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霸秦全集 > 第240章】予民希望

第240章】予民希望

2025-03-30 14:53:25

大秦嬴无敌五年八月十五仲秋自七月中旬开始的大,时至今日并未有半点冷火的势头。

正应的那句人多力量大的真理绝句,自打大开始之后,不但老秦国内的民众寻思着向咸阳聚集,便是山东六国和宋、卫、中山等小国的商贾也是陆续蜂拥而至。

原本进度还算理想的二环、三环建设速度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快马加鞭往前赶,就看见被石板大道圈起来的荒地上蹭蹭蹭往外冒出了一栋栋的木房和一围围的窝棚。

在这些木房和窝棚支持下,又有更多的民众牵着牛羊成群结队往里赶。

旭日东升,一轮红日出现在了以盘古广场为中心的西南向子纬线大道的尽头跃然而起。

站在秦王宫的宫墙上,无敌看着整个咸阳地面上像~一样冒出来的民居,先是感叹了一番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再来就是向儿子不败灌输人民向往城市,城市需要人民的重要性。

儿子……无敌指着大秦子午线向东延伸的大道,向儿子嬴不败问道:你看到什么?嬴不败先是仰起头看了看父亲的面色,然后这才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足可容纳十六辆车并行的主道上已经被熙熙攘攘的路人、车马所阻塞。

虽然有身着制服的公安巡街在维持秩序,让人群各行其道,但移动速度还是相当的缓慢,嬴不败若有所思的答道:秩序!是希望!摇摇头,无敌越来越有点搞不懂这个儿子,随着年岁的增长,嬴不败的智力成长相当的迅速,按照旁人地评价已经是少年老成,颇有帝王之象,可无敌却觉得这个孩子身上缺少了很多东西。

希望?为何是希望?嬴不败仰起头,看着一脸严肃的父亲。

在他看来,如此宽阔的大道都能被人流车马所阻塞,显然是路人和车马都没有遵守好行路的次序,且不知父亲为何会以希望这个词来描述。

无敌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继续问道:咸阳之民,究何而来?嬴不败听来却是没有直接回答。

()略略思谋后小心翼翼一面观察无敌面色。

一面答道:孩儿若说咸阳之民是因公父地迁民令而来……定是不对。

孩儿以为。

咸阳之民定是如昔年在阳时所遇地那个贩食老者一般。

为谋生计而来。

对了一半!无敌微微地点点头。

严肃地面色略微缓和了些许。

适才不败提到迁民令时。

无敌虽然忍住了未曾显露面色。

却也还是叫不败这小子观出了端倪。

为何只对一半?嬴不败有些不解。

不耻下问道:还请公父为孩儿开释。

无敌深深一吸。

伸手撑在墙头。

看着九丈高墙下熙熙攘攘忙忙碌碌地民众。

低沉地说道:咸阳之民。

只为希望而来。

希望?嬴不败还是难以理解。

为何公父会用希望这个词。

对!希望!无敌拍拍墙头。

轻叹一声缓缓说道:你看这些民众。

他们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来到这个城市。

是因为在他们看来。

只要来到了这里就有可能过上比以前更好地生活。

他们希望过上好生活。

因此。

他们带着希望而来。

他们就是希望。

你明白了吗?嬴不败听了先是点头,却又摇头道:孩儿还是不明白。

呵呵!你要是真能明白,为父也就可以退休了!无敌轻笑一声,想了想后便笑道:为父给你讲一个故事,看你能理解多少。

且说,曾经有这么一个国家,因为外国侵略使它的都城被分成了两半,各自治理。

两半?嬴不败问。

无敌解释道:对,两半。

就如咸阳城的子午长街被分成了东边和西边,然后城东就你归公子不败,而城西就归你弟弟公子球,各自治理。

嬴不败偏头想想,却是笑道:公父,若是将咸阳一分为二,不败愿取城西,将城东让与弟弟。

无敌一呆,反问:为何?嬴不败答道:咸阳乃是无郭之城,且富商、市集、军械作坊、库房皆在城东,咸阳守军大营却在城西,若嬴球治城西,定不能守也。

孩儿治城西,可统军镇守,定能保咸阳万无一失,不为外敌所乘。

好小子!无敌苦笑一声,没想这孩子想象力还真够丰富,略微思索后便换了个方式道:如此,就拿魏国来打个比方。

某年,我大秦与齐人合军攻魏,魏国大败,大梁城破。

我与齐人各占大梁半城,公父便扶持了一个公子甲做了魏王,而齐人也扶持了一个公子乙做魏王,于是两个魏王便各自治理半个大梁城及半个魏国,如此你可明白?这次嬴不败反应的甚快,点头道:孩儿明白了,后来呢?后来……无敌拔出腰下佩剑,顺手在地上划了个草图,一边划一边解说道:后来,魏国一分为二后,天下各国便将两个魏国分别称为魏东和魏西。

先说魏西,公父扶持了公子甲做了魏西之王后,便借了种子、耕牛、工匠、钱粮帮助魏西百姓重建家园,复回复生产。

又派出商队前往魏西与百姓贸易,因此魏西百姓日渐富庶。

嬴不败插话道:公父,孩儿不懂,既然公父攻下魏国,又扶持公子甲,不向魏人收取赋税便也罢了,何以还要借出种子、耕牛、工匠、钱粮。

蠢才!不是说了我秦国与齐国合击魏国,魏国大败么。

此时魏国兵败,百姓家园尽毁、食不果腹,赋税何来?利益何来?我借种子、耕牛、工匠、钱粮帮魏人重建家园安居乐业,又派商人前往贸易,待商人获利之后,自然要向国府缴纳税赋,秦国得利否?啊!嬴不败听来目瞪口呆,小脑瓜而一转,便已明白其中奥妙:如此一来,秦国与魏人皆得利也,这便是公父常说的双赢么?魏东呢?又是如何?见儿子思维敏捷,无敌很是高兴:又说魏东,齐人扶持公子乙执掌魏东之后,便如你之前想地那样,不理魏人死活收取赋税不说,但凡魏东有而齐国没有的,便都搬到齐国去。

比如说齐王见魏东的房屋漂亮,便让人将屋子拆了搬去齐国,见魏东地女子美丽,便叫人虏了送往齐国。

魏栋百姓本就家园尽毁、食不果腹,如此一来自然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嬴不败若有所思道:若不是公父教导,只怕孩儿也会干出齐人那般地蠢事来。

无敌接着道:数年后,公子甲治理的魏西越来越好,百姓安居乐业,衣食不愁。

而公子乙治理的魏东却是民生艰难,百姓苦不堪言,可公子乙不但不理百姓疾苦,反倒还大力地收刮民脂民膏建宫殿、养美姬、上供给齐国。

且公子乙与臣众、官吏夜夜笙歌不说,还告知魏东百姓,言天下百姓皆苦于魏东,魏东百姓的生活,要比天下各国的百姓好五倍。

于是,便有大量百姓逃亡魏西去也!嬴不败击掌叹道:正是!国君无道,百姓自当逃亡!无敌笑而言道:这三逃两逃,公子乙见百姓逃亡甚多,急怒之下上报齐国,齐国便教公子乙在一分为二的大梁城中建起一道高墙。

嬴不败听了笑道:建墙岂可阻民逃亡!公父,这齐人和公子乙当真糊涂。

无敌反问道:谁说高墙不可阻民逃亡?嬴不败道:公子乙在大梁城中建墙,百姓不知从别处逃么?无敌继而道:若公子乙从大梁城中开始建墙,进而将整个魏东的国土都用高墙围了起来,又派重兵沿墙把守,百姓如何逃?嬴不败听得气恼怒道:他若果真如此建墙,百姓难道不知反抗么?他若派兵把守,军中将士不知反了他这昏君么?无敌见儿子如此气恼,当真暗自高兴,却是火上浇油道:前面不是说了,公子乙收刮民脂民膏,与臣众花销,早把军中将士喂得脑满肠肥,定然不会反他。

嬴不败气急败坏的急道:难道魏东就无义士、游侠,刺了他这昏君?魏西没有?我秦国也没有?这天下地义士、游侠都死绝了么?莫急!莫急!无敌见儿子果真上火,心中喜不自胜,急忙劝解说只是一个故事,不可深究其中细节。

待儿子缓和了情绪,无敌这才继续道:却说,公子乙听从齐人教唆,用围墙将整个魏东都围了起来。

可魏东的百姓还是想尽了办法要逃亡魏西,有结伴亡命硬闯地,有挖地道的、有买通守卫地……总之,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办法,而守军也斩杀了许多想要偷越围墙地民众。

渐渐的,百姓已经断绝了来自魏西的消息,也不知道魏西人是不是真地过着富庶生活,而公子乙也渐渐搞了些仁政,让百姓能吃得上饭、穿得上衣服,可百姓还是不顾危险地往围墙的西边跑,你说这是为什么呢?嬴不败理所当然的答道:自然是魏西生活富庶,百姓想要过上富庶生活……公父,孩儿明白了!明白了什么?无敌问。

是希望!嬴不败怔怔答道。

对!就是希望!无敌伸手一指宫墙之外的城市说道:百姓希望有更好地生活,于是公父就建了咸阳,给了他们希望。

儿子,作为一个君王,关键不在文治武功、不在开疆拓土,而在给予百姓们追求更好生活的希望!千万不要让百姓的希望破灭,让他们失去希望!更不能让他们绝望!孩儿受教!嬴不败点点头,却是追问道:公父,后来呢?魏东百姓的希望实现了么?无敌默然的点头道:是的来魏东百姓推倒了围墙,将暴君和那些为虎作伥地大臣、官吏送上了断头台。

断头台……嬴不败一呆,旋即理解了这个新词儿,笑道:正是,暴君恶吏人人得而诛之,魏东百姓自当斩了昏君的狗头!抬头注视初升朝阳,无敌心中百转千回,无以言说。

卷十二全卷终】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