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整个高一的暑假郝轼都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快乐中度过,原本枯燥的集训学习,因为每天傍晚的那份期待显得格外有意思……他第一次觉得自己还不够出色,第一次觉得自己应该再优秀一些——另一方面,程双的没有拒绝给了他莫大的信心和动力,他觉得眼前的一切多么美好,只要他努力,只要程双愿意,前面将是更美丽的繁花似锦!这样一个炎热难挡却无比美丽的暑假在程双的记忆中也是永生难忘的,借着去给奶奶小姐妹的孙子补习功课的功夫,每天都能和郝轼一起相处傍晚的那段美好时光,有时她也会去他家吃饭看书,郝轼有不少的作业要做,她就在那里静静地看书,彼此不需要任何语言,只要她知道他就自己的不远处,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安宁。
书里头,小龙女对杨过说我的过儿长大了——不远处低头苦读的他也让她深刻感受到了成长的意义。
虽然低着头,但她仍能清楚地看见他清朗而精神的眉毛和黑的发亮的双眼。
她想起初见他时的情形,脏兮兮的一张小脸却因为那双黑亮的双眼而神采奕奕。
之前她从来没觉得他是个帅哥,后来一个人两个人都这样说,才发现他真的长得很好看,眉眼精神,鼻梁直挺,原来偏圆的小脸现如今也削瘦下来,配着薄薄的双唇和比一般男生都要白皙的皮肤,虽说不像某些男生那样有棱有角刚性实足的帅气,却更有一股说不出的英气……似乎感觉到了程双在看自己,郝轼也抬头看她,冲着程双笑了笑,又继续埋头书写……程双慢慢想着两人一路走来的总总细碎小事,不由感叹,原来,他也长大了……,已经不再是那个前脚捉弄她后脚缠着她程双程双叫的小弟弟,不再是那个成天闯祸只为一点小事就要闹个天翻地覆的小魔王,不再是那个上课偷偷分给她糖吃和她手拉手一起过马路回家的小男孩儿了……他已经长大到可以左右她的情绪,左右她的快乐,可以在她犹豫彷徨的时候不急不慢一封信两封信地慢慢攻破她的心理防线,可以在众人面前巧妙地替她分担责任建立威信,可以牵着她的手拥抱她亲吻她——让她理智彻底像情感投向,让她情不自禁地慢慢陷入这样一种自己未曾想过究竟有没有未来的甜蜜和快乐中……接下来的两年里,郝轼在学业上一帆风顺,虽然自己仍会被拿来同沈斐比较,两个人考试也总是不相上下,但他丝毫不放在心上,每天给程双写信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有时学的累了就打个电话,听听她的声音就觉得顿时精神百倍。
除此之外,郝轼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做什么事情都只是自顾自,他变得合群而亲和,他毫不吝啬地和同学发分享他奶奶托人从其它重点学校搞到的复习资料,积极配合班干部参加学校的文艺演出,虽然话依然不多,但周边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变化。
高二下的时候,一向不热衷于体育的他在校际运动会上报名参加了全班各个摇头推辞的5000米,12圈半一步未走地跑下来,整张脸刷白,扶着栏杆在操场边呕吐……因为有人中途退场他竟拿到了全校第二——他们班此次校际运动会的最好成绩。
运动会下来,大家纷纷打听着这个不是校体队的长跑帅哥,在得知他竟是高二直升班数一数二的优秀生时,更是成了不少女生眼冒心心的暗恋对象。
郝轼自是无暇顾及这些,凭着他的优异成绩和运动会的尚佳表现,当人不让地评上了当年学校的三好学生,接着送报区里、市里——终于在升上高三的那一年成为了老师眼里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他的数学老师正好和当年他小学一年级时班主任是夫妻,再加上某些熟知他初中小学光荣事迹的同学的渲染,郝轼一时间成了A大附中的神奇人物,大家都纷纷猜测着他顿悟得源头和动力……坐在他前排的沈斐也总是万分好奇地问他:你小时候真那样?你真的在人家理发店的门口挂男厕所的牌子?啊呀,就说我听听呗,太有趣儿了?……他总是笑而不答,他觉得这一切都是秘密,这个秘密藏在他的心中甜蜜而幸福,让他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生动有趣,每一天都是那样美好快乐……他知道自己要更强一些,更出色一些,如果自己的努力能够换来这些荣誉,而这些荣誉又能让她相信自己有给她快乐幸福的能力——区区5000米又算得了什么?!相对于郝轼这边的风生水起,程双在师专的日子也算是风平浪静无惊无险。
每天晚自习读郝轼的信是她最幸福的时刻,虽然有时只是寥寥几句,但那张英气少年的脸庞就仿佛在信纸上一样……郝轼虽然不再像之前那样向她报告自己考试得了第一或者竞赛拿了第二,但是她还是从原来的同学的只言片语中得知了他的优秀——其实他的出色和优秀她一直就是知道的,早在小学他只花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参加围棋竞赛获奖的时候,她就知道,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他想,他可以比谁都出色。
二年级升三年级的时候,程双面又面临了一次选择,她必须要在语数外三门课中选择一门作为自己以后的任教科目。
按照程双的想法,她很喜欢当语文老师,她甚至想,如果她当语文老师,一定每节课都给她的学生讲一个故事。
而且在她看来,批改孩子的作文应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不过她也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更多的人会去选择当英语老师,所以往年他们学校英语班的分数都会比语数高出许多。
她的成绩在班里还算不错,无论是哪个学科应该问题都不大,虽然想考语文但又觉是不是当英语老师会更好。
正好那天郝轼打给她打电话,她便把她的犹豫告诉他,郝轼在电话那头想了会儿,就对她说:我还是觉得你选英文比较好。
接下来又替她分析英语老师以后的机会更多,业余兼职的机会也多,而且即使不当老师也有很多的选择余地。
又说,你把当语文老师想得也太理想化了,有几个小孩子能把作文写好,还不都是错字连篇的流水账,而且要是当语文老师还要坐班当班主任,要是碰上个像我这样顽劣不堪的,多辛苦呀说完自己也在那里笑了出来。
程双也笑了,觉得他分析也颇有道理,就说那好,我就选英语。
想了想,又说没想到,现在倒是你说教开导起我来了。
接着两个人又絮絮叨叨借着电话低声耳语了一番,直到有人催着要用电话,程双才依依不舍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