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星人在月球背面 > 第五章 地球之外有生物吗?

第五章 地球之外有生物吗?

2025-03-30 09:05:16

在银河系180亿个行星系中,假如有百分之一的星系有生命存在的可能,那么概率是1.8亿;在这1.8亿个行星系中,假如有百分之一有生物,那么概率是180多万;在180万中,假如有百分之一有智慧生物,那么概率是1.8万。

如果算上河外星系,概率会高得吓人。

因此,人类是宇宙独苗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

第一节 地球是宇宙的独苗?每当繁星灿烂的夜晚,我们仰首苍穹,一道白练般的银河横亘天际,北极星旁的仙女座星云隐隐向人们诉说着那耳听不见的故事;此时,牛郎织女的神话,嫦娥奔月的传说,北极仙翁的故事,早已在心头环绕,追随屈原《天问》的古韵,我们斗胆问苍天:苍茫浩宇,可有亲朋?宇宙之中除了星辰以外,还有生物吗?有没有像人类这样伟大的智慧生物?宇宙没有回答!是默认,还是不屑一顾?这不能怪伟大的宇宙,只能怪渺小的地球人,因为我们在宇宙回答之前,甚至在我们提出问题之前,在我们的心中早已有了一个确定不移的答案,那就是: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独苗。

地球是宇宙独苗的看法自古就有。

大家不会忘记,中世纪时候的西方,宗教神学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为万能的上帝就居住在地球上。

当然,这不仅是西方的问题,几乎在全世界各民族中都有类似的看法。

中国人就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所以才叫中国。

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歌颂地球,并不是真正歌颂地球的伟大,而是变着法子歌颂人类的伟大,世间万物,唯人为大,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地球是宇宙中心人类是宇宙的独生子的观念早以深深根植于人们的脑海。

如果说以上的观念产生于认识的落后,尚有情可原,但问题是这同人们的认识似乎没有关系。

事实上,直到今天还有相当多的人抱有同样的看法,现代科学在打倒迷信的时候,似乎也无意消除地球中心论观念,相反,许多科学家都在极积寻找证据,来证明地球人类是宇宙独生子的宗教观念。

因此,关键在于人类自高自大的本性。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59因此,单从概率的角度讲,地球人是宇宙间唯一智慧生物的观点是幼稚可笑的。

毫无疑问,宇宙间有数不清的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有类似的混合大气,有类似的引力,有类似的植物,甚至有类似的动物。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米特罗德格斯就曾说过:认为在无边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种谷子的土地上只长出独苗一样可笑。

1997年,美国生物学家在地球上发现一种太古生物,这种生物能在极冷或极热的极端环境下生存,并且它具有细菌和包括动植物及人在内的所有真核生物两种特点,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种生命形式。

此种生物的发现证明,人类对生命所具备的特点了解得相当不够,请不要忘记,这仅仅是在地球的环境之内,在广大的宇宙中间,生命的形式更为复杂,用地球生物观点来品评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1969年,在陨落于澳大利亚的碳质球粒陨石中,发现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不对称氨基酸,显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1996年,美国航天局从一块落在亚利桑纳州来自火星的陨石中发现,这块陨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传说再一次被人们所重视。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天文研究人员就从宇宙光谱中发现,宇宙中存在甲基和氰基等分子。

这些分子的电磁辐射不在光学波段,而在厘米、毫米、亚毫米等波段,所以它们可以不受星际物质的吸收与阻挡的影响,而自由穿行于宇宙之中。

1944年,荷兰科学家范德胡斯特从理论上算出中性氢原子会辐射出21毫米谱线。

1957年美国天文学家汤斯开列出了17种可能被观测到的星际分子谱线的清单,此人由于在天文学上的贡献,获得了196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被列为上个世纪四大天文学发现之一。

在以后的年代里,天文学家从宇宙中观测到的分子有:1963年10月,首次在仙女座观测到羟基分子光谱;1968年,观测到了氨分子、水分子的光谱;1969年,又观测到了星际甲醛的有机分子光谱;1973年,又发现一种宇宙中广泛存在的有机分子光谱…………到1994年止,人类一共从宇宙中找到108种天文有机分子,此外还找到了50种由碳、氧、氢等元素组成的同位素,还有一些地球上没有自然样本的有机分子。

星际有机分子的发现,对研究星际生命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比如说,目前发现的星际分子几乎都是由六种基本元素构成的:氢、氧、碳、氮、硅,这个排列表中的前五种如果加上磷,它们就成了构成地球各种生命的基础资料。

再比如说,甲醛分子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则是生命物质的基本组成形式。

由于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尚未辨识的有机分子,它们很可能会组合成多种生命形式。

其次,这一天文发现还说明,宇宙中到处都充斥着有机分子,它们是构成生命、维持生命的最基本元素。

天文学研究表明,这些星际有机分子不能存在于高温的星球中,它们只能存在于温度较低的行星、暗物质或者宇宙尘埃当中,甚至当恒星爆炸死亡之后,也可生成大量的有机分子。

所以在星系与星际之间、恒星与恒星之间,它们的数量非常庞大。

这些有机分子,它们随尘埃或气体飘泊,极不稳定,漫游在宇宙当中。

宇宙有机分子的发现,再一次证明,地球生命绝不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现象,人类也不应该是宇宙的独生子。

越来越多的发现为我们指示出了一个确定不移的方向:宇宙中确实存在生命,既使是我们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个角落中产生。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证明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办法寻找他们。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60欧洲有两位学者继承了福特的事业,他们是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贝尔吉埃奥尔科夫斯基与哲学家兼新闻记者刘易斯.鲍埃尔,他们在欧洲创办了《平面》杂志,并将福特的口号用作杂志的题辞。

当然了,目前对地球以外生物及文明程度的推测还不可能有什么证据,这是这个推测的致命弱点。

但是,我们同样相信,地球以外生物及文明的证据就存在于广大的宇宙之中,问题是你是否有能力将它拿来。

正像著名物理学家贝尔吉埃所说:我们无法推翻外星人曾来访问以及原始文明无影无踪地消失的假说,也无法推翻往昔文明的知识与技术足可与今天媲美的推论。

我们认为,我们称之为秘传的那些被各种形式遮掩起来的成就,也是实实在在的成就,犹如魔法师的成就一样。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其目的就是在茫茫的宇宙中寻找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并与之对话。

此时,两艘宇宙飞船正以每秒17.2公里的速度向外太空飞去。

1986年,当它们穿过冥王星后,即飞离了太阳系,成为一颗真正的宇宙行星。

假如不出意外的话,它们分别于14.7万年和55.5万年后飞抵太阳系以外的另一个星系。

(解释: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依靠无线电与地球联络。

在太空中,无线电波可以以光速传播。

现在基本已经失去联系了,难以穿越所谓 太阳系皮壳?据俄罗斯《纽带》网2010年8月17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5日宣布,目前旅行者1号探测器距离太阳已有100个天文单位(约合150亿公里)。

也就是说,该探测器已飞抵太阳系的最外层区域。

先驱者10,是1972年3月2日发射的,1973年12月3日接近木星,1983年6月13日越过海王星轨道,1986年10月通过冥王星轨道,现在逐渐远离太阳系了,目标是毕宿五(距地68光年),2003年,10号音讯全无,NASA放弃追踪了。

先驱者11,1973年4月6日发射,1974年12月4日最接近木星,1979年9月1日接近土星,今年2月23日飞越海王星轨道,正逐渐远离太阳系。

由于能源不足问题,NASA也停止了数据传送。

B.F.)旅行者号带有录制着我们地球人特征、地球风貌及美国前总统卡特向外星文明致意信息的铜制镀金唱片。

这位美国总统在致文中这样写到:我们向宇宙传送这一信息。

10亿年后,当我们的文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地球的面貌大为改观时,这一信息可能依然存在。

在银河系2000亿颗恒星中,一些(也许有许多)恒星的行星上有人居住,并存在着遥远的宇宙文明。

如果一个这样的文明截获了‘旅行者号’,并能理解它所携带的录制内容,就请接受我们如下的致文……很明显,旅行者号是为了寻找地外文明而发射的,换句话说,美国人是以地外文明存在的假设为前提条件的。

1994年,当苏梅克--列维慧星撞击木星时,科学家发现,当撞击发生时,有大量水蒸汽出现,这说明,这颗慧星上带有大量的固体水。

有水就有生命。

苏梅克--列维慧星在宇宙中是颗很平常的慧星,它们在宇宙中穿行,产生生命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实际上,问题还不单单在这里,生命的存在究竟需要怎样的自然环境?难道必须拥有与地球相似的自然条件吗?地球的生物观普遍适合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吗?事实证明,生命只能在类似地球的行星上存在和发展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地球上一共有200多万种生物,在我们已知的120万种中,有9000多种并不需要一般的自然环境。

因此,对生命的顽强性、多样性我们知道的还很少。

地球生物观认为,阳光、水分、氧气是生命的三要素。

然而,人们却在几千米深的海底及北极冰层下发现了不需要阳光的生物;也发现了不需要氧气的细菌,它们叫厌氧细菌。

生命真是不可思议,它顽强到远远超出人的想象之外,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发现了许多在完全意想不到环境下存在的生命,比如,在放射性极强的核物质周围也同样有生命存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地外文明是存在的,他们很可能比我们的进化早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今天,我们不但能够登上月球,而且还能探测整个太阳系,那么,一个比我们发达不知多少倍的文明,他们也完全有可能跨越星系来考察,在与我们的先民接触当中,留下一些遗迹,传授一些知识,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这一思想下,产生了远古接触论。

远古接触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福特.恰尔兹.侯,他一生孜孜不倦地搜集能够推翻流行理论的资料和信息,提出让科学从科学家的垄断下解放出来的口号。

他的基本思想是:宇宙间存在巨大的生物,对于这些生物来说,我们世界的大小只介于饲养箱与实验室之间。

他甚至说:我推测,我们是某些生物的私有财产。

我觉得地球本来不属于任何人,但后来它被勘察,沦为了殖民地。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61第二节 茫茫宇宙觅知音某一天,一批来自太空以外的生物,突然驾驶着奇形怪状的宇宙飞船,出现在地球大气层之内。

惊惶失措的地球人用所谓先进的武器向来犯者进攻,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而战。

只见一颗颗导弹拖着长长的浓烟,像一把把利剑剌向来犯者;一架架战机义无返顾地冲向侵略者。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由于科学技术的悬殊,使地球人的反抗终究化为泡影。

高贵的地球人,不得不向长着无数根触角、像章鱼一样的宇宙生物,低下那高贵的头颅。

地球被奴役了,地球人一律变成了奴隶,在章鱼般生物的统治下,一批批悲惨地死去。

这是经常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情景。

奇怪的是,这种情绪几乎统治了人们的思想,好像宇宙以外的生物,不论他们的文明程度如何,都像地球人一样贪婪、残暴;好像宇宙间根本不可能出现平等的交往。

实际上,科幻小说反映的只是一种情绪,是地球人对自己认识的一种情绪。

我们对宇宙生物的一切推测,都是从自我认识开始的,因为我们人类正像小说中的地外生物一样,贪婪、残暴、自私,因此我们才把这种认识强加给幻想中的地外生物。

说穿了,这正是我们对自己本身失去信心的表现,也是对人类文明所走过历程的反思。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世界科幻的发展正在向我们昭示一个真理,那就是,人类对自己越来越怀疑,越来越恐惧,我们正在担心有一天,人类会被科学的发展引向死亡地带。

这绝不是恶意中伤科学,也绝不是笑谈。

如果不信,我们来回忆一下。

幻想是人类愿望的表现,也是对生活前途的展望。

在古代时期,人类的幻想都是美好的,充满了浪漫,表现了人类对未来的信心,它们的格调基本上是明快的。

想一想嫦娥奔月的神话,想一想精卫填海的传说,再想一想盘古开天的壮举,多么浪漫,多么雄壮,根本没有一点点灰暗的色彩,读了使人振奋。

再读一读凡尔纳的作品吧!它向我们揭示了怎样一个奇妙的科学世界,人类真是含着笑容在展望自己的未来。

然而,从上个世纪以来,科幻的格调变了,它变得那么灰暗、那么沉重、那么可怕。

读科幻作品,不再是一种享受,简直就是心灵的考验,你必须有钢丝一样的神经系统,必须有久经沙场般的意志,还要有一次能吃下七只苍蝇的本事。

《星球大战》让你心跳加速到每分钟120次;《异形》和《苍蝇》让你三天吃不下饭;《撒旦回归》让你真后悔来到这个世界,等等。

从这类科幻作品中你读到了什么?是恐惧,是失望,是悲哀。

浪漫没有了,雄壮没有了,自信心也没有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真是对地球以外生物的恐惧?不!绝不是。

它是对我们人类自己的恐惧,是对科学发展的恐惧。

科学正在把我们变成青面獠牙的怪物。

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的话,每一次照镜子时都发现,我们一次比一次变得更加丑恶。

用人类的本性来推知宇宙生物的本性是错误的,人类文明走上一条坎坷的道路,这是由人类无限贪婪造成的,是由一种畸形的价值观造成的。

事实上,在人类无法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时,也许我们只能把拯救人类的希望,寄托在地球以外一种更加理性的文明身上。

这大约也是我们寻找地外文明的潜动力吧!事实上,我们根本用不着把地外生物想象得多么可怕,如果他们果真存在,如果他们能够跨越遥远的星系来到地球,那么他们的出现绝对不是掠夺者,他们不会对地球构成什么威胁,我们相信,文明一旦达到了星系航行的程度,这样的文明应该是道德的。

如果他们真的需要资源,那也不会来掠夺地球,因为构成地球的物质几乎是宇宙中最为普遍的物质。

想一想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简直就像一颗沙粒,我们的这种担心,实际上是高抬了自己。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62实际上,连这些讨论都是多余的,因为我们至今不知道宇宙中除了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生物存在。

目前,最重要的是找到他们。

他们在哪里呢?不论普通人是否承认有地球以外的文明存在,反正科学家是承认的,虽然目前承认的人数还不多,但毕竟代表了一种趋向。

他们不但承认,而且正在积极地寻找。

1960年,美国国家无线电天文观测站的天文学家弗兰克.D.德雷克,用25米抛物无线电天线展开了首次搜寻外星文明的活动,本活动被称为SETL。

参加这一项目的科研人员认为 ,人们可能能够接收到两种来自外星人的无线电讯号:一种是通讯漏泄,这一点很容易理解。

比如,地球上的无线电波就时时在向宇宙扩散;另一种是外星人有意发来的无线电讯号。

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收到来自宇宙空间有意义的电波,但这并不能否认宇宙中就不存在类人的高级生物。

1974年,安装在波多黎哥岛上的世界著名的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向浩瀚的银河系中发射了含义深刻、功率强大的密码式无线电信号,密码中蕴含着有关地球及其人类的极其重要的信息。

当然,人们也不是将这组无线电讯号漫无边际地发往整个宇宙,而是将信号对准武仙座中的M13球状星团发射。

据计算,这个星团中约有30万颗恒星,每一颗恒星的年龄都是太阳年龄的两三倍。

天文学家认为,一定会找到比我们年长的宇宙智慧生物。

但是,我们根本不必为科学家的乐观估计感到高兴,因为M13星球团距离地球有2.4万个光年,即使我们发出的电波能够达到光速,即使M13星团上果真有比我们文明高出许多的智慧生物,在他们接到我们的信息,再将读后感连同一句问候语发回来的时候,那也是5万多年以后的事了。

那时,地球人类还是否存在,都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我们最好指望在5万或10万年前,那些已经很发达的智慧生物,像今天我们这样好奇,将他们的信息对着太阳系发送过来。

现在的问题是,地球以外其他智慧生物建立的文明特点是什么?大家知道,我们这一代文明号称物质文明,所有科学技术都是建立在物理学基础之上的。

那么,其他文明是否也像我们一样,来构建自己的文明体系呢?比如说,目前我们知道,无线电波是信息的良好载体,其他文明是否也用无线电来传导信息呢?如果他们不用无线电来传导信息,那么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又有什么意义呢?第三节 6000年以前的星空如果以上关于宇宙智能生物的推测是正确的话,那么他们完全有可能在人类的初期降临地球,因为6000年以前的宇宙空间比现在要小,这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给我们的启示,虽然程度微细,但已经足够使我们的立论成立。

神来自天外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没曾想竟然获得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这样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我们有必要首先追溯一下人类对宇宙起源的认识过程。

在人类文明朦胧的神话时期,原始人将宇宙的起源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蛋,这个蛋里到处都是水,浩浩渺渺,昏昏暗暗,没有任何生物,没有任何动静。

突然在一天,这个巨大的蛋裂开了,蛋中间一部分较轻的物质变成了天空,而一些较重的物质则变成了大地。

这就是世界创世神话的共有内容,许多民族的神话里相伴随着还有自己的始祖神的出现,它几乎遍及地球的各个角落,曾在不同肤色的原始人嘴边流淌。

它虽然很粗糙,却给人一种雄浑的美,每每读之,一股古朴的劲风就会扑面而来,同时,它给人思想自由飞驰的空间是那样广大。

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对宇宙有了更新的了解,新的宇宙观产生了。

古代人将大地想象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平板,上面有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也有勤劳的人类,而大地以外的天空宇宙则是一口倒扣的大锅,它半圆形的弧线上面镶嵌着日月星辰。

当时人们的脑袋里没有过多的条条框框,根本用不着去想大地边缘以外是什么,因为在人们的脑海里,大地是无限的,边缘太遥远了,只有像孙悟空那样的神仙才能去大地的尽头,并在那里痛痛快快尿一泡,普通人就不必劳这个神了。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63然而,从中世纪开始,哥白尼、伽里略等人的研究彻底毁灭了古人率意的想象,地球从一块平板变成了一个圆球,它孤零零地悬浮在宇宙之中。

接着,哥伦布率领他的船队开始向西航行,航行的过程虽然有些粗暴,却终于发现了一个秘密,他的船队永远沿着一条圆周线在前进,从哪里出发,最终还会回到哪里。

于是,全世界的人噢了一声,把一直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因为他们再也用不着担心摸黑一直往前走,会从大地的边缘掉下去,反正地球是个圆的,走来走去还会走到家门口。

当哥白尼确定了太阳中心论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宇宙起源问题才真正提了出来。

伟大的哲学家康德,以他超乎常人的想象力,第一次提出了宇宙起源星云的假说。

在康德的脑海里,时时浮现这样一幅画面:太古之时,宇宙中没有任何星星,灰蒙蒙的一片,整个画面上充满了一团雾状的东西,它们是一些细小的尘埃颗粒,互相在碰撞,又互相在吸引,就在这碰撞与吸引当中,大的雾团分成了许多小的雾团,小雾团中的颗粒又相互凝聚成一个个圆圆的物体,于是星系开始生成,宇宙终于诞生了。

应该说,康德在做这番假设的时候,并没有掌握过多的证据,当时的天文学还很落后,根本帮不了康德什么忙。

但康德毕竟是康德,无拘无束的思维使他最终成了伟人,看来,有时候勇气比知识更重要。

康德的星云假设统治了学术界很长一个时期,直到本世纪初,新的宇宙起源理论才在康德的基础上形成了,那就是40年代出现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关于这一理论的内容,我们在以前已经作了介绍,这里就不多言了。

要说明一点的是,在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框架之下,有两个区域是我们人类目前物理定律、法则触及不到的:一个是宇宙大爆炸的初期,即在爆炸后的0.1秒内,由于产生了无法想象的高温和高速环境,我们根本不知道在如此环境下物质做何种运动。

这样一来,我们也根本无法解释宇宙初期的那个起点;另一个是,当宇宙停止膨胀并开始收缩以后,所有的星系都开始溶解,宇宙物质向最初的起点收缩,最后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任何物质一旦落入黑洞中就永远别想再逃出来,所以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它的内在情形,一切定律、法则统统失效了。

也就是说,目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不能解释宇宙的初始和结束。

为了自然地引出我们的问题,大家有必要回忆一下作为大爆炸理论直接证据的红移现象。

因为哈勃发现,在光谱上,正在远离我们的星球呈现红光而不是蓝光,哈勃定律表明,星系离地球而去的速度正比于它们同地球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离的越远,速度也就越快。

我们的问题是:如果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宇宙过去的空间就要比现在小得多,相对地球而言,过去天体间的距离比现在天体间的距离要小一些,究竟小多少呢?这取决于星球远离的速度。

大家知道,星球在宇宙中间运行的速度一般大得惊人,每秒几百公里的速度是很常见的,每秒运动上千公里的星球比比皆是,比如,室女座星云的红移速度就达每秒1000公里,类星体的速度更是大得惊人,几乎与光速相当。

好啦!假如我们设定所有河外星系都以每秒一万公里的速度远离我们,这个速度正好是光速的1/30,也就是3000个地球年,这些星系远离我们100光年(光速每秒30万公里,光速一年运行的距离称为光年),换句话说,3000年前这些星系比目前距离我们近了100光年,而在6000年前,这些星系离我们近了200个光年。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64200个光年对距离我们几十万甚至上亿光年的星系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距离我们十几万光年的星系来说却意义非凡。

离地球最近的河外星系是大小麦伦星系,距离我们大约有16万光年,现在肉眼可以观测到。

但想一想,6000年以前这个星系离我们要近200个光年,那时肉眼观测起来肯定与现在不同。

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星系内,银河系是一个拥有约2000亿颗恒星的棒旋星系。

我们的太阳就位居银河外围的第三旋臂――猎户旋臂的边缘上。

虽然天文学家说银河系并没有红移现象,但由于我们处在旋臂的边缘,按照普通的理解,在银河系旋转的惯性力之下,太阳系绝不会越来越靠近银河中心,而是会越来越远离银河中心,我们正被银河系甩出去。

所以,即使银河系内没有红移现象,我们也正在远离银河系中的其他星系。

反过来说,6000年以前我们离太阳系其他恒星要近许多。

比如说,目前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在半人马座,叫南门二C星(又叫比邻星),距离太阳仅有4.22光年。

这个推论如果正确的话,那么6000年以前的星空该是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看来很昏暗的星星,那时正放射着夺目的光华,而那些现在很明亮的星辰,那时恐怕就有碗口大小,星光剌目,不能直视。

如此推来,既使没有月亮,大地也会撒下一片银色的星光,而在满月之时,几乎如同白昼,谈恋爱的古人手拉着手,沐浴在一片圣洁的星光之中,情意是那样绵长。

我们之所以把时间设定在6000年以前,是因为那时人类文字的历史刚刚开始,有文字就会有记载,而这种记载恰是我们今天的证据。

远古时期,星系之间的距离相对小一些,这个结论很重要,这为那些宇宙的高级智慧生物往来于各个星球创造了条件,他们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就可以在星系之间穿行。

同时,由于星空密集,宇宙间的万有引力也比现在大许多,宇宙间的高级智慧生物也许掌握了利用引力的某项技术,以引力为动力,跨越时空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第四节 卓尔金星我们地球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很大,它由八颗行星构成,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如果按星系生成的理论,九大行星出生有先有后,最先出生当是水星,然后依次类推。

水星离太阳很近,虽然名叫水星,其实没有一滴水,这里终年都是摄氏几百度的高温,即使曾经有水,也早已蒸发干净了,似乎不可能有生命。

土星以外的行星,又由于离太阳太远,终年冰层覆盖,气温也在零下几百度,也似乎不太可能存在生命。

因此,太阳系里除地球以外,如果曾经存在过生命,会是哪一颗星呢?在研究玛雅人留下的历法时,人们发现,玛雅人的历法中有三种不同的纪年法,即金星年、地球年、卓尔金年,它们分别是:金星年225天,地球年365天,卓尔金年260天。

现在我们知道,玛雅人的金星年、地球年都计算得相当精确,达到了很高的天文学成就,而这两颗天体在太阳系里都能找到。

但什么是卓尔金年呢?这让许多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有人解释说,卓尔金年是玛雅人的宗教纪年法,每年13个月,每月20天,这样刚好是260天。

持此观点的人进一步解释说,这个260天日历是用来占卜吉凶的。

但是,这种解释没有一点证据,为什么玛雅人要用260天来表示宗教情绪呢?13个月的划分也明显与地球天文学的发展历程不相符,而且,现在玛雅人的神话传说中也没有260天或13个月的任何证据。

也有的人认为,卓尔金年与其他两种历法是相同的,都是用来计算星辰运行的周期的,地球年是计算地球运行周期的,金星年是计算金星运行周期的,而卓尔金年则是计算卓尔金星的运行周期。

然而,奇怪的是,太阳系里根本找不到260天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行星,我们熟知的九大行星里也根本没有卓尔金星。

按照天文学的计算,如果真有一颗周期为260天的行星,它的轨道应该在现在的金星和地球之间。

假如卓尔金星是存在的话,它是在什么时间存在的?《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65现代天文学发现,金星与地球之间,虽然没有任何星体,但是存在一条陨石带,它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陨石构成,闯入地球大气层的陨石,绝大多数都来自这条陨石带。

这一发现启发了天文学家,他们由此推测,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系里确实存在一颗周期为260天的行星,其位置正好处于金星与地球之间,有人称它为卓尔金星,也有人直接把它称为玛雅星。

后来,这颗行星不知为什么,突然发生了大爆炸,其爆炸后的残骸形成了现在的陨石带。

人们这样来假设这一天文事故:卓尔金星曾经是一个自然条件十分良好的星球,河流中流动着液体水,高山与平原上到处都是植物和动物。

这方水土养育了聪明的人种,他们就是玛雅人。

在卓尔金星爆炸之前,玛雅人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文明,甚至超出了地球现有的文明程度,他们已经可以进行长距离的星际旅行。

也许是因为自然的原因,也许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卓尔金星爆炸了。

但是在爆炸的前夕,玛雅人开始疏散到其他星球,有一部分玛雅人来到了地球。

但是,地球与卓尔金星的自然条件毕竟不同,对玛雅人是有相当危害的,尽管他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可是,地球环境中的各种病毒及新的重力条件,最终还是将灾难降临到他们身上,玛雅人开始退化,最后竟然无法继承自己的文明。

由于玛雅文明消失的相当突然,解读玛雅文化的钥匙又被西班牙人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因而,卓尔金星也就成了千古不破之谜,太阳系里是否曾经存在过卓尔金星?玛雅人为什么要发明260天纪年法?13个月的划分法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了。

然而,80年代的考古学似乎又勾起了人们无限的暇思,因为人们在玛雅人生活过的地方,出土了一种新的人种化石,根据化石复原,研究者发现一个明显的差别在鼻梁。

我们人类的鼻梁无一例外都是凹进去的,可是这种人的鼻梁却是隆起的,即从前额到鼻尖形成一条直线。

古生物学家将这种人划归为已灭绝的古猿类。

但也有些人根本不同意,提出许多证据,证明这种生物与古猿在生活年代上相去甚远,而且他们是人不是猿。

孰是孰非,至今没有定论,看来这场官司还要打下去。

这种隆鼻人使我们想起了古代埃及壁画中的神人们,他们也是隆鼻人。

从地理上讲,埃及与美洲东隔太平洋,西隔大西洋,在遥远的古代,双方不可能有任何的往来,那么两处隆鼻人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埃及人在描述他们心中神的时候,为什么会传到大洋彼岸去呢?这似乎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古埃及人与玛雅人他们见到同一种隆鼻人,也就是说,当时地球上确实存在这一人种,但他们与玛雅人及卓尔金年的关系尚不清楚。

中国四川地区发现的三星堆文化中,出土了一些巨大的青铜面具,这些三星堆人高鼻阔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脖子细长,怎么看也不像中国人,甚至不像西方人。

出土的动物像也很奇怪,两眼向前突出,死盯着每一个见到它的人,似乎目光中还有一丝的嘲讽。

对于这些发现,我们不知所以然,搞不清楚5000多年前三星堆人为何要塑造这些历史上没有的人和动物。

不管怎么说,卓尔金星不见了,只留下了一条埙石带。

世界神话中说神毁灭了人类好几次,不见得都发生在地球上。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