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茹雪走进帐中,就见皇上正坐在案前批改奏章。
上前去跪倒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坐着回话吧。
皇上根本没有抬眼看梅茹雪,平淡的语气中不带半点情绪。
奴婢谢主隆恩。
梅茹雪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坐到了一边的圆凳上。
低着头等待着皇上的发问。
对于皇上这个人,梅茹雪还是比较害怕的。
此人心计深沉,少言寡语,心性薄凉正直,多疑但有大智慧。
对人知人善任,可又诸多猜忌。
办事公正,但却缺少谋略。
是个很难相处的人。
就连冷星海提起他这位皇兄时,都心有余惊。
是个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家伙。
你不在安城好好做你的巡抚,跑回来做什么?皇上平平静静的话语中意境深远。
如果奴婢没有猜错皇上的意思,皇上不是要奴婢真的去做什么巡抚的。
皇上是要奴婢为皇上办几件事对吗?梅茹雪好赖话还是能听出来的。
皇上这么说是要抛砖引玉了。
哦,朕要你去做什么,你倒是给朕说说呢。
皇上一副不温不火的样子给梅茹雪下着套,等着她自己送上门去。
皇上要奴婢办的事,第一,皇上要奴婢前去给陕州挑选一个合适的巡抚。
第二,要奴婢解决残余叛军久围不下的难题。
第三,将不足的救灾款项就地解决。
第四,治理陕州辖内的贪官,肃清吏治。
第五,做好灾民的安排抚恤工作,安排好明年的春种,今年的过冬。
第六,挑选治理凰河人才,审定好治河的方法。
第七,是关于奴婢的,皇上要奴婢在大家不知道奴婢是女子的情况下撤离。
不知奴婢揣摩的圣意是否正确?是否还有遗漏,还请皇上明言,奴婢一定竭尽所能为皇上办好差事。
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他是皇上,梅茹雪只能依着自己的猜测回禀。
从怀里掏出治河方案,摆在桌子的一角。
哪这些事你办的如何了?皇上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奏章。
拿起方案瞄了一眼,抬眼看向梅茹雪。
奴婢已办得差不多了。
只是有些事奴婢可以自作主张的办了,有些事还是要请示皇上,要个旨意。
所以奴婢就回来了。
梅茹雪诚惶诚恐的坐在一边,心中已将这个阴阳怪气的家伙腹诽了几百遍。
是何事,说来听听吧。
皇上好奇起来,又有新的构想了吗?不会又是要惊天动地吧。
皇上,其实不多也就三件。
再提此事之前,奴婢想问皇上一个问题。
不知可不可以?梅茹雪想,要提要求,还是皇上要先弄明白问题的本质才行。
和商量的事有关吧?提吧。
皇上暗道,不知又要耍什么花样。
皇上认为自古以来,那么多的朝代是因为什么灭亡的?梅茹雪小心的措辞,提出已有答案的疑问。
朕认为原因很多。
再说每朝每代的亡国,原因各有不同。
你是如何认为的呢?皇上暗想,有意思,居然想和自己讨论这个。
只怕连圣人都说不清楚吧。
奴婢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只有一个字。
梅茹雪看着皇上坚定的说道。
一个字?好大的口气,皇上是猜到那丫头已有了答案,但一个字是不是太夸张了。
是,就一个字。
就是地。
梅茹雪肯定的说,后人的分析,又岂会又错。
这问题历史老师不止说了多少遍。
地,你说的地就是土地的那个地?你为何会如此认为?皇上讶异的眼神,让人明白,梅茹雪的回答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
是,奴婢认为一般各个朝代的君主都将银钱,粮食和军队当做是国之利器。
这是不全面的。
而这地才是国之根本。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会给老百姓分些土地。
那时候的百姓有地可耕,就有饭可吃。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百姓手中的土地慢慢被兼并。
让国家大部分土地落入很少的权贵手中。
这样百姓没有了自己的地,就没有了自己的根本。
贫富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矛盾就会越来越尖锐。
这就好比嫡子和庶子两个兄弟争夺财产,要是嫡子都拿走一点都不给庶子留,庶子一定不甘心,就会出现争斗。
相反要是庶子也分得一些,因为名分的关系,他就会满意,不会再闹。
可要如何平衡,如何协调,就不好把握了。
如果这样还不如都不给,你可以用,但名分不是你的。
皇上来做着最大的地主,所有的百姓都是你的佃户。
既保证了百姓永远有地,也可减少过于拉开的贫富差距。
减少了要交给中间地主的环节,就算皇上现在加上一两成租,也比现在他们交的要少好几成。
这可是保证了粮库的军粮,增加了朝廷国库的收入,平息了百姓无地可耕的怒气。
一举三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不知皇上可赞同奴婢的话?还请皇上三思?梅茹雪简单扼要的阐述着观点,一时间忘了害怕。
要朕做最大的地主,有意思,你打算怎么做呢?让土地归朝廷所有,好新奇的想法。
皇上不由眼中一亮。
此次前去陕州任巡抚,奴婢借由惩治贪官恶绅,已将陕州七成土地收回。
再加上因为民乱的无主之地,现在陕州有九成的土地皆在奴婢的手中。
奴婢想请皇上下旨,用朝廷的名义和百姓签下租用协议。
在以后五十年内将此地租给他们使用。
五十年内朝廷无权干预他们在地里干什么。
五十年后可以续签,朝廷也可以收回。
但在这期间,不能私下转让。
如果迫不得已,要解除合约,可到衙门解除。
在租地期间百姓要向朝廷交纳一定的租金。
这就是奴婢的打算。
还请皇上指正。
梅茹雪将想在陕州做试点的想法递上。
看皇上的口气,好像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