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帝师传奇全集 > 第十六章 浅歌何当天地阔(下)

第十六章 浅歌何当天地阔(下)

2025-03-30 09:57:04

我真不敢相信,你竟会那样拽着人就跑!半刻钟后,站在城西琢初桥上的宗熙无可奈何地瞪着一脸无辜的青梵,一边努力平复着急促的呼吸。

不过,自己总算是几人中最不算狼狈的一个。

看看蓝子枚的衣冠不整发丝散乱,看看林间非的面红耳赤喘息不定,再看看风司廷失去了从容的咬牙切齿的神情,除了肇事者青梵外,大约只有一直被他好好抱在怀里的风司冥保持了仪容仪态。

从六合居到城西琢初桥足足三里有余,这样一路狂奔而来,真真是一生前所未有的经历。

对着那样一群头脑发热的太学生,这样的走法是最方便的吧?青梵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道,全不顾宗熙闻言立变的可怕表情。

青梵公子的做法虽然不合常理,但的确是最为简洁有效的。

林间非已经恢复了一贯的从容沉稳,一边微笑着向宗熙拱了拱手,这位是宗熙宗公子吧?‘闲鸦目远,看百家画栋雕檐;惊鸿声断,歌一曲落日长天’,一篇《随都赋》间非心仪已久,却不想能在京城见到宗公子的真容。

宗熙文章不过是玩乐之作,林公子一番见解却是句句惊心。

宗熙嘴角微微扯动,难怪方才连蓝公子也差点抵挡不住。

蓝子枚顿时笑了起来:林公子才华出众,在下也极是佩服的。

风司冥拉了拉青梵的袖口:哥哥,这位蓝子枚公子好厉害,对那样的挑拨离间一点都不动心呢!他压低了声音,但此刻夜深人静,又是在城西无人之处,众人都是听得清清楚楚,蓝子枚忍俊不禁,顿时笑出声来。

既然相见便是有缘,一起喝一杯吧。

林间非微微一笑,提出了众人都无法拒绝的主意。

夜色已深,路上行人几乎绝迹,但城西一家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店却传出阵阵欢言,驱走冬日深夜厚重的凉意。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青宁兄果然与众不同!宗熙大笑着饮下小店的劣酒,举动中竟颇有一种豪气。

照青宁兄所说,朝廷竟是真的要开始大的动作了么?风司廷颔首道:当是如此。

昔日君离尘以一人之力而使三国定下五十年和平之约,是为修养生聚。

现五十年早过,三国相持未有所动,其实意旨仍在于此。

如今北洛虽是盛世之貌,但毛病弊端也渐渐显出;东炎西陵看似安稳,但五年前大神殿一谕之后,也是暗中厉兵秣马。

只不过三大国历来相互牵制,若真有所动,也应当是在万全准备之下的行事吧?既然这样,修明内政自然是当务之急了。

蓝子枚和宗熙眼中同时闪过钦佩的光芒。

确实如青宁兄所说。

攘外必先安内,若不能修明内政,即使有甲兵百万也只能逞一时之雄。

但是,拈起一粒下酒的蜜枣,蓝子枚斟酌着字句慢慢地说道,盛世之弊不比其他,今上虽然精明强干深得民心,但继位至今究竟不过十年,朝中君雾臣一代臣子尚健,若朝廷果然有意革出旧弊,就必须有足够的借口,或者说,一个可以让所有人接受的诱因。

他顿了一顿,而这个诱因,当是至今尚悬而未决的太子之位。

风司廷顿时一怔,素来温文的目光顿时射出凌厉的光,但随即只觉脚上一痛,转向青梵时目光里已经满是了然与感激的神色。

蓝子枚又喝了一杯酒——显然像这样能够畅所欲言的机会对他而言不是很多,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喝了酒的关系——略显消瘦的面孔上微微地泛着红晕。

对于君上来说,改革的本身便是考察皇子能力的最好时机,并可从方便地中进行不着意的挑选和保护。

遴选太子,事关一家一族长久,自然使得众多朝臣不断揣度君上心意,这个时候无论做什么都会小心谨慎,事事以君上意志为先。

在这个时候进行大型的从上而下的改革,相对压力也要小得多。

只不过看现在的朝廷,对于旧臣的态度还相当温软,可是如果只是一场温和的改革,对于北洛的未来用处似乎并不会十分重大吧?若真说起改革的时机,也不能算十分没有条件。

宗熙含笑说道。

何况当今君上也不是什么拘泥的人,需要的时候自然会作出最好的决断。

我所在意的倒是改革的手段顺序,由上而下的方向自然不会有什么大的不同,但切入点的选择却是相当的重要呢。

不知青宁兄是怎么看这件事情的?令太学生一同参考,应该算是走出了第一步吧。

风司廷微微笑着说道。

宗熙眉头一挑:何以见得?宗熙兄难道不知‘治大国如烹小鲜’?蓝子枚抢过话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眉眼间流露出异常的畅意。

如此必然经年累世的重大举措,开始之际既不能动作太大以至于伤筋动骨,又不能力度过小使得毫无触动。

朝中元老旧臣派系林立是实,但这究竟不是面上的事情。

太学院看似远离切实政务,实地里暗潮汹涌却是整个朝廷的缩影——啊,这个林兄应该最清楚了,不是么?林间非微微一哂,笑了笑却没有回答。

自六人坐到小店铺起,他便一直没说过什么话,一双沉静如夜的眼睛静静地打量着身边之人。

宗熙一句何以见得本就是故意发问,身负神童才子之名的宗熙只是对风司廷的见机之深感到惊讶而故作挑衅罢了。

性子爽直单纯的蓝子枚却没有注意到两位同伴的意气之争,倒是把问题的矛头莫名地转移到自己身上了。

小弟倒觉得,其实事情不像几位兄长说的那么复杂呢。

同样一直没开口的青梵突然插话让风司廷吃了一惊,目光顿时向他转去。

挑拣了两三样甜点放到碗里递给搂在怀里的风司冥,青梵这才抬起头微笑着说道。

风氏建国之初太学就是为了贫寒子弟而设立的官塾,君家第一代家主君非凡曾经有过‘使天下俊才入我门’的壮语。

后来君离尘将自家子弟送入太学的行为被其后朝臣效仿,才渐渐形成了皇子贵族进入太学而寒门子弟反而不能进入的情况——其实君离尘旨在激励贫寒士子,只是可惜他的本意了。

现在君上恢复太学最初之用,大概也便是为此吧?既然是恢复旧用,那为什么只是让太学生一起参加大比,却没有下旨让士子进入太学呢?蓝子枚瞪着笑得天真的青梵,似乎颇为不满地问道。

漫不经心地拢了拢风司冥散落的额发,青梵含笑着答道:蓝兄也说了,太学院是朝廷的缩影嘛。

取消不参试的特权已经很让人生气了,毕竟相对于之前有些学问平平却靠着特权取得清闲高位的太学生来说,像林兄这样才华出众的并不在绝对少数啊。

林间非凝视他片刻,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

其实,太学生最大的特权不在不试而官这一条,而是可以在同级别的官职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如果真的希望有所建树的话,能够做自己最想做也最擅长做的事情是最好不过了——尤其对于我这样出身优伶的人来说,这是费尽心思进入太学的唯一目的。

见到蓝子枚、宗熙以及风司廷脸上不敢置信的表情,林间非又是微微一笑:我的父亲是先帝宠爱的琴师,因为这个机缘而进入太学院的我为此感谢着给予我一席之地的北洛律法。

只是现在……微微耸一耸肩,不过既然多少年来一直都在做入仕为官的准备,即使是同场大比也不会真的带来太大的困扰吧?口中说着,林间非的目光却一直凝在青梵身上。

见他嘴角含笑,神情平和,一时竟也抓不到什么头绪,又笑了一笑说道:不过,今日见了几位,间非倒真觉得之前过于托大了。

且不说宗熙兄、青宁兄和蓝兄,单是青梵公子,年纪虽轻,见识却也是非凡呢。

青梵顿时笑了起来,赞得太过了。

青梵年纪小,什么都是听父亲兄长的教导,随口胡说的罢了。

笑容一敛,他正色道,而且,青梵不会参加大比。

这句话出口,顿时一片寂静。

虽然知道人各有志乃是世间常理,但在这样风云变幻的时代但凡学人士子莫不希望通过科考登堂入室,成就一番人生。

宗熙、蓝子枚、林间非虽各自不同,识人看事的本事眼光却皆非平庸之流。

青梵话虽不多,却已极得三人看重,听他说出这样的话来,自然是十分震惊了。

风司廷却是笑了起来。

青梵,以父亲的性子,是不会任你这么逍遥的。

青梵低下了头,却正好与风司冥幽亮的眸子相对,看着孩子眼里异常认真的目光,不由露出极其温和的笑容,抬起眼看着风司廷,如果哥哥在大比中一跃而出的话,梵儿的逍遥不就有机会了么?风司廷只觉呼吸一窒,随即强自定下神扯出一个完美的笑容,六天之后,自见分晓。

六天后,是这次大比策论考试的笔试首场。

=============碎语:呜呜呜呜,总算把太子名位之争的真实意义交代出来了!!!撒花撒花~~~~用现代汉语(怎么?是专业名词?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大白话啦)怎么写怎么不爽,索性全部改成古文对白(也就是古代人所谓的白话,默……)这些对话毁灭了眉毛多少脑细胞,彻底挂掉了……不过,这里的所有对话,都只为做下文的伏笔,大家读到后来,所有不明白的内容百分之九十都可以和这里照应的说。

那个,再多一句嘴:中国科举制度,向来不许倡优之人参试的。

眉毛在这里设定林间非的出身,是为了说明太学的特殊状况,大人们可以姑且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