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8-7-20 1:53:40 本章字数:6804]爹几日后回来说皇上开始让在爹手下做事的三个人每日朝后觐见皇上,明摆着是与那三个人商讨具体政事,把爹放在了决策团体之外了。
爹在朝上不再表示意见。
一日,爹求见皇上,希望能告老还乡,皇上未加允许,说太傅大人还可为国效力。
爹回来对我们说罢,面色惨淡。
我听完,不敢出一声。
哥哥也低着头。
冬儿和丽娘满脸疑惑,但也没说话。
我们散了,丽娘偷偷来见我,问为何皇上未准爹的请辞,爹会如此恐惧。
我犹疑了一下,还是对她说了真情:皇上已经明摆着不再重用爹,不让爹离开,就是还没有决定放爹一条生路。
丽娘听后,眼里泪显,颤声说:老爷已不再涉朝中的事,为何皇上还不想让他走?我叹息了一声说道:爹当了十年太傅,肯定是有影响力的,皇上也许怕让爹活着,爹可以随时在幕后动作。
这么把爹放在一个岌岌可危的位置上,让大家先疏远了爹,看看爹会怎么样。
爹如果有举动,皇上可以抓个借口,把爹除去。
爹如果表现得真心退隐,不做任何反抗,也许皇上就会放了心,最后让爹走。
但愿在我上次与皇上的见面中,他说不赶尽杀绝的话是真的。
历史上,这种事多了,大家谁不想看见风头不对,就告老还乡,一走了之。
可谁能走得成?刘伯温那么大的功臣,最出色的军事家预言家,告老还乡了,还是被皇上逼得回到京城,以为这样皇上盯着自己就放了心,可皇上终是派了他的仇人号称探病,把他毒死在家中。
多少大臣,看出了皇上的意图,为争个病退,在家里装疯卖傻,有的还吃屎喝尿,希望逃出升天……丽娘点头,低声说道:洁儿,我一身武艺,如果护不住你的爹,我也就不用活着了!我皱眉:丽娘,你还有个不到一岁的孩子!丽娘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会把他托付好的。
说完她不等我答话,匆匆走了。
我们府中没有了访客。
院子天天静悄悄的,只有那几个孩子的嬉笑声在冬日的干枯的花木间飘来飘去。
一个来月后,新年到了。
这个新年,府中冷清异常。
与上一年的热闹成了鲜明的对比。
没有歌舞升平,没有鼓乐喧天,没有什么前来拜访之人。
我们一家人和钱眼夫妇,李伯,冬儿的父母等摆了几桌宴席。
钱眼说京城最热闹的是谢府。
几乎所有的王公大臣都去给谢审言拜年。
车马阻塞了几条街道。
谢审言与谢御史分院相处,互不来往。
去拜年的人只到谢审言的院中,造成了一半府邸挤得水泄不通,另一半无人问津的奇景。
爹说听其他朝臣议论,谢审言被频繁地招入宫中,和皇上形影不离,共度年关,观赏歌舞,参加各种祭神拜祖的庆典。
他是皇上登基后如此亲密信赖的第一人。
我对谢审言的思念成了一把钝刀,时时刻刻地在我心头磨刀霍霍,让我觉得痛,可又痛不死。
令我惊讶的是,许多完全对立的情感可以同时存在,还一样强烈:空虚而充实,失落而振奋,伤感而狂喜,绝望而希望……我非常想抓着人大喊:我爱上他了!真太好了!同时大哭:苦死我了!我真受不了了!但我知道没有人有这样的承受能力,就是他们不把我关起来,从此像对个疯子那样对我,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忽然发现我一直不知道神经官能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区别是什么,所以也没办法给自己下准确的判断。
现在才知道食不甘味夜不能寝是怎么一回事。
每天,好像有一小团火苗,在我体内燃烧着,把我的舌头烧成了根木炭,什么味儿都吃不出来,我一天天衣带渐宽;这火苗还把我的脑袋烧成了一锅浆糊,什么也想不清楚,还愣睡不着觉!想起谢审言那时瘦成那个样子,也说他睡不好觉,我不禁暗中盘算:看来他付出过的,我都得一点点补上,好像有一处天平,要求双方受苦的份量均等,谁也别想占了便宜。
我用尽全力保持住表面的平静,在对孩子们的照料和与他们的嬉闹中,冷却炽热的思念。
才体会到,真正的艰难,不是挥师一拼,你死我活,而是大敌当前,按兵不动。
真正的考验,不是一时的坚持,而是日复一日的等待,漫长的时间,如皑皑霜雪,覆盖山野。
我一遍遍告诫自己,当我无力行为时,只有安心静观。
命运的河流将载着我顺水而下,焦灼于事无补,只会平添烦躁。
……又一个多月后,我们知道了太后想招谢审言为驸马的消息。
说来,我们是从我们根本没有想到会此时来我家的人身上得到的这个信息。
这天,我抱着言言,与丽娘,哥哥夫妇和钱眼夫妇都和爹在会客大厅里,钱眼向爹汇报些财产处理的情况。
本来爹根本不管这些事情,但他现在虽然还是那副慈悲为怀的样子,我们却都知道他心情不好。
他每天一下朝,我们就和他聚在一起,拿些小事来烦他。
哥哥新婚之际,也不常出府。
大家在一起,即使爹不说话,我们几个年轻人,你一句我一句,半开玩笑半正经,倒也热闹。
有人传报说贾成章贾大人和其子贾功唯公子来拜会时,我们大家都愣住。
哥哥皱眉说:这一年来,那贾功唯对我家屡屡出手,不知为何现在到来?丽娘说:我们都在旁边听听吧!我让杏花抱了言言避开,和丽娘,哥哥冬儿还有钱眼都挤进了一旁的小厅。
关了门,每个人都坐好,屏住声息。
听着那贾氏父子进了门,与爹寒暄了几句,他们都落了座。
那老一些的声音应该是贾成章的,他笑着说道:太傅大人,可知皇上要开前朝未有之先例,设一商部,专司兴商理商之务?爹的声音:倒有耳闻,但皇上尚未与我言谈。
贾成章说:那三位新臣已得皇上的口谕,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爹半晌不语。
贾成章一笑说:太傅大人日理万机,这些事也许入不了耳。
他这些话,全是反讽,字字是针,我听着皱眉。
爹还是没有说话,那贾成章又说道:太傅大人可知皇上要让谁来缔建这一重要部门?我们大家心中都知道了会是谁,爹还是不出声。
贾成章笑出声说:太傅大人真是神机妙算,大概早已料到,才请了谢大人来赴令公子的喜宴。
的确,皇上已经定下由谢大人开始着手建立商部,上至政策条例,下至人员安排,都要经谢大人之策划。
皇上登基以来,无人得此重用!爹沉得住气,就是不说话,贾成章耐不住,终于又开口:谢大人这么年轻有为,不仅皇上赏识莫加,太后也十分喜爱。
外面沉寂。
我们侧厅里,大家的眼睛都看向我。
我使劲咬住牙,才抑制住了一声叹息。
忽想起高中时我们去颐和园游园,大家在昆明湖划船。
波光涟漪的水上,游船逡巡往来。
我们的船和同班的另一条船,说好了并肩一路,划到石舫。
可那天,微风起,水波轻扬,不知为什么,我们就是没办法划到一起去。
只好在一湖破碎的万寿山的倒影里,无奈地看着另一条船,越离越远……贾成章大叹一声说:太傅大人,和您说话就是爽快!我向您全说了吧!那日太后宣我入见,对我说她喜爱谢大人的风采卓识,要招谢大人为长公主的驸马。
长公主在年关祭奠之时见过谢大人,对太后的意思已示顺从。
长公主是皇上的亲妹妹,皇上爱之甚深。
加上皇上一向孝敬太后,想来不会违背太后意愿。
太后说听大家传言谢大人对董家小姐情有所系,会客厅的墙壁上高挂一幅鸭蝶戏猫图,下属审玉言洁四字,傻子也会看出是含着谢大人和你家小姐的名字。
平时,一遇人提结亲赠妾之事,谢大人就起身背手,画下面壁不语,直到来人告退。
久而久之,无人再敢提及此等事宜。
在外面,谢大人从不承花酒之请,其他宴间如有女子亲近,谢大人推辞不成,就离座而避,人都说皆因董家小姐以善妒出名……可前些时候谢大人得了姻缘玉笔,并没有迎娶董家小姐,人说盖因谢大人之父谢御史大人不允亲事。
太后说父母之命,不可违背,谢大人知书守矩,情不逾礼,是纯孝的典范。
为让谢大人收心,太后让我私下传个信儿,太傅最好在这一两个月内把董小姐聘出去,不然的话,形式大概于太傅大人不利,甚至……我的手里出了冷汗。
爹依然不说话,逼得贾成章只好接着说:太傅大人,大家都看出皇上对太傅大人不同以往,想来此时没有多少人能为太傅大人帮这个忙。
但你我共事十余载,我对太傅大人一向敬佩。
我与太后近切,可为太傅大人尽言,有事时,请太后出面,荫护一下太傅大人。
爹还是没出声!贾成章等了好久,又出声道:我的犬子贾功唯对董家小姐一向心仪,太傅大人如果有意,我家可遣媒人前来,七日内下聘,两月之内迎娶。
这样,我去见太后,告诉她太傅大人知道轻重,已经执行了太后的旨意。
我再竭尽全力为大人美言,必可保住太傅大人一家。
我心跳如乱锤抨击,看顾众人,大家脸色黯淡,惊惧难掩。
想起贾功唯那淫虐辱人至死的传言,我平生头一次有了自杀的念头。
爹终于叹了一口气说:当日,我承了先皇的旨意,辅佐皇上治理朝政。
现在皇上已然成年,宏才大略,令人臣服。
我已完成了先皇的嘱托,于心无愧。
近年来我常感不适,必是老之将至矣,谁能知道我命如何。
我家小女蒲柳之姿,实在不能与大人的公子相配。
我感激贾大人对我的一片好意,日后有机会,我定报答。
爹一开口,就把该说的都说了,后面还存了些威胁,但听来是那么无力。
贾成章一笑说:太傅大人何出此言?本是我想尽些心意。
这年月,谁能知道有什么样变化。
当初那谢大人不也是一夜成奴,被卖在市场,得了你家小姐的‘照看’!也许你家好心有好报,也有人到时候那样救人危难,助人消灾呢。
这其中的威胁和反话谁都听得出来,我看了看大家,哥哥少有地凝眉,丽娘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
爹又不语了。
安静了好久,那贾成章最后又笑道:太傅大人繁忙,我等告辞了。
爹起身道:恕不远送了。
贾成章连道:不必不必。
贾功唯也说了声告辞,他们出门走了。
我们大家听着他们远了,才从边厅里出来。
爹坐在案前,脸色一如以往,慈悲得像庙里的菩萨坐像。
我们纷纷在爹身边附近坐了。
我是不是该牺牲自己,保全一家人?谢审言应该明白我,他曾赠出了玉笔,人命关天,爱情也不能建立在亲人的鲜血上!我颤抖着声音说:爹,如果……哥哥打断说道:审言在我家受尽折磨险丢性命,又放弃玉笔,成全了我和冬儿的婚姻,你不能负他!哥哥转脸看着冬儿说:冬儿,你我成亲不满三月,我可以出一纸休书,如果我家出事,你就示人休书,也许得免。
或者,我现在就休你回陈家,如此就保下了我们的血肉。
我才知道冬儿怀孕了。
冬儿抬头安闲地说:我嫁给了你,自然要和你生死在一起,孩子也不会和我们分开。
她说得稀松平常,像在说该吃什么饭。
她转头看着我说:姐姐,我对你说句真心话,我宁可先死了,也不愿看着你的哥哥另娶她人。
谢大人对你的心只比我重,你不能伤了他的心。
爹轻叹道:不必如此悲观,你们难道忘了谢审言在公堂上给你们玉笔时所说之语?哥哥思索着说:他让我敬谢皇上天恩浩荡,说我们从此缔结良缘,永受皇家庇护!他一下子睁大了眼睛看着爹,又看着我。
爹点头说道:高祖所遗玉笔所保佑的夫妻,怎么会受任何刑责。
我吓得心跳错了节拍,哥哥结结巴巴地说:既然太后都知道审言心中所系是妹妹,那么皇上也必然知道。
皇上如审言所求,赐给他玉笔,让他娶了妹妹,就保护了妹妹……爹叹息,连丽娘都回过味儿来了:老爷!皇上当初是想下手了呀!爹闭目一叹:谢审言当时何止救了清儿夫妇……我强行微笑着说:既然当初皇上有护我之心,这次,也不会……我们是朋友,也许我和他见个面,求个情,这事儿就过去了……爹睁眼摇头:不可,此时情形暧昧,不同那时。
谢审言要被招驸马,你向皇上为我家求情,太后又有让你嫁出之意,皇上也许以为你怨谢审言绝情,自己也想嫁入皇家!爹转头对在丽娘说:你身怀上乘武艺,当能自保,就带着澄儿,出去游历一下。
丽娘立刻说道:我绝不会!爹摆手说道:你不要只想着我,你要想想我们家的血脉,不要让我有后顾之忧!不等丽娘再说话,他看着我轻摇头说:洁儿,你怎么不懂,谢审言已残伤至体,他绝不能迎娶公主,否则将是欺君之罪!他上次拒婚,就是自毁声誉,这次,不知他会干出些什么举动。
他现在的身份显著,若是激怒了皇上或太后,后果不堪设想。
他身在险中,我家怎能釜底抽薪,把你嫁给他人?!我才明白这对谢审言不是好事,他有可能惹祸上身,不禁更加哆嗦。
哥哥不由得出言说:那贾功唯知道审言的隐情,他曾在餐馆把那事情尽力告诉大家……钱眼少有地插话道:这是圈套啊!如果谢大人拒婚,或许会惹怒太后,若说出详情,必牵连老爷,给皇上一个口实。
如不拒婚,就是欺君之罪。
爹点头说:我甚至怀疑是他们让太后起了这个心思,当然他们不会留下痕迹,必是让太后觉得是自己的意愿。
这是一条好计,即打击了谢审言,又顺水推舟地除去了我,可谓一石两鸟。
丽娘问道:当初谢公子为了拒婚,把自己的事弄得人尽皆知,为何没有人透露给太后?爹又叹道:谢审言是皇上所重之人,那些空穴来风,谁敢妄言?大家又都知道他心有所念,想他必是有意拒婚才用了那些托词。
知道真相的只有贾氏父子,贾成章自然不会告诉太后……大家不再出声,爹最后说道:你们都回去吧,福祸天定。
丽娘,你收拾好东西,如果我让你和澄儿离开,你们立刻动身,不可违背我意!爹的口气很威严不可抗拒,可丽娘厉声回道:你少管我!我自己知道该怎么做!说完猛地起身出去了。
她一向对爹温顺,何时这么顶撞过爹?我们大家都张了嘴。
爹长叹了一声,大家纷纷起身,爹示意我留下。
等屋里没别人了,爹看着我说道:我家本已负那谢审言一世,可他对你多次相助,现如今,还保全了清儿夫妇,为我家留了后代。
若真为了他,我们其他人罹祸无存,也算偿还了些我家对他的歉疚,好过背信弃义,留他孤军奋战!你要明白这是关乎忠义的大事,不能苟且偷生!他说到后来,异常严肃。
我心跳着,点了点头,明白了爹的意思。
他是说我死也不能嫁给别人,除了哥哥夫妇,剩下的人都陪着我了。
唉!我倒也不反对,不是为了还什么债,我那么爱他了,为他死也是应该的。
至少,我不必担心贾功唯……爹停了一会儿,接着说:我知道皇上想除去我,但这十年来,我为他操的心出的力,他也该都明白。
最后关头,他不会太绝情。
所以,我即使失势,也不见得就身陷死地。
你们也不必过于担忧。
他又一顿,说道:你开导一下丽娘。
我勉强点了下头,爹叹气道:你平素千万不要外出,还有,你要去好好安置下那几个孩子。
我说了一声是,退了出去。
一直在门边等着的丽娘马上奔入门内去了,大概去道歉。
我有些头晕脚软地走回了闺房,没有去看孩子们。
回了房中,我倒在床上,看清了自己的思维和现实行动的区别。
我曾多少次说,人不能自己夺去性命,要迎接考验,自杀是用一个逃避的方法解决一个暂时的问题……但刚才一想到有可能嫁给贾功唯,我立刻的对策就是:自杀!我曾多少次说人要服从命运,但想到如果我家破败,我会被卖成奴,被绑着跪在市场,说不定让贾家或原来的小姐那样的人买去……我能想到的出路还是:自杀!才真正看清了,我实际上是个思想的巨人,行动上的胆小鬼。
但事到临头,我真就当胆小鬼了!比死亡更恐怖的是死亡的过程!我可以想象当初谢审言所经历的那些痛苦!不仅只是在肉体上,还有精神上的摧残!想起我初见谢审言时他的伤势,他受的侮辱,我心痛得无以复加,我可受不了那样的苦。
别说他,想起那天看见冬儿带枷的样子,我都害怕。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像冬儿那样在狱中过两个晚上,还画押认刑……我不要受那些罪!我暗暗地对谢审言道歉:对不起了,我明天要去向哥哥要副毒药,万一有那么一天,哪怕就是为了你,我大约也不愿活下去……想到做到,次日我就去见哥哥,向他要能让人舒服地死去的毒药,他气得脸色发蓝,说我想逼死大家。
我反复说我只是存着以防意外,他断然不允。
说我从来胆小如鼠(怎么大家对我的评论如此差?),弄不好,提前用了,害了别人。
我自言自语地说上吊实在痛苦,割腕太疼,投井水冰凉,撞墙不保险……哥哥变了话,说他配好了药放着,真到了最后关头,我要的话,他一定给我,但我千万别自己动手!从那天起,冬儿每天都来找我说话,讲些她那时相信她一定会活下去,因为她还没和哥哥过一辈子,上天不会让她死之类的话。
我知道哥哥对她说了我要毒药,她以身作则开导我。
我真不好意思。
她比我还小一两岁,怎么比我还勇敢?我问她牢里是什么样,她脸变了颜色,但说就是夜里有很多老鼠跑来跑去,别的,臭味,屎尿,肮脏,蟑螂……过个把时辰就习惯了。
我立刻在心中打定主意,如果我会入狱受苦,我的选择还是:自杀!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