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殇 > 第四十六章何惜百死报家国(四)

第四十六章何惜百死报家国(四)

2025-03-30 08:43:02

泥沽寨虽然不像玉女寨、双港寨、小南河寨那样繁荣,但多多少少也有商人往来。

可如今,商人不见了,因为这寨子周围已经被辽人包围了。

辽人是在傍晚十分突然出现在寨子周围的。

若不是望台及时发现了辽人的踪迹,而泥沽寨又一直处于战备状态,说不定这些骑兵真的会冲到寨子里。

幸好守城的小校早有防备,及时拉起了吊桥,这才免了灭顶之灾。

辽人突袭未曾得手,他们也没有进逼,只在寨子外面四处游荡,似乎在监视着寨子中的众人,防止有人逃跑似的。

刘唐站在城楼上,皱着眉头看着外面,过了好一会,他才轻声道:他们大概再等援兵罢?他们来的太突然来,沧州未必能得到消息,若要沧州出兵,到得此处,起码得三日之后。

三天时间,我们只有八百人马,又有不少人是新兵,我们如何守得住?杨春迟疑了一下,轻轻的摇头道:也许用不了这么久的时间。

秦头领一直都防备着辽兵。

辽人如此兴师动众,想来不至于瞒过我们的手下。

沧州大军自从那日的事情之后,一直在备战,应该能在一日之内赶到……他没有再说下去,这话他自己都有些不信了。

从沧州府急行军的话,依着梁山兵马的速度,在一日内赶到这泥沽寨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行军打仗可不光是说说就那么简单的事情。

尤其是像秦风这样精明的首领,更不可能在这么短地时间内派出援兵。

因为首领的精明,而手下的士兵并木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战场。

这并不矛盾。

因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将领,他在围城的时候,总要考虑到对方的援兵。

如果援兵只知道一味的赶路,很可能中了埋伏。

杨春明白这个道理,刘唐也明白这个道理。

刘唐抚摸着肩头的猛兽护肩,苦笑道:你不用安慰我。

三天,三天的时间,这仗不好打啊!宋万面色突然变了,他指着远处道:那边烟尘大起,怕是有大队骑兵赶了过来。

辽人果然不止这点士兵。

只是不知道辽人究竟有多少兵马可以调动。

但如今看来,大概不会少于两千人。

此事辽人地兵马已经渐渐布了过来。

端的是铺天盖地,看上去分外骇人。

刘唐看着对面地旗帜,算了一下,面色有些苍白的道:不是两千,是四千。

辽人胆子真大,居然出动了四千人马。

整个南府兵马,充其量也不过二三十万,武清和永清两地。

能有多少兵马,他们居然调动了四千人,也未免太看得起我等了罢!杨春咽了口唾沫,他有些懊恼的道: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在寨子中建一高台,一有事情,便点燃狼烟,那样的话。

也不会像今天这般被动……耶律达哥催促着战马,仔细打量着这座坚城。

他很小心,离城池足有三里远近,如此距离,他还放不下心思。

这也难怪,自从辽国大将萧达凛被大宋远距离射杀,使得辽廷不得不签订澶渊之盟之后,辽国无论大小将官。

都不敢轻易靠近大宋的城池。

虽然这个小寨子未必会有床弩王那样恐怖的兵器,但一般的床弩,总该有一两具的。

自己在这个距离,也不敢说百分百地保险,为人处世。

还是小心点好。

要是为了面子。

把命丢了,那也太亏了点。

不过耶律达哥越看越紧张。

这泥沽寨建得有点太恐怖了点。

这城墙倒不是太高,虽然很陡峭,但并不至于让这些久经沙场的悍将无法攀爬。

说句老实话,这些将领哪个没有攀爬上城墙的本事?可泥沽寨真正惹人苦恼的,是他面前的那道又宽又深的壕沟。

这道壕沟很让人头疼。

骑兵无法骑马越过壕沟,而且越过壕沟之后,他们骑马也无法攀爬上围墙。

用耶律严的话,这围墙完全是针对辽国设计的。

这真让人头疼。

他沉吟良久,看了一眼旁边地将领,有些恼火的道: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添平壕沟,该怎么做?那颜得阿盘算了一番,这才道:如果要填平壕沟的话,依着我们的兵力,大概一个时辰之内就可以完成。

这很简单,只要派骑兵用布匹包上几包土,再让骑兵冲上去扔到壕沟里也就是了。

至于布匹,不用担心,实在不成把帐篷拆了也就足够了。

唯一可虑的,是城中的弓弩。

我们一路奔驰而来,平均每个射手带了三袋箭,一共是七十二只箭。

这箭不少,但要是说到掩护,怕是不够。

我们在这壕沟面前,起码也要折损三百人左右。

他们的人实在太少了,只有八百人。

平均每面城墙上地将士不过二百人罢了,没有援军。

如果我们声东击西的话……他没有多说什么,但耶律达哥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三面佯攻,一面主攻,如此一来,他们起码能更轻松些,最起码少折损些人手。

已经想通了的耶律严微微点头,他突然醒起一事,信心十足的道:如果我们每面城墙都有一千人马,这样一来,他们不得不分兵把守。

二百对四千,他们如何是我们地对手?几个一般地团练使听了,纷纷点头。

其中也有那脾气暴躁的,悄声低估了一句:若是不这般焦躁,早早地准备一些攻城器械,也不用这般麻烦。

如今这般打法,也不知道要折损多少兵马!耶律达哥听到这些话,却是半句话说不出来,心中虽然憋了点火,可他也知道,因为耶律严惹出的事情,害得这些将领一个个都来边关攻城,每个人肚子里都有点火气。

他心中暗骂了一句:一帮贪得无厌的家伙,有了收获,见了好处,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

可攻城夺寨,碰硬钉子的事,一个个满肚子的牢骚。

他重重的哼了一声,以此发泄内心的不满,随即分派手下四个将领,各自领了本部人马,向各方去了。

他们也知道此时犹豫不得,若是等沧州兵马反应过来,他们就是再想算计这泥沽寨,也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