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吃剩的寿司要放入5℃以下的阴凉环境中保存,最好不要过夜。
4亲子关系中的半糖主义主角:儿子 年龄:11岁小时候妈妈常说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糖水里,现在这句话轮到我来说了。
这天,儿子和他的好朋友小龙一起去水世界游泳,两个小孩每人消耗的食品如下:早餐:加糖豆浆一碗,油条一根,糖水荷包蛋一个。
车上:可乐一瓶,德芙巧克力三块。
下水不久又喝了一瓶可乐。
中餐是自带的奶油面包和蛋糕。
下午又喝饮料了,可乐和雪碧各一瓶。
晚餐回到家很饿了,我已经做好了一大盆红烧牛肉给他们补充体力。
晚饭后两个人又一人吃了一个冰激凌,儿子睡觉前还加了一块西瓜。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两个孩子这一天几乎都是伴随着糖度过的:豆浆里的糖、饮料里的糖、糖果糕点里的糖、红烧牛肉里的糖、水果里的糖,简直就是糖人儿了,难怪现在小胖墩那么多。
我不希望儿子变成小胖墩,更不想为他留下三高和糖尿病的隐患。
可是想来想去发现竟然根本无法把糖排除在生活之外。
郁闷的时候,听见街上不知哪家商场放出的音乐: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永远让你觉得意犹未尽,若有似无的甜才不会觉得腻。
我要对爱坚持半糖主义,真心不用天天粘在一起……半糖主义?且不管的歌到底讲什么,这个名词已经打动了我。
既然甜蜜的生活离不开糖分,那么我至少可以想办法减少一下糖分的摄入——意犹未尽,若有似无。
首先就是冰箱大清洗,把甜甜的饮料来个更新换代。
可乐?抛弃!七喜?抛弃!美年达?抛弃!换上绿茶和乌龙茶,这些饮料里哪怕有糖,至少含量大大降低。
儿子对这类传统饮料很不感兴趣,为了让他不再耷拉着脑袋,我又买来可口可乐大力推荐的零度可乐。
这种可乐的含糖量几乎是零 ,热量很低,算是碳酸饮料中的健康至尊。
虽然味道略略逊色,但是儿子还是妥协了。
至于冷冻室里的冰激凌,我不得不忍痛割爱。
冰激凌啊,那就是糖、脂肪、热量的聚集物,再美味也瑜不掩瑕。
可是漫漫长夏,总得有点儿消暑凉品吧?于是,我不得不再次化身搜索达人,在网络上搜索各种消暑圣品的做法,免得面对一大一小打开空空冰箱后的幽怨眼神。
点心呢?其实这项饮食完全不是生活必须,只是我得承认自己也是被物质生活惯坏的一员,有时候如果没有东西磨磨牙就会坐立不安。
好在市场的触角是很敏感的,超市有各种无糖面包、低脂饼干、木糖醇口香糖可以选择,如果觉得品种不够丰富,还可以去大一点儿的药店,在糖尿病专柜选购各种供糖尿病人食用的零食,那可是一点儿糖也没有哦。
西瓜清热解暑,是夏天必吃之物,但是它糖分含量太高,每次几斤几斤吃下去还是很恐怖的供糖大户。
偶尔选择一下脆桃、苹果、香蕉、火龙果这类清淡的水果也不错哦。
传说超级女声何洁就是靠吃火龙果减肥的呢。
最难办的是厨房,很多菜都是需要放糖的,别说咕噜肉、糖醋排骨这类浇着糖汁的菜,就是一般的凉面、红烧肉、绿豆汤也都要放糖啊。
那只能放弃白糖,用冰糖和红糖代替,也许效果会差那么一点点,但是得到的好处完全可以抵消这一点点差别。
经过半个月辛苦的大改造,我家已经成为半糖主义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