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地与地球 > 第十五章 苔藓

第十五章 苔藓

2025-03-30 09:03:00

66穿上了太空衣的崔维兹看来奇形怪状,唯一露在外面的只有两个装武器的皮套——不是他通常系在臀部的那两个,而是太空衣本身附的坚固皮套。

他小心地将手铣插入右侧皮套,再将神经鞭插在左侧。

两件武器都已再度充电,而这一次,崔维兹忿忿地想,任何力量都别想将它们夺走。

宝绮思带着微笑说:你还是准备携带武器?这只是个没有空气和——算了!我再也不会质疑你的决定。

很好!崔维兹说着,便转过身去帮裴洛拉特调整头盔,他自己的头盔则还没戴上。

裴洛拉特从未穿过太空衣,他可怜兮兮地问道:我在这里面真能呼吸吗,葛兰?绝对可以。

崔维兹说。

他们将最后的接缝合上的时候,宝绮思站在一旁观看,手臂揽着菲龙的肩膀。

小索拉利人惊恐万分地瞪着两件撑起的太空衣,全身不停打颤。

宝绮思的手臂温柔地紧搂着她,为她带来一点安全感。

气闸打开之后,两位太空人便走进去,同时伸出鼓胀的手臂挥手道别。

接着气闸关闭,主闸门随即开启,于是他们拖着沉着的步伐,踏上一块死气沉沉的土地。

现在是黎明时分,不过太阳尚未升起。

天空当然绝对晴朗,泛着一种、紫色的光芒。

日出方向的地平线色彩较淡,看得出那一带有些薄雾。

裴洛拉特说:天气很冷。

你觉得冷吗?崔维兹讶异地问。

太空衣的绝热效果百分之百,若说温度偶有不适,应该是内部温度过高,需要将体热排放出去。

裴洛拉特说:一点也没有,可是你看——他的声音透过无线电波传到崔维兹的耳朵,听来十分清楚。

他一面说,一面伸出手指来指了一下。

他们正向一座建筑物走去,在黎明的紫色曙光中,它斑驳的石质正面覆盖着一层白霜。

崔维兹说:由于大气太稀薄,夜间会变得比你想像的更冷,白天则会非常炎热。

现在正是一天之中最冷的时刻,还要再过好几小时,才会热得无法站在太阳底下。

他的话就像神秘的魔咒一样,才刚说完,太阳的外轮就出现在地平线上。

别瞪着它看,崔维兹不急不徐地说:虽然你的面板会反光,紫外线也无法穿透,但那样做还是有危险。

他转身背对着冉冉上升的太阳,让细长的身影投射在那座建筑物上。

由于阳光的出现,白霜在他眼前迅速消失。

一会儿之后,墙壁因潮湿而颜色加深,伹不久便完全晒干。

崔维兹说:现在看起来,这些建筑物不像从空中看来那么完好,到处都有龟裂和剥离的痕迹。

我想这是温度剧变造成的结果,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少量的水分夜晚冻结白天又融解,可能已经持续了两万年。

裴洛拉特说:入口处上方的石头刻了些字,可是已经斑驳得难以辨识。

你能不能认出来,詹诺夫?大概是某种金融机构,至少我认出好像有‘银行’两个宇。

那是什么?处理资产的贮存、提取、交易、投资、借贷等等业务的地方——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

整座建筑物都用来做这个?没有电脑?没有完全被电脑取代。

崔维兹耸了耸肩,他发现古代历史的细节没什么意思。

他们四下走动,脚步越来越快,在每栋建筑物停留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此地一片死寂,令人感觉心情沉着到极点。

经过数千年缓慢的崩溃过程,他们闯入的这座城市已变成一副残骸,除了枯骨之外什么都没留下。

他们目前的位置是标准的温带,可是在崔维兹的想像中,他的背部能感受到太阳的热量。

站在崔维兹右侧约一百公尺处的裴洛拉特,突然高声叫道:看那里!崔维兹的耳朵嗡嗡作响,他说:不要吼,詹诺夫。

不论你离我多远,我也听得清楚你的耳语。

那是什么?裴洛拉特立刻降低音量说:这栋建筑物叫作‘外世界会馆’,至少,我认为那些铭文是这个意思。

崔维兹走到他身边。

他们面前是一栋三层楼的建筑,顶端的线条并不规则,而且堆了许多大块岩石碎片,仿佛那里原来竖着一座雕像,但早已倾塌得支离破碎。

你确定吗?崔维兹说。

如果我们进去,就能知道答案。

他们爬了五级低矮宽阔的台阶,又穿越一个过大的广场。

在稀薄的空气中,他们的金属鞋踏在地上,只引起算不上脚步声的轻微震荡。

我明白你所谓‘大而无当、豪华奢侈’是什么意思了。

崔维兹喃喃说道。

他们走进一间宽广高耸的大厅,阳光从高处的窗口射进来。

室内有阳光直射的部分过于刺眼,阴影部分却又过于昏暗,这是由于空气稀薄,几乎无法散射光线的缘故。

大厅中央有座比真人高大的人像,似乎是用合成石料制成。

其中一只手臂已经脱落,另一只臂膀处也出现裂痕。

崔维兹觉得如果用力一拍,那只手臂也缓螈刻脱离主体。

于是他退了几步,仿佛担心如果过于接近,他会忍不住做出破坏艺术品的恶劣行为。

不晓得这人是谁?崔维兹说:到处都没有标示。

我想当初竖立这座石像的那些人,认为他的名气实在太大,因此不需要任何识别文字。

可是现在……他发觉自己有越来越犬儒的危险,赶紧将注意力转移别处。

裴洛拉特正抬着头向上看,崔维兹沿着他的目光望去,看到墙上有些标记——那是铭文,不过崔维兹完全看不懂。

不可思议,裴洛拉特说:也许已经过了两万年,但是在这里,恰巧避开了阳光和湿气,它们仍可辨识。

我可看不懂。

崔维兹说。

那是种古老的字体,而且还是用美术字写的。

让我来看看……七……一……二……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突然又高声道:一共列有五十个名字。

据说外世界共有五十个,而这里又是外世界会馆,因此,我推测这些就是五十个外世界的名字。

也许是根据创建的先后顺序排列,奥罗拉排第一,索拉利是最后一个。

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它共有七行,前面六行各有七个名字,最后一行则有八个。

好像他们原先计划排成七乘七的方阵,后来才将索拉利加上去。

根据我的猜测,老弟,这份名单制作之初,索拉利尚未改造,上面还没有任何人居住。

我们现在踏在哪个世界上?你看得出来吗?裴洛拉特说:你可以注意到,第三行第五个,也就是排名第十九的世界,它的名字刻得比其他世界大些。

名单制作者似乎相当自我中心,特别要突显他们自己的地位。

此外……它的名字是什么?根据我所能做的最佳判断,它应该叫作‘梅尔波美尼亚’,这个名字我完全陌生。

有没有可能代表地球?裴洛拉特使劲摇头,但由于被头盔罩住,所以摇也是白摇。

在古老的传说中,地球有好几十个不同的名称。

盖娅是其中之一,这你是知道的,此外泰宁、尔达等等也是,它们一律都很简短。

我不知道地球有较长的别名,甚至不知道有任何别名接近梅尔波美尼亚的简称。

那么,我们是在梅尔波美尼亚星上,而它并非地球。

没错。

此外——其实我刚才正要说——除了字体较大,还有一项更好的佐证,就是梅尔波美尼亚的坐标是(O,O,O)。

一般说来,这个坐标指的是自己的行星。

坐标?崔维兹愣了一下,这份名单上也有坐标?每个世界旁边都有三个数字,我想那些就是坐标,否则还能是什么?崔维兹没有回答。

他打开位于太空衣右股的一个小套袋,掏出一件与套袋有电线相连的精巧装置。

他将那装置凑到眼前,对着墙上的铭文仔细调整焦距。

通常这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可是他的手指包在太空衣内,因此这件工作变得极为吃力。

照相机吗?裴洛拉特这是多此一问。

它能将影像直接输入太空船的电脑。

崔维兹答道。

他从不同角度拍了几张相片,然后说:等一下!我得站高一点。

帮我个忙,詹诺夫。

裴洛拉特双手紧紧互握,做成马蹬状,崔维兹却摇了摇头。

那样无法支撑我的着量,你得趴下去。

裴洛拉特吃力地依言照做,崔维兹将照相机塞回套袋,同样吃力地踏上裴洛拉特的肩头,再爬上石像的基座。

他谨慎地摇了摇石像,测试它是否牢固,然后踩在石像弯曲的膝部,用它作踏脚石,身子向上一挺,抓到断臂的那个肩膀。

他将脚尖嵌进石像胸前凹凸不平处,慢慢向上攀爬,喘了好几回之后,终于坐到石像肩膀上。

对那些早已逝去的古人而言,这个石像是他们尊崇的对象,崔维兹的行为似乎可算一种亵渎。

他越想越不对劲,因此尽量坐得轻点。

你会跌下来受伤的。

裴洛拉特忧心忡忡地叫道。

我不会跌下来受伤,你却可能把我震聋。

说完,崔维兹再度取出照相机。

拍了几张相片后,他又将照相机放回原处,小心翼翼地爬下来,直到双脚踏上基座,才纵身跃向地面。

这下震动显然造成致命的一击,石像另一只手臂立刻脱落,在它脚旁跌成一小堆碎石。

整个过程完全听不到一点声音。

崔维兹僵立在原处。

他兴起的第一个冲动,竟是在管理员赶来抓人之前,尽快找个地方躲起来。

真是难以想像,他事后回想,在这种情况下——不小心弄坏一件看似珍贵的东西——一个人怎么立刻就回到童年。

这种感觉虽然只持续一下子,却触及了他的心灵深处。

裴洛拉特的声音听来有气无力,像是自己目睹甚至教唆了一件破坏艺术品的行为。

不过,他还是设法说些安慰的话:这——这没什么关系,葛兰,反正它已经摇摇欲坠。

他走近碎石四散的基座与地板,仿佛想要证明这点。

他刚伸出手来,准备捡起一块较大的碎片,却突然说:葛兰,过来这里。

崔维兹走过去,裴洛拉特指着地上一块碎石,它原来显然是那只完好手臂的一部分。

那是什么?裴洛拉特问。

崔维兹仔细一看,那是片毛茸茸的东西,颜色是鲜绿色。

他用包在太空衣中的手指轻轻一擦,毫下费力地将它刮掉了。

看起来非常像苔藓。

崔维兹说。

就是你所谓欠缺心灵的生命?我不完全确定它们欠缺心灵到什么秤谌。

我猜想,宝绮思会坚持这东西也有意识——可是她会声称连这块石头也有意识。

裴洛拉特说:这块岩石所以会断裂,你认为是不是这些苔藓的缘故?崔维兹说:说它们是帮凶我绝不怀疑。

这个世界有充足的阳光,也有些水分,大气的一半都是水蒸气,此外还有氮气和惰性气体。

可是二氧化碳却只有一点点,因此会使人误以为没有植物生命——但二氧化碳含量之所以这么低,也可能是因为几乎全并入了岩石表层。

假使这块岩石含有一些碳酸盐,也许苔藓便会藉着分泌酸液使它分解,再利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在这颗行星残存的生命中,它们可能是最主要的一种。

实在有趣。

裴洛拉特说。

的确如此,崔维兹说:可是趣味有限。

外世界的坐标其实更有趣,但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地球坐标。

如果地球坐标不在这里,也许藏在这座建筑的其他角落,或是其他建筑物中。

来吧,詹诺夫。

可是你知道……裴洛拉特说。

好了,好了,崔维兹下耐烦地说:待会儿再说吧。

我们必须找一找,看看这座建筑还能提供什么线索。

气温越来越高了——他看了看附在左手背上的小型温标,来吧,詹诺夫。

他们拖着沉着的步伐一间一间寻找,尽可能将脚步放轻。

这样做并非担心会发出声响,或是担心让别人听到,而是他们有点不好意思,唯恐引起震动而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他们踢起一些尘埃,留下许多足迹。

在稀薄的空气中,尘埃稍微扬起一点,便又迅速落回地面。

偶尔经过某些阴暗的角落时,其中一人会默默指出更多正在蔓生的苔藓。

发现此地有生命存在,不论层次多么低,似乎仍然令人感到一丝安慰。

连带地,走在一个死寂世界所引发的可怕而令人窒息的感觉,也因此稍显舒缓。

尤其像这样一个世界,四周到处是人类的遗迹,在在显示很久以前,此地曾经有过一段精致的文明。

然后,裴洛拉特说:我想这里一定是个图书馆。

崔维兹好奇地四下张望,先是看到一些书架,细看之下,旁边原来以为只是装饰品的东西,奸像应该是书。

他小心翼翼地想拿起一个,却发现它们又厚又着,才明白原来那些只是盒子。

他笨手笨脚地打开一盒,看到里面有几片圆盘。

那些圆盘也都很厚,他没伸手去摸,但它们似乎非常脆弱。

原始得难以置信。

他说。

数千年前的东西嘛。

裴洛拉特以歉然的口气说,仿佛在帮古老的梅尔波美尼亚人辩护,驳斥对他们科技落后的指控。

崔维兹指着一支胶卷书的侧背,那里有些模糊不清的古代花体字。

这是书名吗?它叫什么?裴洛拉特研究了一下。

我不很确定,老友。

但我想其中有个字指的是微观生命,也许就是‘微生物’的意思。

我猜这些是微生物学的专用术语,即使译成银河标准语我也不懂。

有可能。

崔维兹懊丧地说:即使我们读得懂,同样可能对我们没任何帮助,我们对细菌可没有兴趣——帮我个忙,詹诺夫,浏览一下这些书籍,看看是否有任何有趣的书名。

你做这事的时候,我正好可以检查一下阅读机。

这些就是阅读机吗?裴洛拉特以怀疑的口吻说。

他指的是一些矮胖的立方体,上面部有倾斜的屏幕,还有个弧形的突出部分,也许可以用来支撑手肘,或是放置电子笔记板——假如梅尔波美尼亚也有这种装置。

崔维兹说:假如这里是图书馆,就一定有某种阅读机,而这台机器看来似乎很像。

他万分谨慎地将屏幕上的灰尘擦掉,立刻感到松了一口气,不论这个屏幕是什么材料做的,至少没有一碰之下便化成粉末。

他轻轻拨弄着控制钮,一个接一个,结果什么反应都没有。

他又改试其他的阅读机,换了一台又一台,却始终得不到任何结果。

他并不惊讶,即使空气稀薄,这些装置又不受水蒸气的影响,以致两万年后还能维持正常功能,然而电力来源仍是一大问题。

贮存起来的能量总有办法散逸,不论如何防止都没用。

这个事实源自无所不在又无可抗拒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裴洛拉特来到他身后,唤道:葛兰。

啊?我找到一支胶卷书……哪一类的?我想是有关太空飞行的历史。

好极了——但我若是无法启动这台阅读机,它对我们就没有任何用处。

他双手紧捏成拳,显得十分沮丧。

我们可以把胶卷带回太空船去。

我不知道怎样用我们的阅读机读它,根本装不进去,我们的扫描系统也一定不相容。

但真有必要这么费事吗,葛兰?如果我们……的确有必要,詹诺夫。

现在别打扰我,我正想要决定该怎么做。

我可以试着给阅读机充点电,也许那是它唯一欠缺的。

你要从哪里取得电力?嗯——崔维兹掏出那两件随身武器,看了几眼,又将手铣塞回皮套。

然后他啪一声打开神经鞭的外壳,检查了一下能量供应指标,发现处于满载状态。

崔维兹趴到地板上,将手伸到阅读机背面(他一直假设那就是阅读机),试图将它往前推。

那台机器向前移动了一点,他便开始研究他的新发现。

其中一条电缆必定用来供应电源,当然就是连接到墙壁的那条,可是他找不到明显的插头或接头。

(连最理所当然的事物都令人摸不着头脑,他该如何面对这个外星古文化?)他轻拉一下那条电缆,又稍微用力试了试,再将电缆转向一侧,接着又向另一侧转。

他按了按电缆附近的墙壁,又压了压墙壁旁边的电缆。

然后,他转移注意,开始努力研究阅读机的半隐藏式背面,结果一样徒劳无功。

于是他单手按着地板准备起身,结果在身子站直的一瞬间,电缆被他拉了起来。

究竟是哪个动作将它扯掉的,他自己也不知道。

电缆看来没有断开或被扯裂,末端似乎相当平整,它原来与墙壁连接的地方出现一个光滑的小圆洞。

裴洛拉特轻声说:葛兰,我可不可……崔维兹朝他断然挥了挥手。

现在别说话,詹诺夫,拜托!他突然发觉左手手套的皱褶黏着些绿色的东西,这一定是刚才从阅读机背面沾到的苔藓,而且被压碎了。

那只手套因此有点潮湿,伹在他眼前又很快干掉,绿色的斑点渐渐变成褐色。

他将注意力转到电缆上,仔细观察被扯掉的那端。

那里果然有两个小孔,可以容纳两条电线。

他又坐到地板上,打开神经鞭的电源匣,小心翼翼拆除一条电线,再咔答一声将它扯开。

然后他慢慢地、轻巧地将那根电线插进小孔,一直推到再也推不动为止。

当他试着轻轻拉它出来的时候,竟然发现拉不动了,好像被什么东西抓住一样。

他第一个反应是想用力拉它出来,不过总算按捺住这个冲动。

他又拆下另一条电线,推进另一个开口。

这样想必就能构成一个回路,可以将电力输到阅读机中。

詹诺夫,他说:你看过各式各样的胶卷书,试试看有没有办法把那本书插进去。

真有必……拜托,詹诺夫,你总是问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我们只有这么一点时间,我可不要弄到三更半夜,温度低得受不了才能回去。

它一定是这么放,裴洛拉特说:可是……好,崔维兹说:如果这是本太空飞行史,就一定会从地球谈起,因为太空飞行最早是在地球发明的——我们看看这玩意现在能否启动。

裴洛拉特将胶卷书放进显然是插口的地方,动作有点夸张。

然后他开始研究各种控制键钮旁的标示,想找找有没有任何操作说明。

在一旁等候的崔维兹低声道(部分原因是为了舒缓自己紧张的情绪):我想这个世界上一定也有机器人——到处都有;显然处于良好状况:在近乎真空的环境中闪闪发光。

问题是它们的电力同样早已枯竭,即使着新充电,它们的脑部是否完好?杠杆和齿轮也许能维持好几千年,可是它们脑部的微型开关和次原子机簧呢?它们的脑子一定坏掉了,就算仍完好如初,它们对地球又知道多少?它们又……裴洛拉特说:阅读机开始工作了,老弟,看这里。

在昏暗的光线下,阅读机屏幕开始闪烁,不过光度相当微弱。

崔维兹将神经鞭供应的电力稍微加强,屏幕随即转趋明后。

由于空气稀薄的缘故,太阳直射下到的地方都暗淡无光,因此室内一片蒙胧幽暗,屏幕在对比之下显得更为明后。

屏幕继续一闪一灭,偶尔还掠过一些阴影。

需要调整一下焦距。

崔维兹说。

我知道,裴洛拉特说:伹这似乎是我能得到的最好结果,胶卷本身一定损坏了。

现在阴影来去的速度变得很快,而且每隔一会儿,似乎就会出现一个类似漫画的模糊画面。

后来画面一度转为清晰,随即再度暗淡下来。

倒转回去,褂讪在那个画面上,詹诺夫。

崔维兹说。

裴洛拉特已在试着那样做,但他倒回去太多,只好又向前播放,最后终于找到那个画面,将它褂讪在屏幕上。

崔维兹急着想看看内容是什么,但随即以充满挫折的口吻说:你读得懂吗,詹诺夫?不完全懂。

裴洛拉特一面说,一面眯着眼睛盯着屏幕。

是关于奥罗拉,这点我看得出来。

我想它在讲述第一波的超空间远征——‘首度蜂拥’,上面这么写着。

他继续往下看,可是画面又变得模糊暗淡。

最后他终于说:我所看得懂的片断,似乎全是有关外世界的事迹,我找不到任何有关地球的记载。

崔维兹苦涩地说:没有,不会有的。

就像川陀一样,这个世界上的地球资料已清除殆尽——把这东西关掉吧。

可是没有关系……裴洛拉特一面说,一面关掉阅读机。

因为我们可以去别的图书馆碰碰运气?别的地方也被清干净了,每个地方都一样。

你可知道——崔维兹说话时一直望着裴洛拉特,现在却突然瞪大眼睛,脸上露出惊恶交集的表情。

你的面板是怎么回事?他问道。

67裴洛拉特自然而然举起戴着手套的手,摸了摸自己的面板,又将那只手伸到眼前。

这是什么东西?他的声音充满困惑。

然后,他望着崔维兹,大惊小敝地叫道:你的面板上也有些奇怪的东西,葛兰。

崔维兹第一个反应就是想找面镜子照一照,可是附近根本找不到,即使真的有,也还需要一盏灯光。

他喃喃说道:到有阳光的地方去,好吗?崔维兹半推半拉着裴洛拉特,来到最近的一扇窗户旁,两人置身在一束阳光下。

虽然太空衣有良好的绝热效果,他的背部仍能感到阳光的热度。

他说:面对着太阳,詹诺夫,把眼睛闭上。

他立刻看出裴洛拉特的面板出了什么问题。

在玻璃面板与金属化太空衣的接合处,正繁殖着茂密的苔藓,以致面板周围多了一圈绿色的绒毛。

崔维兹明白,自己的情形也完全一样。

他用带着手套的一根手指头,在裴洛拉特的面板四周刮了一下,苔藓随即掉落一些,绿色的碎层都沾在他的手套上。

崔维兹将它们摊在阳光下,看得出它们虽然闪闪发后,却似乎很快就变硬变干。

他又试了一次,这回苔藓变得又干又脆,一碰就掉,而且渐渐转为褐色。

于是,他开始用力擦拭裴洛拉特的面板周围。

也帮我这样做,詹诺夫。

一会儿之后,他又问道:我看来干净了吗?很好,你也一样。

我们走吧,我认为这里没有再待下去的必要。

在这个没有空气的废城里,太阳的热度已经使人难以忍受。

石造建筑物映着后闪闪的光芒,几乎会刺痛人的眼睛。

崔维兹眯起眼来才敢逼视那些建筑,而且尽可能走在街道有阴影的一侧。

他在某个建筑物正面的一道裂缝前停下脚步,那道裂缝相当宽,足以让他带着手套的小指伸进去。

他把手指伸进去,再抽回来一看,喃喃说道:苔藓。

然后,他刻意走到阴影的尽头,将沾着苔藓的小指伸出来,在阳光下曝晒了一会儿。

他说:二氧化碳是个关键,能得到二氧化碳的地方——腐朽的岩石也好,任何地方都好——它们都有办法生长。

我们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你知道,也许还是这颗垂死行星上最丰富的二氧化碳源。

我想,这种气体有少部分从面板边缘漏了出去。

所以苔藓会在那里生长。

对。

返回太空艇的路途似乎很长,比黎明时分所走的那段路长得多,当然也炎热许多。

不过当他们到达太空艇后,发现它仍处于阴影之下,这一点,崔维兹的计算至少是正确的。

裴洛拉特说:你看!崔维兹看到了,主闸门边缘围着一圈绿色的苔藓。

那里也在漏?袭洛拉特问。

当然啦。

我确定只有一点点,不过这种苔藓似乎是微量二氧化碳的最佳指标,我从未听过有什么仪器比它们更灵敏。

它们的孢子一定无所不在,哪怕只有几个二氧化碳分子的地方,那些孢子也会萌芽。

他将无线电调整到太空艇用的波长,又说:宝绮思,你能听到吗?宝绮思的声音在他们两人耳中响起。

可以,你们准备进来了吗?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就在外面。

崔维兹说:可是千万别打开气闸,我们会由外面开启。

着复一遍,千万别打开气闸。

为什么?宝绮思,你先照我的话做,好不好?等一下我们可以好好讨论。

崔维兹拔出手铣,仔细地将强度调到最低,然后瞪着这柄武器,显得犹豫不决,因为他从未用过最低强度。

他环顾四周,却找不到较脆弱的物体当试验品。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将手铣瞄准旁边的岩质山丘,远星号便是栖息在那山丘的阴影下——结果目标并未变得红热。

他很自然地摸了摸射中的部位——有温热的感觉吗?由于穿着绝热质料的太空衣,他一点也无法确定。

他又迟疑了一下,然后想到,太空艇外壳的抗热能力,无论如何应与山丘处于同一数量级。

于是他将手铣对准闸门外缘,很快按了一下扳机,同时屏住了气息。

几公分范围内的苔藓类植物,立坑诩变成黄褐色。

他抬手在变色的苔藓附近挥了一下,稀薄的空气中便产生一丝微风,但即使是一丝微风,也足以将这些焦黄的残渣吹得四散纷飞。

有效吗?裴洛拉特焦切地问道。

的确有效,崔维兹说:我将手铣调成低能量的热线。

他开始沿着气闸周围喷洒热线,那些鲜绿的附着物随即变色,再也不见一丝绿意。

然后他敲了敲主闸门,将残留的附着物震下,一团褐色的灰尘便飘落地面——由于这团灰尘实在太细,被微量的气体一托,还在稀薄的空气中飘荡许久。

我想现在可以打开闸门了。

崔维兹说完,便用手腕上的控制器拍出一组无线电波密码,从太空艇内部启动开启机制,闸门随即出现一道隙缝。

等到闸门打开一半时,崔维兹说:不要浪费时间,詹诺夫,赶快进去——别等踏板了,爬进去吧。

崔维兹自己紧跟在后,还一直用调低强度的手铣喷着闸门边缘,随后放下的踏板也依样消毒一遍。

然后他才发出关闭闸门的讯号,同时继续喷洒热线,直到闸门完全关闭为止。

崔维兹说:我们已经进了气闸,宝绮思。

我们会在这里待几分钟,你还是什么都别做!宝绮思的声音传了过来。

给我一点提示,你们都还好吗?裴怎么样?裴洛拉特说:我在这里,宝绮思,而且好得很,没什么好担心的。

你这么说就好,裴,可是待会儿一定要有个解释,我希望你了解这一点。

一言为定。

崔维兹说着打开气闸中的灯光。

两个穿着太空衣的人面对面站着。

崔维兹说道:我们要将这个行星的空气尽量抽出去,所以我们得耐心等一会儿。

太空船的空气呢?要不要放进来?暂时不要。

我跟你一样急着挣脱这套太空衣,詹诺夫。

但我先要确定我们完全排除了跟我们一块进来,或是黏在我们身上的孢子。

藉着气闸灯光差强人意的照明作用,崔维兹将手铣对准闸门与艇体的内侧接缝,很有规律地先沿着地板喷洒热线,然后向上走,绕了一圈后又回到地板。

现在轮到你了,詹诺夫。

裴洛拉特不安地扭动了一下,崔维兹又说:你大概会感到有点热,但应该不会有更糟的感觉。

如果你开始觉得不舒服,说一声就行了。

他将不可见的光束对准裴洛拉特的面板喷洒,尤其是边缘部分,然后一步步扩及太空衣其他部分。

抬起两只手臂,詹诺夫。

他喃喃地发号施令,接着又说:把双臂放到我的肩膀上广抬起一条腿来,我必须清理你的鞋底。

现在换另一只脚——你觉得太热吗?裴洛拉特说:不怎么像沐浴在凉风中,葛兰。

好啦,现在让我尝尝自己的处方是什么滋味,帮我全身也喷一喷。

我从来没拿过手铣。

你一定要拿住,像这样抓紧,用你的拇指按这个小按钮——同时用力压紧皮套,对,就是这样。

现在对着我的面板喷,不停地慢慢移动,詹诺夫,别在一处停留太久。

再对着头盔其他部分喷,然后往下走,对准面颊和颈部。

崔维兹不断下着命令,当他全身都被喷得热呼呼,出了一身又黏又腻的汗水之后,他才将手铣收回来,检查了一下能量指标。

已经用掉一大半。

说完,他开始很有系统地喷洒气闸内部,每面舱壁都来回喷了好几遍。

直到手铣电力用罄,而且由于迅速持久的放电变得烫手,他才将手铣收回皮套中。

此时,他才发出进入太空艇的讯号。

内门打开时,立刻传来一阵嘶嘶声,空气随即涌入气闸,令他精神为之一振。

空气的清凉以及对流的作用,能将太空衣的热量急速带走,效率比单纯的辐射高出许多倍。

他的确马上感到冷却效果,也许那只是一种想像,然而不论想像与否,他都十分欢迎这种感觉。

脱掉你的太空衣,詹诺夫,把它留在气闸里面。

崔维兹说。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裴洛拉特说: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冲一个澡。

那不是第一优先。

事实上,在此之前,甚至在你抒解膀胱压力之前,恐怕你得先跟宝绮思谈一谈。

宝绮思当然在等待他们,脸上流露出关切的神情。

菲龙则躲在她后面探头探脑,双手紧紧抓住宝绮思的左臂。

发生了什么事?宝绮思以严厉的口吻问道:你们到底在做什么?为了预防传染病,崔维兹以讽刺的口吻答道。

所以我要打开紫外辐射灯。

取出墨镜戴上,请勿耽搁时间。

等到紫外线加入壁光之后,崔维兹将湿透的衣服一件件脱下来,每件都用力甩了甩,还拿在手中翻来覆去转了半天。

只是为了预防万一,他说:你也这样做,詹诺夫——还有,宝绮思,我全身都得剥个精光,如果那会让你不自在,请到隔壁舱房去。

宝绮思说:我既不会不自在,也绝不会尴尬。

你的模样我心里完全有数,我当然不会看到什么新鲜东西——是什么样的传染病?只是些小东西,但如果任其自由发展的话,崔维兹故意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害,我这么想。

68一切终于告一段落,紫外辐射灯也已功成身退。

当初在端点星,崔维兹首度踏上远星号的时候,太空艇中就备有许多操作说明与指导手册,根据这些录成胶卷的复杂说明,紫外辐射灯的用途正是消毒杀菌。

不过崔维兹想到,如果乘客来自流行日光浴的世界,这种装置会构成一种诱惑,让人想用它将皮肤晒成时髦的古铜色,而且想必有人会这么做。

不过无论如何使用,这种光线总是具有消毒杀菌的效果。

此时太空艇已进入太空,崔维兹尽量朝梅尔波美尼亚的太阳接近,在不使大家感到难过的前提下,让太空艇在半空翻腾扭转,以确定外壳全部受到紫外线的充分照射。

最后,他们才将弃置在气闸中的两套太空衣救回来,并且做了详细检查,直到连崔维兹都满意为止。

  .如此大费周章,宝绮思终于忍不住说道:只是为了苔藓。

你是不是这么说的,崔维兹?苔藓?我管它们叫苔藓,崔维兹说:是因为它们使我联想到那种植物。

然而,我并不是植物学家。

我所能做的描述,只是它们的绿色鲜艳异常,也许能藉着非常少的光能生存。

为什么是非常少的光能?那些苔藓对紫外线极敏感,不能在阳光直射的场所生长,甚至无法存活。

它们的孢子散布各处,而在阴暗的角落、雕像的裂缝中、建筑物的基部表面,只要是有二氧化碳的地方,它们都能生长繁殖,靠着散射光子携带的能量维生。

宝绮思说:我觉得你认为它们有危险。

很有可能。

假如我们进来的时候,有些孢子附着在我们身上,或者被我们卷进来,它们会发现这里的光线充足,又不含有害的紫外线,此外还有大量水分,以及源源不绝的二氧化碳。

我们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三。

宝绮思说。

对它们而言太丰富了——我们呼出的空气则含有百分之四。

万一孢子在我们鼻孔或皮肤生长呢?万一它们分解破坏我们的食物呢?万一它们制造出致命的毒素呢?即使我们千辛万苦将它们消灭,只要还有少数孢子存活,被我们带到另一颗行星后,它们也足以长满那个世界,再从那里转移到其他世界。

谁知道它们会造成多大灾害?宝绮思摇了摇头。

一种不同形式的生命,不一定就代表有危险,你太轻易杀生了。

这是盖娅说的话。

崔维兹说。

当然是,但我希望你认为我说得有理。

那些苔藓刚好适应这个世界的环境,正因为少量的光线对它们有利,大量的光线却会杀死它们:同理,它们能利用偶尔飘来的几丝二氧化碳,但太多也许就缓箢它们死亡。

所以说,可能除了梅尔波美尼亚之外,它们无法在其他世界生存。

你要我在这件事上赌运气吗?崔维兹追问。

宝绮思耸了耸肩。

好啦,别生气,你的立场我明白。

身为孤立体,你除了那样做,也许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崔维兹正想回嘴,可是菲龙清脆、高亢的声音突然插进来,说的竟是她自己的语言。

崔维兹问裴洛拉特:她在说些什么?裴洛拉特答道:菲龙说的是……然而,菲龙仿佛这才想起她的母语不容易懂,遂改口说:你们在那里有没有看到健比在那里?她的发音咬字十分仔细,宝绮思高兴得露出微笑。

她的银河标准语是不是说得很好?几乎没花什么时间学。

崔维兹低声道:要是由我讲会越讲越糊涂,还是你跟她解释吧,宝绮思,说我们没在那颗行星上发现机器人。

我来解释,裴洛拉特说:来吧,菲龙。

他用一只手臂温柔地搂住那孩子的肩头,到我们的舱房来,我拿另一本书给你看。

书?关于健比的吗?不能算是……舱门便在他们身后关上了。

你可知道,崔维兹一面不耐烦地目送他们的背影,一面说:我们扮演这孩子的保姆,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浪费时间?这样做哪里妨碍到你寻找地球了,崔维兹?完全没有。

反之,扮演保母可以建立沟通管道,减轻她的恐惧,带给她关爱,这些成就难道一点都不值得吗?这又是盖娅说的话。

没错。

宝绮思说:那么让我们谈点实际的。

我们造访了三个古老的外世界,结果一无所获。

崔维兹点了点头。

十分正确。

事实上,我们发现每个世界都相当凶险,对不对?在奥罗拉上有凶猛的野狗;在索拉利上有怪异危险的人类:而在梅尔波美尼亚上,则存在着具有潜在威胁的苔藓。

这显然代表说,一个世界一旦孤立起来,不论上面有没有人类,都会对星际社会构成威胁。

你不能将这点视为通则。

三次全都应验,由不得你不信。

你相信的又是什么呢,宝绮思?我会告诉你,但请敞开胸怀听我说。

如果银河中有数千万个互动的世界,当然这也是实际情形;每一个都由孤立体组成,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那么在每个世界上,人类都居于主宰的地位,能将他们的意志加在非人生命型态上、加在无生命的地理环境上,甚至加诸彼此身上。

所以说,这种银河其实就是个非常原始、笨拙,而且功能不当的盖娅星系,是个联合体的雏型。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的白你想要说什么。

但这不表示当你说完之后,我会同意你说的话。

只要你愿意听就奸,同下同意随你高兴,但是请注意听。

原始盖哑星系是唯一能运作的银河,银河越是远离原始型态、越是接近盖娅星系就越好。

银河帝国是个强势原始盖娅星系的尝试,在它分崩离析后,时局便开始迅速恶化。

后来,又不断有人企图强化原始盖娅星系,基地联邦就是一个例子。

此外骡的帝国也是,第二基地计划中的帝国也是。

但纵使没有这些帝国或联邦,纵使整个银河陷入动乱,那也是连成一气的动乱;每个世界都和其他世界保持互动,即使只是满怀敌意的互动。

这样子的银河,本身还是个联合体,因此不是最坏的情况。

那么,什么才是最坏的情况?你自己知道答案是什么,崔维兹,你已经亲眼目睹。

如果一个住人世界完全解体,居民成了真正的孤立体,又如果它和其他人类世界失去一切互动,它就会朝向——恶性发展。

像癌一样?没错,索拉利不就是现成的例子吗?它和所有的世界对立。

而在那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也都处于对立状态,你全都看到了。

假如人类完全消失,最后一点纪律也会荡然无存,互相对立的情势将变得毫无章法,就像那些野狗;或者只剩下天然的力量,就像那些苔藓。

我想你懂了吧,我们越接近盖娅星系,社会就越美好。

所以,为何要在尚未达到盖娅星系的时候,就半途而废呢?崔维兹默默瞪着宝绮思,好一会儿才说:这的确是个好问题。

可是,你为什么假设药量和药效永远成正比;如果用一点有好处,多量便会更好,全部服下则最好?你自己不也指出,那些苔藓或许只能适应微量的二氧化碳,过多的话就会致死吗?一个身高两公尺的人比一公尺高的人有利,可是同样比三公尺高的人要好。

如果一只老鼠膨胀成像只大象,对它一点益处都没有,那样它根本活下下去;同理,大象缩成老鼠的大小也一样糟糕。

每样东西,大至恒星小至原子,都有一个自然的尺度、自然的复杂度,以及某种最佳的特质,而生物与活生生的社会也必定如此。

我不是说旧银河帝国合乎理想,我当然也看得出基地联邦的缺陷,可是我不会因此就说:由于完全孤立不好,完全统一便是好的。

这两种极端也许同样可怕,而旧式银河帝国不论多么不完美,却可能是我们能力的极限。

宝绮思摇了摇头。

我怀疑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崔维兹。

你是不是想要辩称,既然病毒和人类同样无法令人满意,你就希望锁定某种介于其间的生物——例如黏菌?  ,不,但我或许可以辩称,既然病毒和超人同样无法令人满意,我就希望锁定某种介于其间的生物——例如凡夫俗子。

不过我们根本没有争论的必要,等我找到地球之后,我就能得到解答。

在梅尔波美尼亚,我们发现了其他四十七个外世界的坐标。

你全部会去造访?每个都要去,如果非这样不可。

到每个世界去冒险?是的,如果只有那样才能找到地球。

裴洛拉特早已回来,将菲龙一个人留在他的舱房。

他似乎有话要说,却夹在宝绮思与崔维兹的快速舌战中无法开口。

当双方你来我往的时候,他只好轮流对着两人干瞪眼。

那得花多少时间?宝绮思问。

不论得花多少时间。

崔维兹说:但我们也许在下一站就能找到所需的线索。

或者全都徒劳无功。

那要等全部找完才知道。

此时,裴洛拉特终于逮到机会插一句嘴。

何必找呢,葛兰?我们已经有答案了。

崔维兹原本朝裴洛拉特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挥到一半突然打住,转过头来茫然问道:什么?我说我们已经有答案了。

在梅尔波美尼亚上我就一直想告诉你,我至少试了五次,你却过于专注手头的工作……我们有了什么答案?你到底在说些什么?地球啊,我想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