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道,万物有灵,任何一个完整的食物都有着完整的系统,每个部分有其独特的功效。
吃掉整个食物,就均匀地摄入了这个完整系统的营养和功能,但是把这个食物分割成各个部分地食用,那么它本身的功效也被分割开,只吃其中一部分也就只能吃到这一部分的营养。
这并不是简单的营养摄入失衡。
要知道,食物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是均衡的,内部却有着相生相克的功效,有的部位性热,有的部位性凉。
如果只吃其中某些部位,那么就可能造成身体过热、过凉。
而吃下整个食物,凉热相抵,阴阳相济,滋补平和。
回想一下每年夏天吃咸鸭蛋,儿子喜欢吃蛋黄,我和老公不免会让着他,有时候一顿饭能吃四五个。
蛋黄温热,蛋白微凉,整个吃下去就凉热调和,没有任何问题。
可儿子吃那么多热性的蛋黄,脸上就会起些小粒子,或者嘴角起泡。
以前总以为是夏天热气重,现在想来说不定是吃多了蛋黄的原因。
谢过热心大婶后,我麻烦师傅把鸡翅换成了整鸡买回家。
整鸡是买回来了,老问题又摆在面前:如何让儿子主动均匀地吃鸡的每个部分呢?总不能一直盯着他看到底夹的是鸡翅还是鸡胸吧?当晚吃红烧鸡,儿子和老公都很诧异怎么不是鸡翅而是整鸡。
我解释了道理,又拿出一本精致的新绘图本递给儿子:今天我们画鸡。
你吃了哪个部位,就画哪儿,看吃完这顿饭能不能画出一只漂亮神气的大公鸡?儿子觉得这游戏新奇有趣,一口答应了,开始边吃边画。
而我,自然也省下了监督的功夫。
之后几天又画了鱼、鸭、兔等等动物,我看儿子有些审美疲劳了,又开始了讲故事的方式:边吃饭边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讲开头,儿子就要找到盘子里代表头的食物,比如鱼头,比如菜叶尖;讲到故事发展的中间,儿子就要吃鱼身子、菜叶子之类的食物;最后故事结尾,当然就是要吃鱼尾巴、菜梗了。
虽然我不是那个靠一千零一夜故事驯服暴君的聪明姑娘,但是等我肚子里的故事讲完,儿子也该习惯吃完整的食物了吧。
聪明妈妈智慧书中医根据食物口感和作用的不同,将其分为热、寒、温、凉四种不同性质,称为四性,又称四气。
人体需要阴阳平衡才能健康,一般来说,温热属阳,凉寒属阴。
体内湿热重时,要吃性寒性凉的食物祛毒败火、凉血清热;身体发冷、气血不足时,就要吃些性热性温的食物驱湿散寒,温经通络。
孩子处于身体发育期,身体防御系统不完善,抵抗能力不强,体质也很容易摇摆在几个极端之中,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孩子当时的体质,不要胡乱进补营养,造成热上加热或者寒上加寒,导致病症加深,进一步损害健康。
人体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也不必因噎废食完全抛弃寒热性的食物。
平时注意食用温补性平的食物,吃了寒性、热性较大的食物后,注意食用相反属性的食物,即可无虑。
寒热体质区别一览表寒性体质热性体质看饮水很少感到口渴,喝热水比较舒服极易口渴看手足四肢发冰,冬季早起时足部依然发冷手足较热,手掌常常偏红,手心易出汗看排泄大便稀易腹泻,夜间多尿排尿少且发黄,易便秘看脸色脸色比一般人苍白皮肤干涩起皱,易发红看舌苔发白发黄看性格情绪稳定,略有悲观忧郁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