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丹死亡行军亲历记:活着回家 > 第1章 B连的噩梦(4)

第1章 B连的噩梦(4)

2025-03-30 15:25:21

一周内痛失两个爱女,对我父母打击很大,家庭医生建议他们尽快再生个孩子,于是我就在灾难后降生了。

我知道,他们很想再要个女孩,可是从来没有因为我又是个男孩,而表现出任何失望和懊悔。

爸妈从小就教导我——把握现在,憧憬未来。

我在入伍前就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生活哲学。

11月25日,国民警卫队第192坦克营的4个连正式被编入联邦军队战斗序列。

A连来自威斯康星州詹尼斯维尔;B连,也就是我所在的连队,来自伊利诺斯州的梅伍德;C连来自俄亥俄州科里顿港;D连来自肯塔基州的哈罗兹堡。

(亚洲太平洋战争爆发时,D连被归入第194坦克营战斗序列,成为该营的C连)。

我们很快要出发,目的地是肯塔基州的诺克斯堡。

夜幕很快降临,我们穿着崭新帅气的军装列队,身背行囊,立正点名。

我们的连长西奥多·F ·维克多德上尉沿着队伍巡视。

他身高5英尺10英寸,穿着笔挺的军服,昂首挺胸,很有指挥官的派头。

他不时拍拍兄弟们的肩膀,帮一些兄弟整理背带和帽子,是个带兵的老手。

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当地电力公司的主管,也不过32岁,唯一的不足是年纪轻轻就开始谢顶。

巡视了一圈之后,上尉开始询问每个士兵:在这支队伍里,你想做什么工作呢?,似乎是想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过了好半天,他才来到我面前,因为我的姓是以T开头的,排在队尾。

他微笑着,问我这个问题。

我响亮的回答:坦克驾驶员,长官。

嗯,很好!有没有第二个意向呢?我再次朗声答道:无线电接线员,长官。

上尉接着又问:那第三个选择呢?这一问让我毫无防备,我曾经在芝加哥的一家高级酒店做过短期的学徒工,于是我开玩笑地说:炊事员,长官。

而这个回答正是他所期待的。

全连164个人,包括他,却没有一个想做炊事员,于是我就稀里糊涂地成为了我们连的火头军。

连长很人性化,怕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专门挑选了几个士兵去当地的厨师学校和面包师学校接受3个月的培训,回来做我的助手。

在他们没有出师之前,我必须独担重任,照顾好160多个人的肚子。

我们已经成为正规陆军,管理也严格起来了。

不像在国民警卫队那会,晚上肚子饿了,还能到厨房弄点吃的。

连长专门给炊事班配备了15个警卫。

没有下手,倒也罢了,厨房的家伙什,我使得也不顺手。

要命的是,做饭只能用煤炉,这就使得做每顿饭都大费周章。

我必须在凌晨3点钟起床生炉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连兄弟在6点吃上早饭。

除了准备一日三餐之外,每隔4天我还要给警卫们做一顿宵夜,这是连长给予午夜执勤的兄弟们的奖赏。

等我们移驻诺克斯堡的时候,10个兄弟体力不支,获准回家,我们连补充了10个新兵,他们跟我是老乡,都是芝加哥人。

连长觉得我一个人太辛苦,就把他们分在炊事班。

这帮兄弟很给我这个班长面子,兢兢业业,干得很好,我让他们干什么活,就干什么活。

有他们帮忙,我轻松多了。

没几天,去厨师学校和面包师学校培训的兄弟回来了,我的厨师生涯告一段落。

连长给了我10天假期,让我回家看看。

临走之前,他跟我说,准备推荐我去读军校,具体学校由我选。

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满怀期待地想见到可爱的劳拉,我很自信,她一定愿意嫁给我。

一路上,我仔细地回味着和劳拉相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