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讼师 > 第232章 吓死了谁(三)

第232章 吓死了谁(三)

2025-03-21 22:15:25

都认真严肃点。

杜九言道:现在是升堂时间,不讨论别的。

罗青苗气的头晕,明明是她踹到了门,居然还倒打一耙说他们不认真严肃,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人。

杜九言看向肖二,问道:你说正月十二那天,你在杨长堂家中看见了杨长弓?是!肖二回道。

杜九言点头,道:那么,你确凿回忆一下,当时是什么时辰呢,你家中除了你以外还有什么人?当日天气如何?杜九言道。

肖二回道:当时妹夫去朱家村给前几天玩叠罗汉摔伤的人换药去了。

表妹和两个孩子好像是村尾看龙灯了。

当时应该在午时过半。

肖二道。

杜九言问道:你是怎么确定时间的,杨长堂家里有钟表和漏刻吗?肖二回道:没有,我当时是看太阳估算时间的。

肖二!杜九言忽然提高了声音,你可知道作伪证,是什么罪名?肖二被吓了一跳,脱口道:我、我没有作伪证。

正十二那天的午时过半,你根本不在杨长堂家中,而是和你的表妹阮氏,趁着杨长堂不在家中偷偷去了杨长弓酒厂的废弃的草棚里通奸。

而当时巧合的是,杨长弓也正和她酒厂洗刷缸盆等物的村中刘寡妇说话。

你算计的真好,料准了杨长弓不会对外说,那天他和刘寡妇在一起而坏她的名声,所以咬住那天。

可你忘了,你看到了刘长弓,也必然有人看到你。

杜九言说着,冲着刘县令道:大人,我也有证人要传证。

李栋咳嗽了一声,示意刘大人稍等。

刘县令就顿了一下。

杜九言。

罗青苗道:我有一事请教,肖二答应为本案作证,不过是昨日的事。

此事我并未上报,你是如何知道的?我看你不但知道,还是一副应对自如,甚至连证人都找到了。

你何来的证人?罗青苗就不相信了,他找肖二作证的事,瞒的极好,就是为了公堂上打杜九言一个措手不及。

却没有想到,杜九言居然一副有准备的样子。

怎么可能!跟踪你啊。

杜九言看着罗青苗道:你费尽心机地找到了阮氏,又通过阮氏找到了肖二,甚至于出高价让私奔的两个人放弃私奔,回来作证。

杜九言冷笑道:事不过三,我忍西南很久了。

罗青苗面色一白,沉声道:胡言乱语,我没有作伪证,反而是你做伪证。

大人,学生要求传证人。

杜九言道。

李栋咳嗽声。

本官累了,休息一会儿再升堂吧。

刘县令咳嗽了两声,体力不支地靠在椅子上。

杜九言眯了眯眼睛,很生气。

李栋和罗青苗从公堂退出来。

罗青苗道:先生,现在怎么办?无妨。

李栋低声道:我去找刘县令。

罗青苗应是。

李栋去找刘县令。

刘县令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他上前拱手道:大人,肖二作证不过是昨天的事,杜九言却能立刻找到证人来反证作伪证,在下对她的作为证人,存在质疑。

以免公堂出现伪证,搅浑案件,在下认为还是私下见一见比较好,不必传到公堂上来,您看呢。

李栋看着刘县令。

这个要求虽有点过分,但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证人上堂前,由官府过审是应该。

但后来有的讼师怕对手知道自己的准备,就会藏私,直到开堂才会传唤证人上堂,后来这一项规定也就渐渐模糊了。

就是杜九言,也常常如此,直到上了公堂,再去辨别真假。

刘县令就睁开了一只眼睛,用一只眼睛打量李栋。

李栋吓了一跳。

要是她的证人没问题呢,那本官岂不是要判冤假错案了?刘县令道。

李栋回道:不会。

此案有了肖二作证,就不是冤假错案。

刘县令怎么感觉不一样了?那杜九言先前一堂的证据和推论并无问题,这又如何解释?刘县令道:杨长弓下毒,他事后将毒藏在何处,杨家后院的断肠草又从哪里找到的,杨坡衣服破痕以及他手臂上的伤口,又怎么解释?李栋道:大人,这些证据都不具备唯一性,所以都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和推论。

也对,刘县令道:你回去吧,升堂了。

李栋满意地回去坐下。

刘县令打了哈气,看着杜九言,道:传你的证人吧。

是!杜九言扫了一眼刘县令,传了刘寡妇十十六岁的儿子上堂,杨长弓惊了一跳脸色发白地看着刘寡妇的儿子杨照。

李栋面色巨变,看先刘县令。

今天怎么回事?刘县令刚才明明答应了说不传杜九言的证人,怎么一转身就又传了?哪里出问题了?李栋眉头紧紧蹙着盯着刘县令。

杨照,你说你那天在酒厂外,都看到了什么。

杜九言道。

杨照就是那日她坐在杨长弓家门口时,偷偷打量着他的男孩,她的母亲在杨长弓的酒厂做工。

杨照回道:那天我去酒厂找我娘,但没有找到他,而是在废弃的旧棚子里看到了强子娘和他表舅在里面,两个人脱了衣服正哼哼唧唧的干那事,我偷偷看了一会儿才走。

肖二脸色发白,回头盯着杨照。

外面传来哄然大笑声,有人道:这孩子小小年纪不学好,还偷偷看一会儿才走。

这个年纪正是对这种事好奇的时候,既然看到了,肯定是要偷偷看一会儿的。

肖二喝道:你胡说。

我没有。

杨照道:你还拍强子娘的屁股,她娘的屁股上有个拳头大小的红斑。

肖二摇摇欲坠,惊恐不安地看罗青苗。

罗青苗的脸色比他还要难看。

当时是什么时间?杜九言问道。

杨照回道:酒厂有漏刻,当时是午时过半。

我离开的时候姚家沟的龙灯刚走。

好,谢谢!杜九言道。

黄书吏让杨照签字画押。

杜九言就看着肖二,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要是现在从实招了,你的通奸罪杨长堂不告我就不管,可要是你接着撒谎做伪证,杨长堂不告杨秋娘也会告。

不、不是。

我……肖二回头看罗青苗。

罗青苗指着他怒喝一声,肖二,你居然骗我,竟做伪证。

说着,拱手和刘县令道:大人,此人实在无耻无赖,诓骗学生上堂做伪证,请大人严惩。

刘县令就看着他没说话。

你放屁。

肖二蹭的一下站起来,怒道:要不是你她娘的让人去找我回来,我会带着阮氏又回来?大人。

肖二和刘县令道:这个狗东西给我二十两银子,让我回来作证。

看在钱的份上,我就回来了。

我都带着阮氏到镇远府了,怎么可能还回来。

肖二呸了一口。

门外,不知道是谁丢了个鸡蛋进来,喊道:罗青苗,你就是个败类。

大人。

罗青苗道:请听学生解释。

李栋也起身,拱手道:刘大人,此事和青苗确实没有关系,他不知情,还请大人明辨。

他说着,见刘县令没有反应,便咳嗽了一声,提醒刘县令。

西南在京中的人脉比刘县令多很多,李栋承诺刘县令,三年期满必定为他打点,在他致使前定能像裘樟那样做到五品京官。

如今回乡也能称作一句衣锦还乡了。

李栋看着刘县令,他的提醒别人不懂,刘县令肯定明白。

而且,刘县令还拿了他五百两。

罗青苗也看着刘县令,他也相信刘县令会有聪明的选择。

放屁!忽然,刘县令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众人发出哇地一声响,就见他个子很高,小小县令袍服,裹着他高大身体,紧紧地都快要将衣襟给崩开了。

杜九言一口气没换上来,捂着嘴剧烈咳嗽了起来。

你们不但做伪证,还威胁,暗示贿赂本官。

来人,给我将此二人抓起来,一会儿本官要亲自去西南问付怀瑾,在他的统领之下,西南已经成了歪脖子树。

讼案不靠本事辩讼,居然无视律法,弄虚作假。

只为区区面子就能草菅人命,本官对你们太失望了!他一番话,声音高底气足,吓的李栋和罗青苗目瞪口呆。

这……刘县令怎么和前几天的刘县令完全不一样。

尤其是李栋,他和刘县令是同科,最近走动频繁,对刘县令他不敢说了若指掌,但确实很熟悉。

刘县令有野心可有没有能力,胆子小怕事还耳朵根子软。

别人说什么他都听,不管什么事只要有人帮他做,他都求之不得。

恨不得什么事都坐享其成。

但现在这位刘县令,也太有气势了。

李栋想着,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他顿时脸色大变,指着刘县令,脱口道:桂……闭嘴!刘县令指着焦三,耳朵黏在脚底了?抓起来!焦三也被吓着了,一头冷汗,哆哆嗦嗦地朝杜九言看来,用眼神询问。

杜九言也看着他,报以惊恐和无奈。

桂王来了。

焦三带人将李栋和罗青苗捆了起来,肖二也被押在堂上,杨坡脸色发白地看着刘县令,又看着罗青苗。

他的案子没结,居然讼师被抓起来了。

你过来。

刘县令指着杜九言,很不庄重地勾了勾手指。

杜九言叹了口气,弓着腰走到刘县令面前,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怎么判?刘县令压着声音问道:这案子乱七八糟的,爷不知道啊。

杜九言砸了砸嘴,看着桂王苦笑道:王爷您真是小妖精,下次变身前,能不能提前打个招呼?桂王冲着她挑了挑吊梢眼的眼角,一脸猥琐。

------题外话------呐呐呐,你们的小妖精给你们了。

快来,用月票塞在他那快要崩裂得官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