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2025-03-30 15:38:00

第二天中午时分,部队来到小沙河畔。

WENXUEMI.coM这里的营寨比较小,驻扎不下大军,只得在营寨外新建了一处临时大营。

大营还未建好,便有信使飞马赶来报告:定远将军刘世龙在大虎山南麓遇敌,敌军大约五万。

目前刘世龙将军正在与敌游击作战,请求支援。

宋云睿等人连忙走到地图前查看双方交战的地理位置。

一看之下,不由得深吸一口凉气:好悬啊!居然距离镜湖的营寨不过百余里的距离,当初如果行动稍有迟疑,敌军此刻怕是已经攻破营寨。

正要下令起营前往救援,又有信使飞马来报:明威将军梁敏亮所部于小凉山南麓一带遇敌,敌军大约五万。

目前梁敏亮正试图拖住敌军前进速度,忘速速前往救援,迟恐生变!敌军居然出动两路大军分头并进!宋云睿等人顿感头大,自己这两万人对付其中一路,就已经倍感吃力,如果再分兵救援,恐怕哪一路都难以救下。

为了安抚对方,宋云睿命信使回去复命,就说支援大军随后就将启程支援,让他们退入营地死守,不要在野外与地方作战。

送走信使,宋云睿找来了这里的守将扬威校尉李全,询问一下将要受到攻击的两个营寨的大概情况。

安平、宣州两地的营寨都比较小,和他这里大致相当,最多也就可以容纳下一万到一万两千人,当然这里指的是驻军。

当初建寨时设计的防守人数上限就是一万人。

再多了,寨墙上也容纳不下。

宋云睿和柳云飞都有些头疼:这么小的营寨,即使去了也驻扎不下这么多人这可如何是好啊。

但是军情紧急,又容不得耽误时间。

于是便吩咐他赶紧去给宣州、安平州送信,请求援兵,救援信上盖有沙成亮的明威将军印章。

同时还要派人去给王守成送信,说自己这边已经兵分两路,前往支援。

目前自己这边,守城应该没问题,但是无力退敌,望师兄早做决断。

送出信后,便吩咐下边停止建营,就地生火做饭,一个小时以后,兵分两路,前往救援。

柳云飞和沙成亮领兵一万前往东面的宣州岔河营地救援;宋云睿则由游骑将军李小白陪同下,赶往安平州的镜湖营寨予以救援。

由于步、骑各占一半,严重影响行军速度。

宋云睿怕救援不及,便让李小白在不透支体力的情况下尽快带领步兵跟上,自己则率领五千轻骑先行赶往救援。

二百里路,已经接近黄昏时分。

远远的,便见到地方的大营建在了营寨之外。

吩咐下面减慢速度,回复一下体力后,便开始盘算该如何突破敌方大营,进入城中。

再一想,还不能着急入城,后面的李小白率领的都是步兵,而且只有区区五千人马,如果自己此刻冲入城中,岂不是将他们置于死地。

还是等他们到来以后,再想办法入城才好。

可是现在不入城,又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自己带领的这些人马都是骑兵,没有辎重更没有工程兵,如何建营成了严重的问题。

这冰天雪地的,总不能让手下人睡在雪地之上吧。

看出了宋云睿的为难之处,夏雨生来到他的近前,小声说道:主人不用担心,对方只有五万人吗,不可能对营寨形成合围之势。

我们不妨绕城一周,肯定会有城门没有大军把守的。

就算是稍后李将军赶来的时候,他们敢派兵阻扰的话,我们也可以从背后给他们来一下狠的。

真是当局者迷。

宋云睿点了点头,吩咐下去:保持现在速度绕过南门,转往西门。

距离营寨还有十里,已经可以看到地方营寨中升起的袅袅炊烟。

见到宋云睿的队伍过来,敌方营寨中出来一支两千人左右的骑兵队伍。

不过对方并未试图靠近,只是远远的注视着宋云睿队伍的动态。

西门外果然没有驻扎敌方部队。

只有一些零散的斥候在远处游弋,见到他们的队伍靠近西门,远远的便遁去。

看清宋云睿的面孔后,正站在寨子上面的刘世龙吩咐下面打开寨门,放大军进入寨中。

来到寨中的营房大帐,所有将军都已等候在这里。

刘世龙问道:公子怎么只带了五千人马来援?宋云睿说道:我怕他们攻击过于猛烈,所以带领五千骑兵先行赶到,李小白将军随后会带领五千步卒赶来。

这也不过一万人马啊。

公子不是率领两万人马前来接应吗?这点人马实在是不足以退兵啊!难道信使没有告诉刘将军吗?小凉山南麓,梁将军也与敌方相遇。

敌方也有约五万大军,我等也是无奈,这才分兵前来。

虽说不足以退敌,但是固守营盘,等待归德将军前来解围应该是没有问题吧。

另外,临来前我已派人以沙将军的名义向安平、宣州方向送去求援信,相信这两日该有安平的援军到来吧。

想不到敌方这一次居然出动了十几万兵马,如此看来只怕是图穆尔汗国倾全国之兵前来攻打。

是啊,只怕是这一次,他们不抢到足够的牲畜,是不会罢休的。

如果我估计的不错的话,怀安城恐怕很难派来援兵,我们能指望的也只有安平的援兵了。

公子此言何意?难道将军会见死不救不成?宋云睿摇了摇头说道:刘将军不妨这样想。

对方既然能想出诱敌固守,然后分两路偷袭我后方之计,难道就想不到我们会看破他的计谋?我想他们一定还有办法绊住怀安城的大军,令他们不能轻易派兵支援咱们。

不然的话,他们岂不是将这两路人马置于死地。

公子所说确实有理。

如果确如公子所料,我们又该如何以待呢?宋云睿微微一笑:这有何难,我军现在有一万余人,又有营寨可守。

他们千里来袭,能够携带多少粮草?最多半月之后,必将不战自退。

说道这里,宋云睿又问道:刘将军,还不知你与敌接战,可有损失?唉,说来真是惭愧。

我部一到大虎山下,便看到敌方路过留下的痕迹。

由于害怕追赶不上,被敌攻破营寨,便连夜追赶。

好不容易远远看到敌军,原想休息一下,然后绕道赶往这里。

不想敌军却趁机来袭,我等一路之上且战且退,等到得这里还有不足四千一百人。

损失倒是不算严重。

对了,刘将军。

敌方为何不见攻城?想来是因为我部已经入城,他们已经无法偷袭。

想砍伐树木,建造攻城器械后再度攻城吧。

我刚才在城头瞭望之时,便看到他们正在砍伐。

先不去想了,我的部下连续赶了两天路,还没机会好好的歇息一下呢。

今晚就劳烦刘将军的部下吧。

公子,放心吧。

我这边吩咐下去,让他们准备饭菜。

与宋云睿不同,柳云飞和沙成亮的部队并未分开,更没有采用急行军的速度赶去支援。

而是采用正常的每日行军六十里,而且天色尚早,便早早的下令宿营。

对此,沙成亮甚为不解。

俗话说:救兵如救火。

可是这位怎么看也不像是着急的样子啊。

反倒更像是去游山玩水。

看到他坐立不安的样子,晚饭的时候柳云飞把自己的计谋告诉了他:敌方见到营寨之中只有几千人,必定会大举进攻,力求在援兵到来之前,一举攻破城寨。

而我方得知援兵已经在赶来的路上,必定殊死防御。

只要不是犯下致命错误,三日内肯定不会被敌军攻破营寨。

三日下来,双方必定都已经筋疲力尽。

我们这时只要绕过敌军重点防御我援军过来的北面,转而从东面或者南面,趁着半夜熟睡之时袭营,一定会有所斩获。

公子此计太妙了!沙成亮激动地大拍桌子,震得碗盘一阵乱跳。

只要见不到援军,敌军肯定不会想到有人袭营。

此计一旦成功,岔河之围便解也未可知。

柳公子,在下现在是真的服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