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变脸全集 > 第七章 梅林定情(1)

第七章 梅林定情(1)

2025-03-30 13:32:15

老人托起石英的手:我在街上就注意了,让我看看……老人解开绷带,望着石英的手腕,伤处因血脉不通,表皮已经坏死,肉也变成紫乌色。

老人的眉目皱在一起:有多久了,谁给看的?快一个礼拜了,在G城医院。

这哪是在医生,是在医死!你的尺骨尧骨断裂,接是接上了,但是错了位!要想不残废,只有断了重接!断了重接…石英望着手腕处两个向上隆起的骨节,和正常的左手腕有明显的不同,感到事情有些严重了,他试着伸开五个手指,一阵钻心的痛袭上心来。

你怕不怕?老人直视他的眼睛。

不!好,把大衣脱了。

林子,扶住他!老人用酒精清冼着石英的手腕,林子扶着石英的两只手臂。

她的手边按摩边慢慢往上移动,看了老人一个眼神的暗示,林子猛然掐住石英的两个夹窝,石英顿时感到全身如电击一般,周身麻木了。

与此同时,听得啪的一声响,老人将错了位的骨节掰断了,并立即准确的复位,再用敷上药的纱布包住手腕,上好纸夹板固定重新接好的伤口。

末了,老人吩咐林子缠上绷带。

林子两手灵巧地缠着绷带,手指触摸处,石英的手腕顿时有了感觉,就好似有支无形的梳子,在梳理他那已经麻木的神经。

他打量着近在咫尺的林子。

林子美极了,美得石英无法准确地去形容她美在哪儿。

那天在车站只见到她的一双眼睛,就这双眼睛,石英己终生难忘。

林子觉石英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羞涩一笑,收拾好换下的夹板,离开了。

贵姓?老人坐在小桌旁,习惯地拿出处方,抬头问石英。

姓石,叫石英,石头的石,英雄的英。

好,石中之英,出类拔粹!老人忽然意识到什么,推开面前的处方,指着桌上的旧皮箱问石英:你,怎么找道这儿的?我到G城来看姐姐,昨天打开箱子,看见有一封给您的信,上面有地址。

我姐姐说您是这方圆百里的名医,叫我把箱子给您送来,顺便也看看手。

老人打开箱子,里面有一个长条形的檀木匣子,还有两个较大的木箱,他直视着楚辞的眼睛:你打开看了?石英如实地回答:看了!老人观察着石英:看你的样子,是个学生……学什么的?石英坦然回答:历史,已经大四了。

学历史的?看了箱子里的东西,你还送来?!老人疑惑地问他。

丢了这三样东西,您肯定着急。

岂止是着急,我是忧心如焚哪!老人凭感觉箱里的东西还在,便合上箱盖:你知不知道它们的价值?不知道。

老人看了石英一眼,似乎不信。

石英补充道:它们都是珍宝,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说得对!世风日下的今天,难得你还有古道侠肠!你不但送回了箱子,街市上还替一位受尽凌辱的老拾履穿鞋,难能可贵!老人不由分说,一手提着箱子,一手把拉石英进了里屋,并对跟进来的林子说:林子,备上酒菜,以表谢意!石英意欲推辞,看见林子眼中泛出希望他留下来的意思,便不再开口。

老人请石英坐下,亲自为他沏上茶:我想你己知道了,我姓秦,名渔樵……秦老捋捋颏下的银须,朗朗笑道:山野中一打渔砍柴的樵夫是也!他指着端着酒菜进来的林子说:她是我女儿,叫秦林。

寓意林中一支风铃,响声清澈悦耳……      秦老戏谑地望着女儿:虽说不至于绕梁三日不绝,也会过耳难忘!爹!林子娇嗔地制止,不让他再往下说。

她利索地在桌上摆好酒菜,并给两人的酒杯中斟满了酒。

秦老,您是有名的中医,箱子里装的却是罕见的珍宝!您……我家是祖传世医,传到我这一代是第六代了。

看来,你是识货的……我学的是历系,却热衷于文物研究,所以略知一二。

历史系?哈哈,老朽是师范学院历史系的教授,没想到吧?石英意想不到,有些诧意。

看来咱们有缘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我这个学术权威就被打倒了,加之祖上曾经有几十亩簿土,我就被扫地出门,押解回乡就地改造。

为了谋生,才又重操旧业……说到此,秦老有些感伤:谈不上慈航普渡,就算是救死扶伤吧!石英捧起酒杯,向秦老敬酒。

秦老一口干了,向石英亮亮空了的酒杯。

石英不解地问:秦老,箱子里那些珍贵文物?秦老答非所问:干了一辈子的教育,总有许多难忘的东西……我回乡不久,林子的母亲走了。

几十年相濡以沫,一旦……唉,日子真难打,我便试着将自己多年的积累和一管之见写出来。

一来有个精神寄托,再也算对自己一生给予总结。

没想到还洋洋洒洒地写了几十万字!说到此,秦老脸上有了生气:来,喝酒。

秦老酒量不错,连干几杯,丝毫没有酒意。

兀尔,他突然情绪低沉,声音也沙哑了:使我痛心疾的是,我所有的书籍、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怎么回事?你今天看到了,他们当着我的面,烧了我的手稿,焚了我的书……老突然神情激动地大吼一声:就差坑了我!爹!林子眼中闪出一丝惊悸,随后不安地看看石英。

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秦老怒火中烧:要不是为了林子…秦老眼中怜爱之情和着泪光:士可杀,不可辱!石英不会安慰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秦老,普天之下,受此奇耻大辱,何止您一人!算了,不说这些了。

秦老平静下来,掀起炕席,取出一摞手稿放在炕桌上:幸好底稿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