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位于今四川成都平原腹地,由于秦国地处陇西一向被山东六国所排斥,与六国的交往本就不多,更何况是位于崇山峻岭的蜀国,因此秦国本身对蜀国的情况了解本就不多。
拿下河西之前,无敌的心思和战略眼光便打到了巴蜀之地。
拿下河西之后,无敌便让左稚负责的情报系统向巴蜀两地渗透,可见效甚是缓慢。
根据白氏所整理汇总的消息,眼下蜀国的国王叫做芦子,也称为芦子霸王。
而蜀国的国朝年号为开明十二世。
蜀国朝代名称的名称并非以君王的谥号来区分,其历任君主均称开明,至芦子已是十二世。
根据蜀国的传说,首位开明帝称丛帝,原名鳖灵,原是蜀王杜宇之相。
因治水有功,使蜀国民得陆处,后杜宇禅让,称丛帝。
一说鳖灵兵变,逼死杜宇,自立。
杜宇冤魂不散,即成杜鹃鸟。
而九世开明帝开明尚接受中原文化,立宗庙,去帝号称王,传至今日为开明十二世。
对于这个芦子霸王,无敌所能了解的情况这个十二世蜀王正值壮年,并且力大无比,心智愚钝。
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历史,无敌几乎就能断定他就是日后被二哥嬴渠梁的儿子用石牛诈骗的那个笨蛋。
至于蜀国的军事情报,白氏传来的消息让无敌看了之后很是放心,整个蜀国,除了位于成都的王城有八百戍卫勇士之外,整个蜀国可以说没有一支正规的军队。
而一旦发生战事,蜀国的做法便是由蜀王下达召集号令,整个成都平原和山区的以部落聚居的蜀国百姓就会自备武器前来听令,简而言之,此时的蜀国,其社会形态依然处于部落联盟向封建社会衍变的阶段。
正因为有了这些资料打底,无敌这才大胆的率兵前往南郑。
直接打开一条进入成都平原的通道直接灭蜀。
可没成想到,蜀国能在这巴山蜀水中延续数百年之久,也是有其可取之处地,他的修路大军刚刚抵达南郑,白氏的密信便辗转楚、韩两地送达,可见秦国大军还未动身之时。
蜀国便已得到消息。
此时再去追究到底从何处泄密显然已经没有必要,也就在无敌准备不理蜀国反应,继续开凿蜀道的时候,却是从函谷关传来消息,称蜀国的使节已经来至关下。
这突然一击让无敌很是措手不及,当即无敌一面安排让主理外交的公孙贾漏夜启程前往迎接,一方面无敌也安排大军向西南寻路开道,自己则连夜赶回栎阳。
不过旬日,蜀国使者由公孙贾迎至栎阳。
与之同来地竟然还有周室的上大夫樊余。
让无敌意外的是,蜀国使者对秦将攻蜀之事只字未提,而是言及按例前往周室朝贡。
闻及秦国新君即位,便顺道前来道贺,并且奉上蜀地土产二十车作为贺礼。
无敌作为秦国国公对这种前来朝贺事情自然是高兴地,须知由于六国联合讨秦,二哥嬴渠梁和自己即位时也就只有周室的送了些礼物给了几分薄面。
至于周室的上大夫樊余,此次可不是单单陪着蜀国使者前来朝贺那么简单,而是前来相询无敌和赢玉的婚期,以及和周室王女姬月的婚期如何安排。
樊余不提这茬,无敌只怕还真给忘了。
去年冬天自己率军赴韩的时候,周室便派出老太师颜率来谋献国之事,自己也一口答应要娶周王姬扁之妹姬月。
本来就无敌的计划,将于三年地二月迎娶赢玉为正牌的国后,接着在三月迎娶齐国的公主田柔为妃子,在后来地四月便是迎娶白雪为妃。
之所以将这个时间安排和攻蜀时间重叠,便是为了让山东各国八卦男和长舌女都认为无敌忙着在陇西娶亲。
至于他和诸女之间的关系,也不需要用一台虚假的婚宴大戏来验证,都是对无敌的这种安排报以理解和同情。
反正无敌说了:男人出门就是去办正事,正事办完了自然会回来。
所以樊余这次的到来要比这个顺路过来的蜀国使者要重要得多,这是因为自打无敌攻下函谷关,秦国就没再主动联络过周室,既不朝贡,也不主动向周室通报什么情况。
遥想起当时,老太师颜率带着周室天官姬卜来见无敌,又是占卜又是打卦,最后得出了无敌就是天降圣王的结论。
而后两人便是哭天抢地的要把周室地一座王城、五座子城和两百里王畿献给无敌。
却又怕无敌不受。
便拿出一张美人图画来施展美人计,可谁知道这颜率和姬卜、樊余三人归了周室之后便没了消息。
攻函谷关时嬴虔率领十万大军借道周室王城是由樊余出面接待。
但樊余当着嬴虔也没提过献国之事,显然这事后来又有了反复,而周室也装聋作哑的硬抗,直到过了无敌二年地秦首岁周室这才扛不住了,只得忽悠着前来朝贡的蜀国使者陪着樊余一同来秦谢罪。
说实话。
无敌对这事一点都不生气。
他既不稀罕一个有如烫手山芋一般地周室国土。
也不稀罕一个才将及笈地少女。
可这种无所谓地态度看在樊余眼里。
也就不是这个味道。
好不容易樊余寻了个单独相处地机会。
帘大礼拜下给无敌赔罪。
言道之所以拖了这些时日来见。
一是见秦国战火未熄。
二是献国之事周室内部还需商榷。
最后便是无敌没有主动派人去周室求亲。
所以周室那边就闷头傻等。
这些强调之辞让樊余说来。
自然是头头是道。
无敌就纳闷了。
既是你们要献国。
要嫁女联姻。
却还要我主动派人去求亲?不过话说回来。
这个面子怎说也是要给地。
因此无敌便让公孙贾撰诏。
称自己听闻周室地王女姬月生地贤良$德、贤惠。
决意派公孙贾为特使。
前往周室求亲。
这个布告一贴出去。
自然秦国是举国欢腾。
或许在山东六国眼中。
周室已经算是一个没落地蕞尔小国。
但在老秦人眼中看来。
周室还是很仗义地。
便说上次地栎阳之围周室便倾力相助。
给秦国支援了粮食〕盐和兵器。
这一点老秦人举国皆知。
不论老少妇孺都是记得周室地好。
这下秦国地新君居然要迎娶周室地公主。
当然是万分地高兴。
旋即。
樊余也乐得屁颠屁颠地和公孙贾去商量各项礼仪章程。
而无敌便把心思放在了蜀国地使者身上。
此次来周室朝贡地蜀国使者并非蜀人。
而是讲得一口流利雅言地楚国人。
名叫屈欢。
屈氏以封地命姓。
出于芈姓。
其始祖是春秋时楚国地莫敖。
春秋时楚武王地儿子瑕。
官至莫敖。
位于令尹之下。
楚武王封瑕于屈地(今湖北秭归)。
把屈作为瑕地食采之邑。
故史称屈瑕。
或莫敖瑕。
屈瑕地后代以封地命姓。
遂称屈氏。
战国时,屈氏、景氏、昭氏成为楚国公族中有势力的大宗,而这屈欢便是楚国屈氏族人。
屈欢以白身士子的身份出仕蜀王,费时二十余载,直待开明十一世蜀王死后,已是六十多岁的屈欢这才被芦子封为丞相,并且派他出使周室朝贡。
无敌对这个屈欢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几次宴请无敌都在席间随口询问蜀国风物,而屈欢却是大大咧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将蜀**队的大致分布都透了出来,以至让无敌都差点都产生了一种此地人傻钱多,速来!的错觉。
嬴无敌二年的腊月(十二月)初九,却说这日,樊余将求亲诸事办妥,而蜀国使节也决定随樊余一齐离秦归国,两人便联袂来辞。
是夜,无敌赐宴国府,朝中诸臣作陪,畅饮同欢。
席间,蜀使屈欢虽是面色无异,无敌却是发现他似乎神不守舍,便寻了个机会,持爵向他敬道:蜀酒味甘,本公甚喜,蜀使归去时可代本公带去秦酒,赠与蜀王。
屈欢当即起身拱手谢道:谢秦公厚赐!无敌继续道:本公听闻,蜀地距我大秦不远千里,需借道韩、楚两国,不知蜀使此归,需几多时日方可归国?屈欢淡然笑道:本使乃是六月上三受王命出蜀,至十月下六至洛阳,若由秦归,当于来年五月归得国中。
无敌听闻,帘装作一副惊愕神色叫道:竟是这般遥远?实际上,从蜀国绕行楚、韩两国,快马最多半月可至,而屈欢说行程大约在四、五个月时间自然是有些夸大其词。
当然,使节团的速度肯定比不了快马,但也不致如此缓慢,无敌却是从他话语中听出了端倪,难道屈欢是在故意试探什么?当即无敌假意道:蜀酒甚好,却不知蜀使何时再赴周室,可否顺道为本公捎些蜀酒?屈欢一抚长须,笑道:秦公若喜蜀酒,遣商贾赴蜀购之便可。
无敌苦笑道:只恐道远,商不愿往矣。
屈欢却是笑道:秦公不知,秦蜀两国本是近邻,只可惜其中隔阂天堑。
若公遣人与群山之中开凿道路,蜀地秦国数日便可往返。
哦!竟可如此?无敌听来一惊,不知这屈欢究竟想要做甚。
也在这时,屈欢一手持爵,用大袖将另一手挡住,而那只手便在袖后对着无敌比出三个手指。
看到这里,无敌纳闷了:我日,你难不成还看过西游记?比三个手指让我三更时召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