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吧!只听咔嗒一声,莱文将软钢缆连接到探险者的电动绞盘上,轻轻一触打开了它。
钢缆在阳光下缓缓绕动。
他们已搬到悬崖脚下的一片宽阔平坦的绿草地上。
正午的太阳高悬在头顶,照在小岛上部的千岩万壁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下方,山谷在正午的热浪炙烤下闪闪发亮。
不远处有一小群棱齿龙。
埃迪和孩子们在摆开铝制支杆组件时每发出一次金属敲击声,这些貌似瞪羚的绿色动物便要从草丛中伸出头来张望。
这套组件在加利福尼亚时曾令人费尽心机,现在却像一堆横七竖八的细杆子——像一套超大型游戏棒似的,摊在地上的草丛中。
我们就要看到结果了。
莱文说着搓了搓手。
电动机转起来,铝制支杆开始移动,慢慢被提到空中。
初露出来的结构显得蛛网一般脆弱,然而索恩明白横拉杆将为它增添惊人的强度。
随着支杆慢慢展开,结构上伸到十英尺,接着到十五英尺,便停止了。
顶部的小房子现在正好在附近树丛的最低枝叶的下方,几乎给避了个严严实实,然而座架本身却在阳光的照射下明光闪亮。
是这个样子吗?阿比问。
就是这个样子,没错。
索恩绕着它走了一圈,将锁定销钉一一装上,使座架竖直。
不过它实在太亮了,莱文说,我们应该把它做成暗黑色。
索恩说道:埃迪,我们需要把它藏起来。
要喷漆吗,道克?我想我带了点黑色油漆。
莱文摇摇头:不,那样又会有气味。
用这些棕榈叶行吗?行啊,完全可以。
埃迪走到附近的一片棕榈树旁,用他的砍刀砍起棕榈叶来。
凯利抬头瞪着铝制支杆,太棒了。
她说,可这是什么呢?这是高架隐蔽所,莱文说道,来吧。
他说着便开始往架子上爬。
顶部的结构是一座小房子,其屋面用间距四英尺的一根根铝棒支撑。
房子的地面也是用铅棒制成,铺排得密集些,间距约为六英寸。
他们的脚有滑落进空档的危险,所以莱文把埃迪·卡尔用绳索吊上来的第一捆棕榈铺在下面,先将地面铺垫严实,然后把剩下的棕桐叶绑扎在房子外面。
将它遮盖住。
阿比和凯利凝望着远处的动物。
从所处的有利位置,他们能将整个峡谷尽收眼底。
远远地有一群虚幻龙,在河那边游荡。
北面有一帮三角龙正在吃草。
近水边,一些头上竖着高高顶冠、长着鸭嘴的恐龙正靠上前来喝水,那些鸭嘴恐龙发出的一种低低的、吹喇叭似的呜叫飘过峡谷传来,声音低沉,阴森怪异。
少顷,从峡谷那一边的森林中传来一声回答的鸣叫。
那是什么?凯利说道。
棘突龙。
莱文说,它通过顶冠发出喇叭呜声。
低频声音传得很远。
南面有一群暗绿色的动物,长着向前凸出的大而弯曲的前额和一道小而多节的角。
它们的模样有几分像野牛。
你把那些叫做什么呢?凯利问道。
问得好。
莱文说,它们非常像是怀俄明肿头龙。
不过很难确定,因为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动物的完整骨骆。
它们的前额骨很厚,所以说我们曾经找到过许多圆顶的头盖骨碎片。
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完整的动物。
那么这些头呢?是用来干什么的?阿比问道。
没人知道。
莱文说,大家都认为它们是用来顶撞的,用于种群内部雄性之间的争斗。
争夺雌性,诸如此类吧。
马尔科姆爬进隐蔽所,对,是用来顶撞的,他没好气地说,正如你们现在所看到的。
好吧。
莱文说,它们现在并没有在顶撞头部。
也许它们的繁殖季节已经结束了。
也许它们根本就不顶撞头部。
马尔科姆凝望着那群绿色的动物说道,它们给我的感觉似乎是相当平和的。
是啊,莱文说,不过这当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非洲野牛在大部分时间里也显得很平和,事实上,它们通常是一动不动地呆立着。
尽管如此,这种动物还是凶猛难料,十分危险。
我们得假设这种圆顶的存在有着某种理由,即使现在还看不出。
莱文转向孩子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造这个隐蔽所。
我们要对动物进行二十四小时昼夜不停的观察。
他说道,我们要在尽可能的限度内,完整记录它们的活动。
为什么?阿比问。
因为,马尔科姆说,这座小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来研究我们星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秘密:物种灭绝。
你们知道吧,马尔科姆说,遗传技术公司在关闭设施时做得很匆忙,于是留下了一些动物。
那是五六年前的事了。
恐龙成熟很快,大部分种类在四到五年之间达到成年。
到目前为止,在实验室中孕育出来的第一代遗传技术公司恐龙已经发育成熟。
并开始繁殖下一代,而且完全是在野生环境中进行。
现在这座岛上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大约有十几种不同的恐龙正在以群居的形式生活着,这可是六千五百万年来的头一次啊。
阿比说:那为什么说是一次机会呢?马尔科姆指着平地那边:喏,想想看吧。
物种灭绝是一种难度非常大的研究课题。
有十几种相持不下的理论。
化石记录并不完备,而你又无法进行实验。
伽利略可以爬上比萨斜塔去扔几个球来试验他的重力理论。
实际上他从来做过,但他能够这样做。
牛顿用棱镜试验他的有关光的理论。
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日、月食来试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试验贯穿科学工作的全过程。
但你怎么能试验物种灭绝理论呢?你办不到。
阿比说:可是这儿……不错,马尔科姆说,我们在这儿看到的是一个已灭绝动物的种群,它们被人为地引进一个封闭的环境,以便整体从头再进化。
这件事史无前例。
我们已知道这些动物曾经灭绝过。
但没人知道为什么。
所以你们期待着有所发现?就在几天之内?对,马尔科姆说,是这么回事。
怎么发现?你们不会指望它们再次灭绝吧?你是说,就在我们眼前?马尔科姆哈哈大笑起来,不,不。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关键在于这是我们头一回不只是在研究骨头。
我们在目睹活生生的动物,观察它们的习性。
我有一套理论,我想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
也会看到关于那套理论的证据。
什么证据?凯利问。
什么理论?阿比说道。
马尔科姆朝他俩微笑着说:等着瞧。
《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作者:[美] 迈克尔·克莱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