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讼行中,也听到了杜九言接了马玉娘讼案的消息,所有人都很震惊,也很不理解。
刘公宰凝眉道:这个讼案有什么可辩的?她难道请求朝廷同情马玉娘,来宽恕轻判她的罪行?李大人是朝廷命官,马玉娘乃一介妇人。
贺成判凌迟,在清理之中。
可就算博取了一些同情,一个斩刑也免不了。
王谈伶道。
这不像杜九言的风格,她接讼案,多是胸有成竹,有机可乘。
这一次的案件,可谓是吃力不讨好。
为了一个承认了杀人罪行的杀人犯做有罪辩讼……结果不会如她所愿的。
可能太想出风头了。
薛然喝着茶,淡淡地道:此番,自有她苦头吃的。
她当所有衙门都和邵阳一样,所有的百姓都能拥护她被她煽动。
此去,必定灰头土脸的回来。
就如上次燕京讼师季仲岸,她若不违规,和桂王狼狈为奸,根本赢不了。
薛然道。
刘公宰道:别急,这个案子她若分寸拿捏不好,只怕会引来杀身之祸。
李执是朝廷官员,这个案子如果不判的果断一点,不量刑重一点,如何和朝中那么多官员交代。
当权者,才是真正的律法。
杜九言太年轻,或许她还不明白这些。
刘公宰料定并没有错,宝庆府将重审的文书递交到刑部后,确实引来了不小的震动。
听说是商贾出身,并未读多少的书,所以三纲五常不懂,才会做出此等失德、泯灭天良之事。
正所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位李大人也真是运气不佳啊,寒窗十年好不容易熬到五品,眼见便要升迁,却……却死在妇人之手,可惜啊。
谁说不是呢。
刑部肯定会否决的!百官感同身受,愤怒不已,为李执鸣不平。
郭庭站在刑部外好一会儿,才进去就看到桂王从里面出来,他一愣,道:王爷……您、您怎么在这里?顺道,过来看看老朋友。
桂王负手看着郭庭,你来干什么?郭庭就低声将事情说了一遍,……宝庆重审的文书递交上来了,我看大家的态度,生怕刑部会否决,所以过来看看,走一走关系。
你走不通的。
桂王指了指外面,我饿了请我吃饭。
郭庭心里有事,拱手道:王爷,末将还是去试试。
至于吃饭,您看能不能改天。
我办好了啊。
桂王道:所以你请我吃饭感谢我就好了。
郭庭一怔,震惊地道:您、办了?不是我,你以为你可以?就那一群吃饱了饭只会挑刺的人,你进去能说的通吗?桂王说着,甩着膀子走在前面,我要去聚福楼吃,你银子够不够,不够就赶紧去借!够,够!郭庭立刻跟在后面跑了几步,忽然就听到后面传来有人呼喊的声音,王爷,王爷您……您怎么能私自动用微臣的章呢,这……这要如何向圣上交代啊。
郭庭目瞪口呆,摸了摸鼻子跟着桂王走了。
刑部将公文递交到御书房,将批复的事情说了一遍,道:圣上,是微臣疏忽了,实在没想到王爷会去衙门。
难得他关注一件事,你就依着他办吧。
朕倒是很好奇,能让他关注的案件,到底会有个什么样的内情。
赵煜确实很好奇,你速速把批复的公文送出去。
宝庆府那边定案再送公文,你直接拿来给朕过目。
刑部官员应是,让急递铺将公文快马加鞭地送出去。
……五日后,杜九言接到了公文,定在十月初十升堂。
她去了找了胡守业。
胡家和苏家定了亲事,现在看到她去,大家就很紧张,胡守业请杜九言进去,小心翼翼地问道:杜先生,您……是不是有什么事?讼师来家里,他紧张,杜九言来,他更加紧张。
我有事想请你帮忙。
杜九言道:当时婚姻的讼案我判定后,你是不是写信去府城给李大人了?胡守业脸色一变正要否定,杜九言已经道:此事和你们没关系,也不会有人追究你们贿赂,我只是想请你作证,以证明李大人收了你钱的事实。
真、真的没有关系?胡守业道。
杜九言颔首,案件主体不是李大人,所以不会牵连到你。
更何况他人已经死了,我有的是法子,让你们干干净净地退出来。
好。
胡守业点头,那……那到时候能退钱吗?杜九言摇头,要不回来。
行、行吧。
胡守业也不意外,又想到什么,那杜先生,我能不能再提个要求。
杜九言看着他,胡守业咳嗽了一声,你能不能去调节一下苏家,让他们不要缠着我们?我们真的不想娶那个母夜叉。
此事不行。
客观的说,那天晚上胡守才和苏知音都有责任,但若要打官司,必然是胡守才输。
杜九言道:两人其实性格相似,或许能成一对佳偶呢。
婚后的感情,都是从相处中得来的。
而且,苏家是书香之家,你们是商贾,两家结亲对你们来说是好事。
胡守业没想到这点,认真想了想还真觉得有道理,就道:那行吧。
杜先生,什么时候去宝庆呢。
你十月初九到宝庆永福楼客栈找我。
如果我不在,你直接入住即可。
杜九言道。
胡守业应是。
杜九言回家住了两天,初五的时候带着一家人去了宝庆。
租了个院子,陈朗带着几个孩子游玩宝庆县城,她则做开堂的准备。
找方姨娘,才知道她已经闻风而逃。
不过此人已无所谓,杜九言没浪费时间去查。
十月初九,胡守业到宝庆,下午,杜九言带着姚启新连襟二人以及七八个小厮去了一趟城外。
初十这一日,温度骤降,阴霾重重雪雨欲来。
但衙门外却已人山人海,一是因为邵阳杜九言来宝庆打官司,此人是名嘴,在她手里的案子,桩桩件件都精彩,都说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听说她在邵阳,一个人抵得上西南百十多个讼师。
甚至比县令还要受到拥戴。
二则是因为,这件事杜九言是为马玉娘辩讼。
马玉娘杀人事实她自己供认不讳,有证人有杀人凶器以及时间,都非常明确。
这个案子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就算是有罪辩讼,也不容易……难道从凌迟之刑退到斩立决?死不还是死。
所以,这个案子,成了眼下宝庆所有人最好奇的事情。
吴大人来了。
有人发现,宝庆府知府吴典寅带着郑知州和刘知州往这边来,吴大人是准备旁听吗?不等到答案,吴典寅带着一行人已经进了县衙。
大人。
贺成拱手,吩咐在大堂内置放了座位,此案,给大人添麻烦了,实在是杜九言此人,太不识趣了。
吴典寅摆手,道:她提出重审合法合理,你答应重审也合法合理,这没什么,不过费点事而已。
他说着坐下来,还有多久时间,怎么没看到杜九言。
他已经听说了,桂王扮作刘县令就是被杜九言设计抓住的。
所以,郭庭在朝中给杜九言请功,但好心遇到了桂王的阻力,至于有没有成功他还不清楚。
但是他对这个年轻人,很好奇。
你坐吧。
吴典寅和贺成道:按规矩办事。
贺成应是,坐在中堂之下,等了一刻,问苗书吏,时间没到?还有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苗书吏很着急,一般都是讼师现在外面等县令上堂,怎么杜九言这一次让县令等她。
不但贺成,连知府衙门的几位大人都来了。
这迟到,总归是不好的。
胡思乱想中,贺成脸色越来越难看,过了一刻,他拍了惊堂木,正要说退堂,忽然,就听到外面响起了一阵喧哗,有人喊道:杜九言来了!嘈杂声越来越大,随即,贺成就看到杜九言出现在门口。
她穿着外青里白的讼师袍,带着帽子昂首挺胸地走了进来,而在她身后,是一具棺木,由四位小厮抬着,不急不慢的跟着,在棺木之后,是七位披麻戴孝的女人。
北风吹,麻衣鼓动,孝服飘荡,她们垂首行来悲悲戚戚实在太引人注目。
所以,这一路所到之处皆是一片骚动和震惊。
棺木放在衙门外,一行人随着杜九言进了公堂内。
吴典寅和几位同僚对视一眼,眼中皆是震惊之色,贺成猛拍惊堂木,道:杜九言,你到底想干什么,当衙门公堂是你家后院,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身为讼师难道不知道,除了奸讼被告外,女人不得上公堂。
你分明就是故意闹事挑衅。
居然还抬着棺木!学生杜九言拜见各位大人。
杜九言拱手道:这一具棺木七个女人,便是今日我要辩讼的所有。
还请大人允许,让她们上堂。
贺成道:律法之内,朝廷规矩,岂能容你我想要打破就打破,想要更改就更改。
既然如此,那就让她们在堂外。
杜九言不想在这件事上浪费口舌,人在内还是在外并无区别。
七个女人齐齐行礼,站在了公堂外守着那具刷了红漆沾着泥土的棺木。
贺成面色铁青,喝道:你不要占着自己的名气,在本官这里胡作非为,这里不是邵阳,没有人来捧你的臭脚。
杜九言不和贺成吵架,拱手道:还请大人升堂!贺成拍了惊堂木,道:带马玉娘!他倒要看看,杜九言能辩出几朵花。
------题外话------看文三件事,留言,投票,抢红包!恬不知耻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