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殇 > 第五十三章谁比谁狠

第五十三章谁比谁狠

2025-03-30 08:43:02

吴用到底是吴用,他确实比朱武要强得多,这点连秦风也不得不承认。

朱武战术一流,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领兵布阵,都要超过吴用。

可吴用在大局观以及人心的把握上,要远远超过朱武。

也许沧州军中,在这方面能和他一较高下的,只有闻焕章了。

吴用方才一番呵斥,将朝臣的气焰打消了不少。

众人都阴沉着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都装聋作哑,谁都不肯当出头鸟。

他们已经知道这个人厉害的程度了,万一把自己绕进来,可真得不偿失了。

徽宗天子见自己手下的大臣都哑巴了,不禁皱了皱眉头,轻轻的哼了一声,看向吴用,慢悠悠的道:秦风既然这么厉害,又为朝廷立下了大功,你说说看,朕该给他什么赏赐!吴用心中大骂徽宗阴险,他是天子,给什么赏赐,自然是他一句话的事情,问自己做甚么,难道自己还能张口要赏赐不成?可自若是不要赏赐,也不成,万一这皇帝就坡下驴,只赏给秦风一点金银财宝,自己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他眼珠子转了转,心中已有了计较,当下道:为朝廷效力,为陛下讨伐不臣之人,是臣子的荣幸。

秦风在边关之时,便常常感叹陛削德之隆。

时常教导我们,只要勤恳办事,为朝廷,为陛下效力,对陛下交办下来的事情尽心竭力,陛下自然不会忘记我们的功勋。

秦风这番话,臣深以为然。

故无论陛下赏赐什么,都是南京道众多兵将的福分!徽宗心中憋屈得紧,这吴用也狡猾得紧,如同泥鳅一般,滑不留手。

他看了一眼左近的臣子,哼了一声道:你们说说看,到底该如何赏赐秦风。

秦风也立下了大功,析津府一地。

历年来,我们不知道费了多少的兵力,今日才得收复,这真要好好赏赐才是。

那些臣子哪有笨蛋的,一个个心中也骂,无耻。

真是无耻,皇帝咋能这么无耻捏?让我们说赏赐,说得高了,您老不愿意,说得低了,您老还是不愿意,说得刚刚正好,您老怕是也不愿意,你让我们怎么说?高俅轻轻的捻着胡子。

一声不吭,双眼半睁半闭,扫视着众人。

他盘算已定。

自然成竹在胸,不到最后关头,他是不会出来说话的。

而且自己先站出来说话,也容易给朝廷那帮视自己为害虫的臣子攻击的机会。

宿元景沉思良久,终于发出了一声叹息,他慢吞吞地走了出来,看向众多臣子,沉声道:秦风虽然骁勇善战,攻下了析津府。

但如今辽国实力未衰。

若是眼下就重赏的话,似乎没有这个必要。

依臣之见,可以先赏赐一下,待北伐之事大功告成,再赏也不迟嘛。

吴用面色一变,轻轻的哼了一声,声音不是很大,但满殿的文武正好能清晰的听到。

徽宗眉头微微一皱,他已经明白了对方的用意。

吴用显然是来为秦风谋取最大利益地。

宿元景那个笨蛋,平日里也很精明,可今天怎么会这么笨?随随便便赏赐一番,说的真是轻松,他难道忘了西京道的童贯已经陷入困境了不成?一旦童贯攻打西京道不成,反被西京道的辽军吃掉,到时候谁能抵挡住辽军?徽宗虽然是逍遥天子,但他对大宋军队的现状,还是相当了解的。

百十万人马。

看上去兵强马壮,可南方方腊起义。

如今又要同辽人作战,还要防备西夏和吐蕃,更要镇守地方,守备东京,仔细算起来,大宋能调动的兵力,还真不多。

除去西京道的十数万人马,也只有秦风手下的十万兵马了。

宋江在西京道被几千辽人打得一塌糊涂。

童贯统兵之后。

迟迟没有进展。

原本对北伐信心十足地徽宗也开始有些迟疑了。

如果前线只有童贯统帅地一只兵马。

赵佶自然不会这么担心。

他会全力支持前线。

可前线毕竟还有秦风统帅地兵马。

虽然秦风可能有不臣之心。

但起码这几年还算恭谨。

又为朝廷立下了不少地功劳。

再说他不过是一个小地藩镇。

虽然有一定地独立性。

但他毕竟是朝廷地臣子。

让他和辽人开战。

还可以消耗一下秦风地实力。

何乐而不为呢?宿元景是天子近臣。

自然应该知道天子地心意。

他方才那番话。

说得却是极不顺徽宗之意。

难怪赵佶恼怒。

高俅看了众人一眼。

摇了摇头。

按捺心中地得意之情。

慢悠悠地走了出来。

哼哼。

关键时候。

还得我出马啊!他看了徽宗一眼。

恭敬地道:陛下。

臣以为。

应该重赏前方地将士。

前方将士为我大宋浴血奋战。

成就先皇也未曾成就地伟业。

这固然是陛下洪福齐天。

威震远方。

但也有前方将是效力之功。

所以臣以为。

应重赏前方将士。

徽宗听罢。

轻轻地抚摸着胡须。

看着高俅。

慢悠悠地道:依你之见。

该如何赏赐前线地将士?高俅恭谨地道:臣以为。

此次赏赐。

不能光赏赐秦风。

应该同时赏赐童贯和宋江。

秦风攻克辽国南京全境。

固然立下不世功勋。

童枢密统帅大军。

虽未能竟全功。

却也吸引了辽国大军。

使西京大同府之兵不能援助析津府。

亦有功勋。

至于宋江。

虽然首战失利。

但实力未尝大损。

如今与童枢密一同迎敌。

虽未有大功。

也有小功。

臣以为。

可同时赏赐三人。

众臣听罢。

顿时议论开来。

大殿上。

宛如闹市一般。

众人或赞同。

或反对。

或居中和稀泥。

或闭口不言。

一时间。

众官百态显无疑。

徽宗听了高俅的话,初时尚未觉得什么,但转念一想,却明白了高俅的用意。

他大有深意的看了高俅一眼,赞许地点了点头。

高俅不狼自己身边的臣子,做起事来,正和自己的心意。

他当下道:高俅,你且说说看,这同时赏赐三人,又该如何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