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夷人与明人

2025-03-30 14:58:45

远望之时尚且不觉得五十多丈的船只有多大,然而登临之时,那种震撼却是发自内心的,脚下的巨物在我看来竟如一座浮在海面上的小山,任凭风吹浪打,却岿然不动,风帆尚未完全挂起,可是投影在人眼中却亦是层层叠叠的乌云一样。

桅杆高耸,直刺苍天,长长短短参差不齐组成了一片复杂的林海,可想而知,待到这船扬帆启航之日该是何等的壮观雄伟。

或许,也只有这样的庞然大物,才有资格抵挡无尽波涛的诡谲与孤独吧。

就在许德充他们前去交纳路引,我们等待的当口,又有几拨人陆续登船上来,瞥了一眼,发现果真都是锦衣华裳之辈,明显有区别于一般的布衣百姓。

公子,快看,这还有番人!李建被他们中间一拨人的打扮吸引住了,连连称奇。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了看,便笑道:错了,他们不是番人,是夷人。

夷人,相传在江南之东,高丽、山东以南的遥远大海上,有着数之不尽的大小岛屿,而其中的一些岛屿上,生活有零星的野民,大约是当年楚王灭越之时,亡国的越人流亡到那里繁衍下来的。

因为他们更在高丽、扶余、百越、安南之外,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夷人蛮种,王道不及之处。

自从太史公作史记以来,夷人的身影始终像一个影子一样出没在各种史书的角落里,据说,他们也有国家、部族,习俗大约与越人相近,断发文身,言若鸟语。

互相之间浮海联系,在某些时候,也偶尔会遣使来朝拜中原王朝,关于这一类,著名的要算卑弥呼女王朝觐魏文帝、以及孙武派卫温率船队攻打夷州了。

自本朝开国以来,不少小国更是纷纷遣使示好,中原从此也渐渐多了这些使者、留学生、贵族的身影。

而眼前的这拨人,面目黑黄,身材矮小但是健硕有力,头发披肩处斜向后方斩断,额头、脸颊、胳膊上都有着各式各样的蟠龙纹身,叫人很容易就看得出他们与中原人的迥然不同之处。

让我有些意外的是,这群夷人似乎很有来头,他们中的大多数很明显是武士来的,肌肉虬结,就算是如今这种天气也精光着上身不觉寒冷,目光炯炯有神。

而另外的一些,则到了另一个极端,身披大裘,脚步轻浮,蓄了长长的山羊胡子,像是清客幕僚的打扮。

这两群人都众星拱月一般围绕着中间一个白衣少年,由于隔的远,依稀只看到他头顶带着镶了珍珠的纱质长冠。

正凝神间,有人朝我们径直走来,作了一揖,道:这位是赵云赵公子?请随我来吧。

我见来人仆役打扮,知是船上迎客的,便点了点头,示意他在前带路。

为了免除不必要的麻烦,我在路引上填的名字是赵云,姓固然不可变,名字也只是转了个音罢了,倒也没有去想那么多,可是,似乎有人却不这么想。

赵云?白衣将军常山赵子龙?世上竟有人敢冒这等名字!哈哈。

忽听得身后传来了呵呵笑声,回头一看,却是个中年人,长衫穙头作文士打扮,我不由皱眉道:在下的名字有何值得阁下发笑之处?难道只有赵子龙可以名一个云字,天下其它姓赵的都不可以了吗?似乎没料到我会生气,中年人愣了一愣,旋即哈哈笑道:这么说来……是在下失礼了。

在下绝无恶意,只是……小哥不要放在心上才好。

说罢,他抖抖袖管,朝我作了一揖,我也不便说什么,只挥了挥手,准备转身离开,然而,他的下一句话却让我猛然一怔,只听他抬起头来,微笑道:公子请留步,在下杨度,乃是——安乐道司师,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道:我想大执幡要我等的,就是公子你吧。

那一刻,我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下意识地摸摸脸上,心里真是感到诡异莫名,要知道,去杭州不去金陵的决定也是大家不久前才商定的,除了我们十人以外,不可能还有人会知道,再者,戴上了容颜土的我,根本不再是原来的样子,几乎连我自己照镜子时都难以认出自己,可是如今……如今竟然再一次被人暇好以整的等在前头!我不禁一阵冷汗,难道那个所谓的安乐道大执幡真是神鬼来的么?心中虽然翻江倒海,我还是强自镇定下来,装作不解:什么大执幡?等我?哈——先生你找错人了吧。

此时,李建他们也暗自围拢过来,手把住藏在袖中的匕首,怒目金刚状瞪着自称杨度的中年文士,气氛很是紧张。

杨度听了我的话,只是抬眼瞄了我一下,见我不自觉地转开眸子,他嘴角浮起浅笑,耸眉道:哦?那么说来,是在下认错人了?我目视蓝天,并不答话,他又是毫不在意地朗然边笑边拱手,意甚潇洒,对不起,叨扰、叨扰!言若未尽,使人浑然不知他心里都了然了些什么,但我知道,眼前此人绝非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杨度不再说什么,挥一挥衣袖,翩然离开,我们几个却陷入了沉默。

各自心里做着揣测,对前途生出了几分茫然。

安乐道、大执幡、明人……脑子里闪过这一个个字眼,我隐隐感觉到,自己陷入了无处不在的他们的视线之中,只是,不知道它究竟是邪恶或者正义……不知不觉间,引路的仆人将我们带到一处红漆描金的小亭子下面,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道:几位,这里是最后一道检验,通过去了,你们就是咱船上的贵客,要是通不过,就只好请下船了。

搞什么!李建他们骚动起来,怒道:不过一艘私船而已,哪来这么多规矩!我们付了钱的,难道还有赶客之礼?!李建!我拉住他,示意不要在船上闹事,以免暴露身份,一面自然也口气不悦地问:究竟是检验什么,夹带,还是小抄?画苑号毕竟只是一艘船,不是考场,不可能搜身去检查每一个人的随身物品,所以我这一问,大有讽刺的意味在内,那人听了,脸色很不好看,支吾道:公子说笑了……当然……不会……说话间,亭子下面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打扮各异,交头接耳,就在这时,最靠近亭子的那一圈忽然有了哗然之声,我本在诘问仆役,这时不禁转头一看,原来亭子里面有人来了。

亭子里来了人,看似很平常不过的事,亭子不就是给人歇息停留的么?但是,这次的情形却堪称很不寻常,因为,高出地面一丈,凌然欲飞的八角小亭里面,来的居然是一个女子!(来人是谁?呵呵,卖个关子,答案下回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