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5-03-30 08:59:56

主编前言今天,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高新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生命科学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不仅会改变社会结构和道德伦理。

而且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习惯。

实际上,在发达的西方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已经开始削弱公民社会的构成,而国际互联网络和影视的发展正在使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象转向以视觉为中心。

面对日益加速的社会变化,人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和创造未来。

而要做好这种思想准备,人们就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科幻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这是因为,科幻小说强调一种科学世界观的意识。

它注重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描写各种可能出现的变化,探索发展变化的后果,表现敏锐白勺思维和洞察力。

它能够深刻地揭示人们的理想、希望、恐惧以及对时代的内心压抑和紧张感。

它以其丰富的内容把社会的要求和理想戏剧化,使人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社会中的种种反常现象。

正如《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所说:科幻小说通过描写一般不考虑的可能性,另外的世界和另外的看法――扩大我们对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

声称媒体就是信息的麦克鲁汉认为:今天科幻小说表现的环境使我们能够看到科技的潜能。

著名作家和批评家菲德勒也说:科幻小说是启示的梦想,是人类终结的神话,是超越和改变人类的神话。

我们知道,许多科幻小说描写太空旅行和未来社会,但谁也不会认为乘太空船到银河系旅行是摆脱现实问题的有效方式。

科幻小说中的太空可以看作是积极生活斗争的第一线,人们在那里创造未来而不是空谈或逃避。

这并不是说科幻小说的太空未来是无条件的乐观主义,而是说科幻小说的总的态度是积极的。

虽然它常常表现人类在矛盾的枷锁中呻吟,但它总是告诉人们,只要坚持努力,这种枷锁就可以打破。

科幻小说大多表现人类集体的愿望,它的主人公总是考虑或代表一个整体。

如果说有一个人人幸福的乐园,科幻小说的主人公总是让他所有的朋友都进入这个乐园。

正是出于对科幻小说上述功能的考虑,我们编选了这辑美国获奖科幻长篇小说作品,包括菲立普・狄克的《城堡里的男人》、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金・斯坦利・鲁宾逊的《冰柱之谜》、拉里・尼文的《环形世界》和乔・霍尔德曼的《千年战士》。

这些作品均获过奖,或获得雨果奖,或获得星云奖,或获得雨果和星云双奖。

雨果奖是为纪念杰出的科幻作家雨果・根斯巴克而设立的,初创于1953年,1958年正式确立。

自1958年以后,每年颁奖一次,奖励前一年出版的作品,以科幻小说为主,也授予优秀的编辑、电影、电视剧、艺术作品或插图。

一般以科幻迷投票的方式决定,每年在世界科幻大会上公布结果并颁奖,有些像我国的电影百花奖-但不局限于一个国家。

星云奖初创于1966年,类似于我国的电影金鸡奖,由美国稃幻作家协会组织评选。

先以通信方式初选,然后由专家和作家组成的评委会评选,评委一般包括前一年获奖的作家。

该奖每年评选颁发一次,限于前一年发表的作品(即今年评去年发表的作品),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表演和大师(指有杰出成就的作家)五项奖。

该奖以前只限于美国作家,从1980年开始也授予其他国家的作家。

下面对所选作品及其作者略加介绍。

菲立普・狄克(Philip K,Dick,l928~1982)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幻作家之一,对稃幻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因此,l982年,一批推崇他的人筹措创立了狄克基金会,设立了狄克科幻小说奖(由于狄克生前从未出版精装本作品,所以狄克奖只授予前一年出版的纸皮本科幻小说)。

狄克一生创作了大量怍品,主要包括《宇宙傀儡》(1953)、《未来博士》(1953)、《太阳系彩票》(1955)、《琼斯造的世界》(1956)、《冷嘲者》(1956)、《明天的世界》(1964)、《幻象》(1964)、《太空裂缝》(1966)、《神圣的入侵》(198O),以及大量的短篇小说和科幻故事。

这里选译的《城堡里的男人》(1962)是其代表作之一,1963年获雨果奖,被视为当代科幻小说的经典著作。

作品描写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轴心国征服,其中一个人通过学习《易经》,了解到在真实世界里胜利的却是盟国。

小说以希特勒胜利为背景,通过反讽表现人类的本性和灾难以及进行斗争的勇气,情节离奇,充满幻想,许多严肃文学的评论家也认为该作品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1920~1986),美国著名科幻作家。

生于华盛顿州的塔克玛,毕业于华盛顿大学。

当过多家报刊的记者、编辑,后成为专业作家。

l952年开始为《奇异故事》杂志写作,前后在该杂志发表二十余篇短篇小说。

1960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海里的龙》一举成名。

赫伯特最重要的作品是两个沙丘三部曲:第一个包括《沙丘》(1965)、《沙丘救世主》(1969)、《沙丘的后代》(1976);第二个包括《沙丘神皇》(1981)、《沙丘异教徒》(1984)、《沙丘牧师会》(1985)。

另外他还创作了《目的地:虚无》(1966)等其他重要的作品。

这里选译的《沙丘》是第一个三部曲的第一部,曾获星云奖。

作品内容丰富,情节错综复杂,充满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观念,包括封建主义的星际政治、心理和宗教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战争。

其中关于生态学的描写具有相当的预见性:星球荒漠化,沙暴无情地肆虐,居民生存,条件恶化,水资源匮乏,如何保护生存环境。

有些人认为,这部小说至今仍有警示作用。

金・斯坦利・鲁宾逊(Stanley Kim Robinson,1952~ )是当前美国最活跃、最有成就的科幻作家之一。

作者1982年获加州大学文学博士,之后曾游历许多国家,因而他的作品有着浓重的人文主义精神。

鲁宾逊也以两个三部曲著称,橙县三部曲:《蛮荒海岸》(1 984)、《金色海岸》(1988)和《太平洋边缘》(1990);火星三部盐:《红火星》(1992)、《绿火星》(1993)和《蓝火星》(1994),这三部作品连续三年获奖。

这里选译的《冰柱之谜》(1984)是其成名作,曾获新人奖。

小说描写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到23世纪出现了世界性的灾变,弓l起社会和人性的扭曲,警示人们应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

文字和结构具有独特的风格,既有丰富多彩的幻想・又不乏对人类社会的关怀。

拉里・尼文(I arry Niven 1938~),原名劳伦斯・范・科特・尼文(Laufence van Cott Niven),美国著名科幻作家。

生于加州,毕业于沃什伯恩大学数学系。

1964年《最冷的地方》刚一发表便引起人们注意。

此后专事写作。

主要作品包括《地狱》(1975)、《鲁西弗的锤子》(1977)、《足球》(1985)、《希厄罗特的传奇》(1987)和《堕落的天使))(1991)等。

《环形世界》(1970)是尼文系列作品已知空间的故事的顶峰,也是他迄今所有作品中最好的作品之一,1971年获星云奖。

在这部小说里。

他展现出硬科幻小说的希望,对80年代硬科幻小说的兴旺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品结构复杂,与未来的历史相结合;基调是乐观主义的幻想,但充满了偏爱技术的细致描写;小说提供一种解释性的结构÷使人类向宇宙空间扩展。

它描写对一个奇异世界的探险,想象出许多新型的技术发明创造,通过对新技术的运用,人类最终获得胜利。

作者在小说中描写的新人类双头人后来成了青少年的宠物。

乔・霍尔德曼(Joe Halderman,1943~)既写科幻小说又教科幻课。

他在大学时曾学习天文物理,后应征入伍参加越南战争,在战争中受重伤。

这些经历使他的作品不仅有细致的科学技术描写,而且表现了个人痛苦的感受,充满了人文关怀。

《千年战士》初版于1974年,获雨果和星云双奖。

作品描写星际旅行和星际间的战争,但有些像单向的时间旅行。

在小说里,战士被从一个星球派到另一个星球,总是处于陌生和异化的状态,以隐喻的方式反映出人类不同阶段的心态。

小说对不同星球的描写充满想象,对未来战争的描绘生动有趣。

霍尔德曼的其他主要作品还有《思想桥》(1976)、《永记我的罪孽》(1977)、《分裂的世界》(1983)、《贸易工具》(1987)和《海明威骗局》(1990)等。

但是,在阅读这些小说时,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阅读方式,充分驰骋自己的想像力,因为科幻小说本身是与现实拉开距离的陌生化,’的作品,而西方的现实又是我们感到陌生的现实。

换句话说,西方当代科幻小说是与我们拉开双重距离的作品,以传统的方式想象,很难理解其真正的妙处和意义。

在20世纪后期的西方社会里,劳动分工因技术知识水平形成越来越多的层次,科学知识正系统地迅速离开教育的轨道,进入私有资本,变成商业化或商品化的东西。

因此许多作家对科学采取批判的态度,根据人们生存环境的实际经验来进行想象和创作。

这也许是阅读西方科幻小说需要了解的背景。

这里所选的作品,其目的不仅是为读者提供一些有趣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这些作品使读者了解西方的科幻小说,了解它如何反映社会现实以及它与科学技术的内在逻辑,因为科学技术正在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当然,正如一切事物有好有坏一样,科幻小说也有好坏之分。

这里编选的获奖作品皆为名家之名篇,但真正的理解与欣赏,却要靠读者自己。

但愿从这些作品的阅读中,每个读者都能获得自己的乐趣,形成自己的认识。

王逢振《城堡里的男人》作者:[美] 菲立普・狄克(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Xinty665 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