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卫鞅派去河西,让他主理田地的清丈厘定分配工作,本就是无敌祭出的一块试金石,看他是否当真能担得大任。
而对于此点,卫鞅又何尝不是心知肚明,因此在抵达了作为此次河西清丈工作的行辕华山大营后,卫鞅便废寝忘食,日以继夜的工作。
此次,随卫鞅一同前来的只有内政部下派给他的十二名三等书吏。
虽说他有赤王剑,可以调动河西的所有官吏干员,但这把尚方宝剑必须留在最关键的时候才能当做杀手锏使出,不得已之下,卫鞅只得留下六人在华山大营协助嬴虔对核定卸甲的老兵进行登记造册的工作,自己亲自带着六人下到各乡县,亲自监督当地本属于魏国归复的官吏进行土地清丈工作。
自从吴起打下河西之后,魏国对河西的治理可谓是一刻都未放松过,只不过老公父嬴师隰犹如疯子一般,几乎年年都要引兵与魏接战,使得原本号称膏腴之地的河西比之魏国腹地无疑形同鸡肋。
也是,你想想看,河西夹在秦国和魏国当中,秦国年年都会发兵攻魏,并且时机大多都是在秋收前后,目的就是要在秋收之前杀到河西,连芝麻带谷的将河西地面上的所有农作物全都收了,等同于河西地面上的老民百姓耕作一年,实际上是为老秦人白打工。
正因如此,河西地面上的百姓对秦国自然是恨得要死,虽然其中不少百姓的老辈在几十年前还是秦人。
所以,卫鞅当时才会向老公叔丞相提出应对秦国的秋守春战策略。
二年七月初九,华山特使行辕。
卫鞅着一袭绣有铭文的白色吏服,正在伏案疾书。
此刻他笔下所写,是将要称送国君关于河西土地田亩分配的情况,以及他根据当地的实际所制定的一些条令和律法。
不过盏茶时间,他便将一份空白的简牍写满,待墨干卷起简牍之后。
这才省起一事,向营帐内正在伏案誊抄法令的书吏唤道:栎阳公文为何此时未到?一名书吏起身答道:特使大人,此事营官一个时辰前曾来报备,道是郑县官道阻塞,信路不通,公文或会晚些送来。
郑县官道阻塞?卫鞅听得一奇。
却未放在心上,又取了卷空白简牍奋笔疾书。
哪知他才写下不到十个字,便听见帐外有大队甲士跑步前来,一把威武声音在帐外喝道:前军子岸、车英求见特使。
听见子岸和子车英同来,卫鞅心道定有大事,当即起身喝道:快请!两人当即快步入帐。
齐齐拱手道:特使大人。
郑县因清丈田亩之事突发民变。
百姓聚众私斗。
阻塞官道。
左监国公已经率兵前往。
命我二人速速护特使前往调解。
因清丈田亩之事突发民变?卫鞅听来也是大吃一惊。
当即问道:详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