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2025-03-30 15:50:49

徽宗一朝。

道士在政坛上书写了大大的一笔,前期的名人有深明进退之道的刘混康,被打入元佑党人中的道姑虞仙姑。

谋反被诛、差点牵连到蔡京的张怀素,后期则是林灵素独领风骚,直到金兵二次攻打汴梁时,道士郭京用神兵断送了汴梁的城防。

等于亲手给这个出名崇道的徽宗朝唱出了最后的挽歌,可谓意义深刻。

在这一群卷入政坛的道士中,郭天信无疑是相当显眼的一位。

此卜之所以发迹,乃是因为当赵佶尚在端王邸时,他便断言赵佶能够登上帝位。

这一铺可谓赌的极险,因为神宗大行之后,即位的是赵佶的哥哥哲宗,此人年纪轻轻,照理说压根就轮不到赵佶,偏偏哲宗早逝,身后无子,而太后却又不肯立赵佶的两个哥哥,等于是跳着把帝位送到了赵佶手中。

意外登基之后,酬答从龙之臣,这位郭天信便飞黄腾这起来。

一直深受赵佶的信任,并且这种信任很多时候甚至可以影响到朝政的兴衰。

例如去年蔡京因星变而罢相,郭天信在对于星文的解释中便作出了对蔡京相当不利的论述。

直接导致了赵佶下定决心易相。

至于郑居中说他是个无耻之人,却是因为当初这郭天信本是站在郑居中这一边的,他贪图郑居中和皇帝走的近,又是外戚,好生巴结。

而郑居中也需要郭天信在皇帝身边说的上话的地位,来为他铺平宰执之路,俩人可谓一拍即合,一向联系紧密。

偏偏扳倒了蔡京之后。

郑居中自身难保。

随着郑皇后正位宫中,郑居中因为外戚而避嫌退位,领了一个宫观使吃起闲饭来,闷得他就象现代的许多退休人士一样,跑到交易所里消磨时间。

郭天信一看郑居中失势。

而且看情形短时间内不大可能再有作为,要知道外戚不得任宰执是一条铁律。

连蔡京这等权势都无法违背。

郑居中大概永无翻身之日。

此人脚跟转的倒快,不几天就重新搭上了张商英,这位新任中书在宫中并没有什么得力的奥援。

郭天信对于他来说正是雪中送炭,因此没多久两下就打的火热。

听了郑居中一顿牢骚,高强这才有了比较明确的概念,心说敢情你想扳倒张商英是损人不利己,多半还是因为这郭天信转脚跟的动作太过利落,剌激到了你,所以才想让张商英吃个大苦头罢?不过想想历史上的记载,张商英之所以去相。

好似就是郑居中搞了他的黑材料,而且就是和这个方士郭天信有关,只是我国正史地记载一贯是语焉不详,具体到底是怎么整下台的,高强也是一头雾水。

想不明白,也就罢了。

眼下张商英想要到这交易所里来大捞一票。

关系到高强自己的利益。

他可不能坐视。

沉吟片刻,便道:郑资政。

凭着你我联手,再找上何相公。

就便张天觉在这交易所里投入整个左藏库的盐钞和茶引。

也不是咱们的对手。

不过,这左藏库的钱赚起来烫手。

须防张中书反咬一口,要依我说,张天觉在中书,就没做过一件叫你我省心地事。

索性趁着这机会给他罗织些罪名。

一举参倒了事。

郑居中听了这话。

立时来了精神。

其实他和张商英说不上有什么冤仇,只不过他是官场失意。

而张商英却有些得志便猖狂的意思,落在他眼里就很看不顺眼了。

便问高强如何施为?高强笑道:此事易与尔。

兵法云,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张天觉拿了户部的盐钞和茶引来交易所里捞钱,欺负咱们不敢让他亏本,他是有恃无恐。

咱们索性投其所好,让他挣足了钱。

郑居中也不是省油的灯,闻弦歌而知雅意,闻奸笑便可知歹意。

急道:高相公此举,可是要落了帐目,叫张天觉前后对不上。

好参他一个中饱私囊?正是!高强指了指下面的唐庚:此人既然出现在这里,我意郑资政适才所言不错,张天觉正是属意他来操办此事,以他中书侍郎的身份。

总不成自己来这里开户。

隔了这一层,只消有个几万贯的帐目出入,这唐庚便水洗不得干净。

到时候台谏就此事参上一本,张天觉只有壮士断腕了。

郑居中官场老手,这种手段他其实比高强更熟悉,所欠缺者只是一个由头而已,闻言皱眉道:唐庚乃是张天觉的门下客,须不是朝廷官吏,张天觉纵然能把他交出来,也难消官家地疑心。

只是张天觉任中书以来,颇有政声,零打碎敲也有些功劳。

如此恐怕还不足以令官家决意易相罢?高强又指了指下面:郑资政说的不差,只是现成的破绽就在这里,如何不用?郑居中一点就透,拍手叫好:高相公真神人也!这郭天信以方技邀宠。

所涉却是今上在潜邸化龙之事,正犯了今上的大忌讳。

以往他都是趋附于我,我与今上乃是近臣,这还罢了,张天觉却是外臣。

内外交结。

乃是人主的大忌,只消想个法子,叫官家看一看郭天信这厮与张天觉交结的情状,哪还不决意罢相?所谓宁叫人知,莫叫人见。

其实在朝的大臣中,只要是当时得令的,有几个人不和内臣勾结?最典型的就是高强了,如今内侍中权势最大的梁师成便是他高家地铁杆盟友。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点高强却不怕赵佶起疑。

原因就是刚才郑居中所说的。

近臣和近臣之间拉帮结伙,他一点都不在乎;但是如果是内臣和外臣相勾结。

这就很危险了,这两个系统倘若联合起来,足以蒙蔽皇帝的耳目。

从而将大权从皇帝手中夺走,因此最为人主所忌。

不要说皇帝了,即便是高强这样地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手下陆谦和内宅大娘之间有联络,还不是立刻痛下杀手?权力场中,这就是一条高压线,触者必死。

大方向定了。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操作。

按照俩人的计议,这事须得分两步,第一步是借着张商英用户部钞引入市的事情,弄出贪墨案来。

把张商英的清廉刚正形象给抹黑,使得朝中大臣不敢支援他;第二步则是在赵佶面前揭穿张商英和郭天信交结地事实,给他致命地打击,当然要使得宰执易主,形式上还必须得到台谏地支持,好在现任地御史中丞张克公是张叔夜地族兄。

也就是张随云的族叔,也算是一条战壕里的,只需拿了真凭实据给他,谅来张中丞也愿意享受一下再次参倒宰执大臣的满足感。

交易所这里不用高强操心,有许贯忠的操盘,再加上郑居中地配合,况且目的是让张商英或者其代理人唐庚赚钱,这还不容易?眼见已将谢市。

高强素性拉着郑居中到执事所去,想和许贯忠好好商量一不。

刚出了贵宾房,转了一个弯,远远就看见公孙胜在那里和人说话,好似气氛还不大融洽。

再往他对面一看,高强暗道一声冤家路窄!原来正是郭天信和唐庚在那里站着。

高郑二人对望一眼,彼此嘴角都是一丝奸笑,便凑了过去。

近了,却听见公孙胜略微提高了嗓门,语气中带着恼怒:郭真人。

彼此都是玄门一脉,为何苦苦相逼?那郭天信冷笑一声:玄门一脉?贫道自幼在玄门之中,却未曾听说有什么无上混元大道!谁知道你修的是哪门子的野狐禅?竟说什么东皇太一有神钟。

以之化体可证大道,更说什么老子出关化为佛,佛本是道,真正可笑!高强听了一头汗,心说你这言论若是放到某书的书评区里,不被人轰成渣才怪。

这不用说。

必是公孙胜那天在御驾前的表现颇为令人瞩目。

今天在这里和郭天信狭路相逢。

郭天信这个老道士见来了一个抢生意。

自然要较量较量。

看看谁的忽悠本领更高一筹。

而公孙胜从自己的天书上看来地那些东西,糊弄糊弄外行人当然是一套一套的,对上自称玄门正宗的郭天信。

大家讲起道家的理论来,公孙胜立时便落了下风。

自己人吃瘪。

高强自然要护短,便即上前道:我当是谁。

原来是郭真人,真人不肯自秘,而愿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论无上道法,诚为苍生之福也!郭天信一见是高强,情知他年纪虽轻,圣眷却隆,当下不敢造次,稽首道:高相公请了。

贫道也不曾窥得道法门径,焉敢妄言?只是这位清一真人所言太过无稽,故而争执。

倒叫高相公见笑了。

他说的客气,其实乃是用言语逼住了高强。

叫他不能护短。

高强自然明白他话里的陷阱,把两人之间的口角说成全然是道法之辨,他这个俗家人便插不下口去了。

可高强是什么人?公孙胜这点忽悠的东西,有一多半还都是他教的咧!便大大咧咧地道:子曰,真金不怕火炼,道统越辨越明!子又曾曰,大道为一,其化千万!既然郭真人对于清一真人的道法有所质疑,本相以为不妨开坛论道,一辨是非,也好教我们这些俗人都听听仙音妙旨,如何?郭天信还没说话,一旁唐庚笑道:高相公,小生唐庚这厢有礼了。

适才相公所说子曰,听来叫人深省,只是小生曾熟治论语,并不曾见过这两句,这一点小小疑惑,还望相公不吝赐教。

这厮长相倒不错。

笑起来很有些饱学之士地斯文模样。

高强心中冷笑。

凭你也来和我叫板?我压也压死你了!拿手一指:唐生听了!世言论语。

早有古文今文之别。

本相所读者数多矣,唐生敢言亦尽观乎?况且,适才本相只说子曰,并未说是至圣先师之言,何以唐生只向论语中寻?先秦诸子难道都被唐生忘却了吗?几句话说的唐庚面红耳赤,当时书籍还是相当昂贵的事物,尤其是典籍地版本更多,其间真假难辨。

以高强的家世和身份。

要说读过比他更多的论语版本,倒还真是有可能的。

后面那一句基本上就是强词夺理了,倘若唐庚继续追问是什么子的话,高强大可不必回答,直接嘲笑他不学无术就可以了。

说到底还是用身份压人。

郭天信和张商英打的正热乎,眼见唐庚为他出头却遭高强一阵抢白,便按捺不住,昂然道:高相公所言正是,孰是孰非,越辨越明!贫道愿设下道场,与这位清一真人对坐论道,再请当今道流名士和诸位馆阁学士前来品评,甚或今上也可移驾来论道,却不知清一真人可敢来否?有道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高强既然用宰执地身份压倒唐庚,这郭天信便索性搬出皇帝来。

哪知高强正要他如此,也不管旁边公孙胜已经面如土色。

一口应承:如此甚好!再过数十日,便是明堂落成之时,届时必有一场大法事。

这道场便于斯时举行,如何?郭天信此时已经是骑虎难下。

这人在徽宗身边受宠多年,宰执大臣见了他都得以利相待,已是嚣张惯了,哪里把这点阵势放在眼里?当即慨然答允。

郑居中却好接口:如此盛事,某亦不能错过,何妨就放在某家所领地佑神观内?这佑神观也是赵佶常去地道观,格局装饰都是一等一的,用来办这道场却甚合适。

当下两造议定,郭天信和唐庚便即告辞,俩人到了外面。

唐庚回头狠狠地盯了里面一眼,恨恨道:何物高强。

欺人太甚!郭天信与他已是同仇敌忾之心,却道:唐生休恼,那公孙道人本是高强接引到御驾前地,待贫道在那道场上好生折辱他一番,教他高强在圣驾面前大大失了颜面,就便为唐生出了这口恶气。

唐庚先谢了。

却道:有劳仙师,只是大丈夫恩怨分明,待我这几日便向他高强讨些利息来,却好这厮必定忙于准备道场与仙师相酹,必不料我于此间出手。

俩人相视一笑,竟去了。

这边高强正忙着安抚公孙胜,这位清一真人肚子里有多少货色,他自己是最清楚的,听说要到御前和这老牌道士郭天信论道,公孙胜几乎要吓破苦胆!若不是博览会的把守军士看的牢,这位清一真人几乎要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此际用人之时,高强逼得无奈。

只得附在公孙胜耳边透了一点底出来:你且放宽心,这道人我久已想整治他,要你作这道场只是个幌子,到时我略施手段,教他在官家面前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还得担上莫大的干系,到头来平白落你一场富贵!一切有我支吾,你只放心消受你的富贵罢了!公孙胜见说的果然好,又情知违逆不得高强,这高衙内翻脸杀人的本事他也是见过了。

那宋江和吴用死的何其冤枉?想想这二人死不瞑目的样子,再想想家中的老娘,公孙胜也软了,只得权且答应。

高强见搞定了公孙胜,又用好言安慰他,便要和郑居中去往执事所,寻许贯忠商议细节问题。

才到了执事所门前,里面一阵香风吹出,迎面出来一个女子。

与高强正走了个对面。

高强便是一怔,忙笑道:易安居士。

别来无恙?这女子却是李清照。

李清照见是高强,先也是一怔,随即却沉下脸来,咬牙道:高相公,妾身蒙你大恩,原当思有所报答,只是你这般相欺,妾身虽是女流,心中却也有气节,断不容折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