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间,一条平坦大道顺沔水逆流而上。
无敌策马缓缓的向前行进,目光却是在不断的在检视则路旁的山坡。
这条进蜀大道,无敌可不想建成一条日后籍籍无名的乡村公路,因此在道路的规划上颇费了许多心思,比如说让人在道旁修排水渠和路旁的荒坡上移土栽树,路面也是由三合土舂实之后铺上碎石,又在碎石上再铺一层上一层由粘土和黄土混合而成的厚质硬土。
按无敌的设想,眼下首先要做到的便是通路,之后是否要效仿山东六国那般铺设驰道可以视情况而定。
所谓驰道,就是春秋末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有轨道路,这种道路和现代的铁路大致相同,分为路轨和枕木,路轨由特殊工艺处理过的硬质木材铺设,可以让马车在上面平稳的前进,而枕木则按照马的步幅铺设,枕木之间距离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和枕木发生自激振荡,开始发力飞速奔跑。
闲话慢说,却说无敌在行营待了一日,正要起身前往筑路前沿,负责筑路的部将孟安便闻讯而至,随着他一同来得还有两百多个女奴,以及一个叫做夏的蚕羌族女子。
筑路半年,孟安的脸上黝黑不少,脾气也是见长不少,一入军帐便大声嚷嚷道:君上来得正好,前日末将带了三百人,一举破了两个山民村寨,已经查到绕袭我军筑路的大股山民乃是一支叫做蚕羌的部族。
蚕羌?无敌听来有些绕耳,不禁问道:可是蚕从氏别支?孟安却是摇头道:据山民交代,这支部族前些来迁徙来此,还和附近的山民村寨开过战,只知是从西边的高山而来。
恰好末将所袭的村寨之内有一个蚕羌女俘,便一并将她带来。
言罢孟安便要亲卫拿人,不一会便带了一个黝黑的山民老人和一个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的瘦弱少女进来。
老山民一见无敌便恭恭敬敬的跪地以大礼拜见。
而那少女只是双眼惊恐看着帐中之人,一进帐便蹲坐在地。
无敌定睛一看,却是险些笑出声来,这少女只在胸前和腰下缠有兽皮,这般蹲坐下来,竟是将女儿家的私密事物给了出来。
当即无敌便向那老山民道:你可是舌人?听地懂本公说话么?老山民满脸的惶恐。
忙不迭的点头道:大王在上……大王在上……当即无敌便问道:问这女子叫甚名。
老山民忙用土话相问。
少女听了便吐出一个单音节地字。
老山民转译道:夏……叫夏。
当下无敌继续问道:问她有多少族人。
为何要阻我大军开路?这一次少女地回答就比较多了。
只见她一面回答。
一面却是蹲坐在地手脚并用地开始比划起来。
并且还时不时用手拍打地面和在地面上写画一些怪异地符号。
老山民听了许久。
才兢兢战战地回答道:大王在上,夏说……大王修路。
冲撞山神。
山神翻。
降下天火。
天火烧山。
蚕羌无食。
无敌一听这话。
就知道从这叫夏地女子口中肯定问不出什么来。
当即便挥手让两人退下。
哪知当亲卫上去带人地时候。
蹲坐在地上地夏却是突然从腰下地皮裙里摸出了一个事物。
一步爬起就冲到了无敌面前。
只见她手中捏着一个似乎铜制地小棍。
口中叫着叽里咕噜地土语作势要无敌地样子。
惊疑之下。
无敌示意拥上来地亲卫退下。
便伸手从夏地手中接过小棍。
哪知不看还好。
一看之下无敌竟是被这小棍惊地目瞪口呆。
只见这是一根用青铜铸造而成地图腾雕像。
图等地上部是一个人像。
人像地耳朵又长又宽。
鼻子高大。
并且眼睛地位置上更是向外突出了一节。
整体看起来很是怪异。
这根图腾若换了其他人或许还会不以为意。
可无敌却是恰好认识这是一个纵目人。
一个来自三星堆地纵目人图腾究竟代表了什么。
便是在两千多年也不见得有多少人知道。
而无敌却恰恰知道。
无敌深知这根图腾意义重大。
忙叫老山民前来辨认。
老山民看了之后便认出这是蚕羌族人地山神图腾。
略略思索之后,无敌便叫人换来赢玉,要她亲自带夏去沐浴更衣,并且好好招待吃食,之后便与孟安商议别事。
是大变活人一般换了一个人儿。
而赢玉此时竟也和她相熟一般。
竟是说说笑笑。
并且赢玉还让人取来河沙,做了一个沙盘。
当着无敌的面在沙盘里画着一些怪异的符号,每划出一个符号,两女便互相对应着发出音节进行参照,无敌不禁好奇道:玉儿,你所写地是什么字体?赢玉解释道:三哥,这是我嬴世部族世代秘传的上古秘书。
上古秘书?无敌有些诧异,不过想想此时战国,有些不传之秘也是正常,便问道:我看你俩一边写字一边对照,可是你的秘书和她的秘书有相同之处?三哥说得没错!赢玉又用笔写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字后念了一个克音,而夏看了之后却皱着眉头念了一个特音。
就这样大半夜的功夫,无敌全浪费在看两女对照文字上,原本他还想向夏细细询问关于她的部族和这个纵目人地。
不过这也难不倒他,第二日一早,无敌便向筑路前线巡视而去,且让人备了轺车让两女继续在车中互相校对文字。
三日后,无敌一行来到施工的工地,这处工地恰好是三百里蜀道的中段,只要打穿了当在面前一座山峦,那么接下来地就是贯通蜀道的最后八十里下山路。
关于三星堆,这里或许要大致说明一下。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
1980年起发掘,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
已知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为人工夯筑而成。
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
房基有圆形、方形、长方形3种,多为地面木构建筑。
自1931年以后在这里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
1986年发现的两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
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制作精美。
青铜器除、尊√、戈外,还有大小人头像、立人像±龙柱形器和铜鸟、铜鹿等。
其中,青铜人头像形象夸张,极富地方特色;立人像连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
祭祀坑的年代约当商末周初,被认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诸自然神祗的遗迹。
三星堆地发现将古蜀国地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地任何一类。
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另外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
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今人重新认识巴蜀文化,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
例如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
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
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也有观点认为三星堆代表了古羌人彝人文化。
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铜器。
其中,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的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柱形器、虎形器、戈、环、戚形方孔璧、龙虎尊、羊尊、瓿、器盖√等。
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青铜立人像、跪坐人像、人头像、人面具∞面具∞面、神坛、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眼泡、铜铃、铜挂饰、铜戈、铜戚形方孔璧、鸟、蛇、鸡、怪兽、水牛头、鹿、鲶鱼等。
而这些青铜器铸造技术年代远远超出了商、周时期的铜器铸造水平,可谓是让人非常是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