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两利已被逮往伏虎丘帐营中。
杨朴深惧其通灵**,不敢解开巨网,如此倒让刁采盈更形困窘,她虽外表冶艳,且曾经和宋两利于燕京城外裸裎相见,但此乃迫非得以之行径,她实则并非放浪,如此这般困成一堆,实不好受,急道:快快解开我啊!怒不笑想行动,刁采盈却喝:不许你碰我!怒不笑道:我乃收拾宋两利,准备揍他几拳。
刁采盈竟然斥道:连他也不许碰!此话一出,引得众人侧目。
刁采盈霎知语病,冷道:圣王交代,抓了人要交予他处理!谁敢杀他,我跟他没完没了!仍脸面飞红,幸在夜晚,且于烛光下,不易被发觉。
怒不笑道:不杀他,只揍他总成。
杨朴道:先把人解开,想修理再修理!再截宋两利数处穴道,始敢解开巨网。
刁采盈得以脱身,然手掌竟仍相粘一处,甩得几次亦难分开,刁采盈窘道:倒是粘得紧,快快弄开啊!杨朴道:没想到效果如此之佳!想以利刀割之,又忌伤人,心**一转,找来未调混过之树汁,往两掌缝隙倒去,粘液为之软化,终至分开。
刁采盈这才脱离连体之苦,冷斥:当死狗也要整人么?一掌敲向宋两利脑袋,以泄怒气。
这一击掌,打落头盔,宋两利头上符带已现,刁采盈登喜,抓下符带,发现龟形胎记,虐笑道:果然是浑家伙!涂黑脸,照样认得你!然那杨朴两眼却发直,直往宋两利头顶那奇特发簪瞧去。
此发簪状似黯琥珀色,似玉非玉,似木非木,簪首雕有小小凤凰,乍看并不显眼,仔细瞧来,却可发现雕工之精细,材质之奇特。
杨朴怦动不已,伸手揪得发簪于手,瞧得更是仔细,然越瞧越是惊心,全身已抖颤起来。
刁采盈发觉有异:军师认得这发簪?!杨朴顿觉失态,及时恢复镇定,道:似曾见过,应和他修行道法有关!刁采盈道:看是有关了,中原道士不也最喜欢头插发簪?钱不贪道:值不值钱?欲抢得瞧瞧,刁采盈却拦来:什么都要抢?木头簪也要抢么?钱不贪瞧得几眼,但觉是不差,然已落入军师手中,不便抢回,干笑道:军师哪天若嫌弃,交予我好了!杨朴颔首,却未回话。
怒不笑说道:把他绑起来逼供,务必问出大宋军情!对此情敌,甚是鄙斥。
杨朴道:诸位请回吧,逼供之事,我来即可。
刁采盈道:累了一夜,是该回去休息啦,有帐,明天再算!实不忍让宋两利受到酷刑,遂催促另三护法离去。
她且向杨朴警示,得看紧宋两利才行,杨朴道:自会留意。
刁采盈始退下。
杨朴沉坐下来,仔细瞧着宋两利脸容,纵是黑脸,竟然如此熟悉,轻轻伸手摸去,一股异样电流传遍全身,让他浑身抖颤起来,一时激情难制,终两眼含泪。
他极于控制,走出帐外,伸手承得瑞雪,返回帐内,以雪花替宋两利洗涤黑脸。
渐渐地,宋两利英挺脸容已现,杨朴更怜惜般抚去,激动道:太像她了……,二十余年未曾再见,不知她可安好?……宋两利受及冰雪冷肤,突地转醒,两眼一张,竟然发现杨朴正摸抚自己脸容。
吓得怔喝:你想干什么?!并未感受对方柔情,一股被非礼恶心浮现,斥道:你敢非礼我么?杨朴道:我在替你清除黑粉!宋两利斥道:那动作也毋需这么暧昧!杨朴不理,拿出发簪,道:它是你的?!宋两利乍见母亲所赠发簪竟然落入敌人手中,登时激动喝道:拿来!那是我的,想霸占么?杨朴道:可是你娘所赠?宋两利一愣,此事无人知晓,对方怎会猜知?冷道:是谁所赠,你管不着!我也没爹没娘,少套我!穴道受制,血气不通,又未饮酒,通灵**无法施展,否则倒可摄其脑袋在想什么。
杨朴道:你娘名字可叫苏小灵?宋两利闻言更诧,母亲名字除了小凤阿姨外,天下根本无人知晓,对方怎知?难道他也是亲戚么?亦或是了解发簪秘事?道:你到底想知道什么?杨朴道:想知道你娘是否叫苏小灵,这发簪是否她交予你的?宋两利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杨朴两眼含泪:如果是的话,我就是你爹?宋两利简直晴天霹雳,无法相信,甚至以为听错,诧道:你会是我爹?!我爹爹是你?!杨朴认真说道:不错,如果这发簪是你娘苏小灵所赠,不是你捡拾而得,我便是你爹了。
宋两利全身抽颤,作梦未想及,此时此刻竟然会遭遇二十余年末曾相认之父亲?此情景宛若突然被他人拥上王位当皇帝般,实叫人难以置信。
然对方指证历历,又难叫人否定,一时脑门空荡,不敢接受这一切。
杨朴深情道:我的确是你爹,否则怎知你娘名字?你倒要仔细想想!宋两利语带哽咽:既是我爹,有如此对待儿子的么?还不快快放开我,让我感应感应,证实证实!杨朴一脸歉意:是爹错了!登时伸手扯断绳索,再解其穴道,随又将自己脑门银针抽掉,期这突来儿子能感应一切。
宋两利甚快恢复武功,脑门顿开,然一时心急,又无烈酒,竟未能发功,无法感应,急道:酒来!天寒地冻,北国人多少带酒于身边,杨朴立即奉上。
宋两利恨不得醉去,咕嘟咕嘟喝得既快且猛,一口气灌完烈酒,脸面顿红,脑门始开。
再次感应搜去,始摄得杨朴所思,他竟然能知母亲长像,且是年轻时相貌,两人甜蜜恩爱,游于天南地北,好不快哉。
母亲唤他朴郎,他唤母亲灵妹,一副只羡鸳鸯不羡仙模样。
尤其母亲所住之飞雪轩,更是两人所共同工筑而成。
那口绿斑铜镜亦是父亲所赠。
且自己当年在金国亦曾住过和飞雪轩几乎一模一样房子,敢情亦是出自父亲手笔。
越是感应,宋两利越是激动,种种显示,眼前此人即是父亲无误。
激情终难再把持,咚地下跪,叫声爹,泪水滚下:你怎忍心弃我和娘于不顾啊!他一生孤苦伶仃,身世原是悲惨,幸在十七八岁时找得母亲,弥补些许遗憾,原以为甚是满足,然潜意识仍羡慕他人俱双亲之温暖,此时竟也亲尝滋味,激情可想而知。
杨朴更是激动,紧紧把住儿子,泣声道:是爹的错,爹不该遗弃你们母子,是爹的错!老泪为之纵横!既是亲情,何罪不能原谅?两人拥搂一阵,一切恩怨化为乌有,且双方已是成年,较能控制情绪,激情过后,又自相互细瞧。
杨朴急于替儿子拭泪痕,歉声道:是爹不对,苦了你们;你可长得既俊又挺!不愧是你娘生的!越瞧越是满意,嘴角时露笑意。
宋两利对父亲足智多谋,且仙风道骨,亦无挑剔之处,然想及事实情景,终幽叹道:爹又为何弃我们母子于中原而不顾,竟然跑来金国当军师?孩儿却是宋国之人,如此岂非相互对立,变成家庭大悲剧?不敢再靠父亲胸脯,避开而退。
杨朴当知儿子必会询问,轻轻一笑,道:爹也是被逼的……宋两利道:能说个理由让孩儿有个借口?亦或是父亲改邪归正,跟孩儿回到宋国如何?杨朴叹道:回宋国又能如何?昏君、奸相、佞官为非作歹,简直民不聊生!宋两利道:既知宋国已悲惨,爹何又引领金军进犯?岂非惨上加惨?助纣为虐么?杨朴道:非也!爹乃利用金国之力,想推翻这昏君赵佶王朝,并诛六贼!宋两利呃地一声,不甚了解,想听听父亲解释。
杨朴轻轻一叹,说道:此事当该从你娘那头说起……陷入回忆之中:你娘是名门苏家后代,想必你已知晓,当年我跟她相恋,倒也美满,谁知有一天昏君赵佶发现你娘绝世天容,竟生染指之意,遂下旨准备接入内宫当妃子,你娘自是不允,童贯、蔡京却以抗命、欺君之罪欲抄苏家,你娘只好诈死逃离京城,此事亦引得苏家日后多少受灾难;至于爹亦因和你娘相恋之消息走漏,昏君赵佶竟下令通缉,迫得爹无容身之处,只好逃到北国,演变成今日地步。
宋两利自知赵佶好色,现亦对小凤阿姨,有所染指。
暗叹不已,原来父亲还有这么一段悲惨过去。
杨朴道:爹和你娘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决定推翻赵佶政权,以及收拾六贼,然此岂是易事?花得数日研究,终选了两种方法:一是她去投靠明教,毕竟明教远在南疆,可避开眼线,二则我投靠金国。
原是要推翻赵佶政权,若无强大军力当后盾,根本无法得逞,故爹才甘心做金**师,一路走来即想为此拚斗,可惜一眨眼已过了二十余年头。
宋两利道:然爹却因此变成卖国贼……杨朴道:爹并未卖国,而是藉金国力量,若金国不逼近宋国,赵佶和那**官,恐仍照样危害人民,爹是帮他们解脱奸官昏君之苦。
宋两利道:话是不错,但金军残暴,杀的甚凶,总也不仁不慈!杨朴道:偶有此景,那是金军良莠不齐,无法一一控制之结果,但是革命免不了付出代价,且推翻政权,哪有不流血牺牲者?爹引金军入关,利用其军力,其革命所付代价已是最少,如若自行聚集军队造反,如方腊等人,其牺牲何其之大?何况爹和金太宗已约法三章,志在推翻赵佶淫政,只要一推翻,便不再进军宋国。
宋两利道:金国会遵守约定么?杨朴道:人无信不立,爹倒相信太宗。
何况宋国既大且广,金国纵使拿下,亦无法治理,仍需汉人帮忙!届时政权又回到汉人手中。
宋两利想想也对,道:爹借金人之力推翻赵佶淫政,孩儿倒是了解,但如此大肆杀伐,岂非有伤天和?杨朴叹道:爹已说过,革命总得牺牲,若不推翻赵佶,任奸官为恶,大宋子民死伤必定更巨,光是童贯胡乱带兵作战,每每阵亡十数万以上,加上天灾**,大宋子民每年至少命丧百万,何其可怖!故牺牲些许,换来百年安定,自是值得。
何况我乃采取势如破竹强攻之势,宋军几乎闻风而逃,根本死不了几人,且爹特别交代没有必要,勿伤宋国人民,免失天和,造成日后人民怒金,一路走来,还算顺利。
宋两利想想也对,昏君、奸官治国,人民牺牲何其之多,今夏两江决堤,死伤何只千万,赵佶竟然不知,实是离谱,而父亲采势如破竹攻势,倒也吓得宋军屁滚尿流,伤亡自是大大减少,父亲的确做的不差。
然宋两利总是代表宋军,如此岂非父子相残了?实也为难。
杨朴道:爹要你暂时过来,帮忙金国。
宋两利诧道:您要我……叛国?!……杨朴道:观**、想法要清楚,如今宋国乃代表赵佶**政权,值得你一战么?你若把金军当成副手,助你推翻赵佶,一切不就坦然面对了?何况有你帮忙,更能控制金军滥杀无辜,且让气势更炽,一鼓作气攻入汴京,替你娘,还有天下百姓报仇!宋两利干声道:总觉怪怪地,昨夜还帮着宋军打仗,今日便要帮金军?敢情乱七八糟!杨朴道:此事已和你娘商量过,且计画二十余年,你难道信不过你娘?她在南方作战,何其辛苦?尚待何时方能返京?想及母亲,宋两利眼眶一热,已没了主意,喃喃说道:好个借金军之力推翻淫政……杨朴道:此为权宜之计,又如茅山方虚默自大妄为,自以为是,只顾布邪阵,多作牺牲不说,其即助童贯为虐,不除他怎行?若在中原,谁敢收拾他?宋两利越想越觉有道理,忖道:没错,像方虚默之流何其之多!只要沾上童贯、蔡京等奸官,大宋根本无人敢动他们,唯利用金军方能为所欲为,父亲计策确也了得。
杨朴道:可愿留下助爹?宋两利道:可是,我怕引狼入室。
杨朴道:至少狼能把赵佶、童贯等恶虎吃掉,两害取其轻。
宋两利终下决心:好吧,孩儿便助您推翻淫政,且尽量减少杀戮,日后事,日后再说!心想先收拾赵佶等人,若金军食言,只好再抗金,毕竟两害只能取其轻。
杨朴这才感激一笑:你是了解爹之苦心,未把爹当成大汉奸,爹自欣慰了。
宋两利道:怎敢,您和娘已计画二十余年,孩儿说什么也要帮忙,汉奸之事,任由他人说去。
杨朴再次感激,含泪抚着宋两利脑袋:你可长大了,爹安心啦!宋两利投以亲情憨笑。
然心**一转,又自窘困,道:昨夜不小心教训爹,尚请见谅。
当时杀得父亲落荒而逃,实也不孝。
杨朴道:不知者无罪,何况方才你亦被绑回来,算是抵消,真是不打不相识。
宋两利突然想及四大护法,急道:爹得摆平四大护法,否则他们准想尽办法收拾孩儿。
杨朴道:四大护法虽怪异,却也不敢临阵胡来,爹说你已投降,欲助金军,想必四人暂时不会再为难。
宋两利忽又想及极乐圣王,道:圣王呢?他倒恨死我了!还想抓我炼丹!杨朴道:这一切皆在你帮助金军,化敌为友后,自可迎刃而解!心**一转,道:你该对抗的是夜无群,因为你抢了他心上人。
宋两利目光一亮:爹可知夜惊容下落?孩儿找不到她了。
杨朴轻叹:被夜无群囚起来了。
宋两利诧道:他?!怎会如此?!夜无群一向惧怕惊容,怎敢囚她?!杨朴道:人要是横了心,任何事皆做得出来!宋两利知夜无群性情乖张,道:囚在哪里?她还好么?杨朴道:囚在金国秘处,我也不知确实地点,只是当时他未防我,走漏了几句话,但听其语气,好像是软禁,应暂时没事,他要夜惊容回心转意,惊容却死也不允,两人仍在抗争,可惜当时爹未认你,否则必想办法弄她出来。
宋两利喃喃说道:没事便好,迟早仍得把她救出……想及惊容之苦,心头登时酸楚。
杨朴安慰道:吉人自有天相,你稍作休息吧,明儿铁定是件大事。
挪出床铺,欲让爱儿休息。
宋两利道:我打坐即可,爹也休息!遂盘坐一角,自行打坐运功。
杨朴并未多言,颔首以对,随即坐于床铺,虽说休息,却彻夜为眠,目光老是瞅紧突如其来之英挺爱儿,越瞧越是满意,然想及苏小灵,不免又谓叹,二十余年了,实也愧对他们母子……往事历历在目,千头万绪,尽涌而出。
次日一早,余都姑及四大护法皆亲自登帐拜访,想知晓军师于一夜之间,将宋两利收拾得如何?杨朴心知五人必访,遂交代宋两利不必透露父子关系,且此帐为军师帐,一向皆以讨论秘情居多,故守卫皆派离较远,故亦未被守卫听及,只要不引起极乐圣王疑心而摄知,则一切自可保密。
余都姑等五人方进帐篷,却见宋两利竟和军师并排而立,登觉诧讶。
刁采盈道:小妖道,你把军师如何了?!猛地防备,其他四人亦想及宋两利摄脑之可怖,军师甚可能被制,霎如临大敌,全数戒备。
宋两利笑道:是军师把我如何了,并非我把军师如何了!五人闻言更是不解,全往杨朴瞧去,想辨清对方是否已被摄脑。
杨朴笑道:我很好,经一夜长谈,小神童已愿意归顺金国,替我军出力,以后大家是战友了。
五人闻言更诧,宋两利何其厉害狡猾,只凭军师三寸不烂之舌竟然能摆平他,且让他归顺?!宋两利拱手道:以后请多多指教!刁采盈喝道:看你是惧于受罚,故意暂时归顺,以掩人耳目!实也暗喜,化敌为友,的确不差。
怒不笑冷道:想归顺也得经过我这一关!笑中带邪,总得教训这情敌不可。
沈三杯冷道:只一句话,我的一掌便要不回来么?钱不贪道:归顺也罢,快快将辽国宝藏交出,大伙好说话!只要捞点油水,先前受辱已不重要。
余都姑则静观其变,毕竟有小神童相助,眼前障碍即可解除,将是大金军最佳好消息。
杨朴道:小神童确有心归金国,诸位可愿意看在老夫面子上,饶了他这一次?刁采盈喝道:要饶可以,接我每人一掌,否则可难办了。
怒不笑道:不错!先前伤了我们不少,一掌抵罪已甚便宜,快快过来受掌!凝足真劲,想一招重创,省去不少麻烦。
沈三杯亦作此表示,钱不贪则在犹豫中,心**转处,仍不敢违背三人意思,道:一掌便一掌!莫要把人打死即行!届时手下留情便是!杨朴急道:定要如此么?刁采盈邪笑道:不收拾他,叫我们如何面对大金军队?余都姑道:倒也是了,昨夜金军大败,怒怨全挂在他身上,不摆平,恐引起反效果。
宋两利道:那就接掌吧!心想有宝镜护体,难道怕了你们不成?摆出架势,坦然面对。
杨朴却怕爱儿受伤,心**一转,道:昨夜败金军的是黑先锋,和小神童无关,只要此事不张扬,大军自无人能知!余都姑道:对啊!倒是好方法。
刁采盈原提议受掌,其最大考量即在此,心想届时再暗中留情,宋两利即可过关,然恩怨既被黑先锋取代,她倒陷入为难,心**一转,道:你把脸涂黑,再让我们受掌!怒不笑竟然附和。
宋两利闻言呵呵笑起:这是什么答案?要击便击,涂脸那是免了!刁采盈终觉幼稚,暗窘于心,表情仍冷,喝道:那就别逃!存心教训以掩窘境,猛地掠前,一掌击来。
宋两利挺胸挡去,叭地一响,劲道全被宝镜吸去,刁采盈似觉劈在石版上,毫无动静。
诧道:你又耍何邪功?!瞧着手掌,不知原因。
杨朴见状始放心不少,爱儿武功果然怪异,应可安然渡过。
沈三杯邪声道:看是盈妹手下留情吧?刁采盈冷道:你来试试!沈三杯道:就来了!当真凝足掌劲迫去。
叭地又是一响,宋两利故意喝喝两声以对,掌劲击来,照样被宝镜吸收,沈三杯诧道:邪门!刁采盈冷道:你也手下留情么?沈三杯道:他有妖法!不敢多言,跳至一旁,昨夜之仇总算报了。
怒不笑邪声道:换我来!但觉宋两利必有暗招,说不定胸口置得护板,否则忘听得**声音,已心怀鬼胎,大步行来,凝掌以待。
宋两利知他怨自己,必出狠招,黠声道:我已请神明附体,你莫要中邪了!仍运功戒备。
怒不笑道:中邪的应是你!猛往前欺,看似欲击其胸口。
身形一掠,竟然闪至宋背面,厉掌猛往其命门穴处击去。
他想命门乃人身要穴,一击之下不死即伤,忒也想撂倒宋。
杨朴等人见状诧然欲想阻止,却也过慢。
谁知宋两利早已窥知,已将化神赋之天地无极、乾坤浩瀚之吸功**运展开来,怒不笑这一击,正中要害,纵击得宋两利唉唉闷叫,怒不笑手掌却觉被粘在对方穴道上,功力一泄而去,吓得他赶忙撤招,骇道:你会吸功**?!宋两利道:什么法,我是不懂,但我化作天神,自不怕凡人掌力了。
怒不笑冷哼:再接我一掌试试!仍想击出,刁采盈却挡来:你无赖么?怒不笑不敢抗她,悻悻闪退:日后再跟你算!跳至一旁。
宋两利落个安稳。
只剩钱不贪未出招,他另有想法,道:既是神明,当不受凡人金银,交出些许,我可不必击掌亵渎神明!宋两利道:神明也要金装,无人供奉,岂非成了穷神;不过你既客气敬神,给你些许便是!伸手住口袋掏去,他虽和忽必瑞坐拥宝藏,但平常开销却甚节俭,所带银两不多,偶而甚至半路金尽,得靠化缘渡日,此时能摸出银子已是万幸,抓了出来,竟是三两银,丢予钱不贪便是。
钱不贪接过手,诧道:只三两银?!宋两利说道:那已是我全部财产,不想要么?还来,受你一掌便是。
杨朴暗叹,宋两利过的竟然如此清苦。
钱不贪可贪得很,银子有进无出,赶忙收下,道:三两是前金,后头三千两,待你筹足再付,你既已投靠金国,即是盟友,这一掌免了!宋两利道:受一掌三千两,我可愿意!钱不贪道:我甚不愿意,且划不来!下次再算,下次再算!跳得远远,两眼贪笑,眯成一线。
宋两利道:也得我有钱才行!钱不贪仍是那句:下次再算,你一定有!宋两利道:希望如此!既已摆平四大护法,心情亦显轻松,转向父亲,眼角暗示,该可利用金军教训荒唐宋朝了。
杨朴道:诸位既已原谅小神童,一切自好处理,首先尚请余将军向外宣布,宋军黑先锋已被押返金国,留待后审,金国则多位小神童助阵,免得众人误会。
钱不贪道:直接把黑先锋处死,不就得了?杨朴道:处死,还得找尸体替代,甚为麻烦,言明押往后方,自可省事。
钱不贪道:也好也好!转瞧宋两利,笑道:若有麻烦,我来收拾即可!宋两利欣笑以对。
余都姑遂找来副将,传令下去,说明黑先锋已押往后方消息,立即引来金军一阵掀天骚动。
登有部队提议抢攻,以报昨夜之仇。
想及洪水淹军队,余都姑亦觉窘困,毕竟那非光釆之事。
杨朴道:不打不相识,小神童既已投诚,当以同侪看待;倒是小神童对宋军较为了解,今日可反攻么?宋两利道:大雪不断,天黑一片,是不利作战,尤其对方仍在黄河口堆冰雪,大军再去,照样会遭水淹,倒不如调头回攻虎威桥,只要破得方虚默法门,这头人马保证亦守不住,一举双得!那方虚默即是乱源之一,想办法教训,亦是应该,否则他和童贯狼狈为奸,忒也危害不少。
余都姑颔首:此倒是好计策,不知军师意下如何?对于引水淹大军之事颇为忌讳,故有调头准备。
杨朴原和宋两利似有心灵相通之意,道:我军一向势如破竹,现已稍稍受阻,尤其此处地势较矮,实难防水患,是该回避,只留下一万兵应势即可,至于虎威桥那头,虽有方虚默布下邪阵,以小神童之能,自可轻易破去,咱便以其为攻击目标,方为上策。
余都姑道:就此办理,我去调遣大军去了!说完拱手拜向杨朴及宋两利,大步而去,先前瓜葛,一笑置之。
杨朴转向四大护法,道:四位可先行至宗望元帅那头,通风报信,也好配合攻击。
刁采盈道:我们是想走,只是这小子邪得很,军师可罩得住?目光挑媚,直把宋两利当成猎物看守,毕竟当年曾裸裎相见,已起微妙感觉。
杨朴道:毋需担心,小神童识大体,他若想反,早就反了,何况前后皆有大军,自能应付一切。
四位放心去吧!宋两利道:对对对,快去快去,否则怒不笑又要偷穿你的肚……兜字未说出,刁采盈脸色顿变,斥道:你敢!一掌扫来,打得宋蹲身躲去。
刁采盈猛又劈往怒不笑,吓得他四处躲藏,直道:我没有,不敢了!刁采盈顿觉窘困恶心,悻悻而去。
沈三杯伤势较稳定,亦追去。
钱不贪笑道:待会见!追出。
怒不笑瞪向宋两利:少破坏我俩感情!为向刁采盈赔罪,无暇理会宋,一劲飞去。
宋两利暗乎好爽,有四人在旁,性命备受威胁。
杨朴问道:他俩怎像仇人?宋两利呵呵笑道:怒不笑暗恋刁采盈,时常偷穿她的肚兜,后来被我拆穿,两人从此没完没了!杨朴笑道:原来如此,难怪两人一见面即斗,忒也是怪异组合,那怒不笑好色,却也制不了刁采盈,实是一物克一物。
宋两利道:爹可预防了,金军迟早会是咱敌人。
杨朴叹道:是有防备,然有时却矛盾,若是宋国能出明君,倒也罢了,赵佶却昏淫无度,比起来倒不如金国太宗,他至少不会纵容奸官胡作非为……,只要百姓能安居乐业,谁来治国皆一样……宋两利道:爹赞成太宗入主中原?杨朴道:依常理判断是如此;但依血统又不许此事发生,毕竟汉人就是汉人,让得女真人治国,那将更引得争战连连,可惜明君难寻。
宋两利道:三皇爷郓王不错,且他和小凤阿姨相恋,小凤阿姨自会教得他服服帖帖。
杨朴目光一亮:真有此事?那更该支持他了。
宋两利欣喜一笑,只要爹仍支持汉人治宋,那自非汉奸了,终可卸下沉重包袱,咱只引金军教训昏君,其他还得自行料理才行。
杨朴道:不错,尤其你娘乃名门苏家出身,不能辱了门风!日后你仍得从母姓,知么?宋两利道:知了!但想及苏两利,总觉都是输,似赢不了,至于从父姓杨两利,又觉痒痒地,还是觉得以大宋之宋为姓,来得自由自在。
然那得私下使用,毕竟迟早都要认祖归宗,其要弄成杨苏两利或苏杨两利,又痒又输,那可不妙。
杨朴得此子,满意已极,原想再多聊聊,然已拔营,大军且动,遂道:走吧,咱路上聊,那方虚默亦非正派,正该教训教训为是。
宋两利当然想收拾妖道,终跟着父亲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