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讼师 > 第208章 前车之鉴(一)

第208章 前车之鉴(一)

2025-03-21 22:14:46

杜九言到郭家来,郭夫人和郭庭都很惊讶。

郭庭道:……昨天下午王爷将马氏带去宫中,我也很惊讶,当时还以为是你让王爷这么做的。

那你现在是打算上堂?郭夫人道:你不是说不上比上好的吗?杜九言道:退而求次之了,桂王爷在咱们就只能走捷径了。

如果王爷真能帮忙,那肯定比咱们迂回要方便一些。

郭夫人道。

杜九言颔首。

我在家等你们回来。

郭夫人站在门口送他们。

好!杜九言和姜氏和陶氏五个人道:走吧。

是!五个人笑着应是,心情很好地跟在杜九言身后。

杜先生,今天还要脱衣服吗?金容问道。

杜九言道:不用。

应该不用你们上堂。

那还用哭吗?哭啊,哭的凄凄惨惨悲悲戚戚!杜九言和姜姨娘道:您哭的最好听了,到时候您领头。

姜姨娘掩面一笑,道:先生就喜欢取笑妾身。

我也可以的。

金容道:我这几天和姨娘认真学了的。

五个人边说边往大理寺走。

大理寺击鼓升堂,燕京百姓纷纷站在路边,议论着案件,等待结果。

仿佛这事儿成了今年的最后一件事,办完了,就过年了。

要瓜子吗?忽然,两个背着零嘴的小孩出现,一个眉清目秀八九岁,一个白白嫩嫩四五岁,这一包只要两文钱。

蹲在这里很无聊,打发时间啊。

这孩子真是能干,这么小就知道做买卖挣钱了。

两个人生意很不错,一会儿就将带来的存货都卖完了,正要离开,忽然有人道:桂王爷来了。

大家说着,纷纷让开在一边,目送桂王龙行虎步地进了大理寺。

不是说那位杜讼师找到了吗,为什么还没有来。

众人话音刚落,忽然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来了……那就是宝庆来的讼师杜九言。

她身后带的什么人?是涉案李府的女人吧,我听说李执房里有很多妾室。

杜九言第一次出现在燕京百姓的视线中,她一路拱手,颔首道:在下邵阳杜九言,各位早上好。

杜先生好。

杜先生,你今天有信心吗?有啊。

杜九言道:天道有公,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结果的。

不过,往后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难过的关,尽量用温和的手段去解决。

比如找讼师。

讼师是各位生活中必备之良友。

杜先生好幽默啊。

您以后都在燕京了吗?我一定还会再来的。

各位如果以后去宝庆,就可以去找我,杜某人一定热情招待。

大家笑嘻嘻应着是,虽然肯定是不会去的,就算真去了也不可能去找杜九言,但是听她这么说,大家都很高兴。

杜先生,祝您马到功成!这个案子一定会赢的,马玉娘太可怜了,那李执死有余辜。

众人道。

杜九言拱手,带着姜氏等人进了大理寺。

时间刚刚好,三位大人并着王爷正坐在公堂上,四张桌子将大理寺的公堂围城了一个奇怪的半圆,桂王一边磕着瓜子,一边打量着杜九言。

马玉娘跪在下面。

贺成作为县令,正顶着青紫肿胀的面容,站在堂下。

学生杜九言,拜见王爷,三位大人。

吴大人扫了她一眼。

他现在又开始怀疑杜九言是不是自己藏起来,否则昨天兵马司找翻了天没有找到,为什么偏偏让单枪匹马的桂王找到了?据查,桂王和杜九言是认识的。

吴大人正要开口,桂王已经在他前面开口道:嗯,开始辩讼吧。

是!杜九言拱手应是。

吴大人一怔,朝桂王看去嘴角直抖,却又不敢说什么,只得跟在后面说了一句,辩吧。

各位大人,案件的经过和证人,卷宗中都已经表述的非常清楚,今日学生不想再说,以免耽误各位大人时间。

杜九言说着,冲着各位拱了拱手,道:学生只说两件事。

她说着,抖开一张纸,递给贺成,劳驾贺大人帮我一下。

贺成再不高兴,可还是应了。

两人合力,将一张硕大的宣纸打开,就见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手印,还有签名。

这张纸上,是宝庆百姓联名的手印,愿为马玉娘请命,求朝廷轻判!杜九言道:一共有七百一十二个人的手印,也是七百一十二个人的心声。

请各位大人过目。

杜九言将东西递上去,三位大人还没说话,就听到桂王道:感动,真是太感动了!三位大人惊愕地看着桂王。

感动是感动,可您也不用这么夸张啊。

看来马玉娘在宝庆很得善缘,否则不会有这么多人帮她。

桂王说着,还拿袖子擦了擦眼角,实在是可怜人啊。

堂内,寂静无声。

大家都看着桂王,不解,惊讶和手足无措……是。

杜九言拱手道:王爷您心地善良,看到的自然也是这世上光明的一面。

您一定会福寿安康,福气多多。

吴大人第一次和钱侍郎摒弃了前嫌,互相对视了一眼……桂王善良,所以感动的哭了,反言之,他们没哭就是不善良?嗯。

桂王像个听悲情戏的老太太,擦着眼泪,你继续。

杜九言道:第二,李府的五位证人,现在能活下来,平平安安站在这里,是因为马玉娘的保护。

且,当天晚上是李执动手的,说起来,马玉娘不过是被虐待冲动行事,所以,她的杀人罪行,无论是从人情还是律法,都应该给她更为宽大的态度,不应该只认定她杀了人,而不去管她为什么杀人,杀人后是否带来了某些积极正面的影响。

杀人,哪里来的正面积极的影响?都察院的谢大人道。

杜九言拱手,回道:这影响,就是告诉天下男子,凌虐妻儿者会受到天下人的公愤,就算没有律法可以制裁,但他一定会得到,应该有的报应。

月前,我在邵阳县衙说过李执凌虐妻妾,毒打她们手段残暴不堪。

众人听之露出惊愕之色,为什么?因为李执在拼命的遮掩着,为了遮掩,他甚至下令不让家中妻妾与邻里来往。

他怕,他怕他凌虐家暴之事被同僚,被朋友发现?为什么恬不知耻,人面兽心的李执,也想要去遮掩呢?因为他很清楚,他做的不对,他知道这是耻辱!所以,当揭开李执的人皮后,宝庆的百姓,将他的尸体从坟中扒了出来,鞭尸,挫骨,扬灰!有人发出惊呼声。

挫骨扬灰,这是谁也不愿意的事。

现在,他李执的名字被钉在了宝庆甚至天下人心中,生生世世,只要说起李执,就会想到他是人面兽心,他该死!大人。

杜九言和各位拱手,这就是本案正面的影响。

在没有律法可以制裁家暴者的时候,只能让他们感到害怕,感到羞耻,让他们日日夜夜担心,有一天他的罪孽也暴露了,也会被人挫骨扬灰。

李执的今天,就是那些人面兽心者的明天,他就是这些人的镜子!凌虐妻儿,家暴者,终会不得好死!杜九言一字一句道。

外面有女子低低喊了一声,杜先生说的对!随即有人鼓掌,好!宝庆义士做的对,如果我在我也将他挫骨扬灰,拖去喂狗。

掌声四起,吴大人直皱眉,正要开口,桂王忽然站起来,双手拍的啪啪响,高喝一声,好,对,精彩!家暴者死,本王要赏那挫骨扬灰的义士。

吴大人一口气没吸匀,咳了起来。

太祖以法治国,也还曾定过家暴之法,凡男子家暴妻儿父母者,家人来告以伤势情节判刑,从仗刑到砍头不等。

如果律法没有废除,李执早就死了一百遍了。

桂王大声道。

吴大人脸色难看之极,钱侍郎倒是很高兴……今天这堂审太有趣了。

桂王和杜九言,分明早就计划好了,所以在这里一唱一和。

到现在,吴大人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有趣,实在是有趣啊。

是啊,王爷。

杜九言点着头,您说的对呢!吴大人想拍惊堂木,桂王忽然转头过来,看着吴大人,还愣着干什么,结案啊。

王爷。

吴大人道:您……您这是捣乱啊。

本王在匡扶正义,你说本王捣乱?!桂王怒道:吴同义,你是不是也家暴妻儿,明天我就去你家查。

要是查到了,本王也将你挫骨扬灰,以儆效尤!吴大人气的脸色发白,摇摇欲坠。

该查!钱侍郎嘀咕道。

吴大人大怒,盯着钱侍郎。

吴大人,钱侍郎指了指外面的百姓,你有什么反对的话?吴大人怔了一下,外面掌声依旧在,甚至有人跟着喊,马玉娘不死,马玉娘无罪。

圣上仁慈,圣上是明君!有人喊道。

吴大人顿时目瞪口呆,他……要是反对的话,岂不是害了圣上的名声?还是结案吧。

钱侍郎呵呵一笑,起身道:马玉娘虽杀夫有罪,但其饱受凌虐多年,在极其的压迫和恐惧之下,做出的反抗之行。

案发当夜,死者李执用滚烫的鸡汤烫马玉娘,已表明死者有明显的杀意。

救主的乳母乔氏之死,足以证明。

马玉娘在悲愤之下,将李执杀死。

杀人后她立即投案报官,认罪态度也好。

是以,经过三司审察,念其可怜无奈绝望,遂依被告讼师杜九言之提议,笞三十赔银十两。

大理寺外,传来沸腾一般的欢呼声。

但,此案乃皇恩浩荡,个例对待。

众切不可有样学样。

也以此案警示天下男子,无用者才用妻儿发泄,如此之人必受世人轻贱,总有一日会报应加身,得到该有的惩罚。

话落,门外忽然有几个人领头高呼,圣上万岁万岁万岁!在他们的带领之下,所有百姓伏地,冲着北面皇城跪拜,高呼万岁。

其声之洪亮,在皇城中亦听的真真切切。

马玉娘看向杜九言,眼中是不敢置信和欢喜。

谢恩。

杜九言说着,和马玉娘一起叩谢圣恩!钱侍郎微微笑着,得意地看向吴大人,道:这一案,还没完,接下来是李大人贪污受贿的案子。

吴大人一怔,眯了眯眼睛。

有这现成的证人。

钱侍郎看向马玉娘,虽女子不能上公堂,可主犯已死,她的证词至关重要啊。

吴大人冷笑一声,那我们就走着瞧!说着,拂袖而去。

桂王得意地靠在椅子上,嘴里的瓜子磕的嘎嘣响。

马玉娘,速去领罚,结束之后你便能走了。

钱侍郎道。

马玉娘双眸含泪低声应是,杜九言扶着她趴在长凳上,三十竹板打的不重,结束后杜九言代她交了十两银,便扶着她出来。

贺成站在原地,满头的冷汗。

他很糊涂……他到底是做错了,还是对了?杜九言。

贺成追了出来,冷声道:你的目的,就是三司会审是不是?事无不可对人言,杜九言道:是。

这个案子,你从一开始就知道,走律法一条路是行不通的,唯有到京城来,剑走偏锋?贺成问道。

杜九言道:是!律法之上,马玉娘的罪就算轻判也逃不过一个死,所以她才一开始就惊世骇俗,将李执比喻成一头牛,为的就是引起朝中争议,皇帝关注。

只有这样,她们来了才有机会。

法是规则,情是根基。

在现代,此事不敢想,可在皇权统治之下,却能争取。

好,好的很。

贺成道:同为读书人,你却为了一个妇人,而轻贱读书人的性命。

此案之影响,必定会让你后悔。

杜九言扬眉,道:此案对于大人的影响,才让大人后悔吧。

你,牙尖嘴利。

贺成说着,拂袖而去。

杜九言上前扶着马玉娘,夫人可还能受得住?受得住。

马玉娘激动地握住杜九言的手,先生救命之恩,马氏……杜九言摇头,这是夫人的福报,和我并无关系。

不过,此一生,九言作为后辈僭越一句,夫人的性子应当刚强果断一些。

先生说的是。

马玉娘道:这些日子在牢里,我常常回忆这一生。

当初家父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不要随了李执的心愿,我却不听。

现在想想,他既入赘了我马家,便就是我马家的人,让他读书还是从商,都应该由我来决定。

其后,他当了官,我却念及他的名声一再退让委曲求全。

可他却从不来不顾我的死活。

因为我的软弱,害了我的女儿,害了金秀他们,害了几位姨娘。

马玉娘惨笑,李执会如此,我有脱不开的责任。

杜九言笑了笑,道:事已至此,夫人反思一番即可,也不要耿耿于怀。

去的人去了,活着的人却要好好活着,这样才能对得起关心您的人。

是!马玉娘道:先生小小年纪却活的如此通透,而我年近半百却浑浑噩噩,实在是太惭愧了。

杜九言道:夫人过谦了。

两人出去,外面的百姓都没有退去,众人拥过来纷纷拱手,道:恭喜杜先生赢了这场官司,恭喜夫人洗脱冤情,劫后重生。

多谢!马玉娘道谢,她身边的丫鬟姨娘纷纷涌过来扶着她,方才她们没有上堂,所以就一直留在堂外,现在都已经哭成了泪人。

他们将马玉娘扶着,杜九言道:快回家给她上药。

别的话,等我去了再说。

大家应是,扶着马玉娘上了郭夫人等在一边的马车,雀跃地回家去了。

杜先生,您会留在京城吗?京城有燕京讼行,比邵阳的西南可厉害多了。

------题外话------马玉娘活下来,虽是我这个作者YY的结果,但作为作者的我略略出了口恶气。

嗯,不知道说什么,祝所有人都家庭幸福,祝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