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霸秦全集 > 【第165章】 十二字策

【第165章】 十二字策

2025-03-30 14:53:21

无敌与百里瑶祖孙相识,最早乃是在齐国的临淄。

而后,百里瑶和玄奇也参与到了营救无敌归秦的活动中,并且和鬼谷子一道得见了天周的真容,因此算得上和无敌是老相识了。

眼下得见故人无敌自是喜悦,也知两人出现在栎阳必然带有使命,很有可能是鬼谷子有信传来,当即引两人入了宫室详谈。

至于二哥嬴渠梁的异样,无敌却是并未留心,而嬴渠梁也未提他为弟求贤的经过。

入得宫室,无敌便命人去唤来大哥嬴虔、甘龙、公孙贾、卫鞅、申不害等人一同参会。

嬴虔、甘龙等人身为大秦内阁自然需要列席,而卫鞅和申不害眼下的身份乃是秦公嬴无敌的幕僚,理所当然有资格参与。

却说宾主寒暄坐定之后,百里瑶按照惯例取出了一份鬼谷子的手书呈给无敌,当即无敌当众展开一看,发现里面依旧是四个大大的篆字:厚积薄发。

百里瑶笑道:魏东战事已近尾声,二月十六庞涓十六万大军与孙膑城下鏖战三日,孙膑不敌,退守桂陵。

二轧十八,庞涓率兵追至桂陵城下,孙膑不战,弃城而走,庞涓追击至濮水,渡河之时却被孙膑击其不备,损折兵卒两万余,其中万余魏武卒更是被活活溺毙。

庞涓受此重创,只得退兵桂陵,依旧与齐军成对峙之势,此其一也。

老夫祖孙西来,七日前在安邑获知,墨家邓陵子受魏王赏识,任为丞相,此其二。

据安邑街头传闻,邓陵子献十二字策与魏王,曰:欲灭秦。

先灭韩。

欲求和,先迁都。

此其三。

百里瑶说完,宫室之中与会之人皆是神色凝重。

此来,百里瑶一共带来了三条消息,一个是魏国东部魏军和齐军的战况形势。

实际上,昔日函谷关之役时。

白雪特地从安邑赶来向无敌求情,希望他能放过庞涓只是,无敌便以已经看出秦魏齐三国在这场战中的态势。

以魏国方面来说,庞涓坐镇函谷关是因为他看出无敌目标始终都是夺回河西,因此只要守住河西,狠狠的将秦国堵在陇西,那么魏齐之间的纠葛便容易解决。

魏齐两国既非世仇,也没有切身的利益纠结,就算让齐国占了些魏国的土地去。

只要把秦人牢牢堵住,日后这些土地还是可以通过外交手段拿回来的,毕竟齐国出兵的口号响应周室的号召。

惩戒背信弃义不尊信义地魏国。

而对于齐国方面而言,攻魏的实际目的虽是吞并土地取得利益,什么响应周室号召,帮助弱秦对抗强魏都是华丽的借口而已。

虽说借口终归是借口,但在提出这个借口的时候已经将它的行动范围界定在了一定地局限之内,所以齐国不能吞得太多。

如果吞的太多,一来是有可能被天下各国冠上一个乘火打劫骂名,而来是怕引起周边的燕、赵、韩三国的眼红。

因此齐国的战略实际上就是固守濮阳、襄丘、济阳一线,尽量吸引住魏国的兵力。

并且最大限度的杀伤魏国的有生力量。

这样也就让齐国有更多的时间消化掉夺取地魏国土地。

至于秦国。

秦国地目标虽说就是河西。

理论上魏国和齐国在魏齐边界牛打死或马打死牛对秦国而言都是风马牛不相干地事。

甚至还有可能会有人认为。

如果魏国和齐国狠狠地干上一仗。

多死点人。

这样秦国夺回地河西便会更安稳。

实际上这种想法并没有错。

只是可惜有这种想法地人看地还不够远。

不论秦国现在有多少万大军。

有多少架无敌大将军炮。

有多少强弓强弩。

西秦相对山东六国而言始终都是一个弱国。

国家地强弱。

不是看军队地多少。

而是这个国家地综合国力和经济实体对战争地支持力大小。

比如说后世地那个国土面积只有某神奇国度国土面积1.25%(960*12)地北棒子国。

却养着可以媲美世界强国地百万军队。

可又有谁会认为这个棒子国是强国呢?所以无敌剑走偏锋。

决定给庞涓一个审时度势地考虑机会。

便派出了使者向墨家求援。

希望由墨家出面与庞涓乃至魏国达成一个私下地协议。

这个协议地内容大致为:一、秦军若是在庞涓回援函谷关之前攻不破此关。

便万事皆休。

双方各凭天意。

决一死战。

二、秦军若能在庞涓回援之前攻破函谷关。

便只收回河西之地。

绝不攻击魏国腹地。

也不阻拦庞涓前去驰援大梁。

并且保证在五年内绝不会轻启战端。

出兵攻打魏国。

三、若秦军攻破函谷关之后。

庞涓执意率军回援。

秦军必会与魏军死缠。

届时若孙膑攻破了大梁。

则五国群起围攻。

魏国败亡之日必不远矣。

以邓陵子地口舌之力。

果然将此事办地圆满。

当邓陵子将无敌地口信带给庞涓之后。

身为兵法大家地庞涓自然能听得明白其中地含义。

审时度势之后。

庞涓也并未被邓陵子地一番话语完全打动。

其时刚刚率军通过临晋关地庞涓还是执意向东。

向石门山方向机动。

哪知第二日下午。

大军刚刚走至石门山脚下。

斥候便捎来了函谷关被秦军攻破。

城守李胄战死。

驻军部将魏戈被生俘地噩耗。

震惊之下。

庞涓二话不说立即让大军抛下所有辎重装备。

只携五日口粮改道向北直赴安邑。

到达安邑之后。

庞涓忙把邓陵子引荐给魏。

将秦国与以魏国谋和。

只求收复函谷关地意思详细说了。

魏本也是一个有着大智慧地人。

眼下誉为雄关地函谷关不破也破了。

河西之地也等同于全数落入了秦人之手。

而此时魏国东部地战事也表明齐国这次真地想要成乘你病要你命。

一举攻下大梁。

一旦大梁被齐人拿下。

也就等同于宣布被韩国地国土一分为二地魏国东部国土。

全数落入齐人之手。

要说这河西。

在秦国人眼中看来。

可能是一片肥美地膏腴之地。

可在魏国人眼中。

却无疑是一块看着美味却形同鸡肋糟粕。

想想看。

自从魏国夺下河西之后。

秦人年年都如陇西草原上蹿出地饿狼一般喊着赳赳老秦。

复我河山地号子来找魏国玩命。

这河西地地面被这些穷秦人踏马践地能长出粮食么?魏纳闷呀!当初要是自己不贪心,在嬴渠梁提出议和的时候便老老实实的安心治理河西,迁些流民去好好开垦,而不是听庞涓这鸟人搞什么六国灭秦分秦,何必会落到今日的下场呢?事到如今,秦人当真攻破了函谷关,而齐人也开始猛攻大梁,看样子也就只能顺坡下驴了。

无奈之下,魏只得命人取出当初嬴渠梁派公孙贾前来议和时送上的议和国书与代表了河西的地图,原封不动又让使者送了回去。

而墨家的邓陵子也卖着墨子的老脸,当了一会中人,保证说只要魏国答应这个议和条件,秦国便不会出兵乘人之危。

得了邓陵子的保证之后,庞涓立马命人收集整个安邑的马匹轺车,将大军通过魏韩驰道直接送往大梁,这才了有庞涓与孙膑首次兵锋相交。

然而,这些早已为众人知晓的前事并非是大家忧虑的事态。

真正让在场的众人感到焦虑的是邓陵子担当魏国丞相之后给魏王献上的十二字国策:欲灭秦,先灭韩。

欲求和,先迁都。

秦魏世仇,又是数百年的死敌,灭秦、若秦和分秦可谓是魏国的长期重要国策。

而庞涓提出灭韩的出发点也是迫切的要解决韩国的国土将魏国拦腰分成两半的问题,并且顺带谋取韩国的兵器制造技术。

而十二字策里提到的求和,说的乃是魏国与齐国之间的和,迁都则指得是魏国应该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去。

这十二字策,以当时的眼光来看确实是有的放矢,也符合魏国现在的形势。

只是,对于刚刚收复河西失地的秦国来说,世仇魏国突然得到了一个牛逼的丞相,这个丞相还提出了一个以灭秦为核心的国策,说不忧虑,那就太对不起这些人所使用的秦粟了。

百里瑶说完便微笑不语,而无敌则细细品味着鬼谷子写给他四个字,至于嬴虔▲渠梁等人则是各有所思。

至于卫鞅和申不害两人,则都是抿嘴微笑,却不多言。

到是老甘龙见场面有些冷淡,忙出来和百里瑶答话道:百里先生乃是穆公时五大夫百里奚之后,今欲辅佐国君,实乃我老秦之大幸也!百里瑶却是神情冷淡的拱手道:上大夫之言,百里瑶愧不敢当!老夫来时,已一再向右监国公言明,秦国之事,老夫自当尽绵薄之力。

然则只能略为相谋,不能身处其事,请诸公万勿对老夫寄予厚望。

这……听到百里瑶当面推托,老甘龙的面子帘架不住,大是惊愕,忙把目光投向了嬴渠梁。

而嬴渠梁也是愕然,不知百里瑶如此说话,也在这时无敌却是开声笑道:百里前辈莫要推托,可记得一早本公便与前辈说好,此次归来前辈便留下不走了。

百里瑶却是摇头笑道:老夫自觉身体康健,想要再云游几年!无敌不理百里瑶的托辞,反问道:这栎阳即将建成,若前辈外出云游,本公找谁来为那些游学士子授课,玄奇小妹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