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父母官全集 > 正文]第四十四章、探险中

正文]第四十四章、探险中

2025-03-30 16:03:19

吴天明暗暗高兴,连忙帮助张培将那些墙壁上面的石刻全部都拍摄了下来,一幅幅生活画面展现在他们的眼前,仿佛让他们看到了千年前的古人们在这遍土地上生活的情景。

这些石刻不管是不是汉代的,都具有极大的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以紫桐村如此多的石刻壁画,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石刻旅游基地呀。

张培仿佛比吴天明和郑成天还要『激』动一样,指着那些壁画兴奋地对二人说,如同现了什么宝藏一样。

快看,那水里还有鱼呢?这时,郑成天仔细地看了一下湖水中,然后叫了起来,引得吴天明和张培连忙也仔细看了过去。

这鱼长得好奇怪呀!是呀,似乎与我们所认识的鱼都有些不一样呢?吴天明让那炎球距离水面更近了一些,然后看到那清澈的湖水中果然游动着一些巴掌大小的鱼儿。

这些鱼的形状果然不是大家所常见的,它们的身上披着覆着粘滑的大形圆鳞,还能够出美丽的兰『艳』『艳』的光泽,如同观赏的金鱼一样。

但是,张培是个金鱼控,她仔细地观察了一翻后摇了摇头:这种鱼类不是我所认识的任何一种金鱼,应该是一种还没有被现的珍奇鱼类,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特别是在那火球的映照下,那些鱼儿更是从四面八方聚集了过来,足足有数千条之多,在火球映照的水面下形成了一圈圈美丽的『花』环。

这个地方真的是个好地方,开出来恐怕游客不断呀。

我们再看看周围的环境吧,因为这个地方要真正地开出来,恐怕『交』通是最大的问题呀?吴天明还是非常地冷静,听了他的话后张培也点了点头,知道以她的身手下来都不容易,若是不能够解决『交』通的问题,恐怕普通人根本就来不到这深谷之中呀。

不知道这河谷是通到哪里的,说不定可以走水路进来呢?郑成天突然之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他也在为自己的村子着想了,因为他知道,要是自己的村子建设成了旅游基地,那么全村人的苦日子就要到头了。

这样吧,你们往前回到那个*平台上去,再找找周围有没有别的路。

我下去河谷里看一看这水到底有多深,探一探它是通向什么地方的?吴天明看着张培和郑成天往回走后,自己就从那『洞』窟外面的地方下了河谷,现里面的水至少有三五米深,然后顺着河谷开始向外顺流而游去。

自从上一次吴天明在河中救张培开始,他就现这河水中是修练五行诀里的柔水诀的好地方,所以此时在河谷中一边探路一边修练,竟然感觉到了那『阴』阳五行环中的水环开始慢慢地吸收着更多的水元素了,颜『色』也一点点地变蓝了。

看来不用多久就能够达到六阶中段了,只有水环由虚凝实而成,自己的实力就能够再次提升了。

吴天明顺着那河谷向前游了十多里远,所『花』的时间也不过才几分钟而已,因为他在水中如鱼得水,甚至是比起鱼儿的度还要快一些呢。

整个河谷在山谷中转来转去,到了二十多里外时却突然穿进了一个地下溶『洞』之中,原来是从地下暗河里流出了大山的。

没有办法了,看来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吴天明不得不掉头回去,但是在那平台之上却并没有现张培和郑成天二人,叫了一声后听到他们的声音从左侧的半山腰传了下来。

吴天明这才现左侧竟然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山上,只不过也是非常地崎岖和坎坷的,普通人还是不能够自如地上下的。

吴天明健步如飞,很快就追上了二人,现他们虽然才攀登了二三百米,但是却都累得气喘吁吁地了。

没想到这边还有一条小路,如果能够将其再拓宽一些,边上增加一些防护设备,游客应该就可以下来了吧。

吴天明的话让二人眼前一亮,不过也都知道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非常巨大的,就是开拓道路也充满了危险的。

吴天明在二人的肩膀上面分别拍了一下,顿时一股暖流涌进了二人的身体,让他们的疲累一下子就消失了。

三人又用了近二个小时才爬上了山顶,现正是紫桐村后方的一处深谷,而他们下去的地方却是在右前方一带,可见这条道路转了多少道弯才能通到谷底呀。

妈呀,真的是太难了,再让我下去我肯定不敢了。

没想到咱们一下一上竟然绕了一个大圈,估计就是将道路开通了,也没有几个游客愿意绕这么久吧。

看来要想开下面的石刻景点,还得另想其他的办法和路径才行呀。

晚上的时候,吴天明将周支书和村里一些老人请了过来,让张培将拍摄到的那些画面放给了大家看,那『精』美的石刻引起了众人的惊叹。

原来紫桐村里最多的职业是石匠,而且许多人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所以吴天明和张培才会看到这里的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会有一些石头雕刻呢。

这些石刻我们都没有见过,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不过也许五叔公知道些什么的,我带你们去问问吧。

吴天明和张培虽然才来二天时间,但是也知道村里有一个百岁老人,真正的年龄已经有一百零八岁了,但是身体仍然非常健朗。

这个老人的名字叫做周德智,在村里的辈份比起周支书他们这些老人都要长了二辈,其下一辈都已经没人了,但是他还仍然活着。

于是,吴天明和张培一起跟着周支书和一些老人,非常恭敬地来到了周德智家里,现在他是跟自己的曾孙生活在一起的。

祖祖,周支书还有吴村长他们来了。

周德智的曾孙名叫周一根,是比周支书低一辈的,年纪也有四十开外了,极老实的一个人,正在端着碗吃晚饭,不过碗里却是些『玉』米、土豆什么的。

像紫桐村这样在深山里面的,基本上很少有良田种谷物,种得最多的都是『玉』米、土豆、山『药』蛋什么的,平时他们一年到头也基本上都是吃这些过日子。

五叔公,你老还在吃晚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