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滔滔江水自茫茫 第二部 > 第六十六章 两难

第六十六章 两难

2025-03-30 08:42:07

热---啊---热----啊自入了秋,夏日里叠声喧嚣的蝉鸣也陡换了腔调,变得有气无力,活像没吃饱饭的人拖长了声音喊着饿----啊-----饿-----啊,不过,这声音穿透力不减,依然传进了门扉紧闭的大明宫含光殿。

听,连蝉也在喊饿呢,我担心……杨乐仪拿起一卷竹简,递给对面的小绿。

那卷竹简乃是沅州郡守急报,称入秋以来连降大雨,沅水急涨,淹没大片田地,受灾人数已占十之六七。

幸好燕烈翔在时,她将自己在现代的防涝后疫病心得整理传来,试着颁布给各个州县,所以虽则沅州遇到洪灾,但灾后并没有出现往常有的流行疫病,死亡人数较往年大大减少。

小绿略扫了一眼,忙安慰道:姐姐,楚国水灾常见,不必忧心。

但是,昨日辰州郡守也有灾情报告。

会不会是全面的水灾? 杨乐仪叹了口气。

临行前半年,燕烈翔再度擢升杨氏一族,说是为她干政提供支持,免得别的大臣说闲话。

临行前一月,立其兄杨简为丞相。

又玩个礼贤下士的把戏,让小绿易容成民间有大德行的山野隐士,名正言顺地让小绿当上太子太傅,辅佐太子。

临行前,燕烈翔宣布,太子监国,太子太傅、丞相会同主理政事,若有委决不下,可问昭仪。

不过,杨简只是挂名,处理政事,主要还是落到了杨乐仪和小绿身上。

现下各路平静,倒还应付得过去。

但连日两处郡守告灾,让她有些心神不宁。

姐姐,沅州和辰州同属沅水一系,辰州在沅州上游,辰州有灾,沅州也免不了,只不过沅州离我们远些,所以灾报今日才到。

今年入秋雨水颇多,但还不至于酿成大水患。

我想未雨绸缪,其余各处也防范为上。

今年的气候实在怪异,夏天热得吓人,雨水少了许多,而入秋后,降雨暴增。

杨乐仪总有些担心。

小绿点点头,在竹简上批注。

过了一会儿,学完课的臻过来,跟随两人处理政务,直到夜幕降临,他们三人才去吃饭。

日子就这样流逝着,每隔十日,杨乐仪都会收到燕烈翔的传信,了解前线情况。

燕烈翔大军自进攻刘渊以来,遇阻不小,然一路兵力偶进凉国境内,因着凉国压榨汉人百姓十分严苛,看见本族大军来到,纷纷起义,故而楚国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

虽伪凉路途遥远,但易攻下,故寡人决心顺应天命,改变计划,先灭伪凉,再灭伪汉。

一个月后,杨乐仪看到的就是这么一条中途改变计划,这是军事上的忌讳吧?但小燕向来是常胜将军,他这样的决定,一定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杨乐仪将布条上的字反复看了几遍,还是放下心来。

……我军势如破竹,另招募不少将士,兵士不减反增,已有两百万之众,伪凉之灭指日可待。

……伪凉已灭,我军气势高涨,此时灭伪汉,易如反掌,或年内即可一统北地。

……伪汉一半之地尽归于吾,吾已至官渡,伪汉兵力远不足我军,成功在望。

官渡?杨乐仪总觉得这个地名有些熟悉,呀!三国里有一个战役就是官渡之战,当时兵力众多的袁绍败给了曹操,从此一蹶不振。

她心里顿时有种不祥的感觉。

十日之期已过,而一向按时的信件却骤然中断。

杨乐仪在焦急中等待了一天又一天,又一个十日后,传来了楚军在官渡大败的消息。

收到这个消息时,她和小绿批阅完奏章,正在吃夜宵。

看到急报,她刚刚动了两口的枣泥汤圆,再也吃不下去。

姐姐,别为燕烈翔发愁,只是一战失败,无碍大局。

我……她想说的是,在她的那个世界中,官渡之战是扭转曹操和袁绍两大势力对比的一战。

但出于忌讳,她还是什么都没说。

这次燕烈翔大败于官渡,在杨乐仪知晓后不到五天时间,就传到了朝臣们的耳朵。

大部分习惯了偏安一隅的朝中文臣,是反对出兵的,只不过燕烈翔积威之下,加之刻意被燕烈翔扶持的杨氏一族带头赞成,所以大军才得以出行。

当知道燕烈翔大败的消息后,不少朝臣嘈杂之声不断。

然而,燕烈翔大败于官渡只是数起坏消息中的第一个。

数日后的晚间,她被新的军报惊醒,原来楚军原先攻下的凉国土地,已悉数被敌人占领,并且,当初的百万大军,已损失十之七八。

杨乐仪知道,这样的消息若传到朝堂上,必然再掀一波风雨。

将消息守口如瓶,不让其余大臣们知道?不可能,这消息传开只是早晚十余天的事情。

是否派兵增援?她不是军事天才,但也知道现在国中兵力总共不到五万,都城内的不到一万,临时征召也来不及,远水救不了近火。

况且前几天,又有几处奏章,说是南下的流民与当地人因田地纠纷发生械斗,力量颇大,肯请派兵支援云云,朝廷的兵力实在吃紧。

若能与小燕商量就好了,师父不在身边,韦泽虽然聪明,可对于朝廷大事这些勾心斗角的什么都不懂,唉。

惊醒后的她想着这些事,再也睡不着,着急之下,病情发作,睡在外面的韦泽和小绿感应到,急忙进来陪她。

此次她乃是木之力流失,虽韦泽精通五行之术,燕烈翔临走前又将青龙之圭给了他,但韦泽毕竟非青龙之圭的宿主,效用不如燕烈翔本身那么明显,耗时远比原先长得多。

小绿担心地看着正在运功的杨乐仪二人,正聚精会神地运功,为她二人护法,突然,殿门砰地一声被撞开了。

今有妖女杨氏,狐媚祸国,蛊惑君王穷兵黩武……熊熊火光下,思齐宫栖凤殿外是密密麻麻举着火炬的士兵,最前面的,则是楚国小宗伯及一众士族高官。

看见杨乐仪身旁两个男子相伴,那些人脸色或得意,或气愤,或惊讶。

你,你胡说!杨乐仪闻声睁眼一看,顿时明白这些人是来谋反的。

只是她和韦泽刚刚运功完,需要时间恢复,现在根本没力气动武。

若不是我们今夜为国除妖,这妖女秽乱宫廷之事还要蒙蔽多少人之耳目!说着,为首的小宗伯挥挥手,一个五花大绑的孩子被带上前来,正是赵臻。

王室宗亲皆知,我楚国直系王族,脚掌皆是平足,大家看,这个孽种的脚掌,是平是曲!小宗伯手下一人拿刀架在赵臻脖子上,小绿本想用摄魂之术,可刚才也消耗精力过甚,试着刚刚集中精力,孰料那人挟持着赵臻,转身退了下去。

杨乐仪也曾听过平足之事,但她当时以为一般无人会注意到此事,从未曾放在心上过,如今小宗伯一提,方才想起。

看着赵臻不哭不闹,以为他吓傻了,心中更是大悔。

忽然想起师父留给自己的玉哨,焦急之下,无力的手好不容易举起挂着的玉哨,放在嘴边,却吹不响!今奸夫孽种皆在此,证据确凿,我等将为大王共除此害!说着,小宗伯一挥手,面色凶恶的士兵各执武器,蜂拥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