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的暖隔里,太后歪在炕上,满脸寒霜。
炕尾陪坐着冷星崖的母亲宜淑太妃。
宜淑太妃陪着笑的为太后解闷:妹妹这才几日不曾来看太后,是哪个该死的奴才如此大胆?惹得太后生如此大的气。
告诉妹妹,妹妹这就揭了他的皮给太后出气。
太后嗔怪的瞪了一眼搞怪的宜淑太妃,心情不由好了一些:别在这耍宝,你不在你的寝宫里好好呆着,跑到哀家这来干什么?崖儿好不容易一年回来一次,一次也待不了几天,你们母子应该好好享受天伦才是。
哀家一年四季的见着,你不烦哀家还烦呢。
快些回去呆着,别在这碍眼。
宜淑太妃笑着脱了鞋,给太后边按摩腿,边笑着说:这不是几天没见着太后,向您来着。
这人老了瞌睡就少了。
这几天见了儿子,一激动,妹妹我就更没出息的睡不着觉了。
妹妹宫里的那些下人,一个个的像锯了嘴的葫芦,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不舔着这张老脸不要,又来给太后添堵来了。
还是太后这热闹,又有人说话,又有人侍奉,多好。
妹妹啊,今天我就不走了,还请太后可怜可怜,收留一晚。
太后一听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就你个猴儿嘴尽说些好听的,你那就没人伺候了。
宜妹妹,你儿子回来,应该多陪陪儿子才是。
咱们老姐妹成年在宫里带待着,多的是时间。
你别打量着哀家不知道,一定是那个奴才藏不住话,见哀家烦闷,才巴巴的叫了你来。
哀家老了,哀家可糊涂了?别一个个的尽想着糊弄哀家。
宜淑太妃听后才正色的对太后说道:既然太后如此说了,妹妹也不敢有所隐瞒。
妹妹今日有几句体己话想跟太后说道说道。
当下向周围摆了摆手,禀退了众人。
只留下自己和太后在屋里。
宜淑太妃将这几个月儿子个自己写的信中提到梅茹雪的事娓娓道来。
梅茹雪如何发明了地雷,使得儿子用兵时所向睥睨。
如何治理陕州,到任时计选官员,买官卖官自筹赈灾资金,劝说出家人制造神迹,使皇家的威望在民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策反叛将计夺城池。
宜淑太妃素来嘴巧,一件件有她说来,就像身临其境亲身经历一般。
只听得太后随着事情的发展时而拍掌兴奋,时而担心不已。
事情说完太后还深陷其中,意犹未尽。
当说到儿子如何怀疑皇上将梅茹雪换成别人,今天才在宴会上确定是庆元仪。
为何庆元仪见了冷星海会失态如此等等。
太后听后才幡然醒悟。
最后宜淑太妃说:太后这也怪不得皇上,皇上身边就少了这样的人,才让皇上动了抢占的心思。
皇后素来贤惠,可过于守城,向来不问政事,那比的那丫头足智多谋。
就天下土地都归皇家所有,就解决了国家土地兼并的根本问题。
就能为天下百姓和咱天家带来多少好处。
如果她能诚心诚意的帮衬着皇上,皇上岂不是如虎添翼。
现下朝中的情势,太后心知肚明。
先皇在位时体弱多病,朝中的大事到后来也不太过问。
宠幸那几个大臣,如今到了皇上手里,早就积重难返。
皇上这几年的努力,才有了些起色。
可这内忧外患的也够难为他的。
金正王朝虽然规定女子不得干政,可不也有太后听政的事吗?只要对朝廷有用。
让庆元仪干政也不见得是件坏事,总比权臣把政要强。
就连现在这后宫也被那些权臣搅得不得安宁。
皇上要选个妃子都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宫里有点屁大点的事,第二天宫外就都知道了。
皇上要干点正事,不是这个说项就是那个求情,皇上对后宫忌惮的紧。
翻个牌子也怕得罪这个,的罪那个。
有这庆元仪帮着皇上收拾再好不过了,实在不行哪怕搅和搅和也好。
太后,咱们都老了,不能拖孩子们的后腿,应该想着怎样帮衬着才对。
不知太后觉得妹妹说的可对?太后沉吟了半晌才开口:今天你能来和哀家说这些,足见你把哀家当成了你的亲姐姐。
要不也不用这般费心思。
哀家也不瞒你,这事是皇上不对。
你没见宴会上海儿和庆元仪那丫头的凄惶样。
哀家当时还不知情,只道是那丫头暗中爱慕海儿。
现在才知道竟是让皇上生生给拆散的。
那几日梅丫头办丧事,海儿闹得不像样,还让哀家关了好几天。
如今别的不说,海儿那要如何处理?庆元仪也要好生安抚,她现在的身份想再和海儿如何也是不行的了。
到要想个办法劝她死了这份心,好好帮着皇上,将心转移到皇上身上才行。
俩人又合计了一阵,也没商量出个头绪。
夜已深了,两人只得作罢,躺下歇息了。
太后躺在炕上,想着宜淑太妃的话,辗转难眠。
今天也幸亏宜淑太妃来跟自己讲明白,要不然就以今天自己的推测,就差一点按宫规将那丫头办了。
太后心中不由暗暗感激。
如今能对自己说真话的也就这个妹妹了。
当初先皇刚刚薨逝的时候,宜淑太妃才是个小小的昭仪。
因为生了冷星崖这个儿子,又素来伶俐乖巧,没有野心,被自己留在宫中相伴。
姐妹感情一直不错。
自从自己做了太后,身边能和自己说上话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如今后宫纷乱,自己也怕被那些有心的小人利用,就托病不管事。
要不是今天那丫头太过放肆,自己也不会怒火中烧的差点犯了大错。
要如何安抚这三个人的关系呢?太后一时没了对策。
听宜淑太妃把她说的怎样聪慧,倒不如明天先把她叫过来见上一面再作打算。
左思右想的考虑了一番,直到天色蒙蒙放亮,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第二天一早,冷星海就前来给太后拜年。
前来拜年的嫔妃挤满了太后的寝宫,叽叽喳喳的向太后献着殷勤。
送来的礼物摆满了走道。
冷星海由小太监带着在偏殿等候。
太后听说冷星海来了,打发了前来拜年嫔妃,让儿子进了暖阁。
母子两坐在炕上,宜淑太妃在一边陪着,炕桌上摆满了过年的糖和干果。
太后看着眼前消瘦的儿子心疼万分,拉起冷星海的手不停的抚摩着。
冷星海陪着太后和宜淑太妃说了会闲话,见宜淑太妃向自己使了个眼色,冲太后怒了努嘴。
心中已然明白,定是太妃已经做通母后的思想工作。
当下摆出可怜的样子向太后撒娇:母后,你可要为海儿做主。
皇兄他欺人太甚,将孩儿的未婚妻子移花接木的变成了他的嫔妃。
太后只感到一阵无奈,只得安慰冷星海道:海儿,不是母后偏心。
当时的情况,你皇兄要不那么做,那梅茹雪就真的没命了。
现在她既然已寄住在庆元仪的身体里,你说她是庆元仪还是梅茹雪?海儿,天下的美女多得是,庆元仪如今的身份是如何也不能再嫁给你做妃了。
母后答应你,以后不管你看上了哪家的姑娘,母后一定让你皇兄下旨给你娶了来。
这庆元仪,海儿就放手了吧。
要是为了她引得你和皇上兄弟不和,那哀家也不管她多有才,只能杀了这祸根。
要是你就此罢手,哀家以后都依你,不会为难她,还会好好照顾她行不。
冷星海知道梅茹雪是再也不可能回到自己身边了。
见太后如此说,也明白是宜淑太妃帮忙,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以后在宫中有了太后和宜淑太妃的关照,那丫头一定会少好些麻烦。
将来就算插手朝廷的事,有皇后,太后和宜淑太妃这三位娘家是世家的帮助,在朝廷中也能得到不少的助力。
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唯唯诺诺的应承下来。
既然母后如此说了,孩儿也不能不识大体的胡搅蛮缠。
只是孩儿有一个请求还请母后答应。
冷星海十分不愿的退后一步提出要求。
海儿,只管说。
只要你母后能办到,母后一定帮你办成了。
太后见冷星海松了口,心中高兴,感叹儿子能识大体。
为了弥补儿子到十分想满足他的愿望。
母后,孩儿知道皇兄将她据为己有,并不是因为爱她。
只是想利用她的才华为朝廷办事。
孩儿恳求母后看在孩儿对她一片痴心的份上,如果有一天皇兄已不再需要她,做出兔死狗烹的事时,母后能出面救下她。
孩儿愿带着她远走他乡隐居山林。
冷星海跪在炕上向太后凄厉的恳求。
宜淑太妃见太后面露难色,忙上前扶起冷星海:傻孩子,快起来。
就算你母后不答应,有你宜淑太妃在,她就丢不了命。
太后你就答应海儿吧。
事情真到了那个份上,皇上那还会在乎这些,对外就说死了不就行了。
也让海儿有个盼头不是,免得这孩子一时想不开就真的麻烦了。
宜淑太妃转身趴在太后耳边悄悄劝道。
太后看了看儿子,想起儿子以前的样子,心一软就答应了下来:好吧,这事等哀家和皇上商量了再说。
你两兄弟各退一步,哀家想他也不会不答应。
得了太后的保证,冷星海才放下心来,不管怎么说,这后路已经铺好。
就算将来她面临危机,也有了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