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暖春,月季绚丽迎春优雅。
钟山寺的案子,是迄今为止大家最奇怪不清楚的案件了,一下子封了庙门将一庙的和尚都抓了,却又没有对外说这么多人犯的什么罪。
这案子,甚至都没有在府衙审理,而是有大理寺亲自查办。
若是小案,不会进大理寺的,可要说大案子……钟山寺一群和尚能办什么了不得的大案呢?所以,待三月初五大理寺开堂审理的日子,大理寺门外的街上,人山人海。
有的人挤不进来了,就去斜对面的茶馆坐着,遣三个小厮轮番去听,听完了就回来绘声绘色地学给大家听。
这事也不是头一回做,以前就有过这样的事,但距离上一次,令大家有兴趣听有兴趣这么传的,还是前年杜九言辩马玉娘案的时候。
想想,居然都是杜九言。
一大早,太后扶着钱嬷嬷的手出了坤宁宫,皇后带着人过来,劝着道:母后,今儿大理寺人多的很,您就别去了,要是磕着挤着您可怎么办。
哀家又不挤在人群里,没事。
太后道:你别怕,靖宁侯在宫门外等着的,他办事向来周全。
说着,低声吩咐皇后,你别声张出去,叫皇帝知道了,又要心神不宁的担心着。
哀家去了,太后拉着钱嬷嬷带着龚大姑姑出了库宁宫,王宝应带着四个换个衣服的小內侍跟着,皇后怕出事又吩咐了四个内卫,交代道:不要跟的太紧,让太后娘娘不自在,但也不能离的远,要是有点什么事,你们可赶不及。
四个内卫应是,跟着去了。
皇后叹气,又失笑摇头,连母后都忍不住赶热闹去了。
她身边的嬷嬷道:钟山寺这回的事听说大的很,也不晓得最后会审到一个什么地步。
申道儒和杜九言辩?皇后问道。
嬷嬷应是,就是因为这两个人辩,所以才热闹啊。
可真是,皇后轻笑道:说的我都想去听了。
你遣两个机灵的孩子出去听听,等结束了说给我听。
嬷嬷应是。
此刻,前朝刚下朝,赵煜扶着薛按出来,另外一个小內侍跟着上来,道:圣上,大理寺外面那条街上已是人山人海了,连几位大人的轿子,都被堵在外面进不了衙门了。
谁透露出去的,不是说要关门审的?赵煜蹙眉道:大理寺那边怎么说?他早上看见钱羽还特意问了一句,钱羽说要关门审的。
现在看来,恐怕不太好关门,那么多人,不好安抚。
赵煜凝眉,想了想吩咐道:你去和钱羽说一声,让他谨慎小心一些,实在不行就改天。
小內侍应是而去。
柴太太招呼大家,昨天我问过杜先生了,他说崔巧的案件今天就开审。
那是和钟山寺的案子一起审?高氏问道。
柴太太点头,杜先生说两个案子有因果关系,所以朝廷决定两案并做一案一起审了。
柴姐,我和您一起去吧。
高氏拉着柴太太,我、我不在家了。
柴太太推了她一下,道:你给我老实待在家里。
刘媒婆说了,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那男的虽说是个结巴,可是人老实,还有打铁的手艺。
前头留了两个女儿都要嫁人了,你过去正好过日子。
这样的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才和离,高氏真的不想再找人了,她就想一个过这一辈子。
对于男人,她一点期待和指望都不想有。
我……高氏还要再说,柴太太就指着她道:我可告诉你,你今天要是扭扭捏捏拖了后腿,以后就不要喊我姐姐了。
高氏点着头应是,她知道,柴太太是为了她好,想要她以后的日子多少有个人互相照顾帮扶。
我晓得了,这就回家等着去。
她说着,理了理衣服回家去了。
琵琶巷和袄子巷的几个妇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起哄冲着高氏挥手,高姐,像杜先生说的那样,您要努力啊!年纪还轻,有的是机会重新开始。
高氏回头看着她们,红着脸了起来,快步走了。
走,我们去听杜先生辩讼。
柴太太回家将孙子背在身上,带着两条巷子里八个妇人一起,大家不是抱着儿子女儿,就是拖着孙子孙女,浩浩荡荡往大理寺去。
等她们到了,发现根本挤不进去,大理寺几位刚下衙回来的大人都被挤在了外面,不得不敲着锣鼓吆喝着,让一让,你们不让钱大人进去,一会儿可就没有人升堂啦!大家哈哈笑了起来,人慢慢移动,给钱羽的轿子让出一条道出来。
有人喊道:大人,杜先生是好人,她说谁是坏人,那个人肯定是坏人,大人您一定要多听杜先生的啊。
是啊,上次荆崖冲的事就是这样的,我们都不知道荆崖冲是坏人,要不是杜先生点醒了我们,我们现在还蒙在鼓里。
钱羽揉着额头哭笑不得,什么时候百姓对讼师的信任,已经到了盲目的地步了?就是因为相信这个讼师,所以不管对方辩讼案子的黑白,就笃定她是对的。
那以后要是杜九言也像荆崖冲那样……那后果岂不是难以收拾。
钱羽好不容易进了大理寺,擦着汗吩咐下去,去准备,半个时辰后击鼓升堂。
大人,那门还关不关了?你看看这情况,想关也关不上。
钱羽无奈地道:等会儿杜九言和申道儒来了以后,你让他们先来在好本官,有事交代叮嘱。
大理寺忙碌起来,外面人站着累了,就三三两两蹲在地上。
有果干,蜜饯,要不要来一点,两文钱一包哦。
还有烧饼,烧饼也很好吃哦。
人群里,小萝卜带着两岁的宝儿,由花子和闹儿护着,顾青山和韩当不远不近地跟着。
两个孩子手牵手,穿梭在人群里。
一个叫卖蜜饯果干,一个叫卖烧饼。
杜小公子,您今儿不卖瓜子了?有人买了两包蜜饯,小萝卜笑着道:春天的瓜子不好吃,而且吃了一地的瓜子壳,大老爷会骂人呢。
咱么今天吃蜜饯,蜜饯干净。
大家都笑了起来,有人道:杜小公子说的有道理,确实是这样呢。
这烧饼怎么卖的,这孩子走路都走不稳,就出来卖烧饼了啊。
是崔巧婶家的小宝。
小萝卜笑着道:烧饼是他奶奶早上起来做的,也不多,两文钱三个烧饼,您要吃吃看吗?大家就知道了,崔巧就是这个案子里的女人,大家多少都听说了,再看小宝的眼神就带着同情。
大人的好坏说不清楚,但是小孩子肯定是没有错的。
给我两包蜜饯,三块烧饼。
大家都递了钱过来买蜜饯和烧饼。
小萝卜带着小宝站在人群里,不急不慢的办事,他收钱小宝笑嘻嘻地看着他,花子则将东西递给买东西的人。
不等开堂,两个篮子里的东西都卖空了。
这就没有了啊,我们还没有买到呢。
有人喊着道。
那你们等下哦,我们回去再去。
小萝卜牵着小宝出去,顾青山怕小萝卜被人挤着,就将他抱起来骑坐在脖子上,小宝就由闹儿抱着,几个人回去。
我们先去小宝家里继续做烧饼,王奶奶说她教我们做。
大家笑嘻嘻回去备货,小宝高兴的不得了,钱,给我娘买糖吃。
我娘喜欢吃糖。
等他们回去,王氏已经烤好了一炉了,她有些累坐在炉子边上打盹儿,听到脚步声,冲着大家笑,都卖掉了?奶奶,都卖掉了。
小萝卜将钱袋子里所有的钱都给小宝,小宝年纪小也不懂哪些是他的,哪些是小萝卜,抱着钱袋子跑过去,奶奶,你看,好多钱钱,可以给你买药了。
王氏红了眼睛,又看着小萝卜,杜公子,这些不全是卖烧饼的,您将您的钱拿出来。
我的蜜饯没多少,这里都是卖烧饼的钱,您都收着,再取烧饼给我们,我们接着回去卖。
小萝卜笑嘻嘻地趴在炉子上,探头往里面看着,王氏就忙捡了一块热乎的给他,不敢给您吃,怕吃坏您肚子了。
您这样金贵的少爷,肠子肚子都是娇嫩的。
没关系,我现在很饿呢。
小萝卜一边吃一边夸,又带着宝儿提着烧饼,回家去了蜜饯,重回了大理寺门口。
到的时候,正巧响起了鼓声,里外嗡嗡嘈切的声音立刻消失了,四处安静下来。
我爹来了吗?小萝卜一抬头,满眼都是各式各样的后背和屁股,什么都看不到,不过比小宝好点,他只能看到人膝盖弯。
顾青山点头,来了,在里面了。
哦,那我赶紧卖掉,然后听我爹辩讼。
小萝卜低声喊着,烧饼,蜜饯,要吗?像两只老鼠,钻在人群里。
本来安静的四周,忽然低低的响起掌声,有人道:杜先生,杜先生先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