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打着什么样的旗帜?是否是黑底红字大王旗?短暂的兴奋过后,我想起极为重要的一点,于是立时问道。
幕僚摇摇头:禀殿下,……情况十分复杂,我们暂时还无法确认围城的部队所属何部……岂有此理!听到这话,万德大声喝问道,难道一个屯的士兵打探了这么久,竟连一张旗帜也没看见不成?所见的是何种旗帜,自然可知是何人的部队,这有什么复杂的?可是……幕僚为难道:探子们确实看见了旗帜,这并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他们看见了太多的旗帜!什么意思?我诧道。
回殿下的话,探子们上岸之后随即四散而去,试图打探到全面的战局现状,然而在这打探其间,有一件事令他们极为困惑:一路上,他们看见敌军士兵们成堆地聚集在一块,似乎互相之间有着分明的界限,而且,各个部分的旗帜也五花八门,有沂州旗,有府兵旗,有节度旗,甚至还有探子看见了赵字旗和康王旗,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也令人费解,那便是打着不同旗号的士兵却没有穿着对应的甲胄军服,甚至其中许多人身上混杂穿着几种盔甲,似乎全无定法可言……所以,我们无法判断围困扬州城的究竟是那一路人马,抑或者,是哪一方面的势力。
大家都一怔,没想到探子的侦察不但没有让战局变得明了清晰,反而愈发扑朔迷离起来,闹了半天,我们竟还是无法得知将要面对的敌人是谁。
过了一会儿,杜申甩甩头,提议撇开这个问题不去考虑,大家先行商讨一下眼下该如何入城,他第一个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既然扬州三面被围,只有临江一面可通,我看,不如就趁此便利,我军直接借用运河驶入城中?副帅,这样未免太示弱了吧,万德意气勃勃,他挥着手,表示极不赞同的意志:要我说,敌人只有十几万而已,而且攻城数日,想来早已锐气丧尽了,如此,我们何不出其不意,干脆突然对其发动攻势,从外围打出一个更大的包围战来?扬州城内见此情景,也定会出城迎敌,从而形成里外夹击之势,这样一来,用五万人马,未必不能将敌军一举击溃!我反对!末将也反对!殿下所言,简直是孤注一掷,以身犯险!万德此言一出,大家吓了一跳,也立时召来更多的反对,吴军的一位老将军跳出来,大声反驳道:敌军已成阵列,而我军初来乍到,地形未熟,仓促之下根本不可能更从敌军之外将其包围起来!我军人少,敌寇势大,以少围多乃是亘古未闻!纵使侥幸包围成功,又焉知敌寇不能反扑一战?如此,恐怕我们不仅不能与城内形成夹击之势,反而要让我五万金陵子弟丧生在这杨州城下了!可若非冒此大险,又怎能取得大胜?况且兵者,诡道也,出其不意,正是制敌之关键!万德提高了声音,坚持道。
殿下说的或许有理……杜申提醒道,可是,我们并不需要险中求胜,只要解扬州之围便已是达成目的了!可这的确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啊!万德不肯让步,他见不能说服金陵众将,便转而希望得到我的认可:表哥你认为怎样?按典军大人的做,咱们恐怕只能算是‘灰溜溜’地进城了;而万德的计划虽然有危险,然而一旦成功,战果定然震动金陵啊!万德诱惑性的提议让我们都心里有些发热,是啊,初次征战,谁不希望得个惊天动地的战果呢……只是,这样的话,与其说是行军作战,倒不如说更近于赌博了。
——以五万人的姓名,一座城池进行的豪赌!我摇摇头,清醒了过来,断然道:不能!万万不能!万德,如果表哥我现在有五十万军队,我绝对无二话地采用你的计划,但是……我们只有五万人,他们是金陵的全部力量,也是帝国不多的生力军了,万万不能用来豪赌一场啊!哪怕结果是百分之一百的胜利,我也断然不会冒此风险!表哥!万德见我也不赞同他的主意,一时却有些黯然了。
少年心性,毕竟是争强好胜的。
大帅英明。
杜申他们也才松了口气。
那么,还是从运河入城?水军将领请示道。
我沉思了片刻,不知怎的,心里还是有些踟蹰,或许正如万德说的那样: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开援进城,恐怕是显得太过窝囊了吧,我征询众将道:难道没有其他的方法?将领们面面相觑,都纷纷绞尽脑汁思索起来,过了一会,有位军侯道:我军或许可以先派出小股部队袭击敌军一下,等敌人集结之后,再以大军一举歼灭之,如此在入城之前,也算是小胜了一场,不知殿下以为然否?可是,万一引起敌人警觉,致使其大军包围过来,不但小胜不成,反而打草惊蛇了又该如何说?我皱眉道。
那将领没想到这一点,不禁面红退下。
这时,又一将领道:殿下,从探子回报来看,敌军并无水上力量,如此一来,我们是否可以利用我军的水上优势?哦?这一点倒说到了实处,我与杜申相视一眼,都觉得可行,我忙问道:那么该如何做呢?那将领道:依旧是小股部队骚扰敌军,而且,务必是要吸引敌人大军集结往南面而来,而这时,我军便可以将船只首尾相连,列阵于大运河上,然后以弓弩射杀沿河两岸的敌寇,我军船高,自可以轻易射杀他们,而他们自下而上,弓箭却无法射及我们。
如此一来,岂不万全之策?我闻言大喜道:就是这样,太妙了!没等我高兴太久,一旁沉默的银朋忽然指出道:然而,大运河并不宽广,河水又非极深,倘若我军舰只大量集结河上,势必会造成拥挤、周旋艰难,而万一敌军使用火箭、油脂之类的,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他看了看我:殿下要慎重,谨防三国故事重演啊。
我心下大惊,明白他指的是火烧连营的典故,可是再一想,身上还真禁不住冷汗直冒:是啊,几百艘船都聚集在一道并不宽的运河上,万一敌人防火,那便完了。
正当我心生迟疑,欲要放弃这个提议时,忽而耳边听到一个小小的女声说道:何必一次入城呢……分开成数十趟,岂不更能吊住敌军兵力?还没有火烧连营之虞呐……是啊!我忍不住一拍大腿,大叫出声来,众将也是纷纷议论,都点头赞同。
是谁?我惊喜地回过头去,想看看究竟是谁人一语惊醒梦中人,提出如此柳暗花明的计划,可是,当我看见那人时,却不觉一怔……是她?丝宁?我不敢置信地看着那个低着头的、害羞的身影,而她,只抬眼飞快地看了我一眼,便脸红地躲在了万德的身后。
呵呵,我笑了起来,原来……我军中竟有一位女军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