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姓理财基本技巧:理财获利入门与技巧 > 第2章 投资收益怎样确定(2)

第2章 投资收益怎样确定(2)

2025-03-30 15:13:08

(1)证券市场的成熟度。

市场越不成熟,市场投机气氛就比较浓厚,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就越大,进而产生股票差价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大,当然,投资损失的可能性也越大。

(2)投资者的操作水平。

股票的价格变化无常,只有操作水平高的投资者,才能在最适当的时机,用最好的价格买入和卖出股票,从而产生差价收益。

反之亦然。

(3)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

如果上市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不断增强,那么其股票价格上升的可能性就增加,反之就有可能下降。

(4)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

如果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提高,则进入股市的资金减少,一般说来,股票价格就会下降。

反之亦然。

债券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主要由两部分构成;①债券持有收益,投资者持有某种债券而获取的债券利息;②债券交易收益,债券投资者通过债券市场获取的债券买进价格与卖出价格的差额。

1. 债券持有收益债券持有收益,即债券利息,是指发行债券时所规定的债券票面利息或利率,它是债券投资收益的主要部分。

债券利率一般由发债人事先确定,并且一旦确定,便不再变动(浮动利率债券除外)。

它既不像股票的股息那样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也不像银行存款那样单纯由期限长短决定。

债券利率的高低一般受以下诸因素影响:(1)债券期限的长短。

债券期限是指债券从发行日起到清偿本息止的这段时间。

债券期限越长,意味着投资者承担的市场风险越大,因而需要较高的利率予以补偿;反之,投资者承担的市场风险较小,利率也就相应较低。

(2)债券发行的价格。

债券的发行价格是指债券投资者认购新发行的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格。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债券发行价格越高,利率水平也相应提高,反之利率水平相应降低。

这样可使债券的实际收益与一般收益水平相适应,不至于相差太悬殊。

(3)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水平。

发行债券时的市场利率是衡量债券票面利率高低的重要参数,但两者往往又不完全一样。

一般而言,发行债券时的市场利率较高,债券的发行利率也就制定得较高,反之就可制定得较低。

(4)债券计息的形式。

债券的计息可以采用单利、复利及贴现利率等方式。

采用不同的计息方式,对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般而言,在实际收益水平确定的情况下,单利计息的利率水平要高于复利和贴现计息的债券利率。

(5)债券利息的支付频率。

付息频率是指在债券投资者的持有期限内,举债人隔多长时间支付一次利息。

债券的付息频率在多数国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①一次性付息,即无论债券的期限多长,举债人从发行到偿还这段时间内只支付一次利息;②分次付息,即发行者在债券未到期内,分次将债券利息支付给债券持有者。

分次付息一般又分为按年付息、半年付息和按季付息等三种方式。

一般地,在相同条件下,如果是单利计息的到期一次性付息债券,其利率水平应高于分次付息的债券利率,以补偿投资者因不能将中期所得利息进行再投资的利益损失。

(6)债券的信用级别。

债券信用级别是指信用评级机构根据债券发行者的资金使用合理性、按期偿还债券本息的能力、风险程度等予以评定的用符号表示的等级。

债券的信用级别高,违约风险就低,则可以适当地降低利率,反之则要相应地提高利率。

若市场上无公开评级制度,就应考虑发行者的社会知名度、有无担保等保证条款来确定利率水平。

国际权威评级机构对债券评级的标准如表2-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