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吓唬她吗?她可不吃这一套!这有何难,宁国的长使碰巧在这,叫来知会一下便可。
木棉不动声色,心里好笑,淡淡地回太妃。
面子总要给这亲姨的,她以后不在这混,但木沙还是要混的。
索性把这太极球踢给下家好了。
宁国的长使得传立马奔了过来,问好请安礼数周全。
木棉闲闲地把陆太妃的提议说给宁国的长使听,那长使也是个聪明人,揣摩着自家皇后的意思,谨慎得体地回道:多谢陈国太妃的美意,吾皇亦有长期与陈修好之意,更何况陈皇与宁后还是至亲!吾皇与吾后乃天赐良缘情深意厚,前时娶妃纳新却是为了丰盈子嗣,下臣方从宁国得来喜讯,张贵妃与另两位贵人已有新孕,现宁后宫吉祥安泰,加之新扩疆土国务繁忙,吾皇近来恐无意新娶……木棉本是等着瞧好戏,不想伤到的却是自己。
长使后来说的什么,她一句也没听进去。
心底反复叠喊:他又有孩子了!和别的女人有孩子了!短短的三四个月他多了不只一个孩子!他竟……前时听闻他娶妃纳新,她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说服自己:振海他这样做是情势所迫、他不会真的去碰她们、他不会真的背弃他们成亲时的誓言、他不会……原来是她不了解男人,原来是她高估了自己,高估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她无法相信这是他一念之间导致的改变,也许在她过去两年波澜不惊、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育儿期,变数已深埋。
亦或者早在她声明不愿再生养的时候,振海就有了此念。
俊小子的病与她的离开,也许只是后来的所有的导火索…………是夜,一轮圆月悬中天,木沙陪着木棉,在院内喝了一夜的酒。
……两日后,正风与正林意外地出现在了木将军府。
想来他们的主子又要有什么动作了。
两人表示前来为的是木棉的安全,木棉此时无心他顾,草草问了问红儿和翠儿的情况,嘱管家安排他们住下。
不想木沙早几年就对正风正林等心存不满,如今见了,更是二话没讲就将二人打发出了将军府,自寻客栈住下。
比武赛事将近,各国参赛壮士和考察官员陆续赶至上京。
宁国西郡王左易楚也到了,带来了木棉盼望已久的宁皇和太上皇的亲笔信。
木棉闪进自己的房间,关了门,平息内心起伏,首先打开了振海的信。
是的,别人说的种种都不作数,她只想听他亲口对她说———整封信写得情义绵绵————看到开头的棉儿吾爱四字,木棉的泪就掉了下来,他是爱她的!信中,他没提及她的私自离开,而是简短地谈了些她走后宁国发生的大事,只说他和奇儿想念她、盼她早归。
等她回来后,他保证他们之间的一切还同从前一样。
同从前一样?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不曾娶新添子?他何以避而不谈?!木棉将这封短短的来信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不得不佩服他思维严谨,她挑不出他这封信的任何毛病,也找不到她最关注的信息。
老爷子的信厚厚的几张,木棉慢慢地读着,仿佛舍不得一下看完,她仔细地品味着其中的一字一句。
是的,她读出了老爷子对振海的不满,尽管信中未明言,这么说来振海的事就是坐实了。
到此,木棉的心反倒沉定了下来,她接着看,老爷子细细地罗列了奇儿的生活点滴,看得木棉又是一番泪眼模糊。
信的结尾,是奇儿画的一条鱼,还有笨拙的笔迹:奇儿想母亲!她的奇儿!想到儿子她心酸楚难忍泪已成河。
老爷子真是高,他知道对她下什么鱼饵,她肯定会咬钩。
木沙进来,瞥见她手中的信:你还是要回去?木棉咬唇点头。
可以想办法把奇儿接出来……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接出来又能避到哪里?当年老爷子和振海避世多年还是被人追杀砍去双足,留尚且不能自保的奇儿一人在皇宫里成长更是凶险,无论如何我要回去……他抱住了她,将她的头拥紧在怀里:别走,嫁给我吧,我们还可以再生。
我会接出奇儿,我能保护你们母子……你想挑起战争吗?振海会放任别人带走他的太子吗?……再说,我不能嫁给你,我不能再嫁了,我嫁了太多次了……我宁愿一人孤独到老……说着她竟惭愧起来,她开始后悔了,当初为什么没选择他。
我不在乎!不管你嫁多少次,今生我只要你!只娶你!他急了。
可我在乎!她吼道。
俊小子也是她今生最在乎的人,她如何能忍受将来他因她而受委屈,哪怕是受一点点委屈!+++++++++++++++++++++++++PS,换了章节名.因本文走轻松路线,大的变化快出现了,望各位大人勿悲P2:还木学会用注册名回复:(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