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和丁丽来到王羲之的书房,顿时被琳琅满目的字帖吸引了,这些字帖放在自己那个时代就是价值连城,并且是国宝,是中国书法发展的证明,也是中国古代书法的精华,在原来那个时代,两人想要见到一幅字帖都要想尽办法,但今天如此多的王羲之著作就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两人感觉自己太幸福了,太幸运了。
王羲之把李伟和丁丽带入书房,就在观察两人的表现,看到两人在见到字帖时如痴如醉的表情,心中十分惬意,看来自己没有看错,两人确实是对自己的书法感兴趣,而不是对字画的本身的价值感兴趣,看来自己找到了志同道合者,自己的心愿可以达成了。
王羲之从小爱好书法,幼年时他曾跟随姨母,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过书法。
渡江后,他又学习了前辈书法大师李斯、曹喜、张芝、张昶、蔡邕、锺繇和梁鹄等人的书法。
这使他的书法融合各家所长,自成一家。
再加上他的家族中擅长书法的人济济一堂,父辈王导、王旷、王异等都是高手,这对他的书法学习的帮助也是极为显着的。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
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
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
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
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
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
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为人坦率,不拘礼节,从小就不慕荣利。
当推脱不了时,为官清正,为安公提出过不少合适的政见。
王羲之的书法刻本很多,像《乐颜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楷书作品,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
他的行草书传世墨宝有《寒切贴》、《姨母帖》、《初月帖》等十余种。
这些墨宝虽然是唐人双勾廓填摹本,但也都不失为难得的珍品。
他的行书《快雪时晴帖》只有二十四个字,被清乾隆皇帝列为《三希帖》之首。
《兰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
从文学的角度,它文字优美,情感旷达闲逸,是千古绝妙的好文章。
从书法的角度,它被誉为法贴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钻研。
王羲之还善于绘画,是历史上比较早的兼精绘画的书法家之一。
他的夫人郗氏和他的七个儿子都善于书法,是一个闻名于世的书法世家,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尤其是他的小儿子王献之,继承父学,且进一步独创天地,字画秀媚,妙绝时伦,以至与父齐名,人称二王。
李伟看着王羲之的书法,虽然自己的根本没有什么书法造诣,但也被精妙的书法感动着,李伟现在不是在观赏这些字帖,而是在用心感受。
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自己处在了书法的世界中,这些字帖已经不存在,而是一道道秀丽的风景,字帖的字在其中就像一些点缀物,但却画龙点睛,把景物衬托的更美。
突然这些点缀物动了,不在是一些死物,而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少年,少年似乎吸取了天地的灵气,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了一体,再也分不清是少年处在景物中,还是景物把少年包裹。
少年开始动了,周围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少年的动作轻松随意,但与天地连在了一起,每一下动作都浑然天成,毫无痕迹可寻,少年似在翩翩起舞,但举手投足间都是极其厉害的招式,周围的环境随着少年的举动,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少年成了这个环境的主宰。
李伟注意观看,少年练习的是套拳法,脚下是套极其玄妙的步法,拳法和步法各行其是,互相隔离,但却同时在少年身上出现,看到少年的行为,李伟感觉极端别扭,但又感觉合情合理,李伟在脑子了把少年的行为全部记了下来。
李伟试着自己做少年同样的动作,感觉十分别扭,怎么也没法做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李伟不断尝试,不断失败。
李伟坐在地上气喘吁吁,难道这些动作根本就不存在,但自己亲眼看到少年做了出来。
哎,准备放弃的李伟突然想到,自己的长生真气由于吸收了自然力量,一切事情顺其自然就好了,李伟不在刻意的去做少年的动作,而是自然而为,信手拈来,不再刻意去模仿少年的行为,李伟发现,自己竟能够把拳法和步法分开了,拳头总能从以前自己不可能的方向出现,并且自己似乎和天地融为了一体,自然的力量蜂拥进入自己的体内,随着自己的拳头发出,顿时天地为之变色,电闪雷鸣出现在了自己的周围,但并没有对自己造成伤害,围在自己的周围,保护着自己的身体,本来瞬间的闪电竟然能够存在下去,这让李伟很是惊喜,以前自己和丁丽创出的仙门剑诀产生的闪电瞬间即逝,并且发生的强大攻击不分敌我,自己也在攻击的行列,现在竟然有所改进,自然十分高兴。
李伟高兴之余,发现少年的动作又有改变,只是轻轻的一拳发出,顿时地动山摇,天地变色。
当李伟想仔细看清楚时,耳边传来了呼喊声,少年似乎有所感觉,消失不见,顿时李伟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改变,李伟发现自己正处在王羲之的书房中。
但与自己刚进来时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现在书房的房顶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广阔的天地,房中的字帖根本不复存在,李伟看向丁丽,丁丽也似乎刚从梦游中醒悟过来,看来她和自己情况差不多。
李伟寻找书房中的王羲之,却发现早已不知踪影,梁定都正站在书房中,看着两人发呆。
到底怎么回事?书房怎么变成这个样子?李伟搞不清楚状况,只好问比较清醒的梁定都。
李侠士、丁侠士,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刚才听到书房发生了强烈的爆炸,并伴随着电闪雷鸣,我还以为遭了天雷,赶紧过来看看,没想到碰到了王老爷子,他告诉我不要惊慌,并且阻止了王府的人前来,并且告诉我他在客厅等待二位,但我总觉得有点怪异,书房被天雷劈了,王老爷子怎么那么高兴啊,他应该伤心才对,这个书房可是王老爷子的命根子,平时根本不让任何人靠近,这里是王府的禁区,只有在他的带领下,别人才能来到这里。
李伟和丁丽这才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两人怎么都想不明白,两人只是走神了一会儿,怎么会发生天雷袭击的事,看来天下之大,什么事都能遇到,两人也感到十分幸运,天雷只是毁坏了房屋和东西,两人却毫发无伤,这也算一个奇迹吧。
李伟仔细大量了书房的环境,突然发现,在书房中还有种奇异的东西存在,十分像闪电,难道天雷释放的太多,没有完全爆发,留了下少许。
从地上拾起一片断木,投向了那奇异的东西,突然一个小型的爆炸发生了,断木和奇异的东西一起消失了,并且引起了强烈的能量波动,本来还有墙壁的书房彻底消失。
看到这样的情景,李伟、丁丽、梁定都都被吓呆了,恢复过来的三人再也不敢在书房停留片刻,迅速离开。
在李伟仿佛进入梦境中的时候,丁丽也发生的同样的情形,不同的是是个少女在练习彩带。
李伟回味着刚才脑子中出现的情景,这或许就是自己的自然之力成为长生真气后最终的威力,看来自己的路还很远,自己一定要继续努力。
李伟和丁丽跟在梁定都身后,十分惭愧,根据刚才梁定都的说法,这个书房是王羲之的宝贝,并且也是王羲之一生作品的精华,没想到李伟和丁丽的到来,使这些人类宝贵的书法财富一下子就完全消失了,不知道这个事情对以后中国的书法是否有影响,李伟和丁丽可不想因为他们的出现打破了王羲之的作品对后世的流传。
三人达到客厅,知道王羲之已经回来自己住的地方,并且让家人告诉梁定都,带李伟和丁丽去他住的自然轩,所以三人只好去了自然轩。
没想到我没有看错,你们真的做到了,我一生的梦想终于实现。
王羲之眉开眼笑,看上去比刚见面时又年轻了不少,双目闪着智慧的眼光,不断的打量两人,希望能够看出点什么来。
王老爷子,十分抱歉,因为我们的到来,使你的书房遭受了天雷的袭击。
小兄弟不必太在意,这些都是身外物,虽然对于别人来说,这些都是无价之宝,但对于我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我之所以在书法上能够有如此高的境界,就是有博大的胸怀,能容天下一切事,所以这些损失对我微不足道,我也希望,你们能够拥有博大的胸怀。
我仔细的观察了你们,发现你们都是富贵之人,并且贵不可言,你们也是有仙根的人,这些你们日后自然会明白。
凡事顺其自然,尽力而为即可,这次你们能够来到建康,并且能够来拜访我,这就说明咱们有缘分,并且我看两人非是一般人,也能够继承我的书法精髓,所以才带你们去我的书房,今天书房的遭遇更表明我的选择是对的,你们已经领悟了我的书法精髓,虽然是以别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我已经十分满意,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够达成心愿,这真是上天不负有心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