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飞宇长篇处女作: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全集 >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第十四章(3)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第十四章(3)

2025-03-30 14:40:29

在机关干部最吃香的岁月,罗绮呆在机关,在商业老板最走红的年代,罗绮又成了商人。

这个女人什么都没有落下。

这是命。

俗话不是这样说的吗,皇帝是假,福气是真。

罗绮的福气首先得益于这个城市的市政建设。

市政建设的某一个侧面当然就是房地产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房地产开发。

正是由于房地产开发,市经委的办公室主任罗绮女士在一夜之间就变成允况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的董事长了。

这个伟大的决策充分体现了市政府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具体举措。

政府的行政行为直接等同于政府的商业活动,这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能是什么?这不是中国特色又能是什么?

允况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的成立与民主南路的开发联系在一起。

民主南路与以民主领袖的名字命名的商业街平行,总长度不足一千米,地处本市二类地区与三类地区的交界处。

两侧以散户居民为主,为砖瓦平房。

开发区的竞拍是在那一年的金枫叶恳谈会上进行的,中标的是一位华人外商。

这位六十开外的外商对他的手下说,在国语中,人就是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工作滋润了,就好运来了,就只剩下了最后的一锤子买卖。

罗绮女士目睹了这一锤子买卖。

代表中方举起6号小木牌的,是市经委的一位司机。

这位大块头的年轻人最后一次举牌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得到暗示之后,就把小木牌放下了。

价码抬得太高了把外商吓跑了怎么能与国际接轨呢?市电视台在当晚的《省城新闻》里播送了这则消息,六十开外的外商在电视屏幕上显得气宇轩昂。

落槌之后他从荧屏的右侧走向了荧屏中央,微笑着与各位领导端起了人头马,干了杯,并合了影。

允况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现在今非昔比了,成了允况集团总公司。

然而董事长没有变,还是当年的罗绮女士。

罗绮女士当年可不愿意走出机关大院的。

分管副市长把罗绮找过去,通了通气。

罗绮女士明白着呢,把自己从政府大院里头弄出去,不就是给他们做一个小金库的库长吗?这怎么可以?她好歹也是正处呢。

分管副市长看得出她的心思,说:你的办公桌暂就不要动了,政府也不发文——你先过去,那头总要一个党代表嘛!

桌子不动也就是椅子不动,这一来机遇与待遇都可以不变。

罗绮女士说好了的,过去之后就呆一年。

但是一年说过去就过去了,期满的时候罗绮女士正在新加坡考察呢。

回去的事罗绮就没有提。

罗绮不提,政府也就不提了。

由机关干部变成机关商人,罗绮女士从自己的身上亲眼目睹了女大十八变。

这句话用在罗绮董事长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当然,女大十八变指的是女人越变越漂亮、越年轻,否则变来变去人生也太没有风景了。

机关里头的人一见到罗绮就说:什么叫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看看罗绮就全知道了。

罗绮在机关的时候终年留了齐耳短发,衣着是笔挺的、古板的,一副政策性,一副机关腔,一副人到中年的样子。

最多在西服的胸花上变点儿花样,算是小小一翘,算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那是机关,不这样是不行的。

也算是工作需要。

一个人蹲在机关里头,衣着和长相上头太引人注目了十有八九要招是非的。

然而罗绮现在是商人,她偶尔回到机关也全是这么说的,衣着和相貌上头就不能不花血本,这同样是工作需要。

女人的天性与工作的需要合二为一的时候,女人是幸福的,罗绮就只有女大十八变这一条道路可走了。

罗绮她只能是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变化最大的首推腹部。

罗绮的腹部是三十八岁那一年起来的,并不严重,然而起来了,有了相当危险的发展趋势。

机关这个地方就这样,你只要一走进去,腰部就会毫无挽回地一点一点粗起来。

连司机都逃不了这一关。

当然,做了领导,肚子出来一点也是应该的,要不然,动作太麻利了,哪里还有一点稳重的样子?迫使罗绮坚决和自己的腹部做斗争的是商场里的衣服。

公司不是机关,罗绮敢穿,也穿得起了。

然而商场里的衣服总是和女人的腰部对着干。

看在眼里喜欢的,穿上身腹部就容不下。

为了衣服,罗绮也得把体重减下去。

罗绮与自己身体的艰苦斗争就是从她到允况公司上任之后开始的。

她开始减肥,上健美班;她开始文眉,割双眼皮;她开始留最时髦的发型,每周再到美容厅护养两次皮肤。

这一来年轻时代的罗绮就全回来了。

不只是回来了,还多了一点东西,那种东西叫风度。

风度这东西不在皮肉上,它是一种举手投足,甚至还不止于举手投足。

没有罗绮这样的良好心态与经济实力,风度那东西是出不来的。

漂亮而又年轻的女人多着呢,然而没风度。

有风度的女人也有,但是这样的女人十有八九不再年轻,手头也紧。

富婆就更加俗不可耐了。

罗绮这几点可是都齐了。

罗绮这样的女人都能够焕发第二次青春,说到底还是政策好哇。

可是不顺心的事情总是有。

罗绮这一头能挣钱了,把好好的一个家弄出裂缝来的确是没有想到的。

儿子考到北京去读大学,家里的裂缝不声不响就裂开来了。

罗绮在市政府大院工作,丈夫可以接受。

他在省人大的秘书处好歹也有一份不大不小的职务,省大于市,这个道理谁都懂。

问题就出在罗绮不该一下子有钱。

家也重新装修了,家用电器也全部更新了,罗绮坐在沙发上说话的口气就有点像这个家的主人。

这一来做男人的就觉得生活在老婆的家里了。

这不行。

这绝对不行。

丈夫做过多年的秘书,现在有了职务,但是说到底还是秘书。

秘书工作做长了男人总免不了心细,越自尊越心细,越心细越自尊,接下来当然就是越自负越不甘,越不甘越自负,到后来就变成处处想胜人一筹,处处又低人一等了。

这样的心态一带回家,家里的气氛也就越来越像机关了。

但是丈夫不动声色,拿了这么多年的机关经验对付一个女人,做丈夫的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丈夫在等机会。

机会总是有的,做人的惟一学问就在于耐心,只要你能等下去,机会迟早会光顾到你的头上。

机会真的就来了。

不出一年,省人大就利用现成的关系在海南成立了一家公司,丈夫的工作做得又隐蔽又周密,全做妥当,回到家里头和妻子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