实学!好,痛快!刘冕对着马敬臣重重一抱拳,马将军,咱们战场上见真章!李贤虽然监国多年,但很少接触这种军队里的火爆刚烈场面,此时有些惊疑不定的对雷仁智道:雷将军,七品中候当主将五品郎将为副,这合适吗?当然不合适。
雷仁智如实回答,看向刘冕的眼神里多少有一点敌意。
刘冕针锋相对的迎上他的眼神,沉声道:雷将军,从品阶上讲,末将身份低微自然是不合适。
但末将倒有一计,可以顺理成章。
此次出征挂帅的是永寿郡王殿下——末将担任他的帅旗使。
此时,末将是否可以虚张殿下的旗号出征迎敌?如此一来,便如同殿下亲征,还有何不妥?殿下亲征,叛军也势必人心浮动,对我军也将大大有利。
咦……众人齐声惊咦。
雷仁智也皱眉疑惑了一声,面上仍有难色,但也无法辩驳。
这种事情,只要主帅应允,旁人谁又敢多言?况且,虚张旗帜这种做法,军中并不少见。
虚虚实实迷惑敌人,也是常用的战术之一。
刘冕趁热打铁:殿下可否应允?这……李贤狐疑的向着刘冕,不无担忧的道,小王倒是没有意见。
兵法虚实,这不失为一个妙计,只是……军情如火,请殿下速速决断!刘冕再度重重抱拳一拜,不给李贤犹豫不决的时间。
好,本王准了!李贤也知道刘冕心意已决,当即拍板道,就命刘冕代本王出征,张打本王旗号前去迎敌。
雷将军,就请你出示兵符点派兵将吧!众人的眼光,再度投到了雷仁智的身上。
雷仁智尴尬的转动了几下眼睛,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挪到了一下身子从枕头下拿出铜鱼兵符来,递给了李贤:殿下,就请你……亲自发令分拨兵马吧。
军情紧急,末将重伤在身也不能为殿下分忧了。
好,雷将军好生养伤。
李贤拿过兵符站起身来,扬了一下手,众将,点将台擂鼓!是!众将一齐抱拳应诺,鱼贯而出。
出了营帐后李贤快步上前扯住刘冕,将他唤到暗处低声道:天官,你何故如何?刘冕微笑:殿下,这纯属在下私人的决定。
在下一直有个夙愿,想在战场上快意恩仇痛快淋漓的厮杀一番。
一来为国建功,二来也好检验一下我这一身本事究竟如何,三来……这几年来,在下心中憋屈甚多,也想狠狠的发泄发泄。
李贤愕然的睁大了眼睛:战争岂同儿戏?稍有不慎就会丢了性命!殿下放心。
刘冕牵动嘴角,露出一丝自信满满的微笑,若是天要亡我,何必等到今日?在下既有胆量立下这军令状,自然有那本事得胜归来!嗯,好吧……我也知道你一向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李贤仍然非常担忧,切记切记,一切小心,不可出错……军中已然擂起大鼓,刘冕等将已经骑上大马列阵于点将台前。
李贤硬着头皮走上点将台,看向刘冕的眼神中仍有担忧为难之色。
刘冕的眼神却是异常坚定,李贤这才轻点了一下头。
一通鼓罢,众人都齐齐看向李贤。
李贤清了一下嗓子,大声道:将士们。
我大唐王师前来平叛,就要拿出天朝兵将的威风和气势。
如今叛军猖獗,居然领兵来犯,我等岂容后退?本王令,中候刘冕代本王亲征,击讨前来袭扰的叛军。
众将务必听令行事,不得有误。
众将军们还是挺配合的拱手一拜:得令!刘冕!末将在!刘冕翻身下马,快步走到点将台前抱拳一拜。
本王令你率五千精锐越骑,迎击叛军。
李贤的手略有些哆嗦,将兵符往前一递,左郎将马敬臣,本王令你与刘冕一同领兵出击,为其辅翼!末将得令!刘冕和马敬臣一起抱拳应诺。
马敬臣还冷眼瞪了刘冕一眼,颇不服气。
李贤长吸一口气:即刻点兵,出击!刘冕双手接过兵符,大步不停的朝军阵走去,点起几员偏将所率的五千人马,迅速在营中列好了阵势。
少顷马敬臣全副披挂手提一竿马槊拍马跑到刘冕身前,脸上不无讥讽神色:刘将军,不知你习惯使哪门兵器?刘冕知道他言下之意,不过是讽刺自己不会厮杀,只知道坐享其成在后方指挥。
刘冕也不急恼,放眼朝中军仪仗队看去。
那里,正有司戈、执戟这些仪仗武将,几柄方天画戟甚为醒目。
偶然间,刘冕又看到人丛之中有个家伙正在不停的冷笑,正是明珪。
刘冕心中一动,抬手指向明珪:明珪,命你取一柄方天画戟来!明珪浑身一弹,颇为恼怒的瞪了刘冕一眼,无奈又不得不听令行事。
只好在一旁的执戟武将手中取来方天画戟,送到刘冕马前。
刘冕面如寒霜的瞟了他一眼,信手一把将方天画戟提了起来,凌空哗啦啦的耍了一个戟花。
明珪感觉到戟花就在自己头顶掠过,吓得呆若木鸡。
马敬臣的脸色也有些变了:刘中候惯使方天画戟么?怎么,有何不妥?刘冕故作疑惑的看向马敬臣。
哦,不……并不无妥。
马敬臣眼神中的惊讶之色愈浓。
他当然知道,能使得动方天画戟的人,都非泛泛之辈。
刘冕突然一下抖动方天画戟直指明珪:你,执掌帅旗随我出击!我?!明珪如遭雷击,眼睛瞪得比牛眼还大。
军令如山,违令者斩。
刘冕语音沉沉,都不去正眼看明珪,转头对祝腾低声道:你留下来,殿下那里须得好生伺候照应。
明珪愣在那里不停的干咽唾沫。
祝腾把那帅旗一把递到他面前的时候,明珪甚至还浑身哆嗦了一下,嘴唇都白了。
刘冕看到他那副模样心中不停冷笑:白面公子哥儿,你不是意气投军来为国效力的吗?来吧,我们一起去见识一下战争上的你死我活血肉横飞。
希望你能掌稳帅旗,不会吓得屁滚尿流掉头就跑。
到时落得个军法处斩,可就不好了。
第一卷 大浪淘沙 第60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军鼓擂响,大地震颤.***一人多长的号角朝天奏鸣,劲烈的秋风吹过,马匹踏起的烟尘喧嚣飞扬。
大军整装待发。
刘冕深吸一口气,紧握手中方天画戟,遥遥朝点将台上拱手一拜,大喝一声:出发!火猊如懂人言,不等刘冕去夹马腹抖缰绳,嚯然一下人立而起长嘶咴鸣。
疾风劲烈,吹得它浑身鬃毛飞扬气势惊人。
众将士纷纷惊骇:真是一匹神驹!刘冕胸中豪气四塞,将手中方天画戟凌空划了一记啸响,火猊如同被压缩了的弹簧,浑身强健的肌肉中蕴藏的力量瞬时迸发,载着刘冕宛如离弦之间猛然奔出。
马如虹,人如电,骤如旋风猛如饿虎。
副将马敬臣恍然片刻,醒神时却发现刘冕已在一箭开外,不由得既羞且怒,恨恨瞪了身边的帅旗使明珪一眼:明珪,身为帅旗使还不快跟上!明珪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只得沉喝一声‘驾’,然后猛甩马鞭快跑跟了上来。
五千铁骑相继奔腾而出,卷起一阵烟尘飞扬。
李贤站在点将台上,浓眉紧锁负手而立,担忧的轻轻摇头,对身边祝腾说道:祝腾,刘冕能胜么?能。
祝腾回答得斩钉截铁,小将从军六载,天官就是小将见过的武艺最高超、智慧最杰出之人。
只要他认真想要做的一件事情,没有不成功的。
小将对此深信不疑。
但愿如此吧……李贤的忧郁神色却是愈浓,渐自低吟道:刘冕,你可千万不能出事啊!刘冕策马狂奔,感觉那秋风如刀割一般掠过脸庞。
冰冷的头盔如同寒冰铸成,面庞传来一阵麻木之感。
回头一看,离自己最近的帅旗使和副将马敬臣都离了有几十米远,无奈只得放慢马速等候。
火猊却仿佛有些不开心,连打了几个响鼻,颇为不屑的昂了几下头。
刘冕暗自笑道,这马儿倒是骄傲得紧。
马敬臣和明珪等人好不容易才追上来,五千骑兵也相继赶到。
刘冕放慢马速后索性勒住马来,迎面奔来几名斥候。
报告说敌军已离此不到三十里,步兵为主,少许骑兵掠阵,人马约有近万。
刘冕对马敬臣道:马将军,我知道你对我甚是不满。
但如今我们并肩作战一同对敌,希望你能放下私人偏见,合力杀敌为先。
你放心。
本将一向公私分明。
马敬臣表情沉寂,瞟了刘冕一眼仍有些傲慢的说道,只是不知,刘中候打算如何指挥这一场战斗?希望你不要为了逞一时之豪强小看敌人,而误了众兄弟们的性命!我从来不会轻视我的任何敌人。
我的想法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刘冕也不兜***,直截了当的说道,徐敬业所部,皆是市井流民、囚徒匪众。
这类人有一个特点,胜了一仗就会忘乎所以越打越疯,不具备一支军队的成熟气质。
因此,我决定请马将军上前诱敌诈败,我亲自在后设伏歼击。
如此,则必胜。
马敬臣有些恼火,咬牙低声道:让本将诈败诱敌,为什么不是你?刘冕不急不忙,沉声道:一则我是主将,将令已下,你须服从;二则,我刘冕无名小卒,如何诱敌深入?我若上前诈败,敌军定然生疑能够识破。
废话少说,命你率两千人马张打主帅旗帜上前交战,只许败不许胜。
敌军刚刚胜了一仗士气正旺,定然追赶。
你若能将其引诱过来,就是大功一件。
好吧!马敬臣嘴一撇闷哼了一声,军令状是你立的,到时候若不能胜,砍的是你的头。
本将就依你计策行事,免得你到时候小命不保了倒来怪罪本将没有配合你!说罢,恨恨瞪了刘冕一眼,唤过几员偏将清点起两千越骑,飞奔而去。
刘冕笑了一笑,这个马敬臣虽然有些傲慢,但也是个爽直的人。
剩下几员偏将一起围到刘冕身边来:刘中候,接下来该当如何?刘冕气定神闲:左右埋伏,待马敬臣所部人马过后,听本将号炮一起掩杀而出。
先用骑射冲击一轮,再奋力拼杀!得令!这些将军们都是饱战之将,虽然对刘冕多少有点不信任,但军令已下也都还是愿意服从。
刘冕深吸了一口气,亲自带领千余骑兵朝南方一处矮林中奔去,藏匿了起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刘冕发现自己手心里居然冒出了汗来。
头一次经历这种冷兵器的对战,刘冕不可否认自己有点紧张。
虽然前世也曾多次真刀真枪的参加战斗,可枪械对战与刀剑厮杀,几乎是完全两码事情。
唯一相同的是,玩命。
对此,刘冕倒是丝毫无惧。
此刻他心中只在想着一个问题:战争,注定要死很多人,我却不能死。
那么,我就只能踩着他们的尸骸提着他们的头胪,一步一个血色脚印,向前。
一将功成万骨枯——古人诚不欺我!越骑,唐军中最精锐的士卒。
训练有素的将士们,静静的埋伏在树林之中,屏气凝神管好马匹,时时关注着主将的动静。
刘冕将方天画戟插在一旁,牵着火猊静静的看着前方空阔的大道,眼神如同鹰隼般锐利明亮,间或流溢出丝毫杀气。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东南方向隐约传来如同滚雷一般的低鸣。
马蹄骤响。
刘冕剑眉一扬:上马!一阵齐刷刷的衣甲响动,众将士一起上了马来。
东面大道上隐约有一阵烟尘卷起,渐渐可以看到奔腾的骑兵正快速奔来。
正是撤退的唐军。
看来诱敌成功了。
敌军胜了一仗难免骄纵,这等诱敌深入之计,很容易成功。
刘冕深吸一口气,将方天画戟扣按在马鞍上用腿夹住,取下背上的雕弓来:众将士,弓箭准备!一阵响动,越骑将士们已是弓箭在手。
撤退的唐军速度很快,已经可以看到掌着帅旗的明珪和副将马敬臣。
二人带着一队近卫骑兵边撤边朝后放箭。
在他们背后,便是成群结队的敌军骑兵,wωw奇Qìsuu書còm网正大声喊叫的在追赶。
将军,出击吧!两名副将情急的上前来请战。
不忙。
沉住气。
刘冕手一扬:敌军以步兵为主,骑兵冲突在前。
待其步兵深入,方才出击。
否则就是打草惊蛇。
两名副将不再多言,静立于一旁听候将令。
因为他们都发现,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将,居然深黯用兵之道。
莫非‘将门虎子’就应该是这样的么?众将士不得而知。
只是隐约感觉,这个年似年纪轻轻的小子,身上有一股令人摸捉不透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