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芒妖月(又名游龙吟)全集 > 第四十九章 天命贤臣

第四十九章 天命贤臣

2025-03-30 14:59:25

殿下,世事可料,而惟有人心,是往往料不准的啊。

陆世廉按着我的肩膀,示意我坐下,然后继续道:殿下,你要记住,我们是为什么而打仗,在战中,不仅仅只是要考虑到怎样才能取胜,而且要时刻考虑,我们此时此刻的一切行动,可能带来怎样的后果。

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此时的我,对于面前的老人再无芥蒂,听这么一说,连忙恳切的请求:赵陨愚钝,愿闻其详。

陆世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踱了几步,仿佛在想该怎么措辞,只听他接下来道:我们之所以打仗,其目的,并不仅仅是摧毁敌人……如果只是摧毁敌人的话,那么今次的战乱根本不会发生——五年前,太子完全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趁着史张兵败之际,率领十数万勤王兵马,一举北上,拼尽天下,民力、财力、物力,定然足以将冀北扫为平地。

但是太子并没有那样做,他在追击中停了下来,只筑起了一道防线,然后便宣布犒赏三军,让全国兵马仍回原地——请殿下想想,太子的做法,究竟是为了什么?确实,当年大哥的止步不前曾经招来了许多的不同声音,几乎是举国一致要求继续北伐,然而,大哥却是一反常态地变坚决主张为就地防守,一人顶住了所有压力,直是解散了天下勤王兵马。

直到今天,我才因世廉的话而思考起这个问题来,脑海中回忆那时的连天烽火,希望能够靠近大哥的想法。

不知深深地思虑了多久,脑中灵光一闪,我终于豁然开朗:少傅,我明白了——太子哥哥是不想杀人一千、自损八百,他不想在扫平冀北的同时也逼得史张奋死一搏,从而令得更多士卒埋骨北地,他希望的,是让战争的破化尽可能减少在最低范围,并且,以战止战,赢得对峙的和平。

听了我的回答,世廉鼓了鼓掌,颇为赞赏地点点头:殿下能明白这一点就太好了……没错,世廉猜想,太子殿下定然也是这样的心思:战争骤然发生,已经毁掉了幽州、冀北的民生安定了,号令天下勤王,亦可能给全国的人民造成苦劳伤痛,所以,就算是大胜了,也终究无法弥补早前的创伤,这样一来,又何苦继续北伐,将这一创伤继续扩大?天下百姓固然需要胜利的鼓舞,但是实际上,胜利不过是一时的激动、一时的幻像而已,人民内心中更需要的是安定富庶的生活。

所以,战争的目的,便是尽可能地祛除战争的阴影,让一切回归到战前。

说完了当年,世廉开始论及当下大势:如今之情况,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帝都陷落、天子殉国、淮河以北一片大乱,确实已经危机至深;可是细细想来,大赵的根基真的就因为这一场战争而毁掉了么?大赵就真的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不对,绝不是,事情绝不是这样简单:就算是河南、河北两道沦陷,就算是帝国的中心已经灰飞烟灭,然而大赵的元气仍在,大赵依然不会崩溃。

为什么?我被世廉这种奇怪的说法震惊了,忍不住道。

殿下知道吗,一个国家的全盛与灭亡,实则是与军政无关的。

他顿了顿:你看那暴秦百万铁兵,如何煊赫,亦不过十五年就被大泽乡的暴雨冲得分崩离析;而另一方面,两宋之交,靖康耻已经让徽宗、钦宗沦为阶下囚,淮北全部为敌境,可就是这样的半壁江山,南宋却依然能够繁华百年!为什么?不是因为它的兵马足够强大,而是因为北方的战乱根本未曾对宋的南方造成破坏!换言之,北宋虽完,而北宋的南方却并未灭亡!他的子民仍在,财富仍在,依旧可以支撑百年而屹立不倒。

我震撼了。

久久地说不出话来:没错,今日的大赵,与当时的南宋何其相似?想到去唐城的一路上,依旧是盈眼的歌舞升平,依旧是繁盛的市集,欢乐的民众,我明白,世廉的话无疑是对的。

殿下想必是听说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便是现在大赵的真实情形:一方面,天子驾崩了,这只大虫的灵魂确实死了;可再一方面,虫虽死,它的百足依然支撑着它不会倒下。

所以,吴王所谓的甚么分封宗室、各为防守的计策根本是愚蠢之极!那不但无助于帝国的胜利,反而会进一步扩大战争的创伤,让本来没有战祸的地方也来分担战争的恐怖,无异于是砍掉那虫的保命的足!无异于是自己为自己又竖立起一群敌人,而且,是在本无敌人的地方!我大惊失色,禁不住拉住世廉的衣袖:少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对!?陆世廉深深看着我,口中吐出两个字:招魂。

招魂?为天下招魂,为这只虽然死去,但是还能复活如初的百足之虫招魂——尽快地让殿下你成为支撑万民仰望的皇帝,然后,就算成为南宋也好,至少,能够凭着南方的安定和富裕尽力一搏。

我手一抖,看着世廉坚定地目光,心中先是一惊,然后是一片迷惑,到了再后来,却又变成了明了,同时,亦感到压在两肩上的,沉沉的责任感和神圣。

我退后一步,恭敬地朝陆世廉拜了一拜:少傅,赵陨明白了——您的教诲,赵陨定然铭刻于心。

不敢,不敢。

世廉走过来,将我扶起,他凑在我耳边,轻声道:殿下可能还不知道,吴王要发出那份命令时,我虽然百般劝阻,没有成功,然而……世廉却截留下了其中的多份,实际上,能得到命令的,只有太子妃、邓王子女、高句丽王、以及代王而已……他看着我诧异的神情,脸上有了一些狡黠的笑意:他们几个,才是可以得到这份诏令的,至于其他人的诏书,我早已经令人全部焚毁——而且,再过几日我还会联合一干朝臣,不惜用任何手段,一定让殿下顺利在金陵即位!多谢少傅!我顿时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兴奋起来!天降贤臣!此刻,我心里只有这四个字,就仿佛是当年的文王得到了姜子牙的心情!(逐步更新正常中,这两天先把前面欠下的章节补上,随时更新。

)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