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与!杨乐仪痛苦地喊着,想去抓住些什么,然而只是徒劳。
司空旭、韦泽,都这样消失了,那,师父、还有小绿他们会不会也这样?巨大的恐惧攥住了她的心。
又急又痛之下,就在这一瞬间,勾陈之珠突然光芒大盛,照亮了鲜红的雾气,杨乐仪脑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裂开了,眼前一黑。
再睁眼,却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是……爹,快吃药。
一个身形不过四尺,面黄饥瘦的女孩端着一个半盛药汁的黑陶碗,舀了一勺,小心翼翼地喂给睡榻上躺着的中年男子。
那中年男子瘦削得更是惊人,脸色都透着苍黑。
那男子摇摇头。
女孩又道:爹爹可是怕苦?孩儿刚熬好了粥,又找了些蜂蜜,爹爹……男子叹息了一声,勉力动了动手臂,女孩赶紧放下药碗,扶他坐起,他喘了喘气,慢慢道:乐儿,我大限之时不远,难为你还一直辛苦照顾我。
爹爹怎么说这样见外的话?一定是病糊涂了,不对,饿糊涂了。
那先吃饭!女孩拿起另一个粥碗。
乐儿,存粮不多了,留给你自己吧。
爹爹,你真是糊涂了!乐儿,听我说,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
男子握住女孩的右手,一字一句道:你并不是我亲生女儿,永嘉五年,胡人进逼洛阳,城中岌岌可危,即便身为高官,也困于饥荒。
幸好我逃了出来,否则,也将同洛阳城那三万人一样,全数被屠。
晋室江山,残破零落。
后来,我在逃亡途中认识你娘,东奔西逃过了几年,好容易有段安定日子,就在这里住下。
可你娘生下孩子,却缺食少药,双双殒命。
我哀伤国事,又自叹身世,正在自怨自艾间,但就在那天夜里,有一颗流星落下我住的屋外,发现一个婴儿,那就是你。
如今,已十三年。
我?我身为太史之后,也涉猎易数,国运大势,旁人未来,我常能度之,然瞧不出你的来历,未来命数也无法测出。
男子缓缓地道。
我没将你当一般女儿抚养,教你各种平生所学,甚至教你骑射之术,只因……男子忽然重重地咳了几下,好不容易缓过气,便挣扎着让女儿扶起自己,摸索着让女孩从榻下一个柜子中,拿出一个小方匣子。
女孩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卷泛黄写着字迹的丝帛,丝帛中包着一颗无色透明的珠子,有樱桃大小,发着莹莹之光。
你当日手中,紧紧握着的,就是这颗珠子。
那丝帛中,记载有祖上流传下的秘术,我对照秘术,发现它竟是勾陈之珠。
有,有转天改运之能的勾陈之珠!或许是人之将死,心灵特别通透,我昨日已悟出了秘法,现在,将它传授于你。
男子一下激动起来,面色发紫,呼吸急促,你记住,要…………主公他为何要颁布杀胡令?虽胡人可恶,可此着树敌太多。
一个约摸二十多岁,戎装打扮的女子对一个身披重甲的人发出疑问。
乐,主公命他们回到自己的故乡,可他们偏生要占着我们汉人的地方,烧杀淫掠,敬酒不吃,只配吃罚酒!的可如今天下不平,江南司马氏那边,也未对我们放下戒心,只怕腹背作战,对我们不利。
况且主公刚刚登基,我大魏百废待兴,还是宜静为好!你害怕了,若觉得江南更安全,不如去投奔晋室!绝不是!自从主公十年前救了我,我誓死追随主公!生是冉家人,死是冉家魂!……乐,主公,主公寡不敌众,被慕容奸贼所擒!据说将押至龙城!一男子眉头紧锁,眼中隐有泪光。
什么!女子惊得站起。
不是说好等我们从江南司马氏送信回来,怎么就……此次耽搁这么多天,恐怕他已知道对方不大会发兵,所以我们没回来之前,主公这才冒险一试……走,速速去营救主公!此事太过危险,我们分头行事,我负责劫狱,你去联络散落的诸部,跟乞活义军相交通,得手后一起杀出!……一个女子跪在枯黄的草从中,热泪潸潸而下:主公,乐没脸见你,还是来迟一步。
她从怀中取出火石,将身前的香烛、奠帛点上,青烟袅袅升起。
随即,她拿起一边放着的一卷暗黄丝绢,丝绢上字迹翩然。
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呵呵!她念着丝绢上的字,猛地将其投入燃着的奠帛中。
火舌很快将丝绢吞没。
主公,你可知,那司马氏看了这信,本有心来援,可朝内主事大臣互相推诿。
我最后才知,晋室官员中大多视我们为叛贼,任我们怎么诛杀外敌,都不愿发兵!主公,青去刺杀慕容奸贼了,如今,我在这里等他,等他提慕容奸贼的头来祭你。
慕容奸贼害你于这遏陉山,你死后有灵,山方圆七里内草木都枯了,蝗虫纷起,奸贼如今正惶惶不安!主公,望你保佑青成功而回!一声激越的鸟鸣打断了她的自言自语,她神色一变,颓然扑倒在地。
青,青也死了么!她猛地站起,望着远方,银牙紧咬。
如果,如果父亲大人说的是真的,她慢慢坐下,目视着奠帛燃起的火焰渐渐向周围枯黄的草丛蔓延开来,将自己团团围住。
主公,等我。
我要改变这一切!……想起来了,自己原是西晋官员的养女杨嘉,字且乐,养父病死后想从北方去江南,投靠父族,可途中生病滞留,遇到羯胡军队,被掳掠后差点被吃掉,幸好是碰上冉闵一行,救了自己。
此后自己便跟随冉闵,作了他的死士。
后来冉闵趁羯胡石虎死后,石虎子弟自相残杀,争夺王位之际,一举灭掉石氏一族,将这欺压汉人长达三十余年的胡人伪赵政权推翻,给汉人出了口恶气。
又命其余胡人返回故地, 不得再留汉土。
然乌丸、段部鲜卑、氐酋、屠各等胡族人不满冉闵,纷纷起兵反冉闵。
冉闵颁布杀胡令,汉人云集响应,原本为威作福的诸胡被杀得惊心丧胆,纷纷向塞外逃去,一路上诸胡之间又互相杀掠,加上饥饿疫病死亡人数众多,到后来,能回到本土的,十中不过二三。
然而冉闵也成为北方诸胡的眼中钉。
后来,永和八年,冉闵兵败被慕容氏所擒,杀于龙城遏陉山。
自己万念俱灰之际,想起养父临死前曾说的话,试着将自己逼入绝境,终于引发勾陈之珠的潜能。
然而,勾陈之珠并没有改变一切,只是将她带回了五百多年前的汉朝,那一年,正是吕氏一党伏诛,汉文帝刚刚登基。
当时遇上地震,也因缘际会,让她得到了记载五行秘术,能进一步发挥勾陈之珠效力的奇书。
也因那书,自己与熙结下师徒之缘。
后来,她搜集齐了六种神器,又耗费不少人性命,终于逆天转运。
然而,神器并没有如她料想的那样,改变主公冉闵被杀的命运,而是直接将历史的车轮带到另外一个轨道。
汉以后,就没有三国,也自然没有了晋朝,她的主公也永远不会出现了!她后悔之极,准备去找澜,不料却被自己的徒弟熙和墨联手废了武功,再后来……然儿,你怎么了,心神纷乱?突如其来的意识窜入她的脑海,凝神一看,师父正在她的面前,神情急切地摇着她。
熙?刚才脑海中的影像霎时与眼前的人重叠起来。
然儿,你?师父,你和咸与其实早就回忆起了过去吧。
我和你前世是师徒,你是我的徒弟熙。
咸与是墨。
还有,司空旭是澜,是么?是。
你现在恨我么?任明昭紧紧抱住她。
那师父是因前世才爱我么?杨乐仪摇摇头,回握他的手。
任明昭心中一暖,自回忆起前世后,一直以来放着的石头终于落下。
但一看天色,忙道:还有一刻就快日食,做好准备。
其他事,待阵法完毕后再说。
眼下只需再杀一人,即可发动阵法。
杨乐仪呆了一下,却摇头道:不,我不打算再杀人了。
你要眼睁睁看着未来数以百万人遭受劫难?数人之性命比百万人更重?不,他们都同等重要。
以前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时,看到杨朱说,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我以为他很小气。
可是咸与死在我手上,我才知道,为什么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
只因百毛累之成一血,百血累之成一肉,百肉累之成一骨,骨肉血毛,便是成一人。
有几人愿砍下自己手脚或是毁坏自己耳目,换取天下?既然厚爱自己的耳目手脚,为何鄙薄构成它们的骨肉毛血?谁有权决定,哪一根汗毛不重要可随意舍弃?任明昭缓缓说着,松开了她。
师父,你说的跟我想的一模一样!杨乐仪惊喜地看着任明昭。
任明昭脸上掠过一丝苦涩,淡淡道:这是当年澜反对你时说的话,我在一旁,自然记得。
我只记得一部分,好些回忆都还是模糊的。
澜后来被我说服了?你当时说,既然我知未来,便可知哪些汗毛可舍弃。
既然天赐我神器,必也同时予我舍弃之权。
今六神器有五在我手,请君勿违天命。
澜听后,将白虎之琥给了你。
既是如此,这一次,然儿,你也不要违背天命吧。
不,当年,我错了。
无数的回忆,在杨乐仪脑海中汹涌澎湃。
我以为,靠神器就能扭转一切不如意的事,可是,那是不可能的。
一瞬间,曾经学过的历史在她脑中突然鲜明起来。
师父,我那里的时空,在南北朝五胡乱华后,曾不得不改成胡族大姓的杨氏推翻胡人政权,恢复原来的汉姓,建立隋朝,再后来,是唐朝。
那是我们华夏子民继汉朝以后第二个辉煌的年代。
再后来,因我们朝政内斗不休,天灾不断,民生凋敝,胡人于是再次入侵。
嗯,我知你意思了,你曾说过你们那里的历史,李唐之后是五代十国、赵宋、蒙元、朱明、满清。
任明昭点点头,又道:你想说这一切都有规律,只要我们自己内乱,折腾光了实力,外面一直虎视眈眈的蛮族就会乘虚而入,奴役我华夏子民。
神器只能解决一时,不能解决永远。
对,若神器再次改变天命的事情被流传,人人深信不疑,将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寄托在神器上,而不是人心的团结上,这个民族,必然会很快覆灭。
所以我想,就到此为止。
你说得不错。
然我在乎的,是你和这个世界五年后的样子,另外一个世界数百年后太远的未来,我不懂,也不想去追寻什么规律。
此阵法我定当完成。
任明昭看看头顶天色,又看看阵中神器光色的变幻,神情凝重:日食时间快到。
速速准备。
师父,我不会答应你。
我不操控勾陈之珠,你没办法发动阵法的。
然儿,你错了,我为防你中途改变主意,故而留了一着,虽效力会大减,但仍可操控它。
杨乐仪眼见任明昭夺过匕首,口中念念有词,要取第二个小孩性命,急忙拦在小孩身前:师父,请不要这样。
的然儿,让开!师父!然儿,拖延时间没用的,现在我已作法,将这个空间中的时间停止!这招其实凶险之极,后害甚大,但任明昭为了能发动阵法,还是用了这一招。
师父,那,那就对不起了!真没想到,竟有跟师父对决的一天。
你要对姐姐作什么?爱妃,你怎么了?不知何故,燕烈翔和小绿出现在杨乐仪身边。
原来,杨乐仪心神烦乱,影响到其他神器,受阵法牵引,身为神器宿主的两人不自主地被吸了进来。
任明昭简略地将事情说了一遍,小绿当即站在杨乐仪这边,我只跟随姐姐!燕烈翔却是赞成任明昭。
任明昭见情势如此,不愿伤她心,便道:那燕烈翔作证人,我对你们两个,谁输了听谁的。
我布置这阵法耗费许多功力,你们两个说不定能胜我,这是最公平的选择。
用实力来说话!好。
杨乐仪已感到师父气息有点紊乱,看着他苍白的脸色,不免有些担心。
但多年的相处,知他不会改变主意,眼下这是唯一的机会。
小绿向她点点头,两人凝神戒备,同时出招,攻向任明昭!阵中鲜红的雾气弥漫,阵外则是苍色、青色、赤色、黄色、白色、玄色六道光华流转,隐隐传来风雷之声。
不一会儿,还是明朗的天空渐渐暗下,一眨眼的功夫,白日里竟如同黑夜一般,伸手不见五指。
这一日晚间,楚国王都的史官在天文志中,记下了这么几个字:五月甲申朔,日有大蚀,昼如夜。
第二日,史官又补了一行字在后面:翌日,王容甚哀,下罪己诏,意斋戒三月,以求天恕,大司农及户部诸臣赞之,然司戎少常伯会集兵部诸将谏阻,王不允,昭仪杨氏从兄司礼少常伯平林以旧例力谏,王稍减之,改一月。
更年号为‘兴平’。
一月后,史官补了一行小字:六月,淮南、汝南、庐江三郡及扬州大蝗,害苗麦。
一年后,史官在此次日食条下继续添补:太子翌日急病,经年方愈。
兴平元年的日食或许是一系列灾异的前兆,接下来的几年中,楚国连连遭遇大雨、蝗灾、瘟疫、地震,加之胡族初定北方后,不断南下骚扰,燕烈翔过得焦头烂额。
楚国兴平四年秋,胡族百万大兵压境,而经历了天灾和减员的楚国还没恢复元气,全国之兵也不到五十万,除去各地驻守的兵员,能上前线的,不到三十万。
敌众我寡之下,多座城池告破,眼看局势岌岌可危,燕烈翔将朝政托付于太子臻,率二十万军队亲抵前线。
……兴平五年三月初一寅时,天空依旧是一片漆黑,淮南郡郊外五十里的军营中,中军元帅帐篷已是一片明亮,就着摇曳的烛光,燕烈翔眉头紧锁,匆匆写就诏书,盖上印章,交给身旁的左卫将军。
今日一役,关乎国本,若败,命太子退守巴蜀之地,暂避胡人锋芒。
不必急于为寡人报仇。
燕烈翔披上银色的精铁战甲,正好头盔上的长长红缨。
臣愿与大王同上战场,还请大王另派他人,……你乃亲信之人,若有不测,还须你辅佐太子,勿违命!……辰时,战场上的厮杀已持续了一个时辰,燕烈翔头盔已掉落,战甲也被戳了几个洞,他望望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自己这次率领的三万精兵,与对方的十五万军队相遇,虽然自己设下埋伏,但对方来的人数比自己料想的多了一倍。
血腥的气息在空气中蔓延,耳边是金戈交鸣之声。
……巳时三刻,暂时在高地上包扎伤口,顺便观察敌情的燕烈翔接到斥候报告。
大王,敌军增援越来越多。
已从东、西、南三路向我们包围过来。
我军退路已被截断!请大王从北侧山路立刻回军!我等为大王护佑!寡人今与尔等同生共死!不信杀不出重围!燕烈翔猛地翻身上马,纵马直杀出去:杀!……午时一刻,燕烈翔眼前有些发黑,左臂中了一刀,单凭右手,银缨长枪拿着有些费力。
他低头看看自己,隐约看到胸前数只箭羽。
血不停地在流,是自己幻觉么,周围一切都变得昏暗起来,耳边的喊杀声也变得渐渐微弱。
爱妃,爱妃…………喜欢悲剧的这章就是结局。
结局前的话又到了快结局的时候了,有些话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所以特地开这一章。
日食的处理的首先,将答应了的前章古文较多的那段翻译出来,供文言文不太熟悉的亲参考。
这一日晚间,楚国王都的史官在天文志中,记下了这么几个字:五月甲申朔,日有大蚀,昼如夜。
第二日,史官又补了一行字在后面:翌日,王容甚哀,下罪己诏,意斋戒三月,以求天恕,大司农及户部诸臣赞之,然司戎少常伯会集兵部诸将谏阻,王不允,昭仪杨氏从兄司礼少常伯平林以旧例力谏,王稍减之,改一月。
更年号为‘兴平’。
一月后,史官补了一行小字:六月,淮南、汝南、庐江三郡及扬州大蝗,害苗麦。
一年后,史官在此次日食条下继续添补:太子翌日急病,经年方愈。
先说一下背景知识,古代发生日食或是天象大灾,被认为是在位者德行有亏,天象示警,因此皇帝或者国君要减膳食、换偏殿、斋戒、或大赦、减税等措施来乞求上天息怒。
日食一般发生在初一,初一有个专门的称谓,叫做朔。
当然十五也有个对应的称谓,叫做望。
古代用干支排序,对应的年、月、日、时都有相应的干支描述,那天的初一用干支排序就是甲申日。
翻译:这一天晚上,楚国王都的史官在天文志中,记下了这么几个字:五月初一日,发生很严重的日食(普通日食不会在前面加大字),白天如同黑夜一般。
第二天,史官又补了一行字在后面:第二天,大王面色极哀伤,公布责备自己的诏书,打算斋戒三月,乞求上天宽恕。
农业部部长(大司农)及户部(财政部)官员都赞同,但是国防部部长(司戎少常伯)和国防部(兵部)各将领都反对,大王不理会他们的反对意见。
最后,杨昭仪叔伯的儿子文化教育部部长(司礼少常伯)杨平林以前代发生日食,先王采取的仪制为例劝阻,大王才略微减少斋戒的时间,改为斋戒一月,同时更改当年年号为‘兴平’。
一月后,史官补了一行小字:六月,淮南、汝南、庐江三郡及扬州发生严重蝗灾,苗麦受损。
一年后,史官在此次日食条下继续添补:太子(在日食的)第二天突然生病,过了一年才痊愈。
我选择五月甲申朔是根据《晋书 天文志》,之所以选择这个,是因为成帝咸和二年五月甲申朔,日有蚀之后面,还有六年三月壬戌朔,日有蚀之。
就是说五年时间中发生两次日食,正好符合我文中阵法发动后的第五年小燕遇险安全脱身需要的天象变异。
在我的设定中,虽然平行时空历史具体朝代有差异,但由于我先设定的文明程度进展差不多,那么,天体的运行应该是一致的(简单说来天体运行决定四季,进而决定农业,再决定文明发展程度)。
也就是说,那个时空发生了日食,这个时空在同样的时间也会发生日食。
不过,如果文明程度进展有很大差异(比如同样的年,一个时空已进展到蒸汽时代,另外一个时空还停留在人力畜力时代),那么天体运行就可能跟另外一个时空的不一样。
当然,幸好我在晋书中找到了符合我需要的历史记载,否则还要继续去翻什么北史、南史等,工作量就更大了。
根据手中《中国三千年气象纪录》(就是我跟猫猫说的那套重达的书,全价元,打折后元,,下了很大决心买的)记载:晋成帝咸和二年到咸和六年(西元年到西元年)之间发生了旱灾、涝灾、瘟疫、饥荒多次,当然主要是旱灾,我推想,因此而减员的人不少吧,战斗力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也正好符合我的一个猜测,就是天象异变后,容易引起气候异常,进而影响粮食收成,倘若吃不饱,加上苛捐杂税,农民没活路之下,很容易就起来造反了。
古代以农业为主,靠天吃饭,所以古人以天象异变为国家将遇到祸事的征兆,也是符合一定道理的。
不过我改成主要为水灾了,因为河道开发不一样,那么水旱灾发生几率还是不同的。
冉闵杀胡令其次,谈一下五胡乱华时期冉闵杀胡令问题。
冉闵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其出名是因为著名的杀胡令,也因为种种原因,湮没在沉沉的历史卷宗中。
近年来,随着民族意识的高涨,以及对未来生存的危机感,冉闵作为拯救华夏民族于水火的英雄再一次在网络上亮相。
不过,或许是因涉及到较为敏感的民族问题,因此,冉闵基本上没有在主流媒体上出现,主流论坛也很少允许太过极端的帖子出现。
由于文中涉及到冉闵,我自然要对历史人物了解一番,那么,在参考多处史书和学术专著之后(网上很多称赞冉闵的帖子缺乏学术考证,我没有采用),最后主要还是参考《晋书》,同时参考郑州大学博导高敏教授学术专著《魏晋南北朝历史发微》,并重点参考其中的《论两晋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过程》一文。
我倾向于高敏先生的观点。
冉闵发动的这次杀胡之举,确是前、后赵统治者对汉人实行民族奴役政策达三十余年之久造成的恶果的总爆发。
尽管冉闵采取的这种不分阶级、不分男女老幼的滥杀政策,也同样在少数民族人民心中造成恶果,但作为当时汉人反抗民族压迫和民族奴役的斗争,却有其必然性,因为它是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永安元年(西元年)刘渊建立汉国,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妄图分裂中国,实行民族奴役的开端。
前赵、后赵统治的反动性,除了其封建性质之外,还在于它是民族统治的囚牢。
以并州流民为核心组成的乞活武装以及当时遍布中原地区的大批坞壁屯堡,都是当时民族斗争的特殊组织形式,是民族斗争的产物。
以冉闵、李农为首的冉魏政权,在反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民族奴役政策中,起了重要作用,它基本上摧毁了以六夷豪酋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反动的民族统治的体系与制度,为民族融合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也就是说,即便没有冉闵,也会有张闵、李闵来做这样的事情,因为这是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
汉人必将反抗那持续多年的民族奴役政策,报复多年来的民族压迫。
大家可以看到,所谓的融合绝不是什么温情脉脉的你溶于我,而是建立在我华夏先民(汉族在汉朝之前被称为华夏族,我更喜欢用华夏族一词)付出诸多血的代价,顽强奋战的基础上的。
如果本土民族没有绝对优势,外来民族不会甘心情愿地融入。
现在教科书宣扬的融合,对那些战争轻描淡写,似乎我们华夏民族就是凭些所谓的文明,感化了外来民族。
那若是这样,当时欧洲也有许多文明程度很高的民族,怎么就被文明程度很低的外来民族灭亡或赶出原住地了呢?(有兴趣地可参见那位说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名言的西汉大将陈汤传记,在他手上,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此后匈奴向欧洲逃亡,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欧洲政治民族版图起大变化。
)本来,我没打算在文中写到冉闵的,写他是受了一件事的刺激。
那是我为了写小说,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看到一套专门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学术书籍,本来十分高兴,难得看到有关于这个朝代的学术专辑。
看了之后十分愤慨。
在这套书中,将所有南下入侵,烧杀淫虐,奴役汉人的少数民族统治者犯下的罪行省略许多,实在绕不过去的重大历史事实面前,就轻描淡写,并且,美化那些战争罪行,好似他们才是解救汉人百姓于倒悬的英雄!不过,考察到作者的某族背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有人在处心积虑从学术上营造南北朝时期汉人该杀,蛮族入侵有理的假象,那我也只好略尽绵薄之力,在小说中提一下那段真实的历史,至少,让大家别忘了,我们华夏民族,在经历了汉代的辉煌后,是从一次大规模的几乎会毁灭民族的蛮族入侵中艰难站起的。
许多和我们一样建立起文明的民族已消失了。
我们民族并非天然是幸运儿。
我们文明还能继续存在,是因为有诸多先民敢为了自己的家园勇于抵抗侵略,还有根深蒂固的人口繁衍认识形成的庞大人口基数,才能负担得起长时间的战争,以及同化异族。
在文明成长过程中,常见低文明程度的民族(按西方语境即为蛮族)入侵高文明程度的民族,并非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就天然在军事上会胜过蛮族,一旦蛮族入侵规模大,文明程度高的民族缺乏足够的军事实力,很容易被消灭或者是被奴役,该民族的文明进程不是被打断就是大幅后退。
即便抗击成功,如果抗击侵略成功后缺乏足够的人口以发展文明,该民族的文明进程也会大幅延缓,甚至会一蹶不振。
的若以为以德服人,天下即可无忧,实在是误导。
有些人因此故意增删历史,试图误导后人,好像我们华夏子民受天眷顾,轻易就将外来民族收复,长此以往,华夏民族危矣。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和平需要军事实力来保障。
我个人认为,讲究团结或是和解,建立在信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不能讳言历史上的仇杀和战争,若为了搞团结,和稀泥,怎对得起前代为我民族生存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更对不起那些惨死的与你我一样渴望安宁幸福生活的先民!为了所谓的团结或者和解,隐去那些历史,建立起来的和解,是虚假的,并不会长久。
因为真相不可能永远被掩盖。
而且,一旦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虚假的和解就会迅速消失,到时候,仇恨反而会更多。
华族和倭族之间的恩怨,不可能通过隐瞒历史来和解。
建立在真实而非经过或是遮掩、或是渲染、或是夸大、或是歪曲的历史上的和解,才会是真正的和解,因为双方基于共同的认识,真正放下了包袱,才可能携手共进。
神器的比喻最后,说一下神器的含义。
六神器出自《周礼 春官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
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
《周礼》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现我华夏先民对国家理想的政治体系设定,因此,六神器在书中,其实是一个暗喻。
我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最开始情节安排还是常见的小说安排:以神器为核心。
但后来写着写着,看了刘慈欣先生的《三体》后,想法发生了变化。
人类为寻找更美好的世界,常常对遥远的地点或是未来或是某物怀着一种天真的期盼,认为拥有那物或是到那日到那地,理想就会实现。
然而,事实如此吗?当到达那个目的地或是迎来了那一天或是拥有某物时,可能情况并非如此。
举个例子,在上个世纪年代年代时,人们常说到了年,进入世纪或者是民主了就会如何如何。
然而,进入世纪,世界更加动荡,贫穷、饥饿、战争、疾病仍然在蔓延,甚至比以前更甚。
伊拉克民主了,却变成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方。
所以,我认为,不存在一种包制百病的固定模式,能解决人类的问题,也不存在某一天或者某一地,大家什么都不作,只要到了那天到了那地,所有的问题都会自然消失。
只有顺应道,一分收获一分努力,或许才会迎来相对美好的未来。
而这个美好的未来,可能还有很多新问题出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于是,我在文中让转世后的女主放弃用神器改变历史。
当然,有些人或许会说到蝴蝶效应,说某篇小说中某某回去发明了什么什么,引起一连串反应进而改变历史。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文明的进化,并非单纯某项技术就可以,还需要配套设施。
比如,现在某核物理科学家穿越回去,教唐朝人制原子弹,可能吗?没有相应的勘探探不到铀矿、没有浓缩技术无法从含量极低的铀矿石中提纯高纯度的铀,更不用说那些需要具备相应物理、化学、数学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了。
再回看蝴蝶效应,这个名词是年月,科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也就是说,系统中的一个元素的小幅扰动通过整个系统的加乘作用而无限放大从而引起系统中其它元素的连锁反应,最终达到系统令人惊异的结果。
这便是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这与经典动力学的传统观点相异。
然而,在这篇小说的设定世界中,蝴蝶效应并不明显,因为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整个文明的生长过程有巨大惯性,特别是对于华夏文明这样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并非一人可以影响长期进程。
系统中一个元素的小幅扰动,终将被其他元素的扰动所抵消。
所以,女主即便前世改变了历史,然而,随着时间行进到一定程度,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民风乐平忘战,朝廷奢靡腐败,天灾内乱不止,中原王朝力量空虚,天生缺乏给养的蛮族为了获得免费的财富,就会卷土出来。
因此,女主今世不会成为改变历史的人,文明,还是会按照它旧有的轨道继续向前发展。
文明的比赛是一场持续上万年的马拉松,百年的差距只是文明马拉松中,一个不小却也不大的刻度。
看到这里,大家也应该知道最后的结局了,还记得小旭同学的预言吗?有时候,我们能看到答案,却不知过程,预言也是如此,单纯的知道预言,并不一定就能改变结局。
因为,你不知道它如何发生。
当然,如果结局是悲剧,我其实无需说这么长了,但由于很多心地善良的亲的要求,会给大家大团圆结局的。
大家想象女主的神器属于什么,其他人的神器属于什么属性,就可以猜到结局了。
最后,问下各位喜欢的男配排位,说一下原因,打分就好。
我的喜好是这样的:师父、韦泽、小绿、司空旭、臻。
讨厌燕烈翔、尹成浩。
最迟本周六就出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