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嘴一撇,语气里有一点点不屑:那怎么一样?八宝粥多好吃啊。
好,八宝粥就八宝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第二天,我在粥里加了红枣、桂圆、枸杞、花生、莲子、核桃、薏米、红豆凑成八宝,又加了冰糖,热气腾腾摆在儿子面前。
这次儿子很给面子,香香地吃了两大碗。
我这人特别受不得表扬,儿子的表现让我信心大增。
既然他不喜欢白粥喜欢花粥,我就努力钻研。
于是继八宝粥之后,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南瓜冰粥、香菇鸡粥、海鲜粥、山药枸杞粥相继出炉,吃得父子俩不亦乐乎,再也不对我酸酸地拽文了。
聪明妈妈智慧书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中就有药粥的记载,可见吃粥养生的习俗由来已久。
粥制作简便,质地软烂,易于吸收消化,长期食用可以养生保健,灵活添加配料有不同功效,被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孩子在生长发育期,肠胃功能相对较弱,无法充分消化一些米饭菜肴,自然也无法吸收其中的营养。
粥因为熬煮时间长,米和配料的营养成分能充分析出,肠胃能很轻松地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还可从中获取充足的水分,避免油腻高糖的菜肴使血液变得粘稠。
熬出好粥的4个小技巧粥虽然制作简便,但是要熬出一锅好粥绝非把米和配料扔进水里煮那么简单。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
要达到这个高标准,下面的小技巧可以帮你的忙。
1. 不管是动辄数千元的双立人还是牛头餐具,其熬粥效果都不如沙锅。
沙锅传热慢,保温时间长,最适合煮粥时文火慢熬,金属锅具则达不到这种效果,还会降低药粥的疗效。
2. 米洗净沥干后加数滴食用油、少许盐和水搅拌均匀,腌制至少一小时后再熬。
这段时间的浸泡会使米发胀,熬制时容易令米变得绵烂且不容易糊锅。
3. 冷水下米,大火煮开,再文火熬煮。
一开始尽可能多放水,争取多熬一会儿,让米和水充分融合,香味得以溢出。
4. 米下锅煮开后进行搅拌,避免糊锅。
顺时针搅动10分钟左右,待到米开始变烂呈酥稠状时,会按照这个方向自动转动,有益于米与水的融合。
7黄脸婆也很有用主角:珍珍的女儿 年龄:9岁我的粥虽然出师不利,但经过努力后变得大受欢迎,极大鼓舞了我的养生热情。
看到天气转凉,老公、儿子不再嫌弃饭后一碗汤的油腻燥热,我又开始了汤水上的探索。
我这边的养生大计进行得风风火火,弄得珍珍非常羡慕,不光以观摩学习的借口到我家蹭了好几顿饭,还抄了我许多煲汤方法,打算在她家复制一下我的成功模式。
然而应了赫拉克利特著名的那句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成功往往是无法复制的,不管是姚明的走向世界,微软的称霸全球,腾讯的企鹅帝国,还是小小的汤水推广,都一样。
珍珍的女儿胃口好,啥都吃,就是不爱喝汤。
按照珍珍女儿的话说,汤水就是个骗肚子的玩意儿。
闻着很香,吃起来也尝得到味道,可是没有一点儿实实在在的东西进肚子。
这个语文成绩很不错的小姑娘用相当抒情的语言在她的QQ空间里写:我妈又叫我喝汤,可是我无法爱上这种不能给我真正充实感的东西,就像再多的快乐也填不满我空虚的人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