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大体质对应的养生方法:中医体质养生 > 第四章 养生是为了提高生命质量(1)

第四章 养生是为了提高生命质量(1)

2025-03-30 15:38:42

在讲体质养生之前,有必要简单说说什么是养生。

养生是不是就是饮食清淡、加强运动、戒烟限酒、开心快乐呢?是!也不是!养生包括上述内容,但是远远不够。

中国养生分很多流派,比如道家、儒家、佛家、医家等,由于对宇宙自然生命的认识有所差异,各养生流派的理论观点有所不同,方法也各有侧重,但是都重视心神呵护、德行修养。

这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先贤圣人都从不同角度认识到了精神情志(神)对于躯体脏腑的重要作用吧。

形者生之具,神者生之本,生命就是形、神完美的有机结合。

养生虽然应该形神俱养兼调,但养神、安神始终是养生第一要务。

饮食清淡、进补、服食保健品、瑜伽气功、运动锻炼等是养形,生命借由躯体形态存在。

神就像生命航船上的舵手,有了舵手,船才能前进。

不合格的舵手驾驶的船一定是摇摇晃晃的,坐着会不舒服,而只是修理船上的机械零件肯定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怀揣一颗躁动、功利、急切、迷茫的聪明心所进行的一切养形活动,不是真正的养生,基本是瞎掰。

如果一个人七情适度,性格温和,与人为善,不敏感多疑,就算生活简单贫困,不能吃保养品,不能进健身房,不能住花园豪宅,不能享受高端优质的医疗资源,也可以享有良好的生命体验,尽享天年。

这是没有成本的天然养生,不是养生胜似养生。

所以,学习体质养生,务必先安抚心神,调整心态。

俗语道:能和清楚人打一架,不和糊涂人说句话。

要做养生的清楚人、明白人,才能学到真谛,拥有大智慧。

一、养生是对生命的保养简单来说,养生就是对生命的保养。

生命航船行驶在时间的河流中,要经常维护,小心保养。

养生是在深入、客观认识宇宙、自然的基础上,来探索人类生命规律,研究养生理论和养生技术,使人们顺应规律,对生命活动进行顺四时、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节房事等保养、维护,优化生命体验,促进身心健康,修养德行,减少疾病。

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和生存智慧。

养生就是遵循生存之道,掌握生存之术。

道术相合,缺一不可。

有道乏术——虚,重术轻道——俗,以道御术,才是真正养生。

学习养生,需要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才不会学些皮毛,做些买椟还珠的傻事。

笔者基本上是成长于文革十年,文革开始进小学,文革结束出高中,满脑子不传统、不文化、不文雅,幸亏中医有医古文这门课程,稍微补充了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但还是相差太远。

所以,这本书,充其量只能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分享。

上工、中工、下工分别代表不同诊疗水平的中医,最高明的医生谓之上工。

上工最擅长治未病,治未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养生,让人少病、不病,见微知著,将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

生命保养与疾病治疗在中医里是平分秋色的,在中医发展的早期甚至更为重要,即使现在也是中医区别于现代医学的最大标志。

高明的中医应该在诊治疾病的同时,很善于给予患者具体、到位的养生指导,而不是泛泛的注意休息、要开心、吃清淡点。

上文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是以道御术的养生,而 今时之人是恣情纵欲的害生。

由此可以看出:养生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观,一种世界观,不单纯是医学问题,而是如何看待生命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养生是一种综合的维持健康的行为与能力,它追求的不仅仅是长寿,更重要的是生命质量的提高。

养生贯穿生命全过程,越早越好,老年才重养生已为时过晚,养生不是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