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海沉浮隋唐之旅全集 > 第五十八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二)

第五十八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二)

2025-03-30 13:29:33

( )不想再看,我正待离开,突见门外走进一熟悉的倩影,径直去到李建成身边,附耳说了什么。

那不是小芳吗,三年多不见的乌小芳?想起三年前她跟随李建成匆匆离去,连道别也未曾有过,我就平添许多伤感。

李建成停下逗弄女儿的动作,沉思了一会儿后与她说了什么,就抱了女儿和嬛夫人、可夫人也往大厅方向去了。

嬛夫人临走深邃地看了一眼小芳,她只当未瞧见,一转身往我这边走了,兀的和我撞个正面。

她眼中一闪即逝的惊讶后,对我绽开了一个灿烂的笑容,问道:你可好?我机械性地点头:是。

双方又愣了半秒,才突然醒悟般,向对方奔去,眼中都蒙上了水雾。

我和小芳,原来一直要好着啊,若没有三年的分离,我们会更好,虽然她待我的好之中,掺了许多杂质——出于她对李建成的忠心,但我不怪她,更不会怪他。

我选择性地问了她许多事情,三年来发生过的我所不知道的,她都知无不言,唯独次次有意无意地避开公子——李建成的事不说。

我多么想问关于他们之间的事,想问她,当初你的不辞而别,可有几分是他的刻意?你真如表面那样,除了感恩之外,对他别无二情?如果是,为什么我看到的内在那么不一样呢?你毅然选择跟他离去,陪侍他三年,作为一个弱质女子,你违背了他下达于你的命令,离弃了我,是抱持了何等的勇气?这三年来,你们可有偶尔谈论起我?她在我身后溜了一圈,问道:白丫头呢,怎么不见你带着?它以前不是总爱粘着你的?我笑说:你想它啊?小芳微露尴尬,她一直是强调自己不爱小动物的,总表现得刚强。

呃,三年不见它,还是怪怀念的……可它死了。

我抿嘴,悠悠道,三个月前就死了,在赶路的时候……想起刚抵达涿郡时,海子那殷切的目光,我就有些伤心,他明明那么期待摸一摸白丫头的,却只能碰触到它的骨灰坛。

感应到小芳不信的疑惑,我解释道:在赶来涿郡的路上白丫头跑掉了,它不慎落进猎人的陷阱,被兔夹绞死……也养了那么许久,我不忍心它曝尸荒野,所以烧了骨灰,就埋在后院的果树下。

小芳沉默,我也沉默。

我们都明白,物不是人亦非。

晌午我寻了个时间将世绩的事与爹商量了。

爹除了对世绩的身份来历尚有怀疑,并不反对留下他,娘亲便做主让世绩认了福妈作干娘。

世绩总是态度唯诺,我们为他安排什么他都接受,虽无反对可面上也无欣喜,这更惹得人怜爱,不紧联想他曾经受过怎样的苦楚。

福妈看着他,心疼得直落泪,一直拉着世绩与他讲体己话。

午后福妈要上街购选布匹替世绩制新衣裳,窦夫人与唐公拜访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大人去了,我得了闲空,便欣然前往。

世绩这小孩儿还真是听话得过分。

他时时离不开他那只小白兔,即使出门也抱着不松手,可在一听见我们用稍微有点命令的口吻让他把兔子留下时,他还是将它割舍下来,一句话也不辩驳;到了好几家绸缎庄,我们给世绩选什么布料,他都说好看、喜欢,让他用手摸一摸缎子的质感,他像碰到什么不可亵d的圣物般将手缩了回来。

他处处的小心翼翼,不免成了我们的忧虑。

反正试不出世绩的喜好,最后索性依了我与福妈的意思,替他暂时选了几款青靛色的做外衣。

买好布匹,天已有些晏了,可我还不想回去,便道别他们,随意逛逛。

福妈叮嘱我早些回去,央求我若是顺路就去西庙求个佛,她说我总不能静心拜拜菩萨,菩萨会不保佑我。

我调侃地回说,菩萨不最是宽宏大量的吗,若他还与我小女子一般计较,岂不枉为神尊了?一句话说得福妈苦笑不得,又反驳不得,只得作罢。

世绩还不习惯和福妈一起,我走时他眼里微露恐惧,让我有小小不忍。

可我想若不让他与福妈多一点相处,他们的亲情怎么都无法升温。

逛了一整条街,新鲜花样也看得差不多了,反正无事,又难得出来一趟,我决定去西庙见识见识大佛的气派。

西山寺,还没走进寺门,一阵浓烈的檀木香味和纸灰味就扑鼻而来,一时未能适应的我赶紧捂了鼻孔阻止气味的侵袭。

既来之则安之,我没有返回的道理,刚进门,一个穿着天蓝色僧服的小沙弥就站到我旁边竖起标准的手掌阿弥陀佛了一句,接着摇头晃脑地说道:施主,有即无,无即有,既已入西山寺门,岂不能‘入乡随俗’?佛门圣洁之地,任何事物都是一种净化。

我放下手回了一句阿弥陀佛,失敬失敬,接着充满好奇的样子问:敢问小师父,既然你说有即无,无即有,那么贵寺岂不是也不存在了,又何来‘事物’一说,何来净化一事呢?这小和尚一瞧便知是新人,一句话就把他呛住了,绯红了脸,结巴地念了一通含糊的阿弥陀佛加罪过罪过。

我调侃道:小师父的‘阿弥陀佛’说得这么含糊,就不觉得是你对神圣的亵d吗?小僧……小僧……他更窘迫了,结巴地讲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这时候身后一个沉郁的声音响起:虚芩(念qin,二声)……我和小和尚闻声回头,只见一穿着袈裟的老和尚庄严地站着,双眼微眯。

住持。

小和尚恭敬地走过去,合掌作礼。

住持也,再怎么也要给面子,我亦合掌尊敬地唤道:大师。

老和尚操着沉郁的嗓音,缓缓道:阿弥陀佛……施主见谅,贫僧的劣徒虚芩入法之日尚短,资质驽钝,对佛法妄加传授,施主莫要见怪……呃,这下糗大了,惹到人家的住持了。

见四周有好几双眼睛望过来,我只得又回礼道:哪里哪里,是小女子的鲁莽狂妄,冒犯了贵寺圣法才是,我才要请小师父的原谅……谁知老和尚捋着白须摇头微笑道:差矣……施主方才所言,贫僧几十年却是从未听闻的,倒觉如雷贯耳,字字珠玑,可见施主颇有慧根,相识即是有缘,施主若不嫌弃,可与贫僧入后院去品一点粗茶?贫僧后院内,亦还有几位慧根资质颇为杰出的当世俊杰为客,贫僧可为引见,不知施主意下如何?啊,不会吧?我赶忙摇手推辞:不敢当,大师,小女子不过胡说一通罢了,怎敢充什么大彻大悟的善男信女……施主若不应承,可见还未将方才之事放下,那贫僧真是愧对先尊……不不不……我赶紧否认。

这位老住持可真不简单,居然对我动之以情,只得答应道:恭敬不如从命,小女子就叨扰了……======================温馨提示:唐朝民风开放,对男女之别并非特别重视。

其实真正的封建意识,妇女的三从四德盛行在明清两朝,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甚至二十一世纪仍有封建余孽。

----------作者:以后文中对话会相对较少(相对以前),叙事增多,因为蘭玉采纳了编辑的意见,自己也认为叙事更能体现个人文采风格,便决定删减对白,但必要的对白还是不能少。

另外,编编还说,第一章我用了太多篇幅写穿越前因,且大墨笔的露茜描写在露茜没随同穿越的情况下实属不必。

蘭玉相信各位亲也带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作者要花那么多笔墨写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呵,答案很快就会揭晓的(蘭玉向来秉着不随便写无关的人,因为太多的无关会看得人脑袋发疼,就像蘭玉在看《红楼梦》一样,翻查人物不下十几遍,相对郁闷的。

所以亲在看到有什么小人物登场的时候,不要轻易忽视掉,只要他有名字,就要特别留心一下,因为那人多半后文还会出现~~),呃,我想透露一下,其实她与长孙氏有关——前文不是已提及段碧芸见了长孙无忌觉得眼熟吗?(哈哈,你猜到了吗?嘿嘿,那就等着看下文吧,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到蘭玉的构思……)手中有票的亲,慷慨地砸给蘭玉吧,或者送我一收藏也好啊,渴求鼓励中~~~最近评论中多了许多书友号发评的作者,收到他们许多支持真是相当振奋,只不知那是不是熟人,如果是,就郁闷我了,白高兴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