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帝师传奇全集 > 第一章 红香翠盖京华(上)

第一章 红香翠盖京华(上)

2025-03-30 09:57:05

碧潮自卷来天地,浮云无谓变古今。

何叹斜阳风情晚,月聆花都正好音。

这是君清遥《六道酒令-二道令》中最著名的两句。

北洛赫赫君家第四代家主的君清遥久在沙场、大略雄才,乃是君家唯一一位以武功军事独步朝堂的家主。

然而资兼文武,最善歌咏诗赋,酒酣怀畅之际必有佳作,六道酒令正是君清遥最擅长、传世作品也最多的一种文词样式——六道酒令以雄浑、清健、激畅、雍和、妩媚、轻逸为词曲六道,不限词曲本身的题材内容,只要求配词、作曲遵守每一道各自的风格情调规则,形式最是灵动活泼,深受文人雅士喜爱;《承京落华辞》和《京都歌赋合集》收录历代诗赋曲词,六道酒令属类的作品占了十分有三。

君清遥以武人的不拘,或写边关冷月沙场浴血,或写皇都烟柳盛世太平,便是富贵逍遥的依红偎翠,也带着三分长剑甲衣来去天地的潇洒。

这一篇书写北洛承安嘉景的二道令本当以清健为令韵,笔锋所向却是气势开阔吞吐六合,然而结句风情陡转,带人直入一片月下承京花好人欢的柔媚雅丽,巍巍皇都更显气象万千使人心想往之。

这日正是三月三日,胤轩二十年的第一个花朝节。

西云大陆习俗四时四季各有花朝,春梨雪,夏绯樱,秋金萼,冬素兰,当花朝对月祈愿,其誓必能应验。

加上春花朝正是播耕时节,长苗抽芽的时节,因此每年这第一个花朝意义的重大、庆贺仪式的隆重丰富以及人们的欢悦程度堪比新年。

但是,这一个花朝节却又比寻常不同——这是赫赫声威的冥王、北洛唯一的靖宁亲王、胤轩帝的九皇子风司冥成年大婚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依着风氏皇族的规矩和北洛习俗,皇子新婚的一个月为国庆,不但大赦天下,更有数重减赋减征以及政事开禁,百姓多是趁此喜庆时机开市通商、迁居会友、问安行礼,以求同沐天恩。

风司冥的生辰在二月二日,一月国庆之后紧接着便是春花朝。

这一年开春至今雨水丰调,农情欣喜,加上大赦、减赋、节日喜庆不断,举国上下无不人心愉悦,隐隐便是一派昌盛升平的盛世景象。

当这花朝正日,承安京早是沉浸在一片烟柳烂漫,鲜花着锦的繁华节庆气象之中。

胤轩帝旨意再开京城十日夜禁,***通明的夜市到处人头攒动,欢声笑语洋溢沸腾,便是天边那道新眉一般的弯月也染上了人间欢乐气氛,朗朗光辉更衬得长空如洗。

风司冥静静坐在六合居上,暗色长袍上用银线刺着无数精致的卷云纹,随着手上拈转着杯子的动作微微舒展起伏,摇曳成光影流连的一片。

沉静的面容,庄严的气度,笔直挺拔的身影映着窗外一片***辉煌的京都夜景,仿佛一副静默画卷,却与六合居楼内楼外那份热闹喧嚣全不相干。

望着那张全然褪去稚气的柔和、渐渐抽显出成年男子刚毅、坚强线条,却依然不显露任何心思情绪的俊美面孔,秋原镜叶微微低垂下眉眼,在心底暗暗叹一口气。

自己真是提出了一个一生之中最糟糕的提议:让冥王在花朝节与众同欢,这一年多来靖王府、宁平轩众人为塑造冷静但不冷漠的靖宁亲王形象付出的努力几乎已经彻底付之东流。

文若暄的局促,苏逸的紧张,狄成化的忐忑,裴征的不安,加上冥王的沉默、自己的尴尬……与这满街满楼满目满耳的欢欣热闹恰是对比鲜明。

六合居上日日宾客满座,何况这花朝佳节,风司冥一行自然坐的是旁人决计不敢坐上的君离尘的专座。

想起当初陪同两位亲王在此大谈大啖的景象秋原镜叶心中兀自唏嘘:风司冥刻意显露的张扬随性固然让自己肉跳心惊,但此刻桌上的过分安静同样使人如坐针毡。

而耳朵里不断传来的邻座的对话,更令秋原镜叶心中叫苦不迭。

……怎么,应兄不肯接我的酒令?赵兄珠玉,小弟我不敢……定是我起的句子太差,应状元嫌弃了……哪里哪里!‘襟怀潇洒满腔春’,小弟实在不知道该续上什么好,只好强自转上一转……一川风絮岂待我,明朝坐看柳荫深。

果然不愧是柳太傅亲点的文试第一,状元果然就是状元!哈哈,哈哈,赵兄过奖,过奖了……喝酒,喝酒!——偷偷看风司冥一如常日的沉静脸色,秋原镜叶又是深深叹一口气:虽然一月之前的大婚自己与他已经真正成为名义上的至亲,可是对于这个已经跟随了整整一年的主子自己还是摸不透他的性情。

一川风絮岂待我,明朝坐看柳荫深,当着靖亲王和自己的面还敢如此炫耀与柳青梵的亲密,简直就是刻意而为的挑衅了。

谁都知道胤轩十八年大比的文试状元、现任的吏部侍丞应未东与他父亲内阁执事应向奕是七皇子风司磊的左膀右臂,谁也都知道七皇子风司磊和九皇子风司冥是此刻胤轩帝最倚重的两位皇子。

偏偏当朝唯一的太子太傅柳青梵自接任督点三司大司正之后,对二人在朝中一切言行保持完全的冷眼观望的态度,不仅让瞩目于其的朝野上下难测心意,更让原本就并不亲近的天家兄弟暗斗日益变化为明争。

而包括了皇子以及一众幕僚的双方全力争夺的焦点重点,便是柳太傅的青睐。

柳青梵是九皇子的太傅,也是朝中唯一的太子太傅,与风司冥自幼同居于秋肃殿,为其加簮、执行迁居之礼,更打破传统为九皇子风司冥执行了本当由胤轩帝为其执行的冠礼——心思所向,原本无可争议。

然而自胤轩十八年柳青梵回朝并接任大司正以来,就从未主动在人前表露过一丝一毫偏倾之意,无论皇子之间如何争夺都是冷眼旁观不动声色,朝局时事提调迁谪也全不管各人私心。

判断殿生、考察新进、结交文士,种种言行看似不带半分倾向,却有机灵的朝臣士子猜出了皇帝与太傅随时居中制衡的意思。

一时朝野人心大动,为着胤轩帝至今空置的太子宝座,俨然分成了两派对峙。

看到原本正与赵达一唱一和喝酒对诗正欢的应未东突然站起身拎着酒壶向自己这边过来,半醉的眼神中全是挑衅,秋原镜叶微微皱一皱眉,看一眼风司冥表情,随即站起身来。

果然是你,未东方才一直没有看清,真是失礼了,秋原……学长。

听到应未东这个称呼,再看到端到自己面前的酒杯,秋原镜叶不由暗暗松一口气。

朝廷之中同届得中为官的殿生为同年,不同届但是同一位主考的门生,彼此之间则按着登第先后互称同学。

胤轩十五年大比虽然由林间非一人主持,但胤轩二十年大比他与柳青梵同为主考,应未东称一声学长倒是定下了此刻二人身份——无论是否同门,文士之间的论战之风在北洛极为盛行,六合居更是最常论战之地。

扫一眼突然安静下来的二楼,秋原镜叶微微一笑,随手接过酒杯,也不顾身边苏逸紧张的一声抽气,端起杯子便一饮而尽。

应殿生有何指教?未东愚钝,对秋原学长岂敢言指教?只为方才与赵达饮酒对诗,一支五道令突然接续不下,只得强行转了词调,心中十分不畅……曲词不过微末小道,秋原竟不知应殿生如此上心。

眉头微扬,秋原镜叶淡淡说道。

应未东也是一笑,像是毫不在意地望了望桌上风司冥的方向:文词虽是小道,然而娱心娱情亦是修身养气,未东素来不敢看轻了。

今日花朝佳节,与良朋小聚为欢,酒令不行当为人生大憾……然而学长既在,必当能消除此憾。

未东久慕柳太傅洪雅,歌诗卓绝,想秋原学长定不会推辞后学晚辈这个小小请求。

如果不是时机不对,文若暄定要当场笑出声来。

应未东虽也是大名广播的一届状元、北洛朝廷难得的青年俊才,但这个青年和年仅十九岁的秋原镜叶相比起来无论如何都过于成熟。

与应未东、赵达同届殿生的他自然知道在这个排序只论拜师入门先后的文坛官场,各人口中的兄弟通常不代表实际年龄;只是看着年过而立的应未东口称后学晚辈,与秋原镜叶共事一年有余的文若暄还是忍不住心中好笑。

但据自己所知,秋原在柳青梵门下素来只议论史实人物、讨论朝廷政事,诗文辞赋之类从不刻意研习。

此刻当着六合居上无数士子名流,应未东以此为题,既不能推拒又不许失败,更要赢得漂亮。

心思转动,文若暄眼中顿时闪过两分忧色。

习惯性地回头去看风司冥,却见他神情沉静淡漠依旧,似乎全然不见眼前有人咄咄相逼。

秋原镜叶将手上酒杯轻轻搁回桌上,目光注视应未东,下巴微微扬起,五道令?应殿生所起?既然以酒令为名,六道酒令自然有唱和对答的规则。

酒令若全部由一人填写完成则不必说,若是两人以上联句而成,结句必须由起句者终篇,不然不能完令。

方才应未东的结句秋原镜叶听得清清楚楚,何人起句不问自知。

是,我起的五道令——月霰花都辉光澄,谁携把酒共黄昏。

俏曲浮歌轻飞色,一道酒令一分醇。

罗绮未展镜屏色,顿了一顿,应未东看着秋原镜叶,眼中全无半分醉意。

在这里赵兄对,襟怀潇洒满腔春。

而状元兄则以‘一川风絮岂待我,明朝坐看柳荫深’作结。

看一眼应声附和的赵达,秋原镜叶微微一笑。

果然不愧是两位殿生佳作。

斜阳风情,月在花都,饮酒会朋之乐无穷。

‘俏曲浮歌轻飞色’一句,正扣五道令令韵妩媚之本色。

而一道酒令增一分醇厚深沉情意,又令人不由思及‘劝君更进一杯酒’的佳句,使饮酒会朋之意,在此令妖娆中显出真诚。

二月方尽三月初来,新丝尚未上市,织不出如碧如青的南屏山色,然而心中潇洒却自有千山抱翠碧潮万顷,未见繁花争艳已是春色无边。

‘襟怀潇洒满腔春’,赵兄雅量,秋原也是不胜佩服钦慕,难怪状元公推崇至此。

轻轻感叹一声,这才又继续道,词句到此,人、事、景、境以及心中之情皆尽描绘,意蕴本是穷尽。

秋原自思也无他句可续,却不料状元公在此转调,由初春之景直入柳絮漫天的暮春风情——春花可以落尽,却有碧柳成荫;韶华固然易逝,心绪却得常乐长青。

如此妙才,如此情思,如此深远豁达之心意,秋原如何能不感慨?所谓接续之妙,皆尽在此。

正羞惭尚自不能及,更可愧小人心态,状元公竟是专程羞愧秋原来了!秋原镜叶一句一句引经据典、条分缕析细细解说下来,应未东只是盯着他一言不发,中间便是秋原有意停顿也不打断。

听到最后一句,应未东顿时瞪大了眼睛,一时张口结舌,真正说不出半句话来。

只见秋原镜叶面色真诚,神情之间更是磊落大方绝无半丝作伪。

再环视周围,六合居上原本好事旁观的士子文人此刻倒有大半面露叹服,看向秋原镜叶的目光也多是感慨钦佩,倒比方才自己五道令念出更为深刻强烈。

一时心中气结,脸上却是强自堆满笑容:秋原兄真是过誉了!未东与赵达随口两句,实在当不起如此一番解说……果然是柳太傅的弟子,名师门下,名师门下啊!说着伸手取过秋原镜叶方才搁在桌子上的酒杯,满满斟上一杯,双手捧杯,躬身奉给秋原镜叶。

应未东这一番动作便是当众表示心悦诚服,杯酒泯争,是文士最简洁也最诚挚的结束彼此争斗的方式。

对接过酒杯应未东自然抬头那一刻目光中的光芒秋原镜叶只装作没看见,随即高举酒杯向六合居内遥遥相敬。

花朝佳节,与众位同欢!在一片与众同欢的应答附和声中,文若暄和秋原镜叶同时暗暗在桌下轻踢一下仿佛神游天外的风司冥示意他站起与众人同饮。

夜一般深沉无际的眸子流动出光彩,目光在众人脸上身上缓缓扫过,视线所及竟是鸦雀无声。

目光落在应未东身后赵达身上,见他强自支撑了数秒终于低头,风司冥嘴角微扬,随即含笑起身。

佳节佳景,与众位共——百无拘束,请饮此杯。

一杯饮尽,六合居中又是欢声笑语一片——虽然其中颇有刻意,但比之之前那种近乎戒备的故作欢乐却要自然了许多;当然,靖宁亲王、九皇子的气度在众人尤其是文人士子心中的印象无疑也是向着希望的方向加宽加深。

只是,秋原镜叶凝视着风司冥望向应未东和赵达之时浅浅带笑的眉眼,心里忍不住有些微微发寒:虽然被自己强做他解,但那一曲五道令是否依然是催命符,自己实在是没有把握。

镜叶。

猛地惊了一跳,秋原镜叶连忙转向风司冥。

殿下?!‘一川飞絮岂待我,无妨坐看柳荫深’——去告诉应未东吧。

秋原镜叶闻言顿时身子一震,竟是第一次忘记礼节身份与他瞪视;片刻,才挤出一个笑容,是了一声急急往应未东身边行去。

殿下?见应未东听到秋原镜叶在耳边说话后脸色顿时大变,灯光下额头迅速泛起一片晶莹,苏逸不由微微发怔。

虽说是乐而忘形,但有些文字上的规矩总是要守的。

看到三人骤然收缩的瞳孔,风司冥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端起面前酒杯轻轻咂了一口。

微微抬起头,映着灯光的绝世面孔如同上等的白玉一般笼罩一层轻雾,让人看不分明颜色神情。

风絮——改字而忘借音,触犯帝讳的罪名,就是十个殿生状元也担当不起吧……======这章被诗啊词啊曲啊令啊,弄得看到懵刹刹的大人不要着急,下章会青梵出来给大家解释那首见鬼的酒令到底是什么意思。

另外,这一章里所有诗词都是眉毛自己拟的。

因为是酒令而不是律诗的格式就无所谓黏对,平仄也只是宽松的对上。

韵脚也算不上严格的平水韵十三元,不过眉毛一时实在是凑不过来了……大家姑且这么看看,要批要骂意思一下就是,千万不要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