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陆世廉

2025-03-30 14:59:24

陆相曾经是父皇的少傅?我不敢置信地脱口而出。

陆世廉显然明白我诧异地原因,但是,他只是沉默了一阵,并没有解释个中原因,良久,拉起我的手往屋内去:殿下,世廉有些话要和您好好谈谈。

我虽然不明白他心里究竟有着怎样的、我所不知的秘密,但是作为少年的我,总是无法忍心拒绝一个老者的好意,于是只得随他进去。

才一进到屋内,除了看到意料之中应该在此的雪儿之外,我一环顾,居然看见李建他们六个也正恭恭敬敬地站着呢,这么久未见,我惊喜地呼出声来:李建,你们也来了!李建几个听到我的声音,也是惊喜万分,赶忙迎上前来行礼:殿下终于回来了!你们怎么会在我这里?我笑着拍了拍他们,是雪儿叫人通知你们的?不,一提起此事,李建他们几个面面相觑,好久才道:……我们一直都在这里。

嗯?我迷惑了,你们是说,我不在金陵的这些天里,你们一直待在我这里?没错……几人居然点了点头。

我愈发不解了,他们究竟是……陆世廉的一句话揭开了谜底,只听他道:建竹宫,叫六位将军待在这里的正是世廉……这些日子,我让他们待在这里,是因为我要替殿下考察他们的忠诚。

直到这时,褚倪才敢凑到我面前,小声的抱怨:这老相国太厉害了——这几天里,一下子是将我们隔开,要我们分别将在帝都时的经历写下来,然后合在一起对照看有无疑点;一下子又是考问我们帝都的城防情况如何,宫室的位置如何,兵力的部署怎样,一旦有一小点出错,立刻狐疑好久呢……咳咳!仿佛是听到了他的抱怨,陆世廉看向这边,不悦地咳了一声。

正如褚倪所说的,这些天他们确实都怕了陆世廉了,此刻听到一声清咳,我诧异地看到,六个本来久经沙场,无所畏惧的将军竟然都不约而同地退开好远,毕恭毕敬地作‘小媳妇’状。

我不敢置信地向陆世廉:……陆相,你果然,厉害。

听出我的讽刺,然而他也不恼,只是淡淡道:没有什么,只是为殿下辨别贤愚忠奸罢了。

那么想必已经有结果了?我径直坐下来,没什么好气的道,毕竟,就算他是长者,但李建他们却是陪我出生入死的弟兄啊,这样质问他们,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他点点头:几位将军确实是忠勇可信之人。

李建他们顿时松了口气。

我只感好笑:这还用你来断言?相处这么久,我早已知道了。

于是语带嘲讽地回道:陆相辛苦了。

他静静地看着我,目光深邃地让我有些坐立不安,好久之后才听他依旧是平静地道:殿下,世廉已经说过一次了,在私下里,请您称我为少傅,而非甚么陆相。

我怔了一下:少傅。

很好,世廉脸上浮出一丝欣慰的笑,他转身命令杂役奴婢们全部退下,然后阖上门来,背手在后踱了好一阵,最后才停在我面前,兀然发问道:殿下,你有什么打算?我不意他忽然问出这种问题,有些不明白其所指,少傅指的是哪一方面?陆世廉道:所有方面。

我却更加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看看李建他们,只见几人脸上都流露出无奈的神色,似乎在表示他们也被这种打机锋似的问话所害不浅,我好好想了一想,才道:如果少傅指的是天下大事的话……我想,如果战局没什么变化,我将听从吴王的安排,暂时……听从吴王的安排?陆世廉打断了我的话,提高了语气道:错了,错了!只要殿下这么想,便是大大地错了!为什么?我纳罕道。

陆世廉一挥手,目光炯炯地:因为吴王不是殿下——吴王的安排永远是从他自己出发,而殿下你自己所想的,才能是从你自己出发的!我有些莫名其妙,不禁同样提高了声音反问道: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皇叔不会为我着想不成?还是你质疑他的忠诚?想到他作为金陵的陆相,却一直对吴王没怎么好脸色,我虽然佩服他的耿介,却也不敢苟同。

因此,这一句话也是藏在心里很久了的,此时恰逢其时,不吐不快.陆世廉因我的指责而怔了一怔,良久,他长叹一声,解释道:殿下想到哪里去了……世廉的意思是说,吴王制定的一切计划,虽然可能是恰当的,但是对于殿下来说,却不见得都是最好的。

甚至,有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殿下实在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全盘操纵。

我摇摇头:恰当的计划,适得其反的结果?哪里会有这种悖论?陆世廉想了想,伸出一根指头:譬如说是,吴王大封宗室诸侯,号令地方集军政自守之策,在世廉看来,便是最最不明智的一件事情了。

少傅是怕诸侯们拥兵自重?我疑问道,也稍稍明白了他的忧虑,于是笑着道出了我的看法:少傅也许不必担心这个的,毕竟,大家都是赵室,兵权越大的,亲缘愈近,譬如赵王、长沙王就是一母所出的兄弟——在这份亲情的支配下,他们怎可能背叛大赵?春秋战国的悲剧固然可以为鉴,但却是决不可能出现在今日之大赵的。

我自以为说得够好了,可是陆世廉却只白了白眼,反问了一句:春秋战国不足为鉴?那么东汉之世又如何——刘表、刘备、刘璋……他们难道不都是姓刘?我被问住了,一时间无言以对。

世廉继续道:殿下想的,固然极有道理,也许吴王也正是这么想的,只是,你们都忘了一件事,那便是,这种政策,究竟必须持续多久!如果是一年两年,群雄并起、齐心协力之下能够一举打败史张,还都帝都重建皇舆,那么自是没什么问题。

但是,如若这期间的时间是十年、二十年呢?到了那时,就算打败了史张,天下的政令,会真的重新回到您一人手中吗?或者说,到了那时,天下究竟是一个大赵,还是三个、五个、乃至于一十二十个大赵?他看着已经瞠目结舌的我,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一丝悲切:殿下,你敢说一缕血脉亲情,可以持续那么久而不断绝?不,不会……我心中震惊之至,忍不住霍然站起身来,然而,双手无意义地挥动着,脑中却是一片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