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丹死亡行军亲历记:活着回家 > 第4章 巴丹死亡行军(3)

第4章 巴丹死亡行军(3)

2025-03-30 15:25:22

我觉得日本人在菲律宾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打开巴丹半岛的地图,很容易发现日军可以为他们省去很多麻烦。

只要他们在皮拉尔-巴加克一线摆上少许兵力,我们就不得不在长官的带领下投降。

后来我们常说:他们不打我们,我们就会在军官的命令下,带着枪支弹药投降。

我们已经无路可逃,北面是敌人,其余三面是海。

只要日本人扼住北部防线,如果我们不想在外援断绝的情况下饿死,就得投降。

日本人完全可以抽出大批地面部队提前两个月南侵澳大利亚,攫取整个东南亚的领土。

可是日本人一根筋,要么是胆小,非得把驻菲美军完全击溃才敢进行下一步侵略行动。

他们执著地执行全歼驻菲美军的计划,中途却不得不面对8万名放下武器、疾病缠身的军事人员,以及万名平民。

不把这批人移出巴丹半岛,他们对克雷几多要塞的总攻就会受到影响。

4月10日早晨,一队日本兵把我们赶上大路。

在这半英里的行程中,日本兵大声呵斥着我们,为了让我们走快点,用刺刀戳我们。

上了大路,我们等了3个小时,日本人禁止我们讲话,我们可以用任何姿势休息,站着、坐着都可以。

突然,大路上尘土飞扬,远处出现一大队美国和菲律宾俘虏。

他们杂乱无章地走着,经过我们的时候,日本兵命令我们加入他们的队列,开始步行。

我的巴丹死亡行军的起点在167公里的界碑处,在马里韦莱斯东面大约2英里处。

马里韦莱斯在巴丹半岛的最南端,聚集了大量美菲联军战俘,也是日军登陆巴丹半岛的主要地点。

我们忠实地执行了金将军的命令,没有留下任何交通工具用于转移,我们摧毁了所有的坦克,我们并不指望开着坦克去战俘营。

出于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少之又少的美军战俘得以坐上汽车,到达我们的第一个集中营,奥唐奈集中营。

而我们是走过去的。

行军的路面有20英尺宽,路基是石块,上面撒上碎石子,碎石子上面再撒上细沙。

撒上沙子的目的是为了使路面能够行驶小型汽车,水牛拉的大车,菲律宾人拉的大车有时也会出现在路面上。

路面早已使用过度,我们的重型汽车在上面开过,甚至我们的坦克、半履带车也从上面经过。

整个路面已经千疮百孔,大块的砾石随处可见,路基裸露,铺满了磕脚的细沙、碎石子。

在这种路面上走一小段路都觉得痛苦,长时间、长距离行军的折磨可想而知。

我们四人一排,十人一列开始行军。

还没走出去一英里,队伍已经松松垮垮,我们就像一群掉队的士兵。

开始还成队形的四十人的方队,散乱不堪,兄弟们往前挪动步子,有些兄弟的腿脚已经不太灵活,看起来像跛了一样。

我们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

很多人感觉我们是去送死。

就在此刻,我决定要制定活命的计划。

成为俘虏的前夜,我还坚信我能够活着回家。

为了活命,我得为自己设立一些可实现的目标,比如一定要坚持到下一个转弯口,一定要走到前面出现的水牛那里。

我必须有梦想,梦想会让我前行。

日军闯进我们的宿舍将我们的个人物品劫掠一空的时候,趁日本兵不注意,我把她的小照,塞到了袜子里面,藏在脚踝处。

劳拉是点燃我生命火花的火种,她给了我生存的激情。

没有梦想,就不会有梦想实现的那一天,我实现梦想的决心坚如磐石。

我不会让敌军夺走我的梦想,我必须活着,活着见到劳拉,让梦想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