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营养师 > 第四章 乖乖吃饭有绝招(4)

第四章 乖乖吃饭有绝招(4)

2025-03-30 16:03:44

3. 不要在吃饭时询问孩子难以答复的话题,比如以后成绩不好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4. 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相互争吵,以免影响进餐氛围。

5. 不要谈让人伤心的话题,如亲人去世,以免影响情绪和引起哭泣。

6. 多谈参与性强的话题,让孩子也有话可说。

7. 主动讲述今天的经历,认真聆听对方的经历,让家庭成员对彼此的生活有所了解。

8. 多谈愉快的话题,但注意不要太过搞笑,以免将食物呛入气管。

9. 不要让电视节目成为饭桌的焦点而忽略了彼此的交流。

条款还有很多,表姐知道家人包括自己未必能做到,但是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一开始有个高标准总是好的。

虽然一下子不太习惯,但大家都把小表侄当作心肝,这一点点不便和他的吃饭问题比起来,实在算不了什么。

很快,表姐家吃饭的氛围好了起来,小表侄的胃口也好了起来。

聪明妈妈智慧书父母工作忙,孩子学习忙,教育孩子的时机往往就被放在了吃饭时间。

然而这种看似一举两得的行为实际上是一举两失。

本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饭,心情愉快使中枢神经兴奋,消化液和消化酶的大量分泌让人胃口大开,消化顺畅。

但在这个时候教育孩子,由于孩子情绪控制能力不如成人强,受到父母教育时心情不太愉快,身体立刻就会做出反应。

中枢神经受抑制,交感神经变得兴奋,消化液的分泌就会大大减少,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如果批评太多,情绪脆弱的孩子还会啼哭,带来将食物吸入气管的危险。

另一方面,每到吃饭时间,孩子想的不是饭菜的美味,却是担心今天自己会不会受到批评,有没有做错什么事,无心进食甚至一到吃饭时间就精神紧张。

而老是在吃饭的时候受训,孩子会潜意识地将吃饭和受训联系起来,因厌恶受训而变得厌食。

因此,吃饭时一定要营造适当的氛围,让孩子保持良好的进餐情绪。

吃饭时可以进行哪些教育?生活繁忙,吃饭是难得的沟通时光。

批评教育固然不可取,但利用餐桌上特有的环境氛围,一样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

1. 督促孩子有什么吃什么,不挑食,不偏食,养成不浪费食物的好习惯。

2. 鼓励孩子感谢做菜的人,禁止挑剔和抱怨,培养他感恩和尊重他人劳动的品德。

3. 注意孩子的小动作,及时纠正不卫生的习惯,如用手拿东西吃、掉在地上的捡起来直接吃等。

4. 让孩子参与端菜、发放碗筷等活动,培养他对家庭的责任感。

5. 讲述与菜肴相关的故事,增加孩子的见闻。

6. 让孩子观察菜肴,做一些和菜肴有关的小游戏,开发他的右脑。

4世界上最好的下饭菜主角:表侄  年龄:10岁表姐致力于改善小表侄的用餐环境,结果又遇到了新问题。

这段时间两位老人回老家避暑,一去要一个多月。

以往他们都带着小表侄一块儿,可今年小表侄安排了那么多辅导班,只能留在家里。

于是,小表侄的饮食问题就落在了表姐身上。

表姐的手艺还不错,但是她工作比较忙,所以不能像两位老人在家时那样,每顿至少五菜一汤,多半是买些凉菜和超市的半成品菜肴回家,加工一下再炒一个青菜就算一餐。

几天之后就听小表侄抱怨:妈妈做的菜都不好吃。

连着几天小表侄都只吃了一碗饭就说吃饱了,眼看好不容易让小表侄好起来的胃口又坏了下去,表姐非常沮丧,打电话向我诉苦。